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恩仇錄》等作品中,對於乾隆身世的描述,究竟是真是假?

2021-01-12 騰訊網

在中國歷史上,沒有哪個皇帝的身世像乾隆這樣令人好奇了,從清朝開始,關於乾隆身世的傳說就層出不窮,人們對他的生母,民族都有許多懷疑,並衍生出了眾多的文藝作品,讓這個話題成為了百姓們的經典談資。

關於乾隆的身世,主要有兩種不同的傳聞,第一種說法宣稱乾隆乃是海寧陳氏的後人,並非雍正親生兒子,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便是基於這種記載所衍生出來的。而第二種說法,則將乾隆從滿人改為滿漢混血,表述其生母並非滿人鈕鈷祿氏,而是漢人,《甄嬛傳》中就採納了這種說法,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而對於其生母的真實身份,不同野史之間也有一定的分歧。

不過總體而言,質疑乾隆的滿人身份是這種野史記載的主流,那麼這些流言的可信度有多少,它們又為什麼會流行開來呢?

上圖——乾隆畫像

一、 乾隆不是海寧陳氏之後的原因

在乾隆的諸多身世傳聞中,最知名的莫過於其本是海寧陳氏後人的流言了,這種說法在清朝時便已經在民間流傳,在上世紀經過金庸先生的改編,誕生了《書劍恩仇錄》這一膾炙人口的武俠作品,更加速了這一說法的傳播。

上圖——《書劍恩仇錄》中的乾隆與陳家洛

那麼這件事的可信度究竟有多少呢,我們先來看看在清朝野史中是怎麼描述這一事情的。據傳在康熙晚年的時候,九子奪嫡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每個皇子都在想方設法贏得康熙的喜愛。

此時的四皇子胤禛覺得想要在競爭中獲勝,僅僅依靠自己的能力是不夠的,他認為自己一旦有一名出色的皇孫,那麼會為自己的奪位之路提供很大的助理。此時恰好府中的熹妃懷有身孕,他命人推算出嬰兒的降生時日,然後找到了一名江湖術士,讓他幫忙推算其命格。

江湖術士在得到生辰之後,表明如果出生的是一個男孩的話,那麼這個孩子的命運將貴不可言,雍正聞言大喜。但是後來熹妃生出的卻是一名女孩,這讓雍正十分苦惱,此時他恰好聽說海寧富戶陳氏在同一天誕下一名男嬰,而且一家人恰好在京城。雍正提出想看看新生的孩子,陳家人接到皇子的命令也不便推辭,便讓傭人帶著孩子去到了雍正府上。

上圖——雍正劇照

在入府之後,雍正提出想把孩子帶到內室交給夫人觀看,家丁自然不能拒絕。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雍正才命人將孩子帶出,並請這名傭人返回陳家。在回到家之後,陳家人才發現自己送去的小公子,竟然變成了一個女孩,他們對此十分驚異。雖然他們對雍正掉包孩子一事心知肚明,但是依然不敢聲張。

就這樣,這位陳家公子就變成了雍正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乾隆。這個孩子果然天賦異稟,從小就展現出了不俗的天賦,深得康熙帝的喜愛,經常將他留在自己的身邊,這也為雍正奪得皇位鋪平了道路。

不過隨著乾隆年紀逐漸增長,他也聽到了一些對於自己身世的流言,但是這種事情自然不能向自己的父母詢問,而且當時雍正還在位,他也不敢私下打探消息。直到雍正去世之後,乾隆才開始著手探查自己的身世之謎。

上圖——海寧陳氏老宅

他找來了當年曾經在府中任職的僕人,在多次交流後,他終於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但是此時他已經貴為天子,自然不敢將這件事公之於眾,這樣會引起極大的混亂,因此他在明面上依然十分孝敬自己的母后,但是私下裡卻一直想和自己的親生父母見上一面。

因此在乾隆穩定了政局之後,便開始籌劃下江南的相關事宜,他一生中共有六次前往江南,這在眾多清朝皇帝中次數是最多的。而在這六次下江南中,他有四次都是居住在海寧陳氏的私家園林中,他也藉機和自己的親生父母以及其他親人相會。

這樣的故事情節乍看起來還是很有說服力的,但是細細分析之後,就可以看出其中漏洞百出。首先雍正在九子奪嫡的關鍵時刻,對於自己的行為是十分注意的,這種調換新生兒的做法一旦被競爭對手發覺,就會給自己造成天大的麻煩,以雍正謹慎的性格來看,他是不可能因為江湖術士的一句話就去冒這個險的。

