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牆」成為廟西村美麗鄉村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記者 李欣 攝)
寬闊整潔的道路、四處分布的景觀小品、景色怡人的農家小院、裝飾一新的文化長廊……初夏,漫步在高陵區的廣袤農村,眼前所見都是一派乾淨整潔、文明和諧的美好景象。
有了好環境不忘飲水思源
「這原先就是一個大垃圾堆,平時都沒人願意從這過!」在高陵區張卜街道廟西村,村黨支部書記李健康指著「飲水思源」的景觀給記者說,「人居環境提升整治以後,建築垃圾被清運了,這裡改造成了一處造型廣場,現在成了村民休閒娛樂最愛的地方,變化大得多!」
順著李健康手指的方向,一處韻味十足的景觀小品展現在眼前。一個打水的轆轤井緊挨著灰瓦灰牆的典型關中造型牆上,牆上書寫著「飲水思源」四個鏗鏘有力的大字。「為啥要叫飲水思源?就是讓鄉黨們記住,咱們現在的環境變好了,生活變好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永遠不忘黨的恩情。」李健康說。
確實,如今,廟西村的變化令人驚嘆!
奼紫嫣紅的月季,紅火的石榴花,綠油油的蔥葉子……記者看到村內新修的柏油馬路左右兩邊,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有一個別致的小花園,繁茂的花草樹木在陽光下競相開放。
村民告訴記者,以前沒有整修前,村民門口隨便堆放著各種雜物,人居環境整治後,村上號召大家在門口種上鮮豔的花草,各家都拿出看家本領紛紛比拼,把自己的家門口打造得最漂亮。
記者了解到,環境整治提升工作開展以來,廟西村通過「黨建引領+黨員帶動+黨群啟動」的模式,強化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發揮「一名黨員指導一個示範責任區,一名黨員就是一面鮮紅旗幟」示範作用,共同繪就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美好畫卷。
好環境帶來美麗經濟
走進高陵區涇渭街道米家崖村,只見村民房屋上粉刷的一行行美術字十分顯眼: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
記者一路參觀走訪,感受到這幾句話是對米家崖村環境變化的最好概括。
米家崖村是高陵區為數不多的臺塬區,村莊沿著臺塬而建,沿著坡道地勢逐步提升,一家一戶便沿著這坡道形成了自家院落。從入村的牌樓到每一處門前小院,記者眼見到一處處人居環境整治後的細節:四色變廢為寶就地取材的垃圾箱、水塔化身假山體現飲水思源的文明教誨、舊米缸粉飾一新而成的標語牌、以及襯著碧藍天空新修建的黨建廣場……細節成為這座臺塬鄉村的亮點。
更可喜的是,環境之美也給米家崖村帶來了經濟發展的新機遇。「以前咱們村子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現在環境好了,村民看到了新商機,紛紛開起了農家樂,好環境吸引了很多城裡人到咱這過周末。」米家崖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古崇利告訴記者,「目前,已經有4戶農家樂正式營業。村上研究還繼續從細節入手,打磨米家崖村的村容村貌,讓環境優美成為村莊『金字招牌』,吸引更多人來農家樂,幫助村民增收致富。」
村民李金鳳開的農家樂名字叫得簡單「李家庭院」。「俺家今年被評為全村美麗庭院,俺覺得這是一個大榮譽,所以乾脆就叫這個名字。現在村裡環境好了,人流量越來越大。別看俺的生意剛開始做,但周末已經忙不過來了。」
記者了解到,在環境美起來的同時,我市廣大鄉村也在探索產業融合發展,想辦法讓群眾的腰包鼓起來。米家崖村利用東臺坡餐飲民宿,正在著手打造農家樂一條街,已經帶動了老油坊、李家大院等多家農家樂的發展。
下一步,我市將持續強力推進農村「新三大革命」,縱深推進村容村貌提升,構建工作長效機制,推進「美麗人家」建設工程,全力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這場硬仗,助力脫貧攻堅和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來源:西安日報資訊】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