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 FOOD CHEM:HPLC-MS法測定常見蔬菜的酚酸譜(國人佳作)

2021-02-23 微科享

點擊藍字↑↑↑「微科享」,輕鬆關注不迷路

編譯:謝勇飛,編輯:謝衣、江舜堯。

原創微文,歡迎轉發轉載。

導讀

酚酸是一種在日常食物攝取中廣泛分布的植物化學物質,酚酸參與了多種生理活動,例如養分吸收,酶活性,蛋白質合成,光合作用,種子、葉、根和莖的細胞骨架結構,植物酚酸主要通過莽草酸途徑產生,植物中發現的酚酸的兩個主要類別是C6-C1和C6-C3。C6-C1酚酸具有羥基苯甲酸骨架,包括原兒茶酸、沒食子酸、香蘭素酸、龍膽酸和丁香酸。C6–C3酚酸具有羥基肉桂酸骨架,包括咖啡酸、芥子酸、對香豆酸,鄰香豆酸、阿魏酸和異芥酸。自然界中發現的大多數生物活性酚類化合物是複雜的酚酸衍生物,植物中的酚酸以游離、游離的酯以及共軛(結合)形式呈現。由於酚酸具有抗氧化特性致使酚酸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癌、抗炎和血管舒張活性等生物學活性。酚酸是一種次生代謝產物,通常在植物源性食物中可以找到,是我們日常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蔬菜、水果作為天然食品,營養豐富,對人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礦物質、維生素、抗氧化劑和色素普遍存在於蔬菜中。蔬菜如菠菜、西蘭花和洋蔥富含抗氧化劑,十字花科蔬菜也是天然抗氧化劑的豐富來源,十字花科蔬菜中酚類、生育酚和抗壞血酸含量較高,其中對活性氧損傷具有保護作用。在日本進行的一項研究調查了8種葉菜類蔬菜的酚酸組成和抗氧化能力。然而,中國研究人員很少對傳統蔬菜的酚酸組成進行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的結果可以增進我們對蔬菜酚酸譜的了解,並對食品營養學家和消費者有益。本文使用HPLC-MS對我國常見的44種蔬菜中的這些酚酸進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並對游離可溶性酚酸和結合不溶性酚酸的分布和濃度進行了測定,測定結果可作為植物食物營養資料庫的補充。

原名:Determination of phenolic acid profiles by HPLC-MS in vegetables commonly consumed in China

譯名:HPLC-MS法測定常見蔬菜的酚酸譜

期刊:FOOD CHEMISTRY

IF:5.399

發表時間:2018年10月13日

通訊作者:陸柏益,劉賢金

通訊作者單位: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江蘇省農業科學院食品質量安全與營養研究所

本文首先通過蔬菜採集地,蔬菜的消費頻率,不同地區,季節蔬菜的生產情況等因素,確定了44種蔬菜,蔬菜樣品隨機從杭州、重慶、廣州、北京、武漢5個城市的大型現代超市和傳統開放市場購買,每種蔬菜至少採集15個樣本,收集了660多份樣品,並將其分為六類:水果、葉、根、花、莖和豆類,採集的同一蔬菜樣品(僅包括可食用部分)均化為混合樣品。冷凍乾燥後,44個混合樣品在-80°C下儲存,分析時,首先使用GB/T 134 5009.3-2010標準對樣品含水量進行檢測,游離酚酸樣品製備:從含有0.2%維生素C的20毫升80%甲醇水溶液中提取樣品2 g樣品,在渦流振蕩10秒後,在室溫下對樣品進行30分鐘的超聲波處理,高速離心,將上清液移入50ml容量瓶中,在重複提取之後,混合上清液。分析之前將上清加水至50 mL並通過0.22μm微孔膜。游離酚酸酯樣品的製備:提取過程同游離酚酸樣品製備至高速離心取上清液,之後將上清液移到100毫升梨形燒瓶中。重複提取後,組合上清液減壓濃縮濃縮至至20毫升,將濃縮液移入150 mL錐形瓶中,並用20 mL 4 M氫氧化鈉水溶液處理,並且氮吹,將混合溶液在40℃下在氣浴中水解2 h,搖動並避光。通過添加4 M鹽酸水溶液,將pH值調整為2。將混合液與20毫升正己烷在室溫下搖動20分鐘,然後去除正己烷層。接著40mL乙酸乙酯提取水層,用旋轉蒸發器在35℃下將混合提取物濃縮至幾乎乾燥,殘渣溶解在10毫升50%甲醇/水中,通過0.22μm微孔膜。結合酚酸分析用樣品的製備:同游離酚酸酯樣品的製備。HPLC–MS 分析:用安捷倫1260系列高效液相色譜儀對酚酸提取物進行了分析,在反向C18柱上進行分離,溫度保持45℃,A相乙腈,B相0.1%水甲酸溶液,以0.25毫升/分鐘的流速泵送,總運行時間為20分鐘,注射量為5μL。濃度梯度如下,0%–5% A持續1分鐘,5%–13%A持續1分鐘,13%–184 15%A持續4分鐘,15%–21%A持續1.5分鐘,21%A持續1分鐘,21%–27%A持續1分鐘,27%–50%A持續2.5分鐘,50%A持續1分鐘,50%–5%A持續1分鐘,5%A持續6分鐘。使用ESI的質譜(QTRAP 6500,AB Sciex, Framingham, USA)同時進行多反應監測,並進行正負離子模式掃描,ESI條件如下:4400和-4400 V之間的離子噴射電壓,溫度:400°C,幕式氮氣:30 psi,碰撞氣體:氮氣,15psi,霧化器氣體:空氣,60psi,和加熱器氣體:空氣,65 psi,使用Analyst 1.5.1版軟體進行數據採集和處理。統計分析:至少15種蔬菜中製備的混合樣品的以三種方法對酚酸水平進行測量,採用SPSS 20.0軟體進行分析。

