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升級 服務有「雲」(新基建 新機遇)

2020-12-12 人民網

「華為雲平臺就像一個基礎底座,提供了人工智慧算法模型和可擴容的空間,方便我們從各大網站迅速抓取業務所需的涉及合規管理的數據。」談起與華為雲歷時數月一起研發的輿情監測數據系統,深圳價值在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蘇梅感受很深。

2019年5月,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與華為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共建了全國首個人工智慧/軟體開發雲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

一年多來,與深圳15家行業協會、6家雙創園區達成合作;入駐福田區52家企業及協會,其中有39家開通人工智慧雲服務,有36家開通軟體開發雲服務……通過園區合作、技術沙龍、企業推薦、社群合作等方式,圍繞人工智慧、軟體開發等核心技術,創新中心不斷引進優質雲服務。以價值在線公司為代表的一批機構和企業,加入到創新中心,為上下遊協同發展不斷探索雲端資源。

貼近需求,推動協同變革

「這個月使用情況怎麼樣?您還希望給系統添加哪些新功能?」在價值在線公司,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客戶回訪。今年上半年,公司推出了升級版電子籤名、雲會議系統,提供專業合規服務,其中正式籤約客戶近2000家。

在蘇梅看來,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開始推動數位化轉型。創新中心的技術能力很好地支撐了產品系統研發、功能升級過程中的各項工作,幫助公司更加迅速地響應客戶需求。據了解,疫情防控期間,創新中心推出20多款抗疫相關產品與服務解決方案,入駐的深圳中科保泰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推出優惠活動。

在創新中心,不僅是被服務對象享受到了降低研發成本、提升用戶數量的「上雲」福利,入駐企業的產品與服務也在經歷深層次變革。

銀雁科技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去年6月入駐創新中心後,對業務模式進行了重構,採取「雲服務 線下服務」相結合的新老搭配模式。公司首席技術官要宏說,「公司原有的服務基礎設施基本搭建完成,包括覆蓋全國200多個城市的線下服務網絡等。這些業務內容具備豐富的應用場景,但服務模式比較傳統。公司聯合創新中心技術力量,將服務模塊拆分到最細單元,利用雲技術開展圖文識別、語音識別、數據分析等應用。」

創新中心凝聚的技術力量、各方實踐,正在重新定義服務流程。據了解,入駐創新中心的一些具備數位技術能力的企業,通過安排公司工程師接受華為技術培訓、技術認證等方式,力圖將自身打造成華為雲技術生態合作夥伴,進一步實現深度融合。

著眼長遠,推動持續創新

新基建,在福田區被上升到戰略高度。

深圳市福田區副區長歐陽繪宇介紹,今年4月,福田區集中開工了33個新基建項目,主要集中在人工智慧、大數據、5G基建等領域,總投資達264億元。

在頂層設計上,福田區出臺了國內首個地方政府宏觀層面的整體產業規劃——《深圳市福田區現代產業體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7—2035年)》。在長期規劃體系基礎上,福田區今年又從多維度出臺專門政策,針對人工智慧、區塊鏈技術研發等前沿領域,或人才集聚、金融助力等內容予以扶持。可以說,當地以「金融 科技」為主導,把金融服務業優勢與科技資源優勢結合的路子,越走越明晰,逐漸形成都市型、分布式、智能化科創區。

在實踐落地中,福田區建立了深圳首個以「5G研發及應用」產業為主導的深圳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創新中心即坐落其中。該產業園還設立了全國首個國際開源領域孵化基地。

對於創新中心的未來發展,歐陽繪宇透露了幾點「小目標」——希望在近期為1000人提供新一代信息技術方面的培訓,要培養100個以上通過認證的華為執業認證工程師,創新中心將持續構建雲端創新生態。

此外,福田區人民政府目前正聯合華為等科技公司探討高新技術架構在國資國企領域的應用。國資國企涉及交通、能源、地產、金融、水務等多種場景,可以極大地豐富科技生態的內涵。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4日 10 版)