上圖——身為皇子的弘曆

另外,雍正如果真的只是希望藉助乾隆來討取康熙的歡心,那麼在他登基之後,乾隆的使命也就告一段落了,雍正並非只有這一個皇子,弘曆也並非他的長子。按照情理來說,他應該立自己的親生兒子為繼承人,而不是選擇乾隆,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乾隆應該確實是雍正的親子。

最後一點,乾隆之所以六下江南,除了滿足個人遊玩的需求之外,最重要的是為了監督海塘工程的建設。而在該工程附近,能夠符合其居住需求的住所實際上十分有限,在海寧這個小縣城中,只有陳氏的私人園林能夠達到條件,這才是乾隆在這裡多次落腳的根本原因。最重要的是,在乾隆居住的這段時間裡,他都是讓陳家人全部遷出之後才入住的,如果他真的是為了見到自己的家人,那這些措施無疑與他的目的背道而馳。由此可見,乾隆和陳氏之間並沒有什麼瓜葛,他絕對不是海寧陳氏的後人。

二、 關於乾隆生母的爭議

關於乾隆身世的爭議,除了他本是陳家後人之外,關於其生母究竟是誰的討論也十分熱烈。在之前熱播的《甄嬛傳》中,就採信了一種十分常見的流言,那就是乾隆的生母乃是一位相貌醜陋的宮女李氏。

上圖——乾隆生母熹妃劇照

根據野史記載,在雍正還是皇子的時候,曾經跟隨康熙外出打獵,在這個過程中他射中了一隻公鹿。在前去收穫獵物的時候,他發現這隻公鹿流出了汩汩鮮血,雍正知道鹿血乃是大補之物,便附身將其一飲而盡。

我們知道鹿血有壯陽的功效,因此雍正在當天夜裡十分燥熱,而在打獵的時候,他有沒有妃子相伴,他就只能在圍場中閒逛。結果他發現了一名李姓的民女,其相貌甚是醜陋,雍正便佔有了她。

上圖——清代皇家狩獵圖

不過後來此事被康熙知曉,他對此十分不滿,十分嚴厲地批評了雍正,但是依然允許李氏生下了小皇孫,這便是乾隆。為了給乾隆一個正式的身份,雍正讓熹妃做了他名義上的母親,這一段傳說也被《甄嬛傳》編在了劇情之中。

不過這段劇情也完全經不起推敲,一者我們上面提到過雍正是一個做事十分謹慎小心的人,在當時奪嫡形勢十分緊張的情況下,他一直不敢有任何過分的行為,這種因為鹿血亂性的事情自然也是不可能發生的。

退一步來說,即使這件事情真的發生了,雍正也是絕對不可能讓康熙知道的,因為這會對他的政治生涯造成極壞的影響。他又不是沒有兒子,不可能為了這個孩子冒這麼大的風險,從康熙得知此事一事上,就可以知道這應該是無稽之談。

上圖——康熙對於弘曆十分喜愛

況且在歷史上,康熙對於弘曆這個孫子很是喜愛,如果康熙真的知道弘曆的身世,對他一定會有不好的印象,這和歷史上的記載顯然是無法對應的。而且通過畫像對比,乾隆和熹妃也是十分相像的,這也能夠說明乾隆生母是漢人李氏的說法應該是不成立的。

關於乾隆生母的真實身份還有第二種說法,那就是她其實並不是滿族人,而是吳越錢氏之後。這種說法來源於雍正時期的一條記錄,當時雍正奉其母親的詔令,將他的妻妾晉升為妃嬪,其中熹妃被記載為錢氏,而熹妃正是乾隆的生母:

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奉上諭: 遵太后聖母諭旨,側福晉年氏封為貴妃,側福晉李氏封為齊妃,格格錢氏封為熹妃,格格宋氏封為裕嬪,格格耿氏封為懋嬪。該部知道。

在清朝的時候,有著妃嬪不重封的規定,因此這個熹妃是乾隆的母親應該不會有差錯。但是在清朝官方公布的詔令中,熹妃卻從錢氏變為了鈕鈷祿氏,這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有不少人認為,此時的雍正已經有傳位給乾隆的打算了,但如果乾隆的母親是漢人的話,那麼可能會對輿論造成不良的影響,這才將熹妃從錢氏改為鈕鈷祿氏。

