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窯、初心和假期

2021-02-07 雁心得一


十月初,攜友同往初心生態農場,國慶假期就在田野自在地過完了。

勞作、吃飯、散步、看書、睡覺,確定這是我想要的生活。田野裡看日出、露珠、菜苗、紅雲、日落的晚霞、夜晚的星空、螢火蟲,早晚呼吸沁涼的空氣,靜靜地走著、坐著,真切感知到晨昏、物候的變與美,常處於心安、無憂的狀態。手機在這裡失寵,話說得不多,更多是舒坦地和自己在一起,和自然在一起。


再次來到初心,背包裡裝著《用手雕塑的建築》,對自然建築心儀已久,打算在這裡造一個麵包窯,第一次落地實踐,就照著書上的方法來造這個迷你的土建築。

麵包窯在樸門農藝裡也有,有點類似農村的土灶,用粘土、砂石、稻草混合成塊,名為土團,堆疊壓實成型,窯內中空,燒火加熱後,用餘溫烘烤麵包等食物,那種天然好味道是電烤箱不能比的。和其他自然建築一樣,麵包窯的優勢在於就地取材、環保、低成本,可以盡情發揮創意造型。


我們大概花了一天時間準備材料,粘土、稻草是農場現成的,砂石、磚頭是從附近村民那要來的。正好那幾天農場在開一條深溝,挖出來的土偏紅、溼、粘,可以用來造麵包窯。按書上要求,砂石以手指甲蓋這樣大比較好,我們得到的砂主要是細沙,摻雜著一些我們要的砂石,還有一些大的鵝卵石。

這就需要篩沙了,沒有工具我們自己做,找到一個塑料筐改裝,用木條加固,用繩子吊起,這樣篩起來比較省力,篩出來的細沙一部分用來填麵包窯的空心部分。大點的石頭有些是手動揀出來,有些是用搭的鐵網篩,這些石頭也派上用場,作為保溫層,半嵌在土團裡。篩沙大概用了兩三個小時,兩人搭配不累。

對了,磚頭是用來砌臺子的,麵包窯建在田野中的小木屋旁,原就有三四十公分的落差,我們就在高一點的土地上砌了兩層磚頭,大概用了二十來塊磚,中間鋪大點的石頭,然後用混合踩制的土團做了一個不怎麼光滑、還算平整的臺面。


做土團就是玩泥巴,有點像大齡版過家家,哈哈。粘土、砂石、稻草加上水要以怎樣的比例混合最好?按照書上所說,粘土:砂石大概是1:3,我們稱好重,往土裡逐漸加砂,發現到1:1時砂已多到不能被黏住。於是停止放砂,加入稻草,繼續翻踩,直至混合得比較均勻。對了,頭一天做過土磚測試。

這個過程需要點力氣,兩個人一起踩就有點像在跳舞,哈哈。接著就用手把混好的土揉成團,所以叫土團,哈哈。形狀可以多樣,大小不一也可以。手作就是這麼任性、好玩。



臺子上堆上細沙,這是麵包窯中空的部分,到時候把沙子掏出來就行。在沙堆上插兩根木棍作為出煙口。然後把土團一個個碼好壓實蓋在沙堆上,留一個燒火的門。我們做的麵包窯像一個坐著的矮胖的小熊,兩隻耳朵、一個短尾,背部有肌肉感,那是土團自帶的效果,哈哈。


材料備好後,我們大概用了一天時間完成了這個小小的麵包窯,喜悅從心裡湧出。因為信賴自己的雙手,享受到創造的樂趣,獲得超越金錢的成就感。從此增加了對土的認識:顏色、軟硬、乾濕、粘性、透水性等,更加尊敬、親近土地。

在建造的過程中,麵包窯成為新鮮的話題,我們和附近的村民、來種菜的「地主」、農場主的朋友因此有了更多交流,也收穫了許多經驗,比如山上的黃土更容易混合、軟軟的塘泥更好些、混合時加點鹽、出煙口要大點等等。


麵包窯幹透了才好用,雖然那幾天陽光燦爛,畢竟十月的氣溫比不上夏天。有說晾一周兩周,讓它自然幹。我們等不及了,第二天下午開始在麵包窯燒火,大概燒了一個多小時,內壁燻黑了,表面有幾條小縫。燒火的時候,外面摸起來不熱,保溫效果不錯。柴火燒成炭之後,把窯內清空,裡面有點燙,但不足以烤熟麵包。

