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繼北京、天津、深圳等全國多個城市推出發放消費券活動後,廈門也加入其中,思明區率先全省發放600萬元現金消費券,鼓勵本地乃至全國人民在廈消費。從4月初開始,不少商家推出各種電子優惠消費券,涵蓋了餐飲、百貨、酒店等消費領域。搶到消費券的消費者因此受益,而參與活動的商家也在活動中提高了客流量。不過,採訪中記者發現,一些市民在使用消費券時,會遇到商家所設的「消費門檻」,商家同時希望相關合作平臺能在活動設置中進行改進。
【市民】
定鬧鐘搶消費券
市民薄小姐是廈門一個美食微信群的成員,聽說推出了電子消費券活動,她會根據商家的發放時間定好鬧鐘,提醒自己「搶券」,「4月3日,我就搶到了100元美食消費券。」她說。
「我可能會去五星級酒店吃個下午茶,或是帶爸媽出去吃頓飯。」薄小姐說,與以往線上平臺活動最大的不同之處,是消費券在結帳時出示就能當現金充抵。
在海滄工作的湯女士於4月3日當晚也搶到了一張100元的美食消費券。湯女士告訴記者,他們全家上陣,用3個手機「搶券」,前兩次都搶到了,第三次因手機稍微卡了一下,就沒能搶到。湯女士在搶到100元的美食消費券後,立即在軟體園二期附近一家店吃了一頓海鮮自助餐,在購買團購價優惠券的同時又用了消費券充抵,最終只花了45元便享用了平時價值近200元的餐點。
【商家】
客流增加營業額上升
這樣的活動在參與商家中也獲得好評。隨著活動的推進,一些商場也開始單獨策劃推行具有自身特色的電子消費券發放活動。古地石附近的一家商場,推出了1元換購58元消費券的活動。記者在線換購了一張消費券,餐後結帳時出示相關二維碼,經過核銷補齊了差價,與商場宣傳一樣。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廈門發放的電子消費券對於商家來說,主要有兩種運作模式。一種是由政府補貼,商家通過美團點評等平臺領取相關補貼;另一種則是商家向業主方(如商場)申請,獲得免租等福利。美團點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活動期間美團還為使用消費券結帳的訂單減免佣金,給予商家活動專區流量扶持。
一家日料自助餐廳在類似的活動中頗為受益:「平時一天雙人套餐賣四五份,電子消費券發放後,次日一天就賣了將近20份。」該店創始人方女士介紹說,發放消費券後店裡營業額和活動前相比增長超60%,已經恢復至疫情發生前的80%左右;古地石附近商場的一家餐飲店,相關負責人很認可這一運作模式,她認為:一是能為商戶增加客流量,二來還能補貼商戶租金,可謂一舉兩得。
【建議】
消費券使用條件需完善
不過,在記者採訪中,也有市民和商家表示,使用電子消費券的過程中,有些條件設置還需進行完善和改進。
有消費者指出,在類似活動的宣傳中有提到「消費無門檻」,但在實際消費過程中仍會遇到一些消費限制,如薄小姐的朋友搶到消費券後,要在某酒店餐廳消費使用時被告知無法使用,後經與活動平臺協調後才能正常使用。
市民姚女士在線上搶到50元的消費券,同樣在消費時遇到了商家的「消費門檻」。起初,她想在中山路一商場的餐飲店就餐消費,卻被告知她必須先參加商場的「80元抵100元」的活動,用50元消費券抵扣之後,要再另付30元。隨後,她來到仙嶽路一家甜品店,被告知如果要用消費券,只限於該商家線上推出的新品套餐,「套餐價格低於50元的,不能使用優惠消費券。」姚女士說,如按商家的規定,需要購買兩份或更多套餐,才能使用消費券。
中山路一家商場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活動啟動後,用電子消費券來商場消費的市民並沒預期的多,且在線平臺配套的服務仍是常規操作,並未增加跟進的服務配套,希望今後再有類似活動舉辦時,合作平臺能在遞進服務上有所改進。
【連結】
全國各地推出促消費舉措
國家發改委等23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從市場供給、消費升級等方面提出19條具體舉措;商務部印發通知,提出發展網絡消費;國家發改委等28個部門聯合開展消費扶貧行動……
寧夏通過提前下達重點項目補助資金、發放各類創評扶持獎勵資金等措施,激活文化和旅遊消費市場;山東濟南面向旅遊景區、旅行社等文旅企業推出2000萬元惠民消費券;新疆部分景區推出門票半價或買贈活動。
南京大型餐飲企業通過會員積分、發優惠券等方式,請市民「到店」消費;寧波打包一批餐飲品牌企業,面向企業、機關單位等提供優惠團餐服務;福州開展餐飲「無接觸外賣月」活動,拉動餐飲消費。
上海推出「雲走秀」「雲逛街」「雲上快閃店」等「雲購物」模式;深圳市商務局聯合騰訊微視發起「微視鮮粉節」助力水產銷售;內蒙古開展電子商務促消費專項行動,大力發展網紅經濟……
(文章來源:廈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