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是疫情形勢穩定向好之後的首個小長假。和逐漸升高的氣溫一樣,武漢三鎮各大商場的銷售也漸入佳境。4月30日,隨著武漢第二波消費券的投放,眾商家推出疊加優惠活動,吸引了不少市民走出家門,開啟買買買模式。
記者採訪了解到,小長假兩天來,不少商場的單日銷售額,已經恢復至疫情前平日的水平。有商場負責人表示,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推動著武漢商業逐步回暖。
多重優惠刺激
市民紛紛走出家門
昨日上午11時許,記者在漢陽王家灣漢商21世紀購物中心看到,顧客們接踵而至,在門口掃碼、測體溫後,保持著一定距離進場。
「我搶到了一張80元的消費券,趕緊趁著假期來用掉,免得又像上次一樣放過期了。」市民佔珊說。她住在附近,疫情前,她幾乎每個周末都會拉著閨蜜一起來此逛街。「現在慎重了,儘量減少外出購物次數,但每次出門都會多買點東西。」她笑道,只有一次性多花點錢,才能克制住下次想出門的衝動。
「以前每逢假日,我家就去外地旅遊。今年情況特殊,不出去了。逛逛商場也挺好的,還能找找新鮮感。」市民劉先生說。他家住武昌白沙洲,昨日一家三口特地開車過來逛街。「之前我在商場的微信公眾號了解到有促銷活動,覺得很划算。今年各大商場的優惠力度都很大,用我老婆的話說,感覺不買都對不起自己。」他笑著說。
在收銀臺,不時有顧客詢問武漢消費券的核銷事宜。「第二波武漢消費券投放後,用券的人明顯比第一波時更多了。」一位收銀員對記者說。
單日銷售情況
達疫情前平日水平
在漢陽鍾家村漢商銀座,記者觀察發現,客流最集中的,要數黃金珠寶和化妝品專櫃了。
「兒子十一結婚,這幾天準備上門提親,『三金』得抓緊買了!」顧客孫先生說。在某黃金飾品專櫃,他和妻子購買了一條項鍊、一枚戒指、一對耳環,共花費3萬餘元。為何挑五一假期來買呢?孫先生直截了當:「當然是優惠多啊!這促銷力度,是近幾年最大的!」
在漢口漢商武展購物中心,三位結伴而來的年輕女顧客告訴記者,她們是從「線上」過來的:事先在直播間看好款式、下了單,再到商場提貨。三人手裡都拎著三四個購物袋,可謂滿載而歸。
疫情發生以來,商家們積極求變。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開始嘗試直播帶貨。這為整個武漢商業的轉型升級,帶來了全新的面貌。
「五一小長假,進店客流增長相當明顯。」漢商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以漢商21世紀購物中心為例,小長假首日,進店客流過萬人次,雖然與疫情前的節假日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但一半以上有消費行為,令人欣喜。
「疫情前,逛的人多、買的人少;現在,進店顧客購物目的性特別強。初步統計,小長假前兩天,單日銷售額比上周末翻了兩三番,基本達到疫情前平日的水平。」該負責人說。這是政府、商家、消費者共同努力的結果,相信在大家的堅持下,武漢商業復甦的步伐,會越來越快。(楚天都市報記者 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