我熱切地想嘗嘗麵包窯烤的麵包,於是離開的那個早晨,六點起來燒火,到七點半把發酵一晚的麵團揉成橢圓,用刀劃成葉的脈絡,放入窯內。八點打開看,還是白色的麵團,只是大了些,沒熟啊。好吧,等下次來農場烤麵包。


在等麵包窯幹的那兩天,我們把篩出來的細沙堆在一起,為孩子們玩沙的地方建造了土圍牆,像帶烽火臺的迷你長城。本以為時間不夠,可能做土團熟練些,速度快了,傍晚完成的時候特別開心。


很感謝能在初心生態農場留下兩個小小的土作品,跟這裡的土和人都有了更深的聯結,也讓我們對自己用手和心創造生活有了更多信心。

是三個青年在經營這個沒有圍欄的、開放式的農場,他們用善心種出好的食物,滋養更多生命。90後小歸和小英在這裡演繹真實的農場愛情故事,85後丁勇廣結善緣,他希望影響村民用自然農法種地,幫忙對接消費者,類似CSA(社區支持農業)模式。他們努力營造村裡的公共空間,做鞦韆、沙堡……吸引孩子來玩,大人也會過來。確實常看見村民到小木屋來坐坐,聊天。敬佩他們紮根土地,用心耕耘,不只為了自己,利益更多人。

小歸在移栽包菜苗。

丁勇在鋪地。


這個假期,除了建造麵包窯和土圍牆,我們割草做覆蓋、移苗種包菜、種大蒜、挖紅薯、做大鍋菜、吃柴火飯、在田野聚餐、搭帳篷午休……一切隨順、即興,真是樂事。

充滿熱情地活著,氣力充沛地活著,知足而幸福。從假期到日常,我們可以這樣生活。

小英的廚藝一級棒。

最後這張是丁勇發來的O(∩_∩)O~


附九月第一次去農場的文:自問,田園初心今安在?

