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川吳陽鎮中街村:鄉賢助力 打造公園式村莊

2020-12-26 湛江新聞網

    

鳥瞰吳陽鎮中街村全景。

    時至盛夏,記者走進革命老區村吳川市吳陽鎮街道社區中街村,一座公園式村莊躍然眼前:硬底化村道平整寬敞,湖邊成排柳樹婀娜多姿,居民小洋樓時尚氣派,特別是改造一新的極浦公園,人來人往,遊客駐足、村民閒談、小孩嬉戲,歡聲笑語隨風蕩漾,呈現一派歡樂祥和的景象。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近幾年,吳陽中街村大力開展「薦鄉賢、建設鄉村;留鄉愁、振興鄉村」的工作,深入挖掘利用全村鄉賢、鄉愁資源,以鄉賢文化厚植人才沃土,以鄉愁紐帶留住綠水青山,助力中街村振興發展。經過多方努力,中街村在新農村建設中取得明顯成效,成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的公園式村莊。

    文化古村舊貌換新顏

    「在這裡生活,就像每天在逛公園一樣。」在中街村,這是不少村民發出的感嘆。

    中街村始建於南宋淳佑年間,距今800多年,而村中的極浦亭是解元李凌雲隱居講學之所。每當夕陽西下,百艘漁船雲集亭前,甚為壯觀。清版縣誌載之為吳川八景之一,名為「極浦漁歸」。

    近年來,村民李沛謀生前積極倡議搶修當時破爛不堪的吳川著名歷史文物——「極浦亭」,並四處奔走,發動李姓宗親捐款,修葺「極浦亭」。更值得一提的是,他還熱心新農村建設,積極動員其兒子李光煜捐資1800多萬元,建設「極浦」公園,並雕刻「極浦漁歸」青石浮雕,使曾經消逝多年的吳川古八景之一「極浦漁歸」勝景得以嶄新姿容重現世人眼前。

    極浦公園佔地面積近12000平方米,園內建有涼亭5個,主要景點有極浦詩廊、文泰塘、梅桃園、「極浦漁歸」青石浮雕、文化亭以及大量的名貴樹種。行走在極浦公園,亭臺樓閣,水波蕩漾,柳樹婆娑,處處充滿詩情畫意。

    「以前我們村基礎設施落後,到處坑坑窪窪的。」中街村村幹部李日成感慨說,多虧鄉賢李光煜,捐錢建設美麗家鄉,在全村投入文明建設捐資總額約2200餘萬元。

    如今放眼中街村,不僅風景秀麗,景色怡人,其文化設施更是一應俱全,有文化室、文化廣場、健身設備、極浦書廊、極浦公園等,是吳陽鎮文明村,還榮獲廣東省、湛江市「生態文明村」「衛生村」等稱號。因中街地處鑑江原流出口處,交通方便,每年都吸引不少遊客來此遊玩。

中街村景點之一。

    鄉賢引領共築小康路

    據了解,中街村地少人多,主要種植水稻、番薯和蔬菜等農作物,村民往往仍然得不到溫飽。該村文化底蘊深厚,鑄育了敢為人先的精神,在革命戰爭時期,湧現出一批革命志士,紅色故事廣為流傳。

    該村地處河流交通樞紐,在上世紀80年代,有不少村民外出務工或經商,經過不懈地努力和奮鬥,逐漸在大城市站穩腳跟,成為赫赫有名的「吳商」發祥地之一。不少在外地經商致富的村民心繫家鄉,不忘回饋家鄉,帶動其他村民一起發家致富,鄉賢李光煜就是一個典範。上世紀90年代,他開始創業,主要從事貿易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產業投資,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擁有一家跨行業的綜合性產業投資集團。他不僅支持家鄉建設,還努力引領村民共奔致富路,展現了新時代鄉賢的責任與擔當。

    還有鄉賢李光旭,不僅帶動村民外出務工,擺脫貧困,還助力家鄉發展,出資聘請名家巧匠,在極浦亭鐫刻100多塊詩詞石碑陳設於詩廊。

    隨著新農村建設深入開展,鄉賢捐贈,村民出力,安裝路燈,安裝監控攝像頭,鋪設硬底化村道,修建公園等。甚至該村的保潔工作,也是按照旅遊景點的要求執行,打造美麗宜居的公園式村莊。

    縱使走遍天下,家依舊在中街。鄉賢反哺是吳川生態文明村建設的主流,鄉賢熱心公益引領風尚、涵育鄉風文明,他們正用嘉言懿行垂範鄉裡,催生出一股時代新風。

    傳承鄉風 唱響好聲音

    中街村也稱李屋巷村,為李姓世居,作為一條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古村,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據悉,村內曾有清代四合院古建築30間,只是後因村民拆掉建房,現保存下來不多,只剩下九座古民居。