相關焦點

  • 新連接和新基建成未來金融核心,騰訊雲攜手銀行探索發展新機遇
    在各行各業數位化轉型的大趨勢下,銀行業也在積極探索未來發展新機遇。  「金融行業的數位化轉型意味著要將客戶、場景、產品、服務等轉化為數字形態,建立基於數據、以客戶體驗為中心的產品和服務,以及組織架構體系,提升內在價值、增強創新力和競爭力。」近日,騰訊副總裁、騰訊雲總裁邱躍鵬在騰訊雲商業銀行城市沙龍深圳站的致辭中表示。
  • 「BATH」:新基建的企業力量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近期發布的《新基建 新機遇:中國智能經濟發展白皮書》把這四家企業名稱的首字母放在一起並稱「BATH」,認為以它們為代表的科技公司已率先從科技基礎設施層面布局新基建。  6月11日,百度公布了業內首張AI新基建版圖,包括百度大腦、飛槳、智能雲、晶片、數據中心等在內的新型AI技術基礎設施,這些AI技術正推動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能源、智慧醫療、工業網際網路和智能製造等領域實現產業智能化升級。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說:「新基建是讓智能經濟火箭加速升空的燃料艙。
  • 入選企業服務新基建的七家企業,我們為什麼看好?
    AI新基建時代下,2020年企業服務市場正湧現一批新興勢力。他們有的具備超強的技術落地能力,有的擁有行業多年的交付經驗和積累,還有的已經突破單個企業開始賦能行業/產業鏈的上下遊的完整業態。近日,雷鋒網「2020最佳AI新基建年度榜」完成最終評選,正式對外公布。「2020最佳AI新基建年度榜」前身為「AI最佳掘金案例年度榜」,於2017年正式發起,為全國首個人工智慧商業案例榜單評選活動。過去三年,1728家參選企業在經過多輪的篩選與評審,最終100多家極具商業價值的公司成功從中脫穎,入選三屆榜單。
  • 新基建新能源新機遇 全通實業集團打造全球化新能源產業鏈平臺
    自2018年底提出「新基建」的概念到今年,「新基建」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催化劑」正在逐漸顯露頭角。從網際網路的普及到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基建」正在賦能生產、消費、社會治理,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
  • 新基建峰會洞察:新基建時代下,企業和投資方的機會在哪?
    對於整個中國經濟而言,「新基建」是促升級、優結構、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環節。在這不平凡的一年,獵雲網於舉辦了為期三天的年度峰會「逆勢生長-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峰會第二天在新基建分會場上,獵雲網邀請了高德地圖未來交通研究中心主任蘇嶽龍、小桔能源總經理解晶晶、GOFUN科技CEO譚奕、綠盟解決方案中心負責人劉弘利等新基建領域中優秀代表企業,剖析新基建產業下的新機遇。普續資本管理合伙人趙玲黛、梧桐樹資本創始合伙人童瑋亮、天鷹資本合伙人陳越等專注新基建領域投資的機構,給創業者帶來前瞻性的觀點和解讀新基建的新投資方法論。
  • 封面TMT雲課堂|漲姿勢:新基建背景下,BAT有哪些機遇?(第33期)
    第三十三期TMT雲課堂,小T帶你看手機行業的眾生相,每年春季是所有手機廠商的新品首發季,但這個春季讓人心慌慌的,因為蘋果手機降價,可謂是打亂了國產手機品牌進軍中高端的好棋!對了,今日漲姿勢上新,為你解答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BAT網際網路巨頭、中小企業、傳統企業有哪些機遇?
  • 希百瑞:數字經濟時代新基建,助力企業數智化升級
    新冠病毒全球爆發之際,突如其來的黑天鵝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商場無法營業、餐飲門店紛紛關門、學校停課、醫院人滿為患,眾多負面影響隨之而來。傳統工作模式受到嚴重打擊,企業必須向數位化辦公模式轉型,因此數位化服務時代正式來臨,全國多個行業紛紛依託各類「雲」終端連接進行工作、學習和生活。數位化服務、雲計算助力企業客戶按時復工,雲計算、雲視頻、在線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等行業備受好評。一場數位化革命正在企業的辦公空間悄然發生;依賴線上連接、新基建技術的市場已經成型。
  • 烽火雲存儲,助力IT新基建
    「新興基礎設施建設」即「新基建」,指發力於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七大領域: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等七個領域。新基建之所以稱之為「新」,是相較以往鐵路、公路、機場等傳統基建,增加了信息通信類基礎設施建設,其新意更多的體現在對數字經濟的支撐作用上。
  • 星瀚資本楊歌:新基建背景下的數智化產業發展機遇
    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提出,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3月21日,工信部發布《關於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加快發展的通知》,從加快新基建等6個方面出臺20項具體舉措。那麼,相比於傳統基建,新基建的「新」在哪裡?在新基建背景下,數智化產業發展的機遇?
  • 企業品嘗新基建的美酒前,需要名為NetEngine 8000的酒杯