1.高效液相色譜-質譜法方法的優化與驗證


首先對17種酚酸進行了表徵,以確定其前體離子,並為MRM 選擇產物離子,考慮到全掃描質譜中優勢離子的靈敏度和重現性,我們選擇了17種酚酸的負模式。基於分析的峰面積優化了HPLC-MS 參數以最小化基質效應並提高總靈敏度,參數包括毛細管電壓、去聚集電位、碰撞能和保留時間,優化參數見表1,

蔬菜中含有17種酚酸的標準品和質譜進行了比對,通過測量六種濃度的標準溶液製備每種化合物的校準曲線,在進行HPLC-MS分析之前,通過在樣品中加入極低濃度的分析物來確定分析方法的限值,計算了檢測限,結果顯示,校正曲線在0.005-50.0mg/L濃度範圍內呈線性趨勢,相關係數良好(R2>0.990)。LOD值在0.008-0.042mg/L範圍內,日內和日間相對標準偏差分別低於6.4%和6.2%。現行方法的靈敏度明顯高於以往報導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譜質譜法也能比以前報導的方法檢測更多的蔬菜中的酚酸,將蔬菜樣品(2.0g)分別加入1.0和5.0mg/L 的酚類標準品,測定回收率。提取加標樣品,然後用改進的方法進行分析。每個實驗在每個級別重複6次,濃度水平和詳細結果見表2。回收率在71.0%-110.7%之間,RSD在2.05%-9.98%之間。

1  44種蔬菜中17種酚酸的組成和含量


2  蔬菜17種酚酸的線性回歸、LOD和回收率

 

2.44種蔬菜酚酸譜的研究


採用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測定了我國常見的44種蔬菜中17種主要酚酸的含量和組成(圖1),6大類蔬菜中17種酚酸的平均濃度順序如下:花(64.39μg/g 鮮凍重[FW])>根(56.68μg/g fw)>葉(53.44μg/g fw)>莖(48.07μg/g fw)>豆類(20.83μg/g fw)>水果(16.92μg/g fw),此外酚酸蔬菜中的種類分布如圖2所示。葉菜(17種)、根菜(17種)、莖菜(17種)的酚酸含量均高於豆類(3-10種)、水果(12-13種)、花卉(9-10種)。結果還表明,酚酸在不同蔬菜品種中的分布變化。芸苔科、百合科、菊科、葫蘆科和茄科蔬菜中檢測到的酚酸有10種以上,豆科蔬菜中檢測到的酚酸有4-10種。不同種類蔬菜的酚酸濃度和比例有差異,同一蔬菜不同組織中酚酸含量存在顯著差異。 

