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縣新民鎮:探索集鎮治理「新模式」推進高質量鄉村振興

2020-12-22 陝西法治網

昔日鎮羌古堡,今日富裕新民。翻開府谷縣新民鎮發展的「日曆」,先後獲得「全國生態文明先進鎮」「全國重點鎮」等光榮稱號,今年入選「2019中國西部百強鎮」前50強,新民鎮內3家企業入選「全國十佳蘭炭企業」,金屬鎂產業在全省、全國乃至全世界享有盛名。2019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156億元,貢獻稅收16.93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2.85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4150元,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良好局面。從前談到新民鎮,「髒、亂、差」的環境印象籠罩在人們心中許久未曾改變。然而,當你步入今天的新民集鎮,烏黑的道路寬闊整潔、繁華的集市更加規範、河道治理成效顯著、社區廣場景色宜人、百姓臉上笑容洋溢,一幅幅出乎意料的美麗畫卷映入眼帘,集鎮治理成為新民鎮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第一把金鑰匙。

近年來,新民鎮認真貫徹落實府谷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緊密結合實際,以黨的建設為統領,按照「六抓六新」工作思路,探索形成「黨委領導、企業出資、鄉賢助力、群眾參與、市場化運作」的集鎮治理新模式,以集鎮改造提升為切入點,聚焦基礎設施建設、民生福祉等突破口,全力補短板、強內涵、創特色,集鎮治理「加速度」,帶動全鎮鄉村振興建設提檔升級。

「緊緊跟黨走」,繪就集鎮治理新底色

新民鎮黨委樹牢「抓黨建就是抓全局」的理念,以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為契機,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自覺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一是黨委統攬全局,強黨建促發展。鎮黨委創新提出(抓基礎,新面貌;抓三產,新轉型;抓生態,新環境;抓文旅,新亮點;抓治理,新和諧;抓組織,新形象)「六抓六新」黨建工作思路,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根本保障,把「最大政績」與發展實績有機統一,做到強黨建、促發展。找準發展定位,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立足資源優勢和發展實際,以打造工業經濟新高地、高質量鄉村振興樣板鎮、社會治理典範區為目標,以產業轉型、生態修復、基礎提升、民生改善為主抓手,深入推進全國重點鎮建設,城鎮化建設已形成「一軸、三心、四組團」的空間發展布局。二是抓實黨員教育,提升黨員素質。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黨支部建設提升為龍頭,以黨員活動日、遠程教育為載體,從增強黨員理想信念、落實黨員教育制度、發揮黨員作用入手,嚴格黨員日常教育管理,促進黨員在鄉村振興、美麗集鎮建設等工作中走在前、做表率。三是凝聚鄉賢力量,助推鄉村振興。新民鎮黨委大膽創新,聘請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為黨建指導員,回報家鄉的社會知名人士為新鄉賢,有責任心且積極上進的年輕人為「兩委」文書,在鄉村振興、集鎮治理中切實發揮了示範帶頭作用。從2017年以來,連續四年開展「新民風建設」評選表彰活動,湧現出四十餘名先進集體和個人,為更多的企業家、社會有識之士樹起了榜樣,做好了示範。四是「兄弟鄉鎮」取經,激發乾勁鬥志。今年,新民鎮黨委書記帶領由30名鎮村幹部組成的「學習團」,前往「兄弟鄉鎮」廟溝門鎮、趙五家灣便民服務中心,虛心學習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經驗做法,鼓勵領導幹部加強外出學習和交流互動,為集鎮治理工作「增了見識」「活了思路」。

思路決定出路,理清思路,才能抓住工作重點,創出特色亮點。新民鎮黨委抓住國家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有利時機,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立足自身優勢和發展基礎,認真謀劃,大膽探索,主動作為,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時代要求和鎮域實際的發展思路,選對了工作著力點和突破口,找準了發展目標和定位,開闢了黨建引領發展的新境界,並通過抓重點、帶全局的方式,為有工礦企業鄉鎮推進鄉村振興闖出一條新路。

