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綿陽涪城,寒風習習。然而在石塘街道蟠龍村,滿山遍野的青花椒樹,充滿著勃勃生機。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乾淨整潔的鄉間道路,美麗的鄉村田園風光盡展眼前。
蟠龍村美麗風光的繪成,少不了該村新鄉賢的助力。今年以來,涪城區把選樹新鄉賢助力鄉村治理作為城鄉基層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把牢選、育、用三個環節,引導和支持廣大新鄉賢在鄉村建設、農民增收、鄉風涵養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以鄉賢文化滋潤文明鄉風,為鄉村治理注入新活力。
建章立制選賢
漫步在蟠龍村的林間小道,感受著村莊冬天裡的寧靜與祥和。看著村民們幸福的笑容,孩童的嬉笑此起彼伏,文明鄉風撲面而來。
「回蟠龍做新時代鄉賢」「新鄉賢七條評詵標準」「蟠龍村首屆鄉賢榜」……在蟠龍村村委會院內的白色圍牆上,「新鄉賢」宣傳欄格外引人注目。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迅猛發展,鄉村治理人才逐漸流失,新鄉賢及新鄉賢文化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越來越強大。今年以來,涪城區圍繞匯聚鄉村治理新力量目標,突出政治素質高、道德修養好等四個硬性條件,因地制宜制定「政治立場堅定」「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八條評選標準,深入5個鎮、20多個村調研摸底,共收錄老教師、老幹部、復退軍人等180餘人,匯總形成區、鎮、村三級新鄉賢后備人才庫。
「從鄉賢后備人才庫中提出人選,通過組織推薦、資格審查、徵求意見、集中評定、公示宣傳、授牌受聘等流程,評選出致富能手、鄉間諸葛等成為每個村的『新鄉賢』。」涪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故鄉根深,遊子情長。」新鄉賢作為一種「軟約束」「軟治理」,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力量,也是同心共建美麗鄉村的寶貴資源。蟠龍村在鄉村治理工作中,以推動黨員幹部帶頭變樣、村容村貌加快變樣、產業發展提升變樣「三大變樣」行動,廣泛選樹新鄉賢參與基層治理,為美麗鄉村建設開啟新局面。
「目前我們村選出了6名『新鄉賢』,成立了蟠龍村新鄉賢黨支部。」蟠龍村黨總支書記陽建東介紹,「他們都是我們蟠龍村人有名的經濟文化能人,其中5名共產黨員,1名入黨積極分子。在推進鄉村治理和新農村建設中,他們結合自身閱歷和資源,把脈家鄉找窮根,對症下藥開良方,為蟠龍發展建言獻策。」
注重激勵育賢
新鄉賢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力量,為進一步激活新鄉賢資源、凝聚新鄉賢智慧、匯集新鄉賢力量,充分發揮新鄉賢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積極作用,讓新鄉賢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涪城區建立了新鄉賢培育激勵機制。
「各鎮根據各自財力,每年提供不少於3萬元資金支持,確保新鄉賢及新鄉賢組織參與鄉村治理經費有保障。」涪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同時,涪城區堅持把新鄉賢選育和村後備幹部選育相結合,優先將優秀返鄉農民工、退伍軍人等優秀人才吸納為後備幹部,成為村「兩委」班子。
在城郊街道白土村村委會辦公室內,村黨總支副書記羅華賓正在伏案規劃2021年的安全保障工作重點。
「我2009年回鄉創業,2017年與涪城第一批援彝幹部一道去昭覺開展幫扶工作,2019年被選為村黨總支副書記。」羅華兵說,「非常感謝黨組織對我的信任,讓我成為村兩委班子成員,現在主要負責村上的治安安全等工作。」
為激勵新鄉賢更好的在鄉村振興和鄉村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涪城區將思想政治素質好、帶頭致富能力強、農技農藝水平高等優秀鄉村人才評定為「涪城區高層次人才」進行縱深培育,2019年,涪城區首批高層次人才分類評定工作中,評選出首批高層次人才30餘名,其中鄉村振興類人才6名。
同時,涪城區每年還按照銀髮智囊、反哺桑梓、致富帶頭等6類開展「優秀新鄉賢」評選活動,並聘請傑出新鄉賢擔任「名譽村官」,不斷增強新鄉賢榮譽感,持續激發參與鄉村治理熱情。
搭建平臺用賢
讓新鄉賢成為鄉村發展的智囊團。在助力鄉村發展中,涪城區充分發揮鄉賢特長,邀請鄉賢在村「兩委」召開的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等決策會議上,圍繞產業發展、項目建設、鄉風文明、社會治理等鄉村振興重點工作進行集中討論,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
「我們堅持每月第二周星期六定期召開議事會,由新鄉賢輪流擔任議事主持,為蟠龍村黨建工作、鄉村振興等大事提建找措施。」陽建東介紹,在發展青花椒種時,村裡有不少荒地,經過鄉賢們的集中討論,決定將它們全部開墾出來,全部流轉給合作社種植青花椒,並與村民溝通加讓其加入合作社,共同發展,共同致富。「目前村裡共種了300多畝青花椒。」
在吳家鎮三清觀村,村黨委還邀請新鄉賢參加集體經濟組織徵求意見會,充分聽取3名致富能手意見,整合原觀音碑村的資源,新打造稻蝦共作基地400-600畝,精品果園1000畝,持續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在新鄉賢推動鄉村產業發展中,涪城區探索組建新鄉賢推動鄉村產業發展聯盟,開展了「請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等主題活動,幫助鄉鄰鏈資源、籌資金、跑市場。
「我們村的青花椒銷售就是鄉賢們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和關係,與綿陽餐飲企業搭成合作,解決了合作社的後顧之憂。」陽建東說。
楊家鎮回龍寺村邀請新鄉賢楊宏聚集3名老鄉資金500資源餘萬元,返鄉發展中藥材種植等產業,提供40餘個就業崗位,每年為專兼職村民發放工資46萬元左右。
與此同時,在鄉村治理中,涪城區發揮新鄉賢 「人熟、事熟、理熟」的優勢,讓新鄉賢成為幹群關係的「潤滑劑」,聘請村裡有名望的人作為矛盾糾紛的「和事老」,讓村民的小矛盾、小糾紛經過新鄉賢出面的得到調解。
涪城區還發揮鄉賢威信和影響力,在徵地拆遷、土地流轉等重大事項中,做好政策解釋與溝通協調。青義鎮青羊村在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建設過程中,選出新鄉賢5人,充分發揮其人脈優勢、鄉間威信做好群眾工作,為中物院等市、區重大項目按期入場出智出力。
作者/來源:方志四川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