圖1 44種蔬菜中17種酚酸的組成和濃度


對主要酚酸進行了定量分析。阿魏酸和芥子酸(44種蔬菜中檢出)、沒食子酸(43種蔬菜中檢出)、咖啡酸(41種蔬菜中檢出)和對羥基苯甲酸(40種蔬菜中檢出)在蔬菜中廣泛存在。僅在24種蔬菜中檢測到3,5-二羥基苯甲酸、2-羥基肉桂酸和3-羥基肉桂。聚類分析表明,阿魏酸(101.99-884.68μg/g乾重[DW])、異芥酸(24.81-660.41μg/g DW)和p257香豆酸(9.27-67.41μg/g DW)的含量高於其它酚酸,並且主要存在於葉菜類蔬菜中。

咖啡酸由於其芳香環上的3,4-二羥基化作用而具有比對香豆酸更高的抗氧化活性。在目前的研究中,咖啡酸和對香豆酸在這些蔬菜中被廣泛檢測到。本研究發現,萵苣中咖啡酸含量最高(77.91 μg/g DW)。紫甘藍中對香豆酸含量最高(671.41μg/g DW)。甘蔗莖中阿魏酸含量極高,為(660.41μg/g DW),比排名最低的蔬菜南瓜 (2.79 μg/g DW)約高237倍,在蔬菜樣品中,綠蘿蔔的異芥酸(884.68μg/g DW)和紫甘藍(609.96μg/gdw)的芥酸含量最高。結果表明,蘿蔔、紫甘藍、萵苣等蔬菜可能是酚酸的良好來源。不同種類蔬菜中各種營養素和抗氧化劑的含量差異很大,導致不同蔬菜的抗氧化能力不同。同時,同一種類的不同蔬菜可能表現出不同的抗氧化活性。

 

3.44種蔬菜中游離酚酸和結合酚酸的分布


酚酸對蔬菜品質和人體健康的影響不僅取決於酚酸的種類和數量,而且還取決於底物中存在的形式。圖2顯示了44種蔬菜中的游離(游離和游離酯)和結合酚酸的分布。紫甘藍可溶性酚酸含量最高(121.42μg/g FW),蓮藕最低(0.82μg/g FW)。紫甘藍中不溶性酚酸含量最高(31.31μg/g FW),冬瓜最低(0.01μg/g FW)。6組蔬菜中含量差異有顯著性(P<0.001)。除莖類蔬菜(P<0.027)外,游離可溶性酚酸在蔬菜中佔優勢(P<0.1)。水果(P<0.020)、豆類(P<0.001)和葉菜類(P<0.001)中幾乎所有的酚酸都是少量結合的不溶性酚酸的基礎上自由溶解的結合酚酸,在細胞壁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提供物理和化學屏障,防止病原體入侵,收斂,阻止昆蟲、動物、細菌和真菌的攻擊;此外,結合酚酸還具有抗氧化功能。不溶性結合酚酸在消化後能在胃腸中存活,並能到達結腸,這是由於細胞壁纖維材料的消化率較低,紫甘藍中總酚(152.73μg/g FW)和結合酚酸(77.36307μg/g FW)含量最高,這些值高於先前報告的值。這種差異可能是由於使用的檢測方法。然而,在深色蔬菜(紫甘藍和西蘭花)中發現的酚酸的濃度明顯高於其他蔬菜中;因此,深色蔬菜比淺色蔬菜表現出更強的抗氧化能力。酚酸之間沒有協同作用,使用含2,2'-疊氮雙(3-乙基苯並噻唑啉)的總抗氧化能力測定試劑盒僅觀察到添加作用。 

圖2 (a) 濃度和 (b)6種蔬菜中游離和結合酚的比較。

 

4. 羥基苯甲酸和羥基肉桂酸在44種蔬菜中的分布


根據側鏈酚環上的碳原子數,我們可以將酚酸分為C6-C3和C6-C1化合物,它們分別來自羥基肉桂酸和羥基苯甲酸,儘管具有相同的基本骨架,酚酸類芳香環上羥基的數目和位置是不同的。不同蔬菜含有羥基肉桂酸和羥基苯甲酸(圖3),羥基肉桂酸由苯丙氨酸生物合成,是植物中分布最廣的酚酸。17種酚酸中,羥基肉桂酸8種,羥基苯甲酸9種,試驗蔬菜中羥基肉桂酸和羥基苯甲酸的含量分別為0.66-149.87和0.35-54.31μg/g FW。除胡蘿蔔、豆芽和花椰菜外,大多數蔬菜中羥基肉桂酸的含量均高於羥基苯甲酸(P <0.001)。紫甘藍中羥基肉桂酸含量最高,約為最蔬菜冬瓜的230倍。豆芽中羥基苯甲酸的含量最高,比排名最低的蔬菜雪豆高出約160倍。蔬菜中羥基肉桂酸和羥基苯甲酸的總濃度存在一定的差異。

