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中益氣湯 ——幫助你驅趕懶蟲

2021-02-22 閒靜時光

一篇文章講透月經不調!| 生活妙方

到底是懶蟲附體還是中氣下陷?補中益氣湯告訴你答案!

如今,90後基本上已經肩負起賺錢養家的責任了,工作自然是很拼命繁忙的。但偶爾也會覺得自己狀態不是很好,乃至於影響工作。

具體表現為:體型不是胖就是瘦;總是提不起精神;愛感冒;心胸動不動就覺得發熱;還有,容易鬧肚子、記憶力下降、皮膚粗糙等症狀。

很多人覺得這個好像是「不想上班症候群」。

哎!這您可就說錯了,這些症狀不應該出現在一個擁有健康體魄的人身上。

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氣下陷啦!


這些症狀都比較好理解,關鍵是怎麼解釋這個心中發熱。明明是氣虛,是寒證比較明顯吧?實際上,說起氣虛發熱,古人跟咱們一樣,也是有點懵。不過,補中益氣湯的創始人李東垣給了我們一個答案。

咱們可以把這個脾胃之氣想像成一個氣球,氣充足的話就可以浮在人體的正中央,完成它的使命。但若是餓著它,或者撐著這個氣球,那氣球就有可能洩了氣,慢慢下降了。降到哪呢?下面自然是腎所在的地方。腎火便跑到脾胃應該在的中焦去,所以就形成了發熱的症狀。

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中氣下陷啦!

具體醫案見——到底是懶蟲附體還是中氣下陷?補中益氣湯告訴你答案!

中醫認為人的胸中有「中氣」,支持著人體的正常功能,如果你的營養不足了,導致氣虛,那麼這個中氣就會向下走,這樣的人常常會感覺到自己沒有力氣,說話提不上來氣,不愛說話,臉色蒼白,頭暈。

