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遊】綠色蒲江 打造生態旅遊度假首選地

2020-12-21 騰訊網

攝影/向文軍

遠煙鹽井上,斜景雪峰西。

大約1250年前,

詩聖杜甫

在成都周邊看到

抽滷水煮鹽的熱鬧場面

和黃昏日照雪山的美景,

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

攝影/吳畏

一覽盛景,何須遠行?

就在蒲江,許你一個坐觀雪山的大陽臺。

今年蒲江的攝影愛好者

在網上發布了一系列觀雪山作品,

其中一段雪山下雲瀑翻湧的視頻,

讓人驚豔,很快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

蒲江位於成都西南,地處成都、雅安、眉山交界處,擁有「三山兩河四湖」的優質生態本底,森林覆蓋率達66.89%。立足這樣的生態本底,蒲江作為全國首批、全省首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視野開闊、空氣清新,不僅可以觀賞雪山、吸氧洗肺,還以創建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為目標,全域布局,打造國際生態旅遊度假首選地,走上以生態價值轉化為主的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這家咖啡館是合信置業集團全資子公司成都蒲景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旗下推出的第一個經營項目。從2018年這裡啟動雲頂水鄉項目以來,該公司以40年的租期,在原來白雲鄉政府門口這條街租下39個門面進行特色改造,打造「百步嘗天下」特色美食街區。

「集團預測未來五年,旅遊市場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以中心城市為主的近郊遊將進入爆發增長期,境外遊市場將向境內遊轉移。」該公司總經理林付介紹。該集團雲頂水鄉項目計劃投資40億元,是因為項目區內優越的生態條件和富集的旅遊文化農業資源,契合了他們的發展方向。

白玉花街所在的白鷺花鄉綜合服務區,是公司開發的五大片區之一,通過對白鷺文化及古鹽井文化進行挖掘,旅遊業態進行全新規劃,打造成集美食體驗、文化展示、研學教育、農產品展銷、沉浸購物、交互娛樂等為一體的特色休閒雅集街區。

項目規劃的另外四個片區,書香雲舍文化長廊將建設精品民宿酒店,打造山林中的文化秘境,遊客藝術體驗、文化度假勝地;花千谷農業公園整合親子娛樂、綠色農產品等資源,在每個時節形成固定獨特的節慶,帶動當地農戶發展原鄉採摘體驗旅遊;朝陽湖生態旅遊區發展以遊船體驗、生態遊覽、白鷺觀賞為核心的湖區生態旅遊;月牙灣康養小鎮修建度假莊園、養生公寓、養生會所、老年大學、星級酒店等,打造成「綠水青山、原鄉生活」的美麗小城鎮。

「雲頂水鄉項目預計明年4月開始陸續投入運營。」一直忙碌在一線的林付介紹。作為該集團的第一個文旅項目,該集團高度重視,通過對朝陽湖景區及周邊農村進行全面升級改造,目標是打造生態旅遊新名片、最美鄉村振興示範區、國家級田園綜合體。

專業管理 引進優秀旅遊新產品

▲攝影/伍軍

成佳鎮緊鄰著成佳茶鄉和石象湖兩個國家AAAA 級景區。中國旅遊20強之一的景域驢媽媽集團,今年4月作為景區專業管理公司被引進來,讓石象湖的管理煥然一新。

「雖然石象湖是周邊最早開始搞賞花節的,現在同質化已經非常明顯,但我們還是保留了原來的百合花節、鬱金香節,不斷做加法,通過引進國內外優秀的生態旅遊產品來吸引遊客。」景域石象湖運營副總經理何洋介紹。

要推出新產品,首先應做強基本盤。該公司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通過與旅行社、學校、4S店等合作,在今年7月、8月兩個淡季,每月接待團隊遊客近 8000 人,比去年同期增長約8倍。

據公司調查分析,遊客群體正在發生變化,過去以老年人出遊為主,現在正逐漸以家庭出遊為主,而遊客的消費習慣每年都在轉變和升級,正從觀賞型升級為體驗型和互動型,因此他們推出的產品也要適應遊客的需求。

「比如8月我們面向8—16歲的學生,推出戶外求生營地教育,主要是水上槳板練習,做了三期,每期 24 人,期期爆滿。」何洋介紹,這個項目主要是為了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協作能力,很受家長和學生歡迎。