「築好鳳凰巢」,彰顯集鎮改造新形象

不栽「梧桐樹」,哪來「金鳳凰」?集鎮作為鄉鎮的「門面擔當」,能不能吸引外來投資,首當其衝在於集鎮能不能提供與之發展相匹配的服務載體。為此,新民鎮把集鎮的基礎設施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累計投資1.16億元(集鎮改造一期工程、供熱供氣工程、路域公共服務管理中心總計投資8020萬元,未享受各級財政任何補貼;其餘集鎮治理項目共計3590萬元,爭取省市縣資金2803萬元,自籌資金787萬元),增強完善集鎮配套功能,切實提升集鎮的承載力和競爭力。一是政府主導,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維修改造集鎮自來水管網,解決了5300人的飲水困難問題;投資1350萬元建成興盛源農貿市場、沙溝岔集貿市場兩大物資集散交流中心;投資80萬元建設和改造規範化停車場3處;投資894萬元推進數位化集鎮建設,集鎮公共區域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建成高清視頻監控系統,同時對道路標誌標線、交通指示牌、違章拍攝等配套設施進一步規範提升,打造「嚴管街」,規範交通秩序;投資580萬元實施弱電通信管線入遷工程,完成管道鋪設,正在進行線路入遷;投資120萬元建成水衝式公共廁所3座;投資3800萬元,建成工藝先進的汙水處理廠,完成集鎮汙水管網提升改造工程,將集鎮範圍內生活汙水100%接入汙水廠處理,出水水質達到黃河流域汙水綜合排放一級A標準;投資50萬元對垃圾填埋場進行維修處理,居民生活垃圾實現定點投放,統一集運。二是鄉賢助力,改造提升集鎮道路。知名企業家、新鄉賢劉彪先生不計回報出資720萬元,鎮政府負責監管工程質量和工人工資保證金,實施完成集鎮街道提升改造一期工程,鋪設主街道及巷道2.5公裡瀝青路面和花崗巖路牙,提升了道路通暢水平。計劃於2021年投資1200萬元實施二期工程,完成人行道花崗巖火燒磚鋪設、規範廣告牌匾、街道延伸鋪油、空地綠化、道路硬化、牆體美化等工程。三是企業出資,實施供熱供氣工程。通過市場化運作,華容富貴天氣公司籌資1300萬元續建集鎮集中供氣工程,已完成供氣管道鋪設,目前供氣站已開工建設;後大井溝機制蘭炭公司籌資4400萬元續建集鎮集中供熱工程,利用矽鐵餘熱爐和金屬鎂迴轉窯餘熱帶動3臺餘熱鍋爐,年內完成8.5萬平方米供熱,2021年全面實現集鎮供熱。四是群眾參與,實現共建共治共享。廣泛宣傳和倡導綠色環保的生活理念,廣大居民群眾積極參與「垃圾不落地、新民更美麗」主題志願服務活動,主動加入沿街商鋪及流動攤點佔道經營等整治行動;結合星級創建、示範村創建等活動,充分激發居民群眾的主人翁精神,形成示範帶動、穩步推進的長效機制,實現「集鎮治理人人參與,發展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五是標本結合,綜合整治環境衛生。按照「淨化、美化、亮化、綠化、文化」五化要求,堅持「近期治標與長效治本相結合」的原則,成立集鎮市容督查中隊,全面整治亂堆亂放、亂懸亂掛、亂停亂放、佔道經營等行為。同時,成立環衛公司,將集鎮衛生清掃保潔統一外包,常態化督查考核,與街道住戶和門店籤訂「門前三包」責任書,健全日常管理保潔長效機制,實行精細化管理,集鎮面貌大有改觀,得到群眾一致好評和社會普遍認可。

對於新民鎮而言,在產業興旺、生活富裕基礎上,實現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是新時代新的歷史條件下,群眾對鄉村振興提出的新要求。新民鎮主動順應群眾期盼,聚焦聚力集鎮道路、供熱供氣、社會治理等重點,有效激發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運用系統化思維推動集鎮改造提升,辦成許多實事、難事,實現了從「經濟擔當」向「顏值擔當」的蛻變,取得了群眾滿意、鄉賢欣慰的社會效果,打通了基層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最後一公裡」。

