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下面的圖片你會想到什麼?這不是就是照片嗎
然而你一定想不到,如此逼真的繪畫作品,作者居然是85後三十出頭的年輕人。
潘思源作品
潘思源作品《如意》
超寫實繪畫:
超寫實繪畫源自西方「照相寫實主義」,上世紀下葉湧現出一批追求畫面極端寫實的畫家,如:西班牙洛佩茲、美國克洛斯;70年代後期逐漸在西方流行。又名超級寫實主義。超級寫實藝術的要素是「逼真」和「酷似」,必須做到純客觀地、真實地再現現實。 所繪對象尺幅大多比較巨大,如頭像比原頭部大十倍,面部連汗毛孔等都絲毫無 異地畫出來,只著重於表現生理細節。 所作塑像與真人一般大小,塗上膚色,穿上 衣服,配以道具,極度逼真。照相寫實主義根據現代哲學中的距離論的觀念,認為傳統的寫實主義是注入了作者的主觀激情,因而是一種主觀的寫實或人文的現實,為觀者了解的可能性較小。而不含主觀感情、用大家共同的眼睛(照相機) 來觀察和反映,則能為更多的群眾所了解,傳達的範圍更廣。因而照相寫實主義的作品嚴峻、冷漠,有自然主義風格。而且,放大日常事物的尺寸,所造成的美學和心理效果異乎尋常。
潘思源,吉林遼源人,畢業於長春大學美術學院油畫系,獨立自由藝術家。
潘思源的油畫不是還原照片實物,其創作過程是帶有情感和思考的生命體驗;在他的畫中我看到了虔誠和信仰,一筆一筆的畫 一寸一寸的反覆斟酌,這是生命歷程最好的度過方式。他對我說「未來只能畫下去」,這時,他才三十出頭。作為超寫實畫家,敏銳的感知能力和感性的稟賦當然是前提性的資質,但一幅好的作品中通常都具有理性和感性的統一。只有這樣他的作品才具有精神的內涵和思想深度,思源兄的作品就具備這種深厚的文化底蘊。
思源兄的作品從風格歸類和美學特徵的角度看,有超寫實油畫的風格共性——精緻、細膩、逼真、傳情。他正處於繪畫創作的黃金時間,我想假以時日,在超寫實油畫群體中他是個性風格鮮明的青年代表性畫家。
——於秋裡
潘思源作品欣賞:
《碩果》布面油畫 100x80cm 2015-2016年
局部一
局部二
潘思源《收穫》布面油畫 100X80cm 2017
局部一
局部二
《秋韻》65x80cm2015年布面油畫
局部一
局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