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作家玖月晞的新書文案上了熱搜。原因竟然是因為她的新書文案與日本經典電影《情書》內容不謀而合。
同樣的男女主名字諧音梗,同樣的女主不知道男主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自己,這是要把情書的經典情節全部來一遍嗎?
果然還是專業融梗手法,連情節都可以不變,照搬照抄。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玖月晞她是晉江文學城籤署的知名作家,知名程度在於她的作品大多都是融梗其他作家的作品。從《若春和景明》抄襲《打火機與公主群》再到今年大熱的電影《少年的你》她的融梗抄襲無處不在。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由他改編抄襲的《少年的你》竟然獲得了最佳編劇獎。這再次讓人明白原來抄襲別人的東西都可以獲獎。
甚至還有人開玩笑的說到這個最佳編劇獎應該頒給東野圭吾。
換個角度想想我們為什麼要如此抵制抄襲,昨日的《少年的你》今日的情書如今的抄襲已經可以不顧道德的底線隨意擺在檯面上糊弄觀眾了。
從抄的那一刻 ,拿走別人心血的那一刻 就已經把沒有什麼道德了 還怕被人罵幾句嗎?少年的你大獲全勝就標誌著抄襲融梗根本不算什麼,拋卻道德的約束之後,沒有什麼法律可以制裁玖月晞,她可以永遠是那個踩在原作頭上笑傲文壇的人,也可以是那個拿抄襲融梗的作品去聚光燈下笑著領獎的人 也可以是靠著偷別人的心血去填滿自己錢包的人。她雖然會被罵,但也只會被罵罷了,屏蔽這些聲音之後她依舊毫髮無傷 活得風生水起。
抄襲無關演員,但抄襲風氣的滋長會造成什麼,導演製片人為了利益不顧道德底線,直接拿取別人的勞動成果,於是乎造成惡性循環沒人想做原創都去抄襲這樣會獲得更大的利益。所以抄襲才可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