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懲不貸!快遞員非法出售個人信息,被判有期徒刑六個月

2020-12-23 中關村在線

今年國家打擊信息犯罪的力度空前,尤其是被視為個人意思的個人信息黑產更是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根據最新消息顯示,常熟法院審結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案件,快遞員因為非法出售個人信息非法獲利3259元,被判有期徒刑六個月,打擊力度空前。

根據安檢調查結果顯示,2019 年 12 月,某快遞公司工作人員報案稱有大量客戶信息被異常查詢,其中涉及蘇州地區的客戶信息有 100 餘條。經市公安局立案偵查,發現廣州快遞公司員工馮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快遞員非法出售個人信息

經查,2019 年 11 月某天凌晨,馮某下班後在常去的便利店巧遇陳某向便利店老闆諮詢手機查單的問題,因便利店老闆不懂,馮某便熱心進行了解答,並與陳某加為微信好友。

在得知馮某是快遞公司的倉管員後,陳某向馮某說明,其工作是討債的,想以金錢作為回報,讓馮某通過其提供的電話號碼來查詢客戶的住址信息等。馮某覺得比上班掙得多,便同意了。

2019 年 11 月至 12 月,馮某在擔任快遞公司倉管員期間將獲得的公民快遞交易信息出售給陳某,違法所得約人民幣 3259 元,而陳某又將獲得的公民快遞交易信息轉賣給他人獲取非法利益,違法所得人民幣 1 萬餘元。

法院審理後認為,被告人陳某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並向他人出售,情節嚴重;被告人馮某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給他人,情節嚴重,其行為均已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最終,法院判決被告人陳某、馮某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和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和六千元;違法所得款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嚴懲不貸!快遞員非法出售個人信息,被判有期徒刑六個月http://news.zol.com.cn/759/7591402.html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759/7591402.html report 1299 今年國家打擊信息犯罪的力度空前,尤其是被視為個人意思的個人信息黑產更是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根據最新消息顯示,常熟法院審結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案件,快遞員因為非法出售個人信息非法獲利3259元,被判有期徒刑六個月,打擊力度空前。根據安檢調查結果顯示,20...