    有名的「深柳堂」,其門樓建於清同治年間,為村民李材濟宅第。宅第裡的種有一株罕見的古梅,至今超過130年,是李材濟、李材耀、李材堯兄弟的先祖、晚清秀才李秀彥親手種植。這株百年老梅雖歷經滄桑,但在李家幾代人的悉心呵護下,年年花繁葉茂,爭芳鬥豔。每當古梅迎春盛放之時,中街村、吳川乃至湛江市的書畫、攝影、園林界知名人士,雅集在「深柳堂」的老梅樹下,緬懷先賢,抒發豪情;賞梅吟詩,揮毫作畫;縱論時局,歌頌盛世,好不熱鬧。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街村良好的家風家訓,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優秀人才,如今李氏散發繁衍的後代子孫已布遍粵桂瓊雲貴等多個省市。為了挖掘本地鄉賢文化資源,積極宣傳弘揚鄉賢文化,為鄉賢搭建了解家鄉、感恩家鄉、建設家鄉的平臺。中街村通過教育基金會和各類公益慈善組織,積極引導鄉賢參與助學、助醫、助殘、助困、助孤、擁軍、生態鄉村建設等公益活動,敦厚民心民風,涵養文明鄉風,形成向上向善的鄉村氛圍。

    村民李某不幸逝去,剩下孤兒寡母,又無勞動力,得知情況後,村民自籌資金數萬元,幫他們渡過難關。還有貧困戶李某的兒子考上大學,學費、生活費都有困難,幸好有鄉賢村民捐贈,幫其圓了大學夢。

    此外,該村積極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利用春節、三八、七一等傳統節日,組織新春籃球賽、桌球賽、詩文朗誦會等活動,豐富群眾精神生活,增強群眾凝聚力。同時,村裡每年評選五好文明家庭、公益之星、好媳婦等群眾身邊的典型,在村便民服務中心展示,讓村民感悟到「榜樣就在身邊,先進如在眼前」,新風新事也層出無窮。

    對於中街村近年的發展,吳陽鎮街道社區黨支部書記古建輝讚不絕口。他說,中街村是歷史文化名村,文化底蘊深厚,人才輩出。在美麗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更是改善了環境,凝聚了人心,發展了經濟,淳化了鄉風、提升了文明。

