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澳洲財經見聞
共4002字|預計閱讀時長5分鐘
前 言
富人、中產、貧民
富人區前十,雪梨佔九席
後疫情時代,富人區會重新洗牌?
未來財富更加集中
前 言
不管是否承認,財富階層都可觀存在。
澳大利亞最新的一份報告就對當地的富人、中產和「貧民」進行了劃分。結果顯示,10%的富有家庭擁有財富總額的近一半。
另外,房產在澳大利亞居民財富中依舊佔有相當大的比重。
根據澳大利亞權威房產研究機構CoreLogic同期發布的最新房價報告,房價排名前十的郵區中,雪梨佔據九席,而大部分均集中在東郊。
換言之,東富西貴作為貧富分水嶺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更為嚴峻的是,疫情後時代,財富只會向更少的人集中。
富人、中產、貧民
在澳大利亞,一項最新的調研結果對當地的富人、中產和「貧民」的財富和收入情況進行了劃分。
結果顯示,根據家庭財富劃分,10%最富有家庭擁有近一半私人財富。相比之下,30%的中產階級擁有38%的私人財富,而底層60%的家庭(往往更年輕)擁有的財富佔比僅為16%。
在2017-18財年,10%最富有家庭的平均淨資產達到475萬澳元,佔財富總額的46%。股權、地產、商業投資貢獻最大。
中產階級的平均家庭淨資產略低於130萬澳元。儘管投資物業和養老金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這一階層大約一半的財富都被捆綁在自住房屋中。
澳大利亞最底層的60%的家庭平均財富為27.7萬澳元,其中,自有住房和退休金是最大的資產。
此外,65歲及以上人員家庭的平均財富為138萬澳元,是年輕家庭平均財富的1.5倍(平均為904,000澳元)。
相比財富,工資收入分配相對要均衡。收入最高20%的家庭年均稅前工資收入不到30萬澳元,中產為11.6萬澳元,收入最低的20%家庭為4.1萬澳元。
但是,投資收益則明顯集中在富有人群。數據顯示2/3的投資收入均流向了20%最富有人群。相比之下,工資收入中,20%收入最高人群僅佔有工資總額的44%。
在澳大利亞,最典型的中產家庭(5層分級,收入介於中間20%的群體,)是有未成年子女需要撫養的家庭。其中,家庭中的男性全職工作,平均年薪約為85,000澳元,而女性配偶則兼職工作,平均年薪約為每年30,000澳元。
申請失業津貼(JobSeeker)的人群中,半數屬於收入最低10%的人群。
這份報告由澳大利亞社會服務委員會(ACSS)和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SW)制定,借鑑了統計局的最新數據(2017-18年度),為我們了解疫情發生之前的收入和財富分配情況提供了一個參考。
在這份報告中,我們再次看到房產投資在不同階層中所佔的比重,尤其是富有人群。
那麼,富人扎堆的地方,房價表現如何。
富人區前十,雪梨佔九席
談到中國房價哪裡貴,一般人會毫不猶豫的想到北上廣深。說到澳大利亞的房價,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是雪梨,然後是墨爾本。
然而,即便是在一座城市,房價也是千差萬別。以雪梨為例,東富西貴即是 「富人和窮人分水嶺」的最好寫照。
根據澳大利亞權威房產研究機構CoreLogic發布的最新房價報告,澳大利亞房價最高的郵區中,雪梨東郊佔據絕對多數。
據悉,這份名為「《2020年最佳豪宅報告》(Best of the Best 2020 Report)」分析了全澳範圍內獨棟屋/公寓中位價最高的地區。
就獨棟屋而言,海港城市Darling Point以706萬澳元的中位價位列榜首。
簡單來說,DarlingPoint 50%的獨棟屋價格都已超過706萬澳元。
緊隨其後的分別是Bellevue Hill(572萬澳元)、Vaucluse(539萬澳元)、Double Bay(476萬澳元)和Woolwich(420萬澳元)。
例如,富豪榜常青樹、雪梨公寓大王、美利通(Meriton)創始人哈裡·特裡古波夫(Harry Triguboff)就居住在雪梨知名富人區沃克呂茲(Vaucluse),享有無敵水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位房價排名前十中,雪梨佔據了九席,唯一一個不在前十的是墨爾本時尚的圖拉克(Toorak),當地的獨棟屋中位價為400萬澳元。
據熟悉墨爾本富人區的一位房產業內人士介紹,在墨爾本富人十大街區中,圖拉克佔據了六席,St Georges Road TOORAK位居榜首。
其他排在前十位的富人區還包括:Mosman(410萬澳元)、Rose Bay(390萬澳元)和Dover Heights(370萬澳元)。
CoreLogic澳大利亞住房研究負責人埃麗莎·歐文(Eliza Owen)表示,儘管新冠疫情導致經濟出現1930年代以來的最大跌幅,但是,澳大利亞住房市場(7.2萬億澳元規模)「體現了明顯的韌性」。
她說:「 《2020年最佳豪宅報告》凸顯了澳大利亞高檔住宅市場的彈性。Darling Point再次蟬聯獨棟屋中位價榜首。同期,公寓中位價最高的郵區也保持不變,由Point Piper獲得。」
以Point Piper為例,當地聚集了澳大利亞最大的購物中心,Westfield購物中心前董事長弗蘭克·洛伊(Frank Lowy)、以及Atlassian聯合執行長邁克·坎農·布魯克斯(Mike Cannon-Brookes)等。
歐文說:「這並不是說這些地區沒有受到新冠大流行的影響。恰恰相反,雪梨豪宅市場是對經濟狀況變化最敏感的一個市場。」
「但是,隨著房貸利率降低和消費者信心改善,房價的波動性也得到快速復甦。」
後疫情時代,富人區會重新洗牌?