在這種說法的支持者看來,乾隆在繼位之後屢次下江南,也是為了見他母親的親人,並且錢氏的多名後輩,在乾隆一朝都受到了提拔,這也是一個不錯的證據。

上圖——江南錢氏始祖錢鏐

但是實際上,這種說法也存在許多問題。首先,在乾隆出生的時候,母親是否是漢人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旗人和漢人之間的通婚已經被默許,他並不需要為錢氏改姓。更重要的是,錢氏自從五代以來便是江東名門,他們的子弟受到重用是十分正常的事情,而且乾隆在下江南的時候,也沒有接見錢氏族人的記載,因此乾隆省親的說法也並不成立。

再者上面提到的在《雍正朝漢文諭旨彙編》中記錄的諭令,大多是由口諭整理而來,其中錯漏之處並不鮮見,而如果文臣將鈕鈷祿氏簡寫為鈕氏,那麼被後來人錯謄為錢氏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而正式的詔書都是經過再三核驗的,當再無差錯,因此應當以雍正朝的官方文本為準,乾隆的生母熹妃當是處於鈕鈷祿氏。

三、 乾隆身份爭議的由來

在滿清的諸多皇帝中,為什麼只有乾隆的身世受到了廣泛的懷疑也是一件十分值得玩味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乾隆生平的話,其實答案就比較明顯了。

上圖——乾隆劇照

雖然清朝統治者在入關之後,為了緩和滿漢之間的矛盾,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旗人的地位還是要遠高於漢人的,這自然引起了他們的不滿。為此他們便開始虛構清王朝的統治者其實是漢人,藉此來滿足自己出一口惡氣的願望。

他們要編排的皇帝首先要是一個明君,否則就顯得漢人在治國方面反而不如旗人,這讓乾隆和康熙成為了最熱門的人選。其次這個人一定要對漢文化十分痴迷,我們知道乾隆一生對於傳統文化十分鐘愛,他不但一生中做了無數的詩歌,還喜歡在一些名人字畫上面題詞,雖然這種做法爭議比較大,但是至少說明乾隆確實對漢文化無比傾心。

上圖——乾隆在藝術品上題詞蓋章

再者乾隆一生中六次下江南,這對於清朝統治者來說也是十分罕見的,這讓乾隆和漢文化十分繁榮的江南地區產生了更多的交集,人們也可以更方便地在他的身上編排一些傳奇故事,其實除了乾隆身世之謎外,那些江南地區的小吃,又有哪個沒被乾隆"稱讚"過呢?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乾隆是漢人或者其母親是漢人的論調,應該是漢族文人為了提升民族自信心所編纂的故事,而他迎合了大多數百姓的想法,故而流傳開來,成為了一種流行的說法,但是其真實性是經不起推敲的,確實是歷史謠言。

上圖——乾隆下江南

四、 結語

乾隆作為在中國文學界最受歡迎的帝王,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的民間傳說,其中關於乾隆身世的故事更是深入人心,以至於現在還有不少人認為乾隆並非雍正皇帝的親生兒子,而是漢族之後。

實際上關於乾隆身份的幾種假說都是站不住腳的,乾隆是海寧陳家後人的說法十分經不起推敲。因為其無法解釋雍正在依靠康熙對乾隆的喜愛奪得皇位之後,為什麼還要將皇位傳給漢人之子,更和雍正謹小慎微的處事方式有很大衝突。而且乾隆在海寧駐留的時間裡也沒有接見陳氏族人,更能夠說明這種說法的荒誕。

對於乾隆生母的身份問題,幾種流行的說法也有比較大的漏洞。首先乾隆生母乃是漢人李氏的說法缺乏依據,而且和康熙對待乾隆的態度也無法對應起來。至於其出身江南錢氏的說法,則更像是一個筆誤的訛傳,因為在雍正一朝的時候,生母的民族已經不會對皇子的地位產生多大的影響了。乾隆之所以會被編排如此多的傳說,其實和當時漢人飽受壓抑的狀態有直接關係,不過我們在看待歷史的時候,還是要保持客觀,儘量避免被這些歷史謠言所欺騙。

參考文獻:

