網上義診時,和每一位肺磨玻璃結節患者們的相遇,都是一份大緣份,用心、認真、真誠地對待患者,竭盡全力地精準診斷,絕不辜負患者的每一份信任。
以下轉自患者留言:
認真對待生活,卻被現實打了個措手不及
我是一個比較關注身體健康的人,平時很注重保養,雖然是重慶人,但是不嗜辣,吃東西也很講究,無任何惡習,30歲以後每年都做全面體檢。在15年體檢的時候,我特意加了一項肺部CT檢查(以前是X光照片)。這一查,還真查出來一個微小結節,我懂一點醫學常識,知道結節意味著什麼,當時我和我助理在外地出差,我的助理到現在都還清楚記得,當醫院把體檢報告發給我的時候,我只說了一句話:「我的娃兒還小。」那年我34歲。
我認識一些做醫生的朋友,我把片子發給他們看,他們都建議我:「8mm以下的結節,每年隨訪就好,如果實在不放心,半年以後再做一個增強CT。」有了他們的話,因此我在16年又重新做了一個增強CT,顯示結節依然存在,大小為5mm*3mm,邊界清楚。但那個時候沒有人告訴我這是磨玻璃結節,所以隨後這幾年我一直堅持隨訪。直到19年,醫院對我結節的描述就改成磨玻璃結節,結節稍大了一點,有6mm。這時我終於慌了,開始在網上到處找專家。
2020年8月,我在一家論壇上看到有人推薦重慶新橋的戴主任,說他看結節特別準,真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原來專家大拿就隱藏在咱家門口呢。
第1次找戴主任看的時候,我沒有帶光碟,只拿了最近一次體檢的CT報告和片子,戴主任看了一眼就讓我把原片拷給他看,聽到他說高度懷疑我的結節是惡性的時候,頓時我整個人都不好了。可是我做體檢的醫院影像科不提供原片給我,戴主任讓我再等三個月,三個月後去重慶新橋再拍一個CT,焦灼的三個月啊。
臨淵有急船,絕症遇良醫
10月底,我在重慶新橋門診部掛了一個胸外科醫生的號,把CT拍出來後,第2天戴主任就從電腦裡直接調出片子幫我看了,有兩個是戴主任高度懷疑的磨玻璃結節,一個6*5mm,一個6*4mm。最早的那個結節戴主任說至少是原位腺癌,還有可能是微浸潤腺癌;另外一個如果不是增生,也有可能是微浸潤。簡直是五雷轟頂啊有木有!戴主任安慰我說:「不要緊,這個手術做完就可以根治的,不會影響壽命。」
等待手術的這幾天,我看了戴主任的書,在認真閱讀完全書後,我反而不慌了。這本書把關於肺癌以及肺部結節的前生今世寫得太詳實了,只要是你能想到的關於肺癌或者肺部結節的疑惑,在本書裡都能找到答案,這也讓我對癌症有了全新的認識。說實話,我真的特別信任戴主任,我相信他的醫術,相信他的專業,相信在他的主刀下能順利的幫我切除掉身體的隱患,讓我以後能高質量的活著。
戴主任特別耐心,對我問的一些幼稚的問題總是不厭其煩的解釋,我每次去找他,都會看到有很多人在排隊,當醫生真的好辛苦,每個病人的病情都不一樣,每個病人都覺得自己得的病是最要緊的,而他,總是耐心、細緻且幽默。
手術也沒我想像的那麼可怕,之前我在網上看到網友說這種胸腔鏡手術需要打鐵釘或者需要做穿刺定位,把我嚇得不輕,結果根本不需要,是我自己想多了。術前戴主任用三維建模對我的結節進行精準的評估,結節長在什麼位置都看得清清楚楚,果然科技改變醫療啊!整個手術非常順利,術後我恢復得也很快,術後第三天,拔完管我就出院了。
善良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術後第七天,我回醫院拿大病理報告的時候,好心的李醫生還幫我換了藥。大病理報告結果:兩個結節,一個是微浸潤腺癌,一個是非典型增生AAH,也是癌前病變的一種。戴主任真是太厲害了,沒讓我白挨這一刀。
真心感謝重慶新橋整個胸外科的醫護人員,態度好,有責任心,在你們的精心呵護下,我恢復得好,很快出院了(再囉嗦一句,需要手術的朋友在術前一定要學習咳痰,對於術後恢復很重要哦)。
我是一個相信緣分的人,感恩生命裡所有的遇見,遇見戴主任真的是我最大的福報,讓我重獲新生,他真是一個有大愛的人!所以,我也會在有生之年多做善事,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