本來食物在胃腸內,在中氣的固持下,可以慢慢地走完消化的過程,結果現在固持不住了,很快就瀉了出去,結果就是鬧肚子。

還有,您想,脾氣一虛,它的運化穀食的能力自然也就弱了,所以這個人就更不愛吃飯了。

這可以當做一個小循環,不按時吃飯——脾氣虛——運化失常——懶於飲食——氣虛下陷。


補中益氣湯的創始人是李東垣

脾氣虛日久,久洩久痢,久病體虛等都有可能導致中氣下陷的發生。

組   方:黃芪(蜜炙)、黨參、甘草(蜜炙)、白朮(炒)、當歸、升麻、柴胡、陳皮、生薑、大棗。

黃芪:生黃芪可以起到固表的作用,加強人體外邊的防禦系統。如果把黃芪用蜜給炙了,則會起到補中益氣的作用。

生黃芪使用的量可以大,但是蜜炙黃芪的量要嚴格遵守方劑的規定,蜜炙的很容易生熱。

為什麼方子裡面還加上了陳皮呢?那麼多的氣同時補入人體,人體是受不了的,最大的感受就是氣悶,胸悶,有點壅住了,這時稍微加上一點理氣的陳皮,則沒有這個毛病出現了。

有的不贅述了。

升麻和柴胡,把這個氣升上來,這個方子就比較完整了。‍‍‍‍‍

這個時候,問題又來了,補中益氣湯中的藥物,除了升麻和柴胡之外,都是性溫或甘溫的,這怎麼能治療發熱呢?這其實就涉及到「甘溫除熱」的理論了。

所謂「甘溫除熱」,是因為補中益氣湯中的人參、黃芪、當歸能輔助正氣與邪戰,邪去即熱退。當然,也不是所有發熱,都能用甘溫來解決,只有虛證發熱的時候,大家可以用一用。

什麼時候該吃,什麼時候不該吃,這裡給大家一個規範。

1.症有虛象:或乏力、或頭暈、或多汗、或心下空、或久瀉、或不是因實熱的尿頻、或常惡風且易感冒。若有氣短感,則最為典型,即中氣下陷證。

2.形有虛象:或面色晄白、或蒼白、或萎黃、或體胖而氣不足、或消瘦而氣不足、或語怯等。

3.脈有虛象:或弱、或細、或數、或弦、或芤、或略大。

4.舌有虛象:或嫩、或淡、或瘦、或胖大、或多齒痕。

無論何種疾病,只要具備上述四方面之二,便是補中益氣適應證。

附子理中丸溫脾散寒,止瀉止痛。用於脾胃虛寒、手足不溫等。歸芍地黃丸:肝腎陰虛(婦女)。滋陰養血、柔肝補腎,婦女經期失血過多會傷陰。

      組    方六味地黃丸(熟地黃、山萸肉、山藥、牡丹皮、澤瀉、茯             苓) +當歸+白芍

適 用 病 症:婦女腎虛而引起的崩漏、頭暈、乏力、腰腿酸疼、耳鳴、足跟痛
桂附地黃丸: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所致的腰膝酸痛、肢體浮腫、小便不利、老人尿頻。

主     治:腎陽虛和陰陽兩虛

適合人群:陽虛者,畏寒怕冷,四肢不溫,舌苔色淡而多苔者。金匱腎氣丸:溫補腎陽,化氣行水。用於腎虛水腫,腰膝酸軟,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組    方:六味地黃丸+ 桂枝、附子、牛膝、車前子。組   方:黃芪(蜜炙)、黨參、甘草(蜜炙)、白朮(炒)、當歸、升麻、柴胡、陳皮、生薑、大棗。玉屏風散:補益劑,益氣固表止汗。主治表虛自汗。黃芪建中湯:溫養脾胃,治療虛寒性胃痛,腹中拘急疼痛,自汗。組    成:黃芪、桂枝、白芍、生薑、炙甘草、大棗、飴糖。人參歸脾丸:益氣補血,健脾養心。用於氣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黃,月經量少,色淡。組   方: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黃芪、當歸、木香、遠志、龍眼肉、酸棗仁。人參健脾丸:健脾益氣,和胃止瀉。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飲食不化、脘悶嘈雜、噁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組   方:人參、白朮、茯苓、山藥、陳皮、木香、砂仁、炙黃芪、當歸、酸棗仁、遠志。加味逍遙丸:為和解劑,具有疏肝清熱,健脾養血之功效。組  方柴胡、當歸、白芍、白朮(麩炒)、茯苓、甘草、牡丹皮、梔子(姜炙)、薄荷。


四 逆 散:為和解劑,調和肝脾,透邪解鬱,疏肝理脾。

組   成 柴胡(6克) 枳實(6克) 芍藥(6克) 炙甘草(6克)

方   解:柴胡既可疏解肝鬱,又可升清陽以使鬱熱外透,用為君藥;芍藥養血斂陰,與柴胡相配,一升一斂,使鬱熱透解而不傷陰,為臣藥;佐以枳實行氣散結,以增強疏暢氣機之效。

適   用:調理肝氣不舒導致的氣機鬱滯,出現身體表裡、上下不能調和,陽氣鬱閉於內,四肢逆冷的情況。

桃紅四物湯:養血活血,血虛兼血瘀證適用。

組     方:當歸、熟地、川芎、白芍 、桃仁、紅花。

血府逐瘀湯:桃紅四物湯+四逆散+其他

組   方:當歸九克、生地九克、桃仁十二克、紅花九克、枳殼六克、赤芍六克、柴胡三克、甘草三克、桔梗五克、川芎五克、牛膝九克。

功    效調暢氣機,活血化瘀,養血。用途甚廣,嚴重低估。

作用被遠遠低估的血府逐瘀湯 | 生活妙方

八  珍  湯:四君子(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四物湯(熟地、當歸、芍藥、川芎)

功    效:具有益氣補血之功效。主治氣血兩虛證

十全大補湯四君子湯+四物湯+黃芪+肉桂

功    效溫補氣血,治諸虛不足。

 

桔梗元參湯:桔梗9克 元參9克 杏仁9克 橘皮9克 法半夏9克 茯苓9克 甘草6克 生薑9克。

功   效調理脾胃氣機升降,調暢肺氣(清鼻涕的肺氣虛寒型鼻炎患者才可以,兒童用量減半,沒有中成藥)。

方   解:茯苓祛脾中溼氣,升脾之陽氣,半夏降胃氣,甘草和中,桔梗宣發肺氣,元參(玄參)清咽利喉,起腎水上行,杏仁降肺氣,陳皮開肺氣,生薑暖中散寒。

中醫惠民,惠及蒼生!