公司還積極參與節會打響品牌,2020天府綠道自行車車迷健身節(成都·青蒲站)今年9月下旬在景域石象湖成功舉行,吸引全省近2000名騎行愛好者前來。

為了延伸生態旅遊體驗,該公司叫響「一張門票玩轉兩個國家AAAA級景區」,把成佳茶鄉的茶園觀光、茶廠的採茶制茶體驗等納入新規劃的旅遊線路,為當地輸送餐飲、住宿客源,國慶大假期間在景區門口為當地茶企免費提供展位,幫助他們銷售產品。

▲攝影/李志軍

「我們準備投入一千多萬元,通過浮盤搭建的方式,建國內第一條真正建 在 湖 上 的 水 上 小 火車。」木船行走在如鏡的湖面,何洋透露著公司的設想,他還介紹,他們將通過引進國內外優秀的旅遊產品,旺季做爆,淡季維穩,降低門檻,讓遊客更多地參與到各個旅遊項目中去。

民宿餐飲 利用生態資源做文章

良好的生態環境,讓蒲江的民宿和餐飲,不經意間一個接一個成了網紅打卡地。

9月13日,由央視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在CCTV—3溫暖開播,其中4分多鐘的鏡頭就取材於蒲江妙音湖畔一家充滿野趣的民宿,節目中張國立四處觀賞、忍不住誇讚:「你們怎麼這麼會找地方呀?」

10月9日,來自成都的劉女士同三個年輕的朋友一起,通過小紅書找到這裡,面對湖水,她們放著音樂,高腳杯裡倒上紅酒,燒烤架下炭火正紅,她們或忙或蜷縮在椅子上,盡情享受這舒適愜意的環境。

雖然一個房間一晚高達1580元,負責管理的袁慧介紹,從9月30日到現在,每天都是客滿。

在成佳鎮麟鳳村,由茶鄉神韻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打造的全縣第一家樹屋餐廳一經推出,就受到遊客的廣泛關注,成為網紅餐廳,很多客人前來體會在樹屋裡用餐、在松林中俯觀茶園生態美景的感覺。

據了解,樹屋餐廳大假期間的用餐9月30日就被訂完。

背靠成佳鎮十萬畝茶園的三鑫茗苑,榮膺成都市主題旅遊目的地,已經建成一個集住宿、中餐、火鍋、燒烤、運動等為一體的小型綜合體,這裡不僅舉辦過全縣五人制足球比賽,晚上還可以在如夢如幻的水池邊,邊吃火鍋邊看歌舞表演。