    換個角度看,路由器是企業、家庭、個人與網絡世界相連的載體,而路由器的能力,也決定了網絡體驗的最終參數。而當時代發展進化,新技術帶來全新的數位化機遇,路由器的更新也就成為了時代的引擎。比如在討論千行百業通過新基建走向智能化命題時,就會發現路由器是一家家企業「後花園」裡,必須升級的新基建引擎。
  • 新基建成科技產業新驅動,BATH領跑
    新基建的內涵正是用數字科技驅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基建的出現,正中科技巨頭的下懷。然而,B/G端的強屬性,讓新基建與消費網際網路的邏輯截然不同,比如智能交通等新基建依賴頂層設計、政策支持和產業融合,對承建商的投資能力、服務能力、落地能力和技術能力都有全新要求,網際網路企業在消費網際網路市場積累的「能力棧」很難滿足。
  • 「鐵公雞基建狂魔」升級!中國新基建新在哪裡?
    第二,「新基建」是建立在中國今天全新發展水平之上的。哪怕換到17年前,也就是2003年非典暴發的時候,甚至換到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暴發的時候,「新基建」還難以成立。當時5G的基建、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等,要麼不存在,要麼只是非常有限地存在。同樣,換到絕大多數其他國家,「新基建」恐怕也不能成立。
  • 「雙循環」新格局下,企業如何借力智能升級、新基建謀求發展?平行...
    國內外形勢複雜多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尚未擺脫,「雙循環」新格局被屢屢提起……企業家們如何看待目前的形勢?危機與變局中,如何借力智能升級、新基建等機遇扶搖直上? 2020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的平行論壇上,業內大咖觀點碰撞。
  • LivingLab:未來可期「新基建」為智能家居帶來市場新機遇
    眾多數據顯示從2010年-2020年間國內智能家居的產值早已超越幾千億大關,到2021以年後會有新的突破,如此形勢市場前景大好,雖然前景依然是藍海,但是實際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眾多的問題,如此巨大的潛力其變現能力與市場成熟度還是遠遠不足的,未來國內的智能家居還有更多的挑戰,把握住當下與未來發展的新機遇才是快速發展的基石,近年來那些新機遇是智能家居真正要把握住的呢?
  • 做新基建的「算力底座」,華為進而有為,是新基建的「擺渡人」
    而這顯然與新基建帶動上下遊產業共同發展的意義是相通的。「新基建」之於數字經濟的重要作用,不僅在於拉動投資,更能培育新動能,由此帶動的新消費、新製造、新服務等新興業態的廣闊空間。5月21日,華為雲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在接受人民日報客戶端《問道》欄目訪談時表示,雲、AI和5G相互融合,並且和行業結合起來,驅動產業的轉型和升級。能夠成為數字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
  • 2020大灣區論壇聚焦醫療健康和新基建機遇 探索香港新角色
    此次論壇的主題為「大灣區﹕前行啟新程」,由中國日報攜手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辦,廣州市穗港澳合作交流促進會協辦,論壇另設三場研討會,聚焦灣區醫療健康服務、新基建機遇、香港新角色。此次論壇吸引了近400名政商學界人士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加,其中包括25國駐港總領事。
  • 升級招聘服務生態,58同城「全力以服」打造新基建
    58同城全新升級了會員金卡的服務,提升C端求職效率。在簡歷置頂、應聘優先、極速溝通、求職診斷、無限手動刷新簡歷等原有特權的基礎上,新增了競爭力分析、急速提醒、微聊特權,為求職者帶來13項專屬權益。2019年的數據統計顯示,使用會員金卡的用戶不管是求職的反饋速度,還是面試的次數,都比普通用戶有明顯的提升,整體的求職效率提升了3倍。
  • 浪潮:老牌IT企業如何打造新基建?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李慧敏)新基建大潮澎湃,浪潮作為雲計算、大數據服務商,全力投身新基建,加速向新型網際網路企業轉型。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柏華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浪潮目前有三個上市公司,正在籌備的第四個上市公司就是浪潮雲。浪潮在智算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基建相關領域均有布局,正從「智用、智算、智聯」三個層面打造新基建數字底座。
  • 2020年度新基建產業領軍企業100強
    國內著名經濟學家、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在最近的一次演講中指出,新基建實際上就是第4次工業革命,將產生幾十家億萬級企業。其內涵是在以數字工程、融合工程、創新工程組成的新基建的加持下,產生產業網際網路+這樣的風口,催生出體量更大、影響更廣的獨角獸企業。
  • 新基建,是什麼?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中旬已有13個省區市發布了2020 年新基建相關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其中 8 個省份公布了計劃總投資額共計 33.83 萬億元。  2020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在新聞發布會上首次明確了新型基礎設施的範圍。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