「當好店小二」,釋放集鎮發展新動能

「服務不周到,投資機會來了也留不住」。新民鎮黨委、政府轉變思路,按照網格化管理模式,秉承「小集鎮大服務」的工作理念,建立「一套支持政策、一名分管領導、一支專業團隊」的服務機制,凡是踏入到新民鎮的外來人口和投資客商都納入集鎮的服務對象中,對區域內的轉型發展提供「保姆式」服務。一是建成高效便民服務中心。通過資源整合,創新將便民服務中心與沙溝岔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深度融合,開設了「文旅就業」「民政服務」「養老老齡」等14個服務窗口,推行便民服務「五個轉變」和「五零五化」新理念,採取「全程代辦」「只跑一次」新舉措,大力節約了企業、群眾的辦事時間和成本,讓基層有限人力更專注於提供精細化服務,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顯著提高。二是實行集鎮社區網格化管理。以「支部負責、網格管理、黨員帶頭」為工作機制,依託「網格長—專職網格員—微網格長—黨員」四級網格治理體系,「定片、定人、定責、定崗」,切實發揮網格在集鎮治理工作中的助力作用。三是建設路域公共服務管理中心。新民鎮位於府谷縣城西39公裡處,府店一級公路和神朔鐵路貫穿東西,是府谷的西大門,具有區域位置好、服務功能強、商貿基礎佳等突出優勢。新民鎮採用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大力培育以集鎮為中心,輻射帶動打井塔村、新城川村的商貿集聚區,投資1600萬元建設集物流、倉儲、建材、機修、機械製造、農副產品加工包裝等集中化、信息化的綜合服務中心,預計2021年6月建成運營,激發集鎮發展新活力。

集鎮人居環境整治、基層社會治理具有艱巨性、反覆性、動態性等特徵,往往是「一抓就好,一放就亂」,如何鞏固好成果,是擺在基層黨委政府面前的重大難題。新民鎮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堅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通過提供優質政務服務方便群眾辦事,通過社區網格化管理推動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構建第三產業發展新格局,做了很多做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構建起一整套管根本、重實效的長效機制,形成了很多可學習、可借鑑的先進經驗。(訾雲)