【1】《雍正朝漢文諭旨彙編》

【2】《清史稿》

相關焦點

  • 乾隆不是正統的皇帝繼承人?真相究竟如何?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的中的乾隆皇帝被描述成浙江海寧陳閣老的兒子。金庸先生這麼寫也並非空穴來風。因為,自清末以來,野史和民間傳說中對乾隆皇帝的身世爭論不斷。由此,人們也就展開了關於乾隆皇帝的身世是眾說紛紜,各執一詞,沒有統一看法。今天帶您一起分析乾隆皇帝的身世之謎。
  • 大揭秘——乾隆皇帝的生母究竟是誰?
    乾隆皇帝公元1736年,年僅25歲的愛新覺羅·弘曆繼承皇位,是為乾隆皇帝。自乾隆帝即位以來有關其身世的說法就不絕於耳。在很多人的眼裡,乾隆被認為是漢人,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甚至將乾隆皇帝描述成浙江海寧陳閣老的兒子。
  • 解析清宮疑案之乾隆身世之謎
    ,那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在這小編和大家分析一下。,在位60年,又做了3年太上皇,是我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乾隆皇帝一生的功過也是飽受爭議的,在這裡先不說,重點分析下乾隆皇帝的身世之謎。,乾隆繼位後改為雍和宮,乾隆還多次以寫詩的形式表明,自己出生在雍和宮,乾隆在《新正詣雍和宮禮佛即景志感》中有「到斯每憶我生初」的詩句,說明自己出生在雍和宮,又在《新正雍和宮瞻禮》中說「齋閣東廂胥熟路,憶親唯念我初生」這裡不僅說乾隆出生在雍和宮,並指出了出生地點,雍和宮東廂房,乾隆還在雍和宮禮佛時說過,「十二初齡才離此,訝今瞥眼七旬人」。
  • 乾隆帝和魏瓔珞的兒子嘉慶皇帝究竟是不是漢人?
    首先從其父親乾隆帝來看,民間一直傳說乾隆是浙江海寧陳世倌陳閣老的兒子,被雍正妻子使了掉包計用一個女孩換至王府撫養,乾隆長大後知道真相還曾借南巡之名去海寧拜祭親生父母,金庸先生的小說《書劍恩仇錄》中最大的秘密就是乾隆身世之謎,金庸先生的故鄉就在浙江海寧,估計是從小就聽多了乾隆身世的種種傳說,金先生的小說精彩非常,書中人物陳家洛和香香公主的愛情故事更是感人至深,也使得乾隆是漢人的說法流傳的更廣
  • 書劍恩仇錄:被未婚男人追求怎麼辦?駱冰教你3招走天下
    《書劍恩仇錄》裡有很多種感情模式,有一種是駱冰和餘魚同那種:優秀男青年愛慕已婚少婦,一直放在心裡,某天終於爆發,表白,被拒絕,但大家還是朋友。她的笑中,帶著女性的嫵媚。就像書中寫的那樣:回眸嫣然一笑,笑容未斂而火光已熄。駱冰可以和你做兄弟,大家一起吹瓶子,喝高了你拍她肩膀,哥倆好呀,但你絕對不會拍錯了部位。
  • 乾隆身世之謎 乾隆的生母究竟是誰?
    藍字" 免費訂閱 乾隆身世之謎乾隆的生母究竟是誰?乾隆在歷代皇帝中是非常有名的,因為他的功績,可以說是一位名君了!不過他的身世一直像謎一樣。有關乾隆皇帝的身世之謎說法有很多,有關於誰是他生母的傳說也不少,他的身世真可謂是九曲十八彎,幾經周轉,他的親生母親由駐防熱河的鈕祜祿氏變為南方漢人「傻大姐」,而且還有傳聞說他的親生母親其實姓李,而且是個很醜的宮女……小編看著眼都花了,真是五花八門啊,一位皇帝的身世能如此離奇,真是少有的!
  • 乾隆的生母是誰?揭秘乾隆身世之謎
    但是,名人就是是非多,乾隆皇帝身上的傳聞特別多,其中誰是他的親生母親即是一個大問題。乾隆生母疑案從清末出現至今,影響頗深, 被眾多文學、影視作品編入故事,在民間談論地沸沸揚揚,就是在學術界,也曾掀起過考據熱潮。
  • 乾隆皇帝撲朔迷離的身世,他到底是誰的兒子?
    乾隆帝有一說,乾隆乃陳氏之子乾隆皇帝是清朝有名的皇帝,興修水利,發展生產,開創了乾隆盛世,他六次下江南巡視,場面浩大,也給民間留下了許多傳說。當然最著名的傳說當屬於乾隆皇帝的身世傳說,當然任何說法都不可能是空穴來風,無中生有,既然有人能夠提出疑點,其中肯定就有讓人覺得蹊蹺的地方,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些傳言。有種說法是乾隆是海寧陳氏的兒子,這種說法存在於私家書寫的野史《清朝野史大綱》《高宗與海寧陳氏》當中,當然這種說法在民間被傳得沸沸揚揚。
