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4 03: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家住廣場新村的七妹儼然是濱湖社區一張「行走」的名片。七妹名叫屠亞玲,但認識的人都親切地喊她「七妹」。七妹被大家熟知是因為她十多年如一日熱心社區公益事業。作為新鄉賢的她,堅持做一名社區的同心志願者,努力踐行「同心參治」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服務社區、服務中心大局,扛起鄉賢擔當。退休後繼續發揮餘熱,擔任文藝團隊的組織者,於2006年牽頭成立濱湖舞蹈隊,深入社區、農村進行公益性演出,2019年全年參加各類演出近60場,並在跨省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在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她號召了更多的同心志願者參與到群防群治工作中來,充分發揮了鄉賢的助力作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前,她以市民的身份帶頭公益
現在,她以一名新鄉賢的身份帶頭做志願
「雖然現在不能聚在一起做公益演出,但是我們可以用我們的優勢與特長,為疫情防控作出我們的貢獻。」面對嚴峻的疫情,她一方面取消了文藝團隊的排練與演出,在她的號召下,大家都待在家中不出門,她還會給大家推薦一些簡單的健康舞步,讓隊員們足不出戶也能享受樂趣,保持健康。
另一方面,她主動參與到疫情防控行動中,還充分整合、利用社區的物料資源,帶領鄉賢成員一起抗戰疫情。她深知宣傳防疫知識的重要性,在得知社區宣傳設備不足的情況下,將自己的播放器、U盤等都拿到社區,而這也成為了社區不可或缺的戰略物資。與此同時,她還對社區鄉賢成員們進行整編與培訓,在進行巡查的同時,帶上小喇叭播放防控疫情錄音,呼籲居民對防控疫情有正確認識,不出門,不集聚,戴口罩,勤洗手。
現在,這個鄉賢隊伍已經成為了社區防疫宣傳的中堅力量,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身邊更多的人一起加入到群防群治工作中來。
以前,她以鄉賢+樓道長的身份上傳下達
現在,她以鄉賢+微網格長的身份帶頭參與社區治理
從樓道長變微網格長,不變的始終是她作為鄉賢的使命與擔當。「我一直跟我們樓道裡的鄰居們說,安全要靠我們大家一起守護,所以有什麼情況都要及時報告。」疫情防控初期,家住一樓的她每天都要往五樓跑兩次,挨家挨戶敲門,排摸每家每戶的人員情況與近期動態,叮囑鄰居們要重視但不要慌張,少出門、出門一定要戴好口罩等。
「你們是從哪裡過來的?」 「你們過去14天都去過哪裡?」 「你們去社區報到過了沒有?」這些話是她參與抗「疫」以來一直掛在嘴邊的。有一天,她在家裡看到了一輛外地牌照的車剛回來,正在停車,長期作戰的她出於「職業敏感」立刻戴上口罩跑下樓去詢問他們相關情況,得知對方還沒有到社區報到,她立刻要求他們先到社區報到;並第一時間向社區電話匯報該情況。
屠亞玲始終以「為人民群眾服務」為初心,將「守好社區大門」作為使命,即使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向社區透露一絲一毫,從未缺席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堅持做好防疫宣傳工作,履行鄉賢與微網格長職責。以屠亞玲為首的鄉賢團隊在屠亞玲的帶頭下,繼續發揮鄉賢工作機製作用,築牢疫情防線,宣傳引導,關心關愛。繼續發揮鄉賢優勢,開展各類公益活動,不斷擴大鄉賢隊伍「朋友圈」,築牢「同心家園」陣地,提升「同心參治」的覆蓋面及影響力,推進新鄉賢工作在基層治理能力上的提升,從而助力社區「善治」更上一個臺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供稿:平湖市委統戰部
原標題:《【嘉鄉賢·興鄉村】平湖市當湖街道鄉賢屠亞玲:積極助力社區「同心參治」基層社區治理新模式》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