相關焦點

  • 【沒有】麵包窯,也要一樣學習的麵包窯基本理論
    原因就是,麵包的烘烤表皮和內部都達到一定溫度,而烤爐——無論是麵包窯還是電烤箱都要提供360度無死角的熱能。麵包窯提供3種類型的熱能,讓麵包順利度過初期爐內膨脹、中期變性(從獨立氣穴變成海綿結構),和終期風味發展、徹底烤熟的階段。
  • 美的麥香窯麵包機 讓「窯烤」麵包香飄!為我們製作美味的麵包
    美的麥香窯麵包機 讓「窯烤」麵包香飄!為我們製作美味的麵包麵包機顧名思義就是製作麵包的機器,對於很多上班族和家庭,麵包機的到來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不再因為早上起床的匆忙而錯過吃早餐。麵包機,簡單來說就是全自動製作麵包的機器,這是它誕生的最實質性的用途。和多士爐烤麵包是有本質區別的,多士爐是烤麵包片的機器。麵包機根據設置的程序,放好配料後,自動完成和面、發酵、烘烤等麵包製作程序。可分為家用和商用。麵包機不但能製作麵包,還能製作酸奶、米酒、肉鬆甚至有些機器加了冰淇淋功能等。
  • 窯烤天然酵母麵包
    通過查找各種資料,慢慢知道了原來麵包也分這麼多種,有好多麵包在市面上都沒有賣的,不光是材料問題,也有製作工藝問題。通過在幾家烘焙學校上課和參觀御品軒等工廠和店鋪,了解到了一般麵包的真相,也更加堅定了我做無添加、全野生天然酵母與全穀物的原則。而特別的風味,一定是用柴火烤成的。就這一條幾乎淘汰了所有的麵包店。身為吃貨的我眼睛發光了!
  • 十月福利「窯」起來!300份麵包送給追求健康的你們!
    食物無油,從口感上來說一定會「乾巴巴」,窯滾在含水量和麵團上下功夫,做出了真正好吃又健康的麵包。全麥系列一直是窯滾的標誌之一,肉眼可見的麥麩小粒,外表粗糙卻香氣滿滿,更別提全麥五穀雜糧系列,滿滿都是料,讓人抗拒不了。
  • 巧蓁:窯你一口烘焙的土窯復興之路
    競爭宛如一把雙刃劍,催生了大批諸如桃李、麵包新語、元祖、曼可頓、賓堡等優秀的品牌,但也帶來了烘焙行業同質化現象愈演愈烈、產品同質化、營銷同質化、管理同質化的局面,雖然很多企業和品牌試圖創新,但局部的差異化始終無法使企業走出同質化的怪圈。最直觀的,以上市公司桃李麵包為例,這家市值271.98億元(截至2019年6月)的烘焙行業大鱷,其2018年半年度報告顯示,研發支出僅佔營業收入0.1%。
  • 臺灣美食地圖-E-ma 柴燒窯烤歐式麵包
    E-ma 柴燒窯烤歐式麵包 | 一周只賣四天的比臉大麵包,結合在地食材超有料,還有神秘隱藏版賣完等明年!!去年我們發現一間超美的苗慄秘境景點,裡面還可享用剛出爐的手工窯烤麵包,去過一次就對好吃的麵包念念不忘!
  • 慢日子藏在用心製作的窯烤麵包裡——巧蓁烘焙製作麵包的秘密
    「窯你一口」麵包的獨特性體現在其製作的全流程上。麵包的烘烤表皮和內部都需要達到一定溫度,而烤爐——無論是麵包窯還是電烤箱都要提供360度無死角的熱能。但麵包窯能提供的熱能更多,可以讓麵包順利度過初期爐內膨脹、中期變性和終期風味發展、徹底烤熟的階段。麵包窯不但提供了密閉空間,又因為爐床和拱頂做了隔熱處理,阻絕了散熱,能夠達到蓄熱和導熱的效果,烤出更薄的麵包外皮,和更溼潤的內部組織。因此,窯烤面包含水量比一般麵包要高,熱輻射能瞬間鎖住麵包的水分,吃起來溫潤柔軟而富韌性,就算吃再多也不會感覺口乾,一口接一口。
  • 親手蓋一個麵包窯是什麼感覺? | 本周末活動招募
    沒有的話,一起來看看我們的精彩活動吧-2天1夜,與泰山老師一起,親手蓋麵包窯麵包窯,英文earth oven一種利用餘溫加熱食物的烹飪設備。麵包窯的主要材料通常是土,也叫土窯。為了讓窯內能儲存足夠的熱量,以及熱量合理的作用至食物,窯壁必須要有非常好的儲熱性和導熱性,土、沙、空玻璃瓶...這些非常普通的材料如何利用它們製作出一個性能優良的麵包窯呢?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1.
  • 窯滾麵包開始賣飯了?我們去吃了,結果...
    再和大家重申一次:專欄內容全部都是MIAn真金白銀自己試吃後寫出來的感覺,僅代表個人意見,無廣告成分。在蕪湖,我最愛的麵包店應該非窯滾莫屬啦!一向不愛辦卡的我都連續在窯滾家充了好幾次值,他家的天然酵母系列雖然價格高於普通的麵包,但真的非常好吃!麵包的香味和嚼勁都很棒!
  • 李子柒做麵包窯,網友:你把紙放褲頭後面是認真的嗎
    李子柒做麵包窯,網友:我想了一下有什麼是子柒不會的,好像真的沒有,因為她什麼都會去學。子柒相當的棒呀!同時有網友注意到了我們的子柒將麵包窯的圖紙直接放在褲頭後面,網友:你把紙放褲頭後面是認真的嗎?我們的子柒也是根據視頻學的,先是看視頻將做麵包窯的圖紙畫好,畫好圖紙將其放在褲頭後面便開始行動了。先是推了一車磚過來,拌好水泥,用磚砌兩個柱子,然後放上石板,在石板邊緣用磚砌上三塊磚高度的長方形框架。隔日將圍起來的框內放入石頭子,鋪勻。石頭子上面鋪上啤酒瓶(啤酒瓶放中間圍成一個圈),倒入沙子,將整個都覆蓋,然後再鋪上一層磚與原先砌的邊上的磚頭平行。
