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謀產業 協商解民憂 浙江天台「同心圓」主題日激活基層統戰活力

2020-12-23 人民網

原標題:同心謀產業 協商解民憂

最近,浙江天台縣始豐街道安科新村的村民們十分高興。原本連接兩個自然村的1公裡泥濘土路,終於開始平整硬化,年底前將建成水泥路。這一變化得益於8月在該村和合議事廳舉行的「同心圓」主題日活動,經過街道、村幹部和新鄉賢討論,敲定了多年懸而未決的修路難題。「會上確定了修路方案,鄉賢和村民主動站出來補齊資金缺口。」統戰委員許迎霞說。

天台縣各鄉鎮(街道)每個月都會召開一次「同心圓」主題日活動,每次會議都會從重點工作入手,明確主題,活動範圍延伸到村居(社區)、車間廠房,切實打通了基層統戰工作為群眾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今年重點課題之一是關注困難群眾。南屏鄉是一個典型的山區鄉,常住人口僅3400多人,且以老年人為主。永福村69歲老人楊良通的妻子女兒常年患病,家裡沒有經濟來源,一家人只能靠領低保維持生計。新鄉賢翁頌陽得知情況後,便向企業反映,為老人爭取到手工勞作的機會。如今,楊良通老人每天組裝仿真綠植,一天有60元收入。南屏鄉黨委副書記張曉感動地說,不少新鄉賢除了捐款捐物,還為村民提供培訓或居家就業的機會。

目前,天台已先後開展「同心謀產業,同心促振興」「協商民主解民憂」等系列主題日活動,2000餘名基層統戰代表人士參與活動。

三合鎮的主導產業是橡膠,涉及橡膠行業的企業有106家,其中規上企業20家。在最近一次的「同心圓」主題日活動中,鎮工辦、工商聯三合分會、新鄉賢代表等聚在一起,討論如何走出困境留住人才。經過多方討論,大家決定先建立三合籍人才信息庫,實時關注他們的發展動態,組織企業到大城市開展專場招聘會等。隨後,一份信息庫在多方信息匯總下初步完成,目前已有78人上榜。

同心協力,攻堅克難。在10月舉辦的主題日活動中,福溪街道鎖定了助力民營經濟發展這一主題。他們邀請20多位民營企業家、新鄉賢等走進當地龍頭企業浙江銀輪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銀輪公司是一家專業研發、製造和銷售各種熱交換器的企業,2007年上市,是國內熱交換器行業的龍頭企業。公司負責人在現場分享了在當前形勢中,如何留住人才、制定目標、防範風險等,力爭在穩健的基礎上把企業做大做強。

(責編:郭揚、王麗瑋)