作者/來源:文明陝西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浦城: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浦城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立足浦城實際,突出重點任務,全面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穩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推動鄉村振興工作取得新發展。
  • 推進鄉村治理 助力鄉村振興 鐵嶺市委黨校課題組 _首頁_理論 _鐵嶺...
    鄉村要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國家治理現代化,鄉村治理亦是重要基礎。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助力鄉村振興,值得我們深入思考。「鄉村治則百姓安,鄉村穩則國家穩」。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大背景下,鄉村治理的價值凸顯。鄉村要振興,離不開有效的鄉村治理。國家治理現代化,亦需要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的提升。
  • 加快推進試點工作 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 南通市海門區人民政府
    字體:[ 大 中 小 ] 昨日,全國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建設推進會在海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鄉村治理的重要論述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鄉村治理的決策部署,總結交流各地鄉村治理試點示範的階段性成果,對試點示範工作再部署、再推進,進一步推動鄉村治理實踐創新,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 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要做好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幫扶政策保持總體穩定,分類調整優化,留足政策過渡期。如何推動減貧戰略轉型?怎樣接續推進鄉村振興?近日,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南京林業大學農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強。由「集中作戰」變為常態化推進記者:為何要提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怎樣推動減貧戰略轉型?
  • 中山市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助力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東升鎮勝龍社區瀝心村一脆肉鯇養殖場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去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我市各部門、各鎮街緊緊圍繞鄉村振興20字方針,全面穩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助力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聚焦重點產業、資源要素集群成鏈,才能培育發展新動能,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去年以來,我市橫欄花木、東升脆肉鯇兩大現代農業產業園,黃圃腊味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全面穩步推進,三大農業產業項目全面提質升級。
  • 【鄉村振興】村美人富產業興 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
    創成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省級水美鄉鎮1個、省級水美鄉村2個,建成特色產業基地近1000畝,培育名牌產品6個,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50元,較2018年增長7.84%……日新月異的村容村貌,水清岸綠的生活環境,蓬勃發展的產業體系,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鎮江高新區,一幅村美人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 金寨縣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工作
    金寨縣是全國首批115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縣(市、區)之一。為推動試點工作順利開展,金寨縣成立聯合督查小組,採取「望、聞、問、切」方式,對全縣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開展全面督查。「望」任務落實情況。
  • 以鄉村振興生動實踐 助力東麗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天津北方網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實現產業興旺,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全力以赴消除農村貧困,推動鄉村生活富裕。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 胡學英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 心得體會範文:推進鄉村振興感悟5篇
    當前為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落實,各機關單位選派優秀黨員幹部深入農村擔任第一書記,同時不斷完善基層幹部管理、晉升等制度,推動村幹部轉變作風、服務群眾,對不能勝任、群眾反映差的要及時調整。三、科學治理,激發活力構建創新型鄉村基層治理新模式,把返鄉青年、致富能人、「新農人」、大學生村官等人才納入治理體系中,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形成輻射效應,激發鄉村建設各主體的積極性與創造活力,創新發展思維方式,有效整合生產要素、爭取稀缺要素、流轉閒置要素,達到效益的最大化,以此帶動廣大農民發展致富。
  • 漳州臺商投資區角美鎮石美片區:黨建 治理 助推鄉村振興
    建設「美麗鄉村示範片區」,是漳州臺商區角美鎮石美片區美麗鄉村建設的新亮點,當下石美片區正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農業農村發展總要求。在探索創新鄉村治理新方法道路上,片區黨委深刻認識到鄉村治理務必堅持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核心地位不動搖,實把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鄉村善治道路的一條紅線,堅持問題導向,紮實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把鄉村治理和服務群眾有機結合起來,堅持「黨建引領 基層治理」促進鄉村振興。在探索鄉村治理的過程當中,在服務村民的大事小事中,片區通過「黨建 治理」推動鄉村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市委七屆十二次全會提出:促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至關重要,任務依然艱巨。今年,我們奮力奪取了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剩餘貧困人口達到脫貧標準,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治理農村貧困,雖然創造了新歷史,但並不是一勞永逸。
  • 以實幹實績推動全會精神落地落實 新民鎮黨委書記陳煜專訪
    通過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我深刻地認識到,在這樣一個歷史機遇期,我們作為時代的答卷人,應該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不斷提升農村投資建設空間,著力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陳煜表示,把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關鍵在幹。
  • 推進全區鄉村振興
    上圖為傘鋪村傘鋪村在平安鄉村建設中,集中突破風險防控難題和鄉村治理的制約瓶頸,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打造了「星星點燈」「我為大家平安保一天,大家為我平安保一年」等系列品牌活動,切實提升了群眾滿意度。
  • ...踐行「兩山」理論建設生態文明 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周紅波在育才生態區調研時強調:踐行「兩山」理論建設生態文明 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2021-01-14 22: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夯實基礎補短板 天津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原標題:夯實基礎補短板 天津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為貫徹落實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部署和要求,天津市在過去的一年中始終把「三農」工作作為工作重點,夯實農業基礎
  • 推進鄉村振興 提高農業競爭力
    「要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我們必須打開思想解放的總開關,堅持問題導向,創新思路方法,大膽探索實踐,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才能向黨和人民交上合格答卷。」馬小合表示。「大涼山」聲名鵲起 產業扶貧作用明顯馬小合介紹,過去幾年,涼山農業特色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烤菸、蠶繭、蘋果、鮮切花、白魔芋、馬鈴薯產量位居四川首位。
  • 關於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的思考與建議
    探索生態環保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新路徑新模式,是當前「三農」工作研究的熱點與重點之一。釐清生態環保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關係,做好新時期戰略任務的思路轉變以及工作的平穩轉型,對保護「綠水青山」,推動實現「金山銀山」轉化和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 振興的廣西鄉村「長」什麼樣?
    為了更好地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廣西專門成立自治區鄉村振興(「美麗廣西」鄉村建設)領導小組,並成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指揮部,下設鄉村風貌提升、現代特色農業發展2個指揮部,高位推進全區鄉村振興工作。以後廣西的鄉村要變成什麼樣?繼續深入實施廣西鄉村振興戰略,紮實推進鄉村產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鄉村組織振興,努力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 「廣州鄉村振興璀璨夜」系列活動開幕 多元展示鄉村振興碩果
    央廣網廣州12月25日消息(記者何偉奇)12月25日晚,「廣州鄉村振興璀璨夜」系列活動在海心沙亞運公園開鑼。熠熠生輝的璀璨之夜多元化展示了廣州農業農村發展的累累碩果。璀璨夜上,揭曉了2020年「廣州最美村莊」評選活動的四十強名單,揭開了新一批「廣州最美村莊」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