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奇點商業店商
男裝為何越來越不好做?
七匹狼火遍全國的時候,還沒有什麼海瀾之家、美特斯邦威這些品牌。在公務員工資平均每月三四十的年代,七匹狼一件茄克賣到100元,也是供不應求。
可是滄海桑田,曾經的王者男裝七匹狼,已經逐漸被男人們所拋棄。
當馬雲搞起了網際網路購物,使得線上品牌業務飛速發展時,傳統的服裝品牌也遭受了巨大的打擊,同時國外品牌入駐,從國產品牌手中迅速搶佔市場。
眾多國產品牌受到毀滅性的打擊,從忙著賣衣服到忙著關店止血。強大如海瀾之家也遭遇了成長瓶頸,增速緩慢。七匹狼則也在多元化發展中,不斷進行自救。
七匹狼服裝業績
自2013年迎來巨大打擊
2012-2013年對國產服裝品牌來說是重大的拐點,眾多服裝品牌自此遭遇滑鐵盧,一蹶不振。七匹狼也未倖免於難,自2013年開始出現業績下滑,當年營收和淨利潤分別下降了20.23%和32.44%。
在統治男裝天下時的瘋狂開店擴張,此時成為了七匹狼的累贅,七匹狼只能關店止血。門店數量由2012年的4007家下降到2014年的2821家。
國內服裝品牌大多以輕資產模式運營,把錢花在品牌宣傳上,這也是當年森馬、美邦等品牌迅速走紅的原因。
雖然七匹狼剛開始是「自主+外包」的模式,但之後並沒有增加固定資產投入,開始以「外包」為主,逐漸轉向輕資產。
多元化運營自救
發展依然步履維艱
內衣、內褲、襪子成為七匹狼營收主力軍。經營慘澹,但七匹狼沒有坐以待斃,2014年七匹狼將原有對外授權的針紡類商標收回,開始自己製作男士內衣、內褲、襪子及針紡產品。
2019年上半年七匹狼營業收入15.55億元,其中內衣、內褲和襪子貢獻了33.23%的營收(2015年七匹狼年報中稱其它類主要是內衣、內褲和襪子收入)。這部分業務已經成為了七匹狼的營收主力。
內衣、內褲和襪子的毛利率低於其他產品的毛利率,七匹狼增收容易增利難。雖然內衣、內褲和襪子產品七匹狼賣的很好,但是這些產品毛利率低於其他產品,雖然七匹狼近幾年的營收迅速回升,已超過2012年的巔峰時期,但是淨利潤上升卻要慢許多。
衣服不好買,七匹狼投資做的倒不錯。七匹狼的創始人周氏三兄弟衣服不好賣時,酷愛投資,也算是多元化經營自救的一種方法了。七匹狼總部的房地產投資收益甚至一度都超過七匹狼服裝。
在上市公司中,投資收益也成為淨利潤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淨利潤3.46億,投資收益就有1.54億。但是七匹狼總歸是做服裝生意的,這樣是不是有點「不務正業」了。
重新重視服裝本身,
但似乎已為時晚矣
七匹狼2017年收購收購老佛爺旗下同名法國輕奢品牌Karl Lagerfeld大中華公司,想要加入時尚隊伍,豐富自己的時尚品牌。
但這家公司在中國的業務開展並不是很理想,收購之後,2018年虧損4013.82萬,2019年上半年虧損1557.47萬元。看來此次收購,並沒有為七匹狼打造時尚之路,反而拖累了業績。
2018年七匹狼終於想起來自己是個做服裝的,宣稱之後要重點發展自己的服裝業務。
現在七匹狼除了打造自己的主品牌「七匹狼」之外,也在努力打造自己早年的輕奢品牌「WOLF TOTEM」和2016年收購潮男品牌「16N」。
在代言人方面也請了《這就是街舞》的冠軍韓宇。七匹狼是在努力把自己的產品打造成年輕化、時尚化,想要從新獲得年輕人認可。
結語
雖然七匹狼上過四次米蘭時尚周,但是總給人一種爸爸穿的品牌的感覺。國產服裝行業低谷時,它多元化發展,靠賣襪子、內褲增收,即便如此也難增利潤。
或許中間一段時間沒把太多心思放在做衣服上,而把精力轉移到了投資上。現在重新著重發展服裝業務,但目前看來,想要打造時尚品牌,未來確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文章來源 | 零售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