圖3。(a)濃度和(b) 6種蔬菜中羥基肉桂酸和19-羥基苯甲酸比較

本文建立了一種靈敏可靠的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用於蔬菜基質中17種酚酸的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檢出限為0.008mg/L~0.042mg/L,平均回收率為71.0%~110.7%,RSD≤9.98%。該方法的靈敏度比以往報導的方法高,採用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HPLC-MS)法測定了我國常見蔬菜中17種酚酸的含量。六種蔬菜中總酚酸的平均濃度順序如下:花(64.39μg/g FW)>根(56.68μg/g FW)>葉(53.44μg/g FW)>莖(48.07μg/g FW)>豆(20.83μg/g FW)>果(16.92μg/g FW)。酚酸在葉菜類(17種)、根類(17種)、莖類(17種)蔬菜中的分布比在豆類(3-10種)、水果(12-13種)和花(9-10種)中的分布更為豐富,在芸苔科、百合科、菊科、葫蘆科、茄科蔬菜中檢測到10多種酚酸,而在豆科蔬菜中僅檢測到4-10種酚酸。阿魏酸和芥子酸(44種蔬菜中檢出)、沒食子酸(43種蔬菜中檢出)、咖啡酸(41種蔬菜中檢出)、對羥基苯甲酸(40種蔬菜中檢出)。阿魏酸(101.99-884.68dw)、異芥酸393(24.81-660.41μg/g DW)和對香豆酸(9.27-67.41μg/g DW)的含量均高於其他酚酸,主要存在於葉菜類蔬菜中。除莖類蔬菜(P<0.027)外,其餘蔬菜均以游離酚酸為主(P<0.001)。水果(P<0.100)、豆類(P<0.001)和葉菜類(P<0.001)中幾乎所有酚酸都是游離的。在所有的樣本中羥基肉桂酸濃度為0.66-149.87μg/g,羥基苯甲酸總濃度為0.35-54.31μg/g。除胡蘿蔔、豆芽和花椰菜外,大多數蔬菜中羥基肉桂酸的含量比羥基苯甲酸高(P<0.001)。

花、葉和根類蔬菜富含天然抗氧化劑,酚酸濃度與蔬菜的總抗氧化能力有關。因此,蔬菜可作為預防氧化應激所致疾病的重要膳食來源。這項研究的結果有望為膳食指南和流行病學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進一步研究這些蔬菜中酚酸的代謝和生物利用度是有必要的。