根據CoreLogic最新發布的這份報告,我們發現,隨著疫情引發居家辦公需求上升,很多潛在的購房買家開始傾向於遠離市區,前往主打生活方式的地區購房,推動昆州陽光海岸房價大幅上漲。
數據顯示,在距離布裡斯班以北不到兩小時的陽光海岸,獨棟屋年度漲幅高達27.6%,為全澳最高水平。去年,這一桂冠由墨爾本St Kilda獲得。
陽光海岸目前的獨棟屋中位價為1,163,454澳元,在非首府地區中排名第七。
CoreLogic的研究主管Tim Lawless說道:「陽光海岸明顯吸引了大量州際移民的到來。如果賣掉雪梨和墨爾本的房產,在當地顯然可以買到性價比更高的房產。」
此外,CoreLogic的報告發現,截至今年11月,非首府地區房價同比漲幅為5.7%。高於首府城市的2.4%。
Lawless說道:「生活方式的吸引力明顯大於往常。遠程辦公模式的普及成為一個主要的影響因素。」
「陽光海岸、黃金海岸、甚至靠近Newcastle、Wollongong、和Geelong等地區的房價漲幅相當可觀。這些地區大都交通出行方案眾多,靠近主要的就業中心。」
有人說,新冠疫情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永久性的改變。隨著大城市中心成為新的疫情爆發地,由此也引發了人們對以下問題的質疑和思考,即「是否應該逃離大城市?」
就本文主題而言,新冠疫情是否會引發富人逃離大城市,而造就富人區新格局?
然而,根據經濟學家的分析,在人口、資本、技術、文化等要素均向著都市圈互相流通時,城市群聚集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CoreLogic的研究主管Tim Lawless也指出,儘管非首府地區房價仍具備上漲潛力,但是,2021年的漲幅可能比不上疫情高發期。
他說:「非首府地區房價上漲與居家辦公的趨勢相關。一旦企業恢復辦公室辦公,這種趨勢可能會受到影響。」
「像雪梨東郊和下北岸這樣的市場,在疫情爆發的整個過程中均保持了相當大的彈性。」
未來財富更加集中
在新冠疫情期間,澳大利亞聯邦政府進行了史上最大規模的財政支出,並推出了一攬子救助措施,包括JobKeeper、JobSeeker以及提前支取養老金等等。
在一段時間內,這些刺激性政策大大提高了許多低收入家庭的收入。
然而,澳大利亞社會服務委員會執行長卡桑德拉·戈爾迪(Cassandra Goldie)警告稱,如果失業率居高不下、工資增長放緩、收入支持性措施被取消,那麼在疫情後時代,分配不均的現象只會進一步加劇。
她說:「如果政府繼續關注減稅和針對私營部門的稅收優惠政策,毫無疑問,在未來,我們將看到收入和財富不均現象的進一步加劇,財富將向更少的人集中」。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於最近開展了一項多國研究,涉及本世紀五種主要流行病對收入分配的影響,包括2003年的SARS、2009年的H1N1(也稱為豬流感)、2012年的MERS,2014年的伊波拉病毒和2016年的寨卡病毒(又稱登革熱)。
結果顯示,大流行疾病加劇了收入分配不均,受教育程度較低者的就業前景因此受到明顯的不利影響。
相比之下,富人卻並沒有受到多大的衝擊。
參考來源:
https://www.afr.com/property/residential/sunshine-beach-prices-boom-amid-remote-work-migration-20201217-p56oau
https://www.smh.com.au/business/the-economy/the-rich-the-comfortable-middle-and-the-rest-australia-s-wealth-and-income-ladder-revealed-20201216-p56nzl.html
https://www.theaustralian.com.au/business/property/sydneys-east-dominates-australias-most-expensive-multimilliondollar-suburbs/news-story/3373d91483bf5e4bf7354e0bc024f3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