相關焦點

  • 浙報關注︱天台激活基層統戰活力 同心謀產業 協商解民憂
    2020-12-02 07:26 |浙江新聞客戶端
  • 統戰部長談「重要窗口」系列訪談| 湖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組織全市154家民主黨派基層組織與154個行政村(社區)結對,設立村(社區)健全居民議事廳等協商民主載體35個,開展各類活動272次,助力服務基層治理現代化。2020年5月14日上午,湖州召開「雙百結對·同心共治」工作部署會。五是創新構建「北京海澱-浙江湖州」民主黨派區域合作聯盟。
  • 黨群關係是同心圓
    中國共產黨代表並實現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必然成為黨群關係同心圓的「圓心」;人民群眾具體的、現實的利益和價值觀差異,必然成為同心圓長短不同的「半徑」。隨著半徑類別的變化,黨群關係同心圓可以劃分為階層團結同心圓、政黨合作同心圓、民族團結同心圓、統一戰線同心圓、民族復興同心圓,等等。
  • 習近平:畫出最大同心圓
    2016年1月29日,習近平同黨外人士共迎新春時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對比決定事業成敗。我們提出堅持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係的方針,就是著眼於形成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的同心圓。」 如何畫這個最大的同心圓?習近平指出:「要用好政黨協商這個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會商量,通過協商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 樂山市犍為縣委書記王策鴻專題調研統戰工作
    4月15日,犍為縣委書記王策鴻圍繞「基層統戰工作提升年」主題,深入羅城鎮、舞雩鎮專題調研村(社區)統戰工作站建設、民族宗教、同心社區實踐創新基地打造等工作,明確基地建設所需經費37萬元由縣財政據實列支。
  • 多元共治,激活基層社會治理新活力
    多元共治,激活基層社會治理新活力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視角下的「四社聯動」機制研究論壇成功舉辦2020年8月13日,由東莞市社會組織服務中心主辦,東莞市社會組織創新服務基地技術團隊他強調「四社聯動」的目標是充分激發各類主體、各種力量的活力,不斷滿足基層群眾的需求,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希望能通過舉辦本次論壇,開展深度交流,分享智慧經驗,為東莞的「四社聯動」機制發展提供新思路、新方向,激發創新動能,推動東莞基層社會治理創新不斷上新臺階。
  • 宿州市埇橋區:構建「黨建+五社一心」基層服務治理「同心圓」,為民...
    今年以來,宿州市埇橋區立足實際,將黨建工作的觸角進一步向城市基層延伸,以黨建為圓心,以社區、社會工作者、社區志願者、社會組織、社區駐地單位、心理服務專業力量為半徑,構建「黨建+五社一心」基層服務治理「同心圓」,打通城市基層服務治理的「任督二脈」,讓社區群眾真正享受到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帶來的
  • 傾力扎進烏蒙山 畫出最大同心圓
    12月10日,雲南日報頭版顯著位置刊登題為《傾力扎進烏蒙山 畫出最大同心圓》的文章,講述在廣袤的雲嶺大地上,雲南統一戰線凝聚思想共識、貢獻智慧力量、傾情傾力擔當,多黨合作的同心故事。  會澤是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烏蒙山片區集中連片特困縣,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是全省27個深度貧困縣之一。
  • 「廣安」畫出最大「同心圓」聚力決戰脫貧攻堅
    黨的十八以來,廣安市各民主黨派在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廣泛凝聚思想共識,勇擔脫貧攻堅之責,多形式參與脫貧攻堅工作,探索出多黨合作精準幫扶模式,打造出民主黨派參與脫貧攻堅的「金字招牌」,在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徵程畫出了最大最美「同心圓」。
  • 「同心脫貧在行動」迎接幸福的晨曦——樂山統一戰線開展「同心...
    羅朝宣告訴記者,「聽村幹部說還要在現有產業的基礎上,利用統戰資源,把凡山村打造成上有高山蔬菜、下有水果產業,一年四季有花果的鄉村旅遊目的地,以後我們也能吃『旅遊飯』了。」星光不負趕路人,凡山村的變化是我市統一戰線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個小小縮影。用真心、出真力、做真事,統一戰線的扶貧戰場不止於樂山,幫扶力量不止在樂山。
  • 2020年「蓉城星力」主題工程實踐創新項目授牌
    今年10月以來,市委統戰部啟動第二批「蓉城同心·蓉城星力」主題工程實踐創新項目評選。在昨日召開的2020「蓉城同心」實踐工作交流會上,由金牛區委統戰部和九三學社市委會申報的「美麗茶店」等10個2020年「蓉城星力」主題工程實踐創新項目正式授牌。
  • 雙牌:蘇小康到桐子坳調研同心美麗鄉村建設
    紅網時刻11月12日訊(雙牌融媒記者 羅偉)11月12日上午,雙牌縣委書記蘇小康到茶林鎮桐子坳村調研同心美麗鄉村建設時強調,要充分發揮基層統一戰線的作用,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助推全縣鄉村振興。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王煥金等陪同。在桐子坳村,蘇小康觀看了同心美麗鄉村建設的宣傳片,並深入景區察看了同心美麗鄉村的創建工作,聽取了相關情況匯報。
  • 象山| 西周鎮:新鄉賢參事會激活鄉村基層治理新氣象
    近年來,全市各級統戰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要求,以鄉賢聯誼組織為平臺,以鄉情親情為紐帶,全力推進新鄉賢工作,在促進農村產業振興、輔助基層治理、共建鄉風文明、助力生態宜居、開展公益幫扶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我市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美麗鄉村貢獻了統戰力量
  •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與統一戰線 ——對中央統戰工作會議關於當前...
    目前,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都已確立明年經濟發展思路,新一輪的經濟增長極正在浙江加速成形成:除了正在實施的四大國家戰略(浙江省相繼被列為全國海洋經濟試點區域、舟山新區獲批、義烏成為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溫州金融改革示範區)外,我省還將面臨三大新優勢、新機遇,即國家正式立項的長江經濟帶龍頭(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綠色石化產業基地和杭州跨境電子商務基地。
  • 「文化知聯,黨史溫心」主題研學會在寶安舉行
    12月16日下午,由深圳市寶安區知識界人士聯誼會主辦、深圳市寶安區文化體育產業協會承辦的「文化知聯,黨史溫心」主題研學會在寶安區圖書館負一樓2號報告廳舉行,邀請深圳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範坤對黨史等內容進行專題分享。
  • 民族團結一家親 同心共築幸福夢 永康市多管齊下創建「石榴籽社區...
    21日,永康市委書記章旭升批示:石柱鎮飛鵝山社區通過「四共」措施,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單位,為永康市基層社會治理和社區民族工作闖出了一條道路。希望進一步總結探索,結合「龍山經驗」,提升工作成效。如今,他們身邊有子女,家裡有產業,生活有盼頭。「不久前,我們還為兒子報名參加書法培訓,由於享受到政策補貼,全年學費僅需1000多元,相當於減免了近一半。」陳朝登對政府發放實實在在的福利讚不絕口。一句句質樸的話語,真實勾勒出多民族群眾在永康市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四共」的幸福畫面。
  • 【協商在基層】武定縣貓街鎮永泉村委會召開「協商在基層」議事會議
    原標題:【協商在基層】武定縣貓街鎮永泉村委會召開「協商在基層」議事會議點擊標題下「雲南政協報社」可快速關注12月25日,武定縣貓街鎮永泉村委會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協商在基層」議事會議召開。貓街鎮黨委領導、黨員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群眾代表、8個村民小組組長參加會議。
  • 省委統戰部副部長張潤生來衢州專題調研網絡人士統戰工作
    7月21日-22日,省委統戰部副部長張潤生率隊來衢專題調研網絡人士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