  • 傳說乾隆皇帝並非雍正的親生兒子,那他究竟是誰的兒子?細思極恐
    就連金庸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中也是這樣描述的。金庸先生這樣寫並非空穴來風。因為,自清末以來,野史筆記和民間傳說中確實都認為乾隆皇帝是海寧陳家陳閣老的兒子。陳閣老,俗名陳世倌,生活在浙江海寧縣。海寧縣雖小,卻因為在那裡能夠看到氣勢磅礴的海潮而聞名於世。
  • 再談《書劍恩仇錄》之紅花會:身在河裡,卻偏要嚴守井的規矩
    今天繼續和大家聊《書劍恩仇錄》中的紅花會。上一篇文章,我指出紅花會存在的最根本性問題,就是「有宗旨無路線,有紀律無綱領」。這一篇,咱們再來探討另一個革命失敗的原因,那就是「身在河裡,卻偏要嚴守井的規矩」。先說兩句題外話。之前的文章,我看到有些朋友留言:「小說而已,那麼較真幹嗎?」對此我是這麼看的:一個虛構的故事,我們僅看個熱鬧,樂呵樂呵,這當然也很好。
  • 乾隆送給親弟弟與《延禧攻略》中的和田玉——背後藏著多少秘密
    從文學影視、詩詞歌賦的隻言片語中,解讀一下和田玉對國人潛移默化的影響。其一是前些天熱映的清宮劇《延禧攻略》中有這樣的一個情節,皇后大壽,純妃千挑萬選的進獻了一件「暖玉」玉佩,並稱其在寒冬時節佩戴在身上能隱隱升溫。還有人從旁道出了其和田玉的身份。
  • 金庸四部小說中的19位奇女子,風姿絕豔,身非凡花吐芬芳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最初連載於1957~1959年的《香港商報》,後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的第一部。梅超風,《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中的奇女子。為求花葉相護長,黑衣改代昔年妝。風姿絕豔朝陽女,悲思低吟黃土旁。
  • 乾隆的生母真的是一個普通的漢家女子?
    因此,我們對於清朝的人物歷史、宮廷爭鬥知之甚祥,也就不顯得奇怪。 每當提起乾隆,人們對他的印象多是「孝子」、「仁君」、「長壽皇帝」。作為盛世名君,乾隆廣泛為人熟知,卻又熟悉的有些片面。談及乾隆生平,有的人會將注意力放在他的治國理政、社會改革上,而有的人則將目光聚焦在乾隆後宮妃子宮鬥大戲上。
  • 撲朔迷離:從《延禧攻略》等電視劇中,看乾隆的生母究竟是誰?
    乾隆皇帝恐怕是中國「戲份」最多的皇帝。不僅因為他在位時間長,發生的故事太多太多,就連他自己的身世,也夠拍幾部電視劇的,而近幾年的熱播四部電視劇中,也都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而這些答案,跟歷史上乾隆的身世之謎,一致嗎?
  • 乾隆皇帝身世之謎
    乾隆皇帝的歷史功績赫赫有名,然而他的身世之謎至今沒有解開。乾隆皇帝,即愛新覺羅·弘曆,是清王朝定鼎中原後的第四位皇帝。他在位60年,勵精圖治,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 孔慶東悼念金庸,曾稱金庸一部作品超過梁羽生古龍所有作品八倍!
    曾有網友稱:金庸最差的作品書劍恩仇錄在一般武俠小說中也屬於中下的了,然而,孔慶東怒懟:胡說八道!一部《書劍恩仇錄》的價值,超過梁羽生古龍所有作品總和的八倍!另外,孔慶東教授之前還著重講解了武俠世界裡的別有洞天,他曾提到:金庸筆下,不僅有高山大河般的英雄愛情,令人感佩,還有那些小人物的愛情、惡人的愛情,均不同尋常。愛情的深廣性和典型性,金庸可與任何言情大師一決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