正安答摩  一學就會

End -

   喜歡就在右下方點亮「在看」

           

     

相關焦點

  • 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內外傷辨惑論》【組成】
  • 補中益氣湯臨床
    補中益氣湯不僅可以治胃下垂,而且諸凡臟器下垂之症均可治之,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因為這些病的發病原因均與氣虛下陷、無力舉託有關。補中益氣湯是益氣昇陽的好方子,用之得當,無不奏效。但在使用時如加上炒枳殼50克、桔梗10克,收效較原方更為理想。
  • 補中益氣湯的七大妙用
    證為中氣下陷,脾胃氣虛,清陽不升,故呃聲連連以求自救。投補中益氣湯加味治之。補中益氣湯不僅可以治胃下垂,而且諸凡臟器下垂之症均可治之,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因為這些病的發病原因均與氣虛下陷、無力舉託有關。補中益氣湯是益氣昇陽的好方子,用之得當,無不奏效。但在使用時如加上炒枳殼50克、桔梗10克,收效較原方更為理想。
  • 重新認識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由黃芪、炙甘草各五分,人參、當歸身、橘皮、升麻、柴胡、白朮各三分組成,是李東垣創製的中醫名方。
  • 你會用補中益氣湯麼?
    如煩猶不止,少加生地黃補腎水,水旺而心火自降」,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加黃柏、生地黃似乎才成為完整的治療脾胃內傷「始得之證」的補中益氣湯,但臨床上遇到的病人,多數都不屬於「始得之證」而已經是延誤很長的一段時間的了,為了更大範圍地可以用到補中益氣湯,這才在正規的方藥中沒有將此二味藥列入。
  • 補中益氣湯的七個運用!
    補中益氣湯出自李東垣的《脾胃論》,功能昇陽益氣,調補脾胃。主治因脾胃氣虛所致的表熱自汗,心煩口渴,頭痛惡寒,少氣懶言,四肢乏力,飲食無味,脈虛弱或洪大等症。筆者運用此方,治癒了許多疑難雜症,今列舉所治如下。
  • 補中益氣(青木瓜紅棗雪耳湯)
    3,鍋中注入清水1200毫升,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滾後文火密蓋悶煲2至3小時,加少許鹽調味即可飲用。青木瓜:味酸性溫。又稱:鐵腳梨、秋木瓜、酸木瓜。中藥材的青木瓜與一般吃的水果不同。一般市面的青木瓜,又名:番木瓜,屬於番木瓜科,含有木瓜酵素,可以幫助消化,不少女性都知道木瓜具有豐胸的功效,這是因為木瓜中含有的木瓜酶對乳腺的發育有幫助;中藥青木瓜是薔薇科植物,主要有四種功效: (1)平肝舒筋(2)和胃化溼(3)防腫止痛(4)吐瀉轉筋。西醫藥理發現,青木瓜中含有的酵素,可以促進肝細胞修復;青木瓜含有的「木瓜酚」,有抗菌作用,能抑制腸道菌和葡萄球菌。
  • 補中益氣的藥有哪些?
    中氣不足常使人感到精神病和疲倦,給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要及時的補中益氣,緩解一些不好的情況。可以服用補中益氣的藥,現在這種藥物也是很多的,效果也好,那麼補中益氣的藥有哪些,接下來我就到大家了解一下相關知識。
  • 補中益氣湯,主要是升提陽氣的,稍微運動一下就出汗,直腸脫垂等
    今天的方子我們來講補中益氣湯,這個應該是很多人聽過了,即使沒聽過,看著這名字,功效也能猜出個八九了。補中益氣湯由黃芪,人參,白朮,炙甘草,柴胡,升麻,當歸,陳皮,升麻。方中重用黃芪,味甘微溫,入脾肺經,補中益氣,昇陽固表。人參、炙甘草、白朮補氣健脾,與黃芪合用,以增強其補中益氣之功。血為氣之母,氣虛時久,營血虧虛,故用當歸養血和營,協人參、黃芪以補氣養血。陳皮理氣和胃,使諸藥補而不滯。