相關焦點

  • 吳川吳陽鎮:著力構建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
    8月14日上午,吳川市吳陽鎮按照慣例,在吳陽中學組織召開了全鎮19個村(社區)人居環境整治月度考核通報會。該鎮黨委政府班子成員及全體同志、19個村(社區)黨支部書記和各自然村小組長約350人參加了會議。    倒數三名村(社區)被通報批評,村黨支部書記大會作檢討    「很不好意思!要在大會上作檢討。
  • 打造美麗大花園 實現綠色新崛起
    今年4月,陸河啟動了打造「全國最乾淨最整潔地區(村莊)」行動,制定出臺了《關於打造「全國最乾淨最整潔地區(村莊)」實施方案》《陸河縣打造最乾淨最整潔村莊「百日攻堅」行動方案》,以「三清三拆三整治」為主抓手,實現農村環境衛生乾淨整潔、村莊容貌整齊有序、基礎設施基本完善、水域環境明顯改觀、村民環境衛生意識明顯增強、衛生保潔長效機制全面建立。
  • 鄉賢不「閒」——安福縣洋門鄉凝集鄉賢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凝聚鄉賢力量,推動鄉村發展,是促進鄉村治理現代化的重要環節。近年來,安福縣洋門鄉積極挖掘和發揮鄉賢作用,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鄉賢資本、智力、人才回鄉,助力鄉村振興。返鄉創業 帶動一方冬日暖陽,漁味濃濃。
  • 甘家廠鄉東升村:黨建引領 鄉賢回歸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為有效破除東升村的種種困境,甘家廠鄉黨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凝聚鄉賢力量,招引產業項目,全面助推鄉村振興。配強頭雁修渠修路惠民生為配強頭雁,公安縣甘家廠鄉黨委打破村域限制,選派鄰近強村--高臺村黨支部書記吳承文到東升村任職。
  • 鄉情難捨 不忘初心——記新幹縣沂江鄉鄉賢聯誼會會長楊連生
    在推動自己家鄉香爐崗村美麗鄉村建設方面,他積極配合村莊整體規劃,動員家人朋友配合拆遷危舊土坯房100餘棟,調解村莊內部因規劃而佔用土地3000平方米。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楊連生還捐款60多萬元,用於村莊規劃設計和基礎設施建設。今年的7月8日以來,沂江鄉全域範圍內連降大暴雨,短短3天時間,沂江鄉出現洪災,大部分村莊遭受不同程度的災情。
  • 蒼南這個村莊變成愛情主題公園!美侖美奐!
    原本雜亂無章的邊角地,搖身一變成了愛情主題公園;年久失修的漁村古屋,一座座在工匠手中得到修葺;靠山面海的一排排赤膊民房,「穿」上了亮麗的「外衣」——自2月底復工以來的近40天時間裡,赤溪鎮中墩社區「多彩中墩·古韻漁村」美麗鄉村項目建設按下
  • 【嘉鄉賢·興鄉村】平湖市當湖街道鄉賢屠亞玲:積極助力社區「同心...
    【嘉鄉賢·興鄉村】平湖市當湖街道鄉賢屠亞玲:積極助力社區「同心參治」基層社區治理新模式 2020-06-14 03: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9月首周吳川新開樓盤有哪些 這些熱盤你關注了嗎?
    9月首周(9.1-9.6)吳川人氣樓盤榜單來了!以下數據均為用戶瀏覽樓盤產生的真實數據。據房天下研究院搜索排名顯示,9月首周(9.1-9.6)吳川人氣樓盤前三名分別為鼎龍灣國際海洋度假區,搜索佔比26%;華和南國茗苑,搜索佔比15%;吳川奧園冠軍城,搜索佔比12%。
  • 廣東省湛江吳川塘一號第一塔,高108米,寶塔
    在廣東湛江吳川塘綴鎮大洋村,有一座非常壯觀的塔,這座雄偉壯觀的塔僅建數年,卻成了湛江的第一座塔,塔高也創下多項亞洲紀錄,成為當地一個獨特的景點。該塔高約108米,共有9層,每層均高達10米以上,是一座宏偉的建築工程。
  • 寶豐縣大營鎮:鄉賢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如今,在大營鎮越來越多的鄉賢人士,參與家鄉建設發展,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紮根農村天地,帶領群眾同奮鬥,共致富,助力鄉愁文化,擺脫「鄉愁」困境,用實際行動盡我之所能,塑造鄉賢人士新文化,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 普陀區南岙村鄉賢助力教育事業,獎勵家鄉優秀學子
    普陀區南岙村鄉賢助力教育事業,獎勵家鄉優秀學子 2020-09-08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虞新生代鄉賢擦亮「青藍工程」底色
    從2017年開始,上虞在全區啟動實施了新鄉賢培育「青藍工程」,每年組織100名品學兼優高中畢業生與傑出鄉賢代表面對面交流座談,通過前賢影響後賢、老賢培育新賢,讓每一位虞籍學子深植鄉賢精神和家國情懷,凝聚起新鄉賢培育「青藍工程」的思想自覺,將「愛國愛鄉、敬業誠信、崇學向善、樂於奉獻」的鄉賢文化核心思想,轉化為求知求學和為人處世的行為準則,促使上虞新鄉賢不斷湧現,鄉賢事業持續壯大,鄉賢精神薪火相傳。
  • 人間美味:湛江吳川九大美食
    因為要專用大鐵鍋敲掉鍋耳並削小鍋沿而特製成的"爛鍋"炒作,使鍋底平坦、爐火均勻、火旺粉香而俗稱"爛鍋粉",是在吳川到處可吃到的一種小吃。2、及第粥及第粥是廣東省吳川的地方傳統名吃之一,屬於粵式粥點。用豬瘦肉丸、豬肝片、豬粉腸加入粥中煮熟而成,色白鮮明,糜水交融,味鮮香厚。
  • 匠心築城 合景泰富傾力打造廣州東部大型公園式購物中心
    12萬㎡綜合購物中心,全方位打造"全民生活遊樂場"合景·悠方(知識城)秉承"生態、藝述、樂活"的品牌理念,致力於從潮流青年、精英白領和品質家庭的審美和需求出發,打造知識城"全民生活遊樂場",成就廣州東部公園式體驗購物中心,引領知識城X小時全新生活方式。
  • 桃源縣村莊規劃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為助力梨樹埡村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桃源縣將其列入2020年村莊規劃省級試點村,並委託湖南省建築設計院與桃源縣規劃勘測設計院組建聯合編制團隊,將梨樹埡打造成集「油、茶、林、果生態種植農業,溪、谷、雲、宿戶外觀光旅遊」為一體的農旅型村莊,補齊村莊生產生活配套設施短板,描繪了梨樹埡村的美好藍圖。
  • 一隻「鵝」成為村裡最耀眼的「代言人」 蒼南埔坪打造滷鵝特色文化
    原來,為徹底改變該村落後面貌,2017年初,埔坪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通過了美麗鄉村建設總體規劃,以打造休閒文化美食村為目標,結合「鄉村+旅遊」模式,在建設美麗鄉村的背景下,以「滷鵝傳奇·最美埔坪」為主題,把「一村多品」「一村多景」「一景多韻」與鄉村旅遊發展、文化特色、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相結合,打造一個「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埔坪。
  • 鄉賢捐贈熱成像測溫儀,助力學校復學!|熱成像測溫儀|南安一中|洪...
    4月14日來自官橋鎮的愛心鄉賢向南安一中捐贈1套熱成像測溫儀,助力家鄉學校復學。疫情爆發以來,在山西經商的官橋鎮鄉賢洪天賜心系莘莘學子和廣大教職工的安全,向南安一中捐贈了一套價值10.8萬元的海康威視熱成像測溫儀,支持學校複課後師生密集區域的人員管理和排查。愛心鄉賢洪天賜委託人 徐昆民洪天賜在外面拼搏的同時,他覺得教育非常重要,現在是疫情期間要復學,他覺得有這個資源和能力,能給家鄉做點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