全域布局

蒲江正以「兩河一路」精品旅遊廊道

有機串聯三大功能區

六個特色小鎮

特色川西林盤

打造集旅遊度假、健康休閒、文化創意

研學實踐等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度假首選地

未來可期

作者:楊正宇

相關焦點

  • 綠野佐村:以綠色生態打造「清鮮」旅遊
    佐村鄉村旅遊路線推薦01推薦線路一5月中旬至6月中旬09:00—11:00平巖頂樹莓採摘11:20—12:30近年來,平巖頂樹莓在我市鄉村旅遊界可謂小有名氣,佐村鎮還在該村接連舉辦了多屆水果採摘節和多場山地馬拉松活動。●俞家村獼猴桃採摘(10月份)佐村鎮俞家村山頭俞自然村海拔400多米,坐落於群山之間,空氣清新,獨特的氣候條件和優良的生態環境,十分適合獼猴桃的生長。自2008年起,山頭俞自然村的農戶們在山上種了300多畝獼猴桃。
  • 龍門問計「生態旅遊」 《南崑山生態旅遊宣言》正式發布
    在由廣東省旅遊協會、惠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中共龍門縣委、龍門縣人民政府指導,龍門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的第四季全域旅遊「龍門陣」·2020廣東龍門「生態旅遊」高端對話(以下簡稱「龍門陣」)上,業內專家共同問計生態旅遊發展,並以龍門為樣本共商龍門發展的綠色未來,共享生態旅遊發展機遇。會上,《南崑山生態旅遊宣言》正式發布,該宣言號召廣東旅遊行業發展生態旅遊應以保護為先,堅定綠色發展。
  • 綠色生態沿江行丨啟東圓陀角:守好生態本底 打造「北緯32度」最美...
    「綠色生態沿江行」最後一站,來到位於「長江入海口、三水交匯地」的圓陀角旅遊度假區。近年來,啟東將一江清水與藍天、碧海同步保護,守護好江海生態本底, 按照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的標準,打造啟東圓陀角「北緯32度」最美江海岸線。
  • 廣東龍門:山綠水暖空氣好 生態旅遊正當時
    近年來,龍門依託南崑山、桂峰山等森林資源以及「龍門十三湯」溫泉品牌,以原生態、回歸自然、綠色養生為定位,通過整合山上森林、山下溫泉等優勢推出「五養」概念,即山水養眼、富氧養肺、溫泉養身、美食養胃、福地養心,串聯全縣旅遊資源,發展「生態+康養」旅遊,推動龍門全域旅遊發展,致力將龍門打造成為國際康養旅居生活目的地。
  • 福建南平牽手北二外探索「紅色文化+綠色生態」旅遊新模式
    福建南平牽手北二外探索「紅色文化+綠色生態」旅遊新模式 2020-11-10 14:07:47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與福建省南平市籤訂校地合作框架協議。  近年來,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充分發揮旅遊學科優勢,與擁有豐富紅色資源、生態資源的福建省南平市,在探索「紅色文化+綠色生態」方面做出積極嘗試。三年前,北二外學者應南平市邀請奔赴當地,承擔《南平生態銀行試點方案》設計工作;三年來,「南平生態銀行」課題組深入南平調研,系統提出南平市「生態銀行」建設方案,並全程指導「生態銀行」試點工作。
  • 營口依託海洋資源優勢打造生態旅遊城市
    「我們當地百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以前靠捕魚為生,旅遊業發展起來後,家家戶戶做起與旅遊相關的產業。現在生態環境好了,遊客多了,收入也增加了,這日子也過得越來越紅火。」白沙灣度假村酒店的從業者高斌,一邊帶遊客參觀著度假村的環境,一邊介紹著當地的情況。
  • 廣西北海:全國首個海島生態旅遊法庭揭牌成立
    衷心希望海城區法院以此為新的起點,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為潿洲島創建國際知名、國內一流休閒度假海島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讓國際國內遊客安心,為其它旅遊城市提供可借鑑可複製的司法經驗。曾豔院長表示,希望海城區法院以此為契機,增強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建設美麗中國的使命感責任感,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積極宣傳環保理念,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不斷推進環境資源保護多元共治,為潿洲島綠色發展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 廣西六萬大山地區,如何抓住資源優勢發展森林生態旅遊?
    六萬大山的資源特徵:1.溝谷相間,水源豐富河流沿西北-東南向的斷裂發育,形成許多與山地走向相交的谷地,如浪平谷地和官垌谷地等。流水切割強烈,溝谷發育,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瀑布溪流密布。當地人利用六萬大山優越的自然環境發展生態農業,形成了那林草魚、官垌草魚、紅椎菌、高山茶等豐富物產。如何抓住資源優勢,發展森林生態旅遊?
  • 省林業局組織召開2020年度生態旅遊管理培訓會