  • 李子柒備忘錄內容大揭秘:自學拍攝剪輯與麵包窯製作
    用竹子做沙發、用磚頭砌麵包窖、用原塊木頭造洗漱臺……這些是李子柒視頻中的內容,也是李子柒掌握的生活技能。   翻看李子柒視頻的評論區,總能看見網友們讚嘆於她掌握的多種技能,卻鮮有人了解,這些技能背後李子柒的付出和努力。   前不久,李子柒助理髮布微博,分享了李子柒舊手機中的部分備忘錄內容。
  • 在家自己做麵包窯,做法特別有創意,記住這4步,國內外特別流行
    在家自己做麵包窯,做法特別有創意,記住這4步,國內外特別流行!其實這種東西也叫做麵包窯,用它烤熟的食物更加的原汁原味,是烤箱遠遠不能夠比的。曾經有一個美食網紅,他就親手打制過一個麵包窯,並且還利用他的麵包窯,當場做了午夜飯,其實這樣的麵包也不單單是網紅非常喜歡,就連大明星吳彥祖,謝霆鋒也曾經做過這種土窯,由此可見這一種土窯,現在不單單是國內比較流行,國外也是非常的盛行。
  • 巧蓁:窯你一口尋覓生活裡的煙火味道並非「窯」不可及
    烘焙行業的主要品類——麵包和蛋糕,在中國可以算得上是舶來品了。長久以來我國的飲食方式與西方國家有所不同,因此這種發源於古埃及、由小麥研磨成為麵粉、再經由發酵、烘烤成型的食物在歐美地區一直被當作主食,但是在亞洲地區卻通常作為點心食用而非正餐。作為介於正餐和零食之間的模糊選項,烘焙行業一直是一個特殊的餐飲垂直品類。
  • 體驗招募令|在林間草地上,親手建一座有溫度的麵包窯,尋覓生活裡的煙火味
    用木柴當熱源的土窯和石窯烤爐不但可以達到電烤爐到不了的高溫,木柴帶來的煙燻感也讓麵團的口感更上一層,這種特殊風味是普通電烤箱不可比擬的。       麵包的烘烤表皮和內部都達到一定溫度,而烤爐——無論是麵包窯還是電烤箱都要提供360度無死角的熱能。
  • 高雄:這家麵包作坊藏在深山裡,用窯烤方式烘焙,你絕對不能錯過
    如果你來到高雄一定要吃到最正宗的窯烤麵包一定要來這家深山裡的麵包店。說到這家麵包店,首先要說明的是這是一家以部落為單位的麵包店,經營麵包店的全部都是部落裡的女性,女子學習烘焙,製作麵包,再讓部落文化能夠傳承的同時還能夠兼顧家庭。
  • 巧蓁:匠心獨運,一點一滴打磨窯烤工藝
    但專注於麵包製作工藝的巧蓁,卻始終不敢苟同。在他的眼中,傳統的麵包製作工藝,並非真正走向了末路。而是麵包製作者,走入了某種思維的誤區。固執己見的認為,「傳統工藝喪失了生產力,喪失了製作優勢。」堅持「求索」精神,為窯烤工藝正名現如今,為了追求「出貨速度」、製造效率,麵包製作者們,大多都會採用電烤爐模式
  • 窯烤麵包匠心獨運,曹巧蓁獨闢蹊徑開拓烘焙市場
    2020年中國成功實現半個世紀以來的目標——全面小康,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大幅提升,由生產資料的需求向生活資料的需求轉變。其中較為明顯的需求變化則體現在飲食上,人們對食物的品質及味道要求日漸提升,其飲食習慣也逐漸西方化,不再拘泥於傳統的烹飪方法,以麵包為代表的烘焙食品更是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烘焙行業也應需而生,不斷崛起。
  • 堅持,初心//麵包職業人的必備
    ,所有的事情都並不是偶然,他們立志能夠使麵包師這個職業有所創新,或者說能夠做出世界上最好的麵包。經過3年的努力,他們的麵包毫不遜色於傳統手工麵包和業內有名的麵包店,沒有任何化學物質以及食品添加劑,只有最傳統的穀物和長時間的發酵,目的是為了追尋麵包這份職業最初的源頭。這家店的裝修很簡單,以普通的黃色為基調,商品陳列架是木製的,為了能過更好的接近大自然。
  • 隧道窯、輥道窯窯頂和拱部位耐火磚施工質量的驗收標準
    隧道窯和輥道窯是陶瓷製品生產中重要的燒成設備,其主要由耐火磚砌築而成,材料的施工質量是整條窯爐爐齡最關鍵的因素,因此在施工砌築竣工後,其驗收的項目必須要符合行業的標準規範,以下以窯爐窯頂和拱為例,其竣工後,施工質量需要驗收的項目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聖誕在怪獸的麵包坊吃麵包大餐烤史多倫
    早在40天前,我就寫起過@怪獸大掌柜和小唐——我麵包界最好的朋友和老師。 這次來到上海,當然不會錯過Hack他們麵包坊的機會。 先來個背景介紹:怪獸麵包坊,坐落於上海金山區的樸田農場,集食怪獸由路易和小唐兩人打理,上次來這裡他們的麵包窯還在最後的收尾階段。現在兩人已經變成柴火窯的專業烤家了。每月燒窯烤制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