相關焦點

  • 快遞員利用職務之便出售客戶個人信息獲刑
    網絡的便捷,讓公民的個人信息變成了一種「資源」,一些不法分子通過倒買倒賣公民個人信息來非法獲利,嚴重危害公民的信息安全。近日,常熟法院審結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案件,堅決嚴懲此類犯罪行為。在得知馮某是快遞公司的倉管員後,陳某向馮某說明,其工作是討債的,想以金錢作為回報,讓馮某通過其提供的電話號碼來查詢客戶的住址信息等。馮某覺得比上班掙得多,便同意了。
  • 刷單代發空包、買賣個人信息,快遞兩大毒瘤怎麼治?
    快遞公司相關人員倒賣個人信息,在快遞業或許只是冰山一角。在販賣快遞信息鏈條上,不僅有專門從事這一行的「號販子」,參與者還有做代購的商家、為商家發貨的快遞網點工作人員,甚至包括快遞員、自稱管理單號的工作人員等快遞公司「內鬼」。
  • 非法買賣個人信息,被抓
    「民警通過信息研判,發現現階段居住在我市紅崗區某小區的朱某系河南警方網上追逃人員。」採訪中,辦案民警陳警官告訴記者。陳警官介紹說,事情要從今年的7月10日說起。當天,河南省蘭考縣公安局網警大隊接到上級交辦警情,稱王某、侯某、朱某等人以非法手段獲取、收集公民個人信息,並製作手機sim卡出售給他人,以此牟取非法利益,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最終,河南警方經偵查,將犯罪嫌疑人朱某列為網上逃犯。
  • 代購、網點…… 快遞業洩露個人信息漏洞無處不在
    大量包含快遞客戶姓名、住址、電話的信息被打包在網上出售,每條售價從0.8元至10元不等,有的可一次性出售上萬條,甚至可以提供特定地區的快遞用戶信息。  還有人自稱在郵政系統上班,管「調單號」,可大量調取當天快遞中的信息,「每天幾千個沒有問題」。其販賣的信息中,有的是在快遞員在攬件後不到2小時即被盜取。
  • 多個快遞信息交易網站已被關閉 警方介入調查
    北京市大乾律師事務所主任王茂基昨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 偷拍運單批量調取 快遞業洩露個人信息漏洞無處不在
    在販賣快遞信息鏈條上,不僅有專門從事這一行的「號販子」,參與者還有做代購的商家、為商家發貨的快遞網點工作人員,甚至包括快遞員、自稱管理單號的工作人員等快遞公司「內鬼」。大量包含快遞客戶姓名、住址、電話的信息被打包在網上出售,每條售價從0.8元至10元不等,有的可一次性出售上萬條,甚至可以提供特定地區的快遞用戶信息。
  • 最後被判一年六個月
    一名持有狩獵證的狩獵員範某,帶著多隻獵狗到山場採茶。其間,獵狗咬死了一隻珍貴藏酋猴,範某將其出售。2020年1月7日,浙江省龍泉市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該起案件,以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判處範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
  • 快遞員私拆女客戶包裹還發信息騷擾!順豐官方這樣回應
    而這樣的事情竟然真的發生了4月22日,微博用戶@雙下巴仙女裴金金 稱順豐快遞員私自打開客戶包裹,並加她微信發信息騷擾。該網友稱,此前朋友通過順豐快遞郵寄化妝品和一些內衣等物品,卻在隔天晚上一而再再而三接到快遞員電話,快遞員以「化妝品一定會碎」為由頭表示缺乏相應的泡沫包裝化妝品,需要拖一兩天再發貨,後又以「開玩笑」的方式向客戶索要包裝費。
  • 快遞業洩露個人信息調查:「內鬼」批量調取,網點直接拍運單
    在販賣快遞信息鏈條上,不僅有專門從事這一行的「號販子」,參與者還有做代購的商家、為商家發貨的快遞網點工作人員,甚至包括快遞員、自稱管理單號的工作人員等快遞公司「內鬼」。大量包含快遞客戶姓名、住址、電話的信息被打包在網上出售,每條售價從0.8元至10元不等,有的可一次性出售上萬條,甚至可以提供特定地區的快遞用戶信息。
  • 非法買賣POS機個人信息 真的會被判刑!
    辦理此案的警官稱,大多數買家與費某貴的目的類似,主要將這些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用於各類廣告的精準投放和業務推廣,同時又繼續通過非法交易平臺出售自己手中的公民個人信息,這容易成為其他網絡犯罪的幫兇。警方表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極具社會危害性,必須嚴厲打擊。
  • 【斷案】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小夥獲刑10個月
    公民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非法獲取公民的個人信息必將受到法律的懲處!法院認為被告人張小航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告人張某航歸案後如實供述犯罪事實,自願認罪認罰,可以從輕處罰並宣告緩刑。扣押在案的違法所得和作案工具應當予以沒收。
  • 快遞單信息網上被出售 賣家藉此發空包裹刷信譽
    他百思不得其解,後來他才得知,他的網購信息被洩露了,有淘寶賣家向他發空包刷信譽。此外,他還多次接到英語培訓機構的電話,他懷疑他的個人網購信息被多次轉賣了。  個人網購信息能否輕易買到?記者調查發現,現實中個人網購信息未能得到有效保護。為了求證此事,連日來,記者在網上、快遞員手中輕易購得50張快遞單信息,隨機抽了10名收貨人,打電話過去報出他們的姓名和地址,9名表示屬實。
  • 利用非法購買的個人信息在網上薅羊毛,5個月賺了7萬餘元
    短短5個月時間,他利用非法購買的6000餘條公民個人信息「薅羊毛」,賺了7萬餘元。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這些個人信息竟來自於老年人的手機,數百萬臺老年人手機中「病毒」後被非法控制。近日,一條以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為犯罪手段的黑灰產業鏈被打掉,70餘名涉案人員被浙江新昌縣法院判處刑罰。
  • 業主個人信息遭洩露,江都竟有物業人員幹這事……
    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間,林某、佘某以購買、交換、網絡搜集整理等方式獲取相關公民個人信息後,通過網絡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隨後,兩人因「業務需要」,以每發100條簡訊得款50元的「薪資」標準,僱傭佘某某通過群發簡訊的方式,向保險公司、貸款公司等部門單位職員推銷公民個人信息,一旦有客戶需要,就將情況反饋給林某、佘某,由兩人接單。
  • 非法收購、出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蘇卡達龜,廣州一男子獲刑!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董柳 通訊員 劉穎 陳中莉在廣州市荔灣區花鳥蟲魚市場非法收購10隻活體蘇卡達龜後,次日拿到海珠區展覽出售,廣州一名男子近日被廣州市海珠區法院以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刑。
  • 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19萬餘條,判刑三年還要在國家級新聞媒體上...
    法院經審理查明:2019年間,被告人潘某某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在杭州錢塘新區東部國際商務中心等地通過 U 盤拷貝、微信發送等方式與周某某(另案處理)交換客戶信息數據,並將相關客戶信息數據用於出售獲利,其中屬公民個人信息(含姓名+手機號碼
  • 法院通報典型案例:酒店、快遞公司、外賣平臺成信息洩露重災區
    被另案處理的該公司總經理劉某,因作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組織、授意公司員工向他人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為公司獲取經濟利益,同樣被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6個月,並處罰金3萬元。因歐陽某多次與徐某接觸,商談購買北京某小區的業主信息,因此徐某夥同物業公司的中控員李某、熊某和負責秩序維護的吳某等人,非法進入物業公司電腦,竊取業主信息4000餘條,並以人民幣4000元的價格出售給歐陽某。物業公司出具材料證明,徐某等4人均無權拷貝業主信息。
  • 男子被判有期徒刑三年!
    男子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經三明市公安局物證鑑定所鑑定,被告人陳某非法持有的槍枝中2支是以火藥為動力的槍枝、1支是以壓縮氣體為動力的槍枝。被告人指認私藏的槍枝及藏匿點同日,被告人陳某被永安市公安局民警傳喚到案。
  • 洩露事件屢見不鮮,如何懲伸向公民個人信息的手?
    為了維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和其他合法權益,我國刑法特別規定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嚴懲伸向公民個人信息的黑手。對於與個人信息聯繫緊密的相關工作人員,法官提示,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徵信信息、財產信息50條以上的,即構成犯罪,若是在履職中獲得的個人信息,入刑標準減半計算,因此切莫觸碰法律紅線。
  • 如何斬斷買賣個人信息的黑手
    肥西縣公安局網安大隊民警康警官介紹,買賣公民個人信息是許多下遊犯罪的源頭,必須要嚴厲打擊,才能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和財產安全。● 「我知道出售公民個人信息是違法的,但那一瞬間被利益蒙蔽了雙眼。」——非法出售公民個人信息人員劉某某● 「盜取的公民個人信息被成批量售出,第一次流出的個人信息價格最高,能夠掌握一手資源的人可以藉此牟取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