    開班儀式上,貴州省營林總站站長宗煒介紹到,貴州生態旅遊資源豐富,92.5%以上的國土都是山地和丘陵。峰林、瀑布、溶洞、峽谷,一步一景、步移景異,是中國世界自然遺產地最多的省份。武陵、烏蒙、苗嶺、大婁四大山脈蜿蜒起伏、重巒疊嶂、無邊無際,眾多河流奔騰其間,激流瀑布隨處可見。
  • 守護藍天碧海——全國首個海島生態旅遊法庭揭牌成立!
    潿洲生態旅遊法庭的掛牌成立,是創新司法為民機制、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多元司法需求的務實之舉,也是主動服務大局、對接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服務區域旅遊、服務基層社會治理的擔當之舉,更是積極推進專業化法庭建設、培育人民法庭亮點建設的一個重要品牌。
  • 生態旅遊策劃:什麼叫旅遊景區規劃?
    生態旅遊策劃 自然環境信息內容的搜集是旅遊總體規劃的基本。包含旅遊經濟剖析、旅遊資源開發分析報告、人的本性剖析和周邊城市度假旅遊發展趨勢剖析等。生態旅遊規劃這一系列前提條件和假定被慢慢搜集、分配和組成以產生新項目的考試大綱。這一新項目的考試大綱如同一個粗略地的空缺,必須進一步的解決和改善。
  • 大安區:打造文明生態白鷺洲 助推天府旅遊名縣創建
    為更好地助推大安區創建天府旅遊名縣,更加有效有力有序地推動大安區廟壩鎮鄉村旅遊事業的發展,重點打造葛家壩景區,形成牛佛古鎮、葛家壩、葛仙山鄉村旅遊線路,廟壩鎮「四舉措」抓好抓實抓細白鷺洲生態大草原鄉村旅遊工作。
  • 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烏蘭浩特天驕天駿生態旅遊度假區開園
    — 7月21日 —烏蘭浩特天驕天駿生態旅遊度假區A區花田天駿區盛大開園開園啦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 ━ ━ ━經過兩年多緊鑼密鼓的建設,大家期待已久的天驕天駿生態旅遊度假區A區花田天駿區今天終於揭開神秘面紗,盛大開園。
  • 途趣牽手恆大世紀夢幻城,超200億打造世界級旅遊度假國際小鎮
    雙方就項目託管、項目運營、品牌服務等方面達成共識,強強聯合,將攜手打造世界級旅遊度假國際小鎮,啟幕灣區度假生活!12大航母級配套,旨在打造灣區首個全能旅遊度假國際社區。作為大灣區重點旅遊城市,肇慶每年接待遊客量近400萬人次,旅遊收入超10億元。恆大世紀夢幻城作為肇慶目前最大的文旅項目,必將成為遊客首選的旅遊目的地。
  • 打造鄉村旅遊大景區!康樂八松鄉鄉村生態旅遊扶貧項目一期工程基本...
    打造鄉村旅遊大景區! 寬敞的停車場、整潔的農家小院、平坦蜿蜒的旅遊大道,放眼望去,八松滿目綠色,山巒疊翠,田野蔥蘢,靜謐質樸的村莊與青山綠水相互映襯,雨後清新的自然風光美不勝收。
  • 擦亮生態名片叫響世遺品牌 東臺全域旅遊開啟「全景模式」
    平原森林、沿海溼地、候鳥天堂,三張生態「金名片」支撐起東臺全域旅遊的後發優勢。東臺擁有全國沿海最大的平原森林公園,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灘涂溼地,「海、林、灘、鳥」交相呼應, 4A級景區黃海森林公園以「溼地+森林」「生態+人文」為特色,發展科普研學、溼地觀光、紅色教育、生態度假、休閒養生、運動健身等休閒度假產品,常態化舉辦森林音樂節、森林馬拉松、森林瑜伽節等「森」系品牌活動,年接待遊客2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超2億元;  世界自然遺產地條子泥景區,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泥質潮間帶溼地和輻射沙脊群
  • 碧海藍天看遼寧丨百年港城濱海風光 「靠海吃海」發展生態旅遊
    這些天,遼寧省委宣傳部組織開展「碧海藍天看遼寧」媒體採訪活動,媒體記者們走進遼寧葫蘆島、錦州、盤錦、營口等地,看海、望山,尋找生態文明建設之美
  • 2020年四川紅葉生態旅遊節暨黑水縣第八屆冰川彩林生態文化旅遊...
    2020年四川紅葉生態旅遊節暨黑水縣第八屆冰川彩林生態文化旅遊季開幕 2020-10-18 14:0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山東榮成打造生態之城 走出「天鵝」特色旅遊之路
    山東榮成打造生態之城 走出「天鵝」特色旅遊之路 2018-01-30 16:27:4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河南中牟:榮獲全國「最美生態文化旅遊名縣」稱號
    通過遊客認知度調查、以及組委會對全國旅遊資源的全面對照,大會評選出了一批全國優秀旅遊目的地,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榮獲「2020年最美生態文化旅遊名縣」稱號。  此次峰會由中國營銷學會、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休閒產業促進委員會、四川省旅遊商會、重慶市旅遊商會聯合主辦,大會以「打造優秀文旅品牌,大展中國旅遊之風」為主題,通過展現各地精彩紛呈的旅遊風光及獨特的生態文化,推出及旅遊創新、旅遊新項目、特色旅遊產品為一體的新型旅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