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1998年-2008年的這十年,你還記得些什麼?
也許你的腦海還能浮現一些片段,但置身其中的感覺,卻漸行漸遠甚至變得陌生。小說家路內的長篇新作《霧行者》,或許能讓你通過文字實現時空穿越。
1973年生的路內,這十年剛好是25歲到35歲,用他的話說,也是自己對這個社會印象最深也介入度最高的10年。
「介入度高」不是一句空話,這位小說家做過的職業,可以列出長長的名單:鉗工、維修電工、值班電工、操作工、營業員、廣告公司文案等等。
△小說家路內
所以當他歷時5年創作,用40餘萬字的承載量,構建了從1998年的夏季,到奧運前夕2008年的時代背景時,讀起來會發現細緻、深刻而又酣暢。
故事是關於倉庫管理員奇異的生活,而路內也真的幹過半年倉管員。當然這也只是個小說人物的職業,整體面貌遠不於此,五個章節五種迥異風格:夢境、寓言、當代現實、小說素材、文學批評拼織成複雜強悍的敘事體,充滿內在迴響。
10月11日下午,來到鄭州松社分享新書的路內,接受了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的專訪。
◆技校畢業的工人為何成為了小說家?
路內出生在蘇州的一個工程師家庭,在化工廠邊長大,在那個流行子承父業的年代,路內以入校第二名的成績讀了技校。
「那個時代很多城市都是以工業為主,還沒有旅遊城市的概念,甚至化工廠也都是在市區。」路內從小對蘇州的印象是工業城市,而非人們印象裡的園林,他甚至直到20多歲才第一次走進蘇州園林。
在成為小說家之前,路內畢業後開始就輾轉在蘇州、上海、重慶等地的工廠。路內當年最多的文學啟蒙是工廠裡的圖書館,讀蘇童、林白等作家的先鋒小說。當然更多時候,他也如筆下人物那樣遊蕩在街頭,看人打群架,進工廠擰螺絲釘或者換燈泡。
多年後,當他給妻子講起自己曾做過鉗工、電工時,看到的都是一臉驚訝。更讓人聽來離奇、匪夷所思的是,他講述的所經歷的工廠往事。即使現場抖出來幾件,就足以讓記者瞪大了眼睛,比如工廠被抓的大貪汙犯竟是花匠,如果把所報的樹木帳目核對完,這家工廠應該是一個植物園。
△分享會現場
「許多故事給別人講完之後,我就想要不要寫成小說,於是有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少年巴比倫》,雖然之前也寫有短篇,但當真的寫完一部長篇之後開竅了,知道這條路怎麼走了,即使具體走向不清楚,但對自己寫長篇的體能、能力有了認知。」路內說。
《霧行者》的開篇故事是,2004年冬,美仙建材公司倉庫管理員周劭重返故地,調查一起部門同事的車禍死亡事件。
上個世紀末,路內在做倉管員時,也有一次突然被派到外地調查一起「監守自盜」事件的經歷。聽他興致勃勃地講述當年的往事時,會發現小說裡的人物竟然都有原型。
◆豐富的職業經驗是否是寫作的優勢?
豐富的職業經驗是否是寫作的優勢?路內並不認同,「人們大部分的經驗其實都是同質化的,當然對每個個體來說是不一樣的,所有的經驗需要作家的認知,需要對這個世界有很深刻的理解度等等,比如我的倉管員經歷,讓我小說裡出現了倉管員這個角色,這為小說提供了一個有些特別的框架,但僅僅是一個好框架,需要往裡邊填補欲望、對自我的不理解等等,而這些在所有作家的筆下都能出現,看使用哪一種語言結構方式去表達。」
在文學式微而廣告營銷熱鬧的那幾年,路內和許多文學青年一樣,去廣告公司寫起來文案,他開玩笑說:「廣告營銷業拯救了很多文學青年。」
路內筆下的倉管員不止是工人,還是文學青年,人物對話中經常蹦出卡夫卡、博爾赫斯等外國作家的人名和句子來。有網友覺得是「掉書袋」,可在他看來,這在當時青年中並不另類。
「我寫的是文學青年,不是後來的文藝青年。」路內解釋,在上世紀90年代到沿海打工的,多是農村最精英的人群,然後才會把許多人帶出來,當時的基礎教育還是有文學修養,只是他們沒有考上大學,被大家遺忘了。
路內嘗試將江湖語言和受過的教育語言放在一起,用這樣的小說語言來打開那個時代。「不同地域的人走到一起,是用可以溝通的語言在說話,第一種語言是江湖語言,人們常說『四海之內皆兄弟』,當然這話也有欺騙性;第二種是受過的教育語言,比如共同讀過的書,書裡如何面對愛情、友誼等。」
◆上世紀90年代社會的巨大驅動力是什麼?
回顧成長曆程,路內印象最深的是人口流動。他在童年生活裡見到的都是本地人,也沒有聽過北方口音,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外地人進入,慢慢成為一個城市的一部分,直到外地人口和本地人口持平。
「你會發現從個人到社會的巨大驅動力——人口的流動。這種人口流動,是我這一代人所經歷的最大的歷史變化,幾乎是從零開始到極其龐大的數字。異常混亂之中,會產生很巨大的力量,從個體身上呈現的力量。」路內說,而社會這種變化,為小說提供了許多故事,也改變了小說的敘述語言,讓他也可以輕鬆地用北方語氣寫小說。
「70年代生人自我的獨有經驗,在文學中如何呈現是一個問題。」路內說,過去幾十年裡作家們多聚焦的是七八十年代,那自己這一代作家自身的獨有經驗,其實也可以拼湊出的一個圖景來。
「一邊工作一邊寫作精力分散,當我的重心放在了寫作上,工作就很難完全投入了。」從2010年開始,路內決定辭職專職寫作,也收穫了諸多文學獎項。他的目標是10部長篇,目前算上《霧行者》已出版了7部,包括「追隨三部曲」《少年巴比倫》《追隨她的旅程》《天使墜落在哪裡》,以及《雲中人》《花街往事》《慈悲》等,此外還有短篇小說集《十七歲的輕騎兵》等。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賀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