原文網址: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18.10.074

如果需要原文pdf,請掃描以下二維碼,加助理獲取


代謝組科研學術群期待與您交流更多代謝組學科研問題

(聯繫代謝組學老師即可申請入群)。

了解更多代謝組學知識,請關注下列二維碼。

相關焦點

  • 氧化酶活性檢測試劑盒,助力科研
    遠處的實驗室,燈火通明WB條帶在向我微笑研究課題被風輕託萬頃煙波蕩漾著誰的蹉跎想要一份愜意一株綠蘿卻被告知酶已失活不知你們的科研生活如今雖然不再是身披白大褂,手握移液槍,標配冰盒的一副科研狗的模樣,但是仍然會時時想起被完美WB圖支配的恐懼。
  • Food Chemistry:固態真菌發酵對羅布斯塔咖啡豆非揮發性及揮發性...
    本研究測定了非發酵咖啡(對照組)和發酵咖啡樣品烘焙前的游離糖、胺基酸、酚類(見表1)的含量。在JCM 22239發酵樣品中,游離糖和胺基酸含量最高;發酵樣品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和咖啡因的含量降低,咖啡因、多酚(如羥基肉桂酸、咖啡酸、阿魏酸等)這些由真菌發酵引起的非揮發性成分的變化可能會影響下遊的香氣和風味產生過程,而JCM 22239發酵增加了5-CQA的水平。
  • 蛋白質含量的3種測定方法
    紫色絡合物顏色的深淺與蛋白質濃度成正比,而與蛋白質分子量及胺基酸成分無關,故可用來測定蛋白質含量。測定範圍為1-10mg蛋白質。幹擾這一測定的物質主要有:硫酸銨、tris緩衝液和某些胺基酸等。此法的優點是較快速,不同的蛋白質產生顏色的深淺相近,以及幹擾物質少。主要的缺點是靈敏度差。因此雙縮脲法常用於需要快速,但並不需要十分精確的蛋白質測定。
  • 液相色譜儀檢測游離槲皮素、山奈酚和異鼠李素含量的方法
    一、液相色譜儀檢測游離槲皮素、山奈酚和異鼠李素含量的方法原理:樣品經甲醇溶解後,採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譜儀法測定,以外標法測定游離槲皮素、游離山奈酚、游離異鼠李素的含量。二、液相色譜儀檢測游離槲皮素、山奈酚和異鼠李素含量的色譜條件:色譜柱:C18,150×4.6mm,5μm;流動相:甲醇-0.4%磷酸溶液(50:50,v/v);檢測波長:360nm;柱溫:30℃;
  • 格林凱瑞儀器發布格林凱瑞實驗室臺式旋轉比色測定水質分析儀GL...
    實驗室水質測定儀 應用領域可廣泛應用於科研院所、汙水工程、水環境檢測、石油化工、冶金鋼鐵、生物醫藥、食品乳業、毛紡印染、電子機械、水產養殖、光伏、皮革、造紙、等領域的水質檢測。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18揮發酚0-2mg/L
  • 【技術】冷凍乾燥法和烘箱法測定肌肉中水分及對粗蛋白、粗脂肪測定的影響
    本試驗對兩種方法測定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探索冷凍乾燥法替代烘箱法測定肌肉中水分及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測定粗脂肪、粗蛋白含量的可行性,為肉樣水分的測定提供參考依據。由結果可知(見表1),冷凍乾燥法與烘箱法相比,櫻桃谷肉鴨左腿肌、左胸肌以及四川白鵝左腿肌、左胸肌水分含量分別顯著降低了14.17個百分點、12.80個百分點、14.55個百分點和13.03個百分點。一般而言,同一塊肌肉中的水分含量是一定的。在充分混勻的情況下,即使使用不同的方法測定,只要結果偏差在允許範圍內,即可認為這些測定方法可相互替代。
  • 飼料無抗 | 百裡香酚的功能及其在動物生產中的應用
    常見有沙門氏菌、百日咳桿菌、紫色色桿菌等革蘭氏陰性菌,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單核增生李斯特菌等革蘭氏陽性菌。但是百裡香酚對不同細菌的作用機理各不相同。酚類化合物具有氧化還原性質,在中和自由基和過氧亞硝酸鹽以及分解過氧化物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有關抗氧化活性的數據主要通過2,2-二苯基-1-苦基肼(DPPH)測定法或脂質過氧化法的化學試驗收集。在生物體外,百裡香酚通過清除自由基以提高抗氧化能力(圖 1)。百裡香酚和過氧自由基易發生化學反應,其氫離子與自由基結合,生成中間產物苯氧自由基,快速與下一個自由基發生反應,從而將過氧自由基清除。
  • 自動電位滴定儀測定牛奶中鈣含量
    簡介食品鈣離子測定可用絡合滴定法測定。本試驗通過CT-1Plus自動電位滴定儀來測定牛奶中鈣含量。純水3. 20%氫氧化鈉4. 10g/L硫化鈉測定方法1. 利用絡合反應原理測定2.稱取5ml左右樣品於100mL滴定杯中,加入純水50mL,加入2ml20%氫氧化鈉,1滴硫化鈉,磁力攪拌混勻,插入電極和滴定頭,設置好滴定參數,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標準溶液進行滴定,測量結束儀器會根據設置的公式自動計算結果並顯示在屏幕上,不加樣品重複上述操作測定樣品空白。
  • FOOD. CHEM. | 新型固體吸附劑高效提取痕量植調劑
    for Simple, Sensitive, and Efficient Determination of Trace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in Cherry Tomatoes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譯名:改善固體吸附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簡單、高效、靈敏地測定聖女果中微量植物生長調節劑
  • 蛋白質及蛋白質含量測定的幾種方法
    但核酸的吸收高峰在260nm,因此分別測定280nm和260nm兩處的光吸收值,通過計算可以適當的消除核酸對於測定蛋白質濃度的幹擾作用。但因為不同的蛋白質和核酸的紫外吸收是不同的,雖經校正,測定結果還存在著一定的誤差。
  • 5種COD測定方法 快速又簡單(附常見問題)
    不足之處:回流裝置佔的實驗空間大,水、電消耗較大,試劑用量大,操作不便,難以大批量快速測定。測定原理:在硫酸酸性介質中,以重鉻酸鉀為氧化劑,硫酸銀為催化劑,硫酸汞為氯離子的掩蔽劑,消解反應液硫酸酸度為9mol/L,加熱使消解反應液沸騰,148℃±2℃的沸點溫度為消解溫度。
  • HPLC法應用於有關物質檢查時計算方法及需要注意的問題
    (3)自身對照法     自身對照法就是通過雜質峰的面積與規定濃度主成分稀釋溶液(一般是0.1%或0.5%)的峰面積比較,測定雜質的含量。     與歸一化法一樣,這一方法的優點同樣是不需要雜質對照品,主要是克服了由於高低濃度的線性問題帶來的誤差,在國內藥品標準中大多採用這一方法。
  • 光合速率的測定方法之一:黑白瓶法
    主題內容和適用範圍:本標準規定了在水體中不同深度懸掛可曝光和不可曝光溶氧裝置,經過24h曝光,以測定的溶解氧計算出單位時間、單位水柱日生產力的評價水體富營養化水平的方法。本標準適用於湖泊、水庫、池塘等靜水水體以及水流緩和的河流水域中初級生產力的測定。
  • 科研小分享| SDS-PAGE電泳常見問題解析
    非還原 SDS 處理:生理體液、血清、尿素等樣品,一般只用 1%SDS 沸水中煮 3min,未加還原劑,因而蛋白摺疊未被破壞,不可作為測定分子量來使用。在較厚的凝膠中,由於凝膠不均勻冷卻,中間部分凝固不好。電泳系統溫度偏高。處理辦法:待其充分凝固再作後續實驗。6. 條帶兩邊向下中間鼓起的原因(︵)一般原因是兩板之間的底部間隙氣泡未排除乾淨,或聚合不完全。
  • 基於HPLC-Q/TOF-MS的經典名方保陰煎化學物質組快速辨識研究
    結果 通過對照品確認、高分辨質譜數據分析及文獻比對,共鑑別出52個化學成分,包括17個黃酮類、6個酚酸類、12個環烯醚萜類、8個生物鹼類、1個苯乙醇苷類、4個單萜類、2個三萜類及2個其他類成分。結論  建立的方法可系統、準確、快速地鑑定保陰煎中的多種化學成分,為後續保陰煎質量屬性的確定提供了依據。
  • 基於ICP-MS測定蜂蜜礦物質元素進行蜂蜜產地溯源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具有較快的分析速度、較低的檢出限、能夠快速地同時測定多種礦物質元素等優點。該技術在近些年發展迅速,在穀物、蔬菜、酒類等食品和農產品中已經得到廣泛應用。本文應用ICP-MS測定不同產地椴樹蜂蜜中礦物質元素含量,了解不同產地椴樹蜜和元素之間的關係,並結合多變量模型對椴樹蜜進行產地溯源研究。
  • WesternBlot---細胞總蛋白的含量測定
    蛋白質的定量,目前常用比色法測定樣品蛋白的含量:Bradford法(考馬斯亮藍法)、BCA法、Lowry法(Folin-酚試劑法)等。但各有優缺點,客戶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取。(1)蛋白質定量試劑盒 (BCA法)這是一種較新的、較為敏感的蛋白測定方法。
  • 氯離子自動電位滴定儀測定消毒劑中有效氯含量
    本實驗通過氯離子自動電位滴定儀測定消毒劑中有效氯含量。儀器配置1. 氯離子自動電位滴定儀2. ORP-102 氧化還原電極3. 100mL 滴定杯4.硫酸(1+8) 測定方法1. 氧化還原反應原理2. 將有代表性的樣品於研缽中碾碎,用減量法稱取 1-2g,置於 100ml 燒杯中,加入少量純水,將樣品調成糊狀,將樣品全部轉移至 250ml 容量瓶中,加純水至刻度,混合均勻。
  • 口服固體藥用高密度聚乙烯瓶密度測定法
    口服固體藥用高密度聚乙烯瓶密度測定法主要用於口服固體藥用高密度聚乙烯瓶的密度測定,採用浸漬法,即根據浮力法進行密度的測定。密度係指在規定溫度下單位體積物質的質量。溫度為t度時的密度用Pt 表示,單位為kg/m ,g/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