  • 《補中益氣湯》調理盜汗,只適合這1種人,其他人喝就是遭罪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把盜汗稱作「寢汗」,直到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一書中,才形象地用「盜汗」來命名人們在睡夢中出汗這種病症。自此以後,歷代醫家均沿用此名,中醫認為盜汗多為腎陰虛所致。而在臨床中,許多醫家都會使用《補中益氣湯》來調理盜汗,但是你知道嗎?
  • 補中益氣,還治胃潰瘍的湯!來一碗吧
    3.補中益氣它的主要功效是補中益氣,適用於各種氣虛不足、四肢無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者。4.養血黨參補氣兼能養血。氣血兩虛、氣短心悸、疲倦乏力、面色蒼白、頭昏眼花、胃口不好、大便稀軟、容易感冒的人,可服用黨參。5.防治胃潰瘍它具有調節胃腸運動、抵抗潰瘍、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等作用。
  • 《輕鬆學名方 (六) 補中益氣丸 》2
    他吃了半年,一百多副補中益氣湯,由80多斤吃到一百一十斤。哇,我當時就想到了這麼重的病都可以枯木逢春,瘦後長豐滿,憑什麼?憑補中益氣。所以反覆打噴嚏,一定是你底子虛。而補中益氣湯直接就是補底子的方。所以慢病久不治的,補中益氣湯主之。你記住這句話。慢性疾病,你老是來來回回搞不了,補中益氣湯。中氣足百病除,中氣虛萬邪欺。
  • 講稿 | 補中益氣湯應用舉隅——兼論東垣其人
    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一提到補中益氣湯想到的就是「昇陽舉陷」。這很怪。我用「補中益氣湯」和「昇陽舉陷」相關關鍵詞去檢索,搜出來的文字都出自解放後才被寫出來的書。合上這些書,我們去看創此方者怎麼說。李東垣在《脾胃論》和《內外傷辨惑論》都詳細論述的補中益氣湯的組方思路和加減用法。
  • 補中氣不足之聖藥,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具補中益氣,昇陽舉陷之功效。為治脾虛氣陷證。其症有飲食減少,體倦肢軟,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大便稀溏,舌淡脈虛等。
  • 呃逆、胃下垂、月經過多、眩暈、哮喘,補中益氣湯的6個例子
    小編導讀補中益氣湯出自李東垣的《脾胃論》,功能昇陽益氣,調補脾胃。補中益氣湯不僅可以治胃下垂,而且諸凡臟器下垂之症均可治之,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因為這些病的發病原因均與氣虛下陷、無力舉託有關。補中益氣湯是益氣昇陽的好方子,用之得當,無不奏效。但在使用時如加上炒枳殼50克、桔梗10克,收效較原方更為理想。
  • 補中益氣湯治療不孕,用到「點」上是關鍵
    治療策略  洩水化痰為主,佐以補脾胃之氣。本病本虛標實,治宜洩水化痰,治標為主;佐以補脾胃之氣,使水液運化正常,痰溼自然消退。方用加味補中益氣湯,即補中益氣湯健脾補氣,加茯苓、半夏祛痰溼。4.隨證治之  陳皮、半夏、茯苓洩水化痰;眉批雲十劑後加杜仲、續斷以補火生土,且能溫腎助孕。6.治病求本  補中益氣湯升提脾氣,有利於水溼下行。7.
  • 中醫一碗湯,補脾益氣,脾胃一調百病安
    中醫補中益氣湯,補脾益氣宋金時期著名醫學家李東垣是「補土派」(五行中「胃」對應「土」)的代表人物,他以「人以脾胃中元氣為本」的原則,結合當時人們由於飲食不節、起居不時、寒溫失所導致的胃氣虧乏,創製了調理脾胃的代表方劑——補中益氣湯。
  • 春季一定要喝的湯,益氣解乏、補脾健腎,大人孩子都適合
    今天碗爸就跟大家分享一道補脾健腎的春季老火靚湯。  熬湯,其實就跟熬夜一樣,熬夜一時爽,一直熬一直爽;熬湯一時香,越熬越有味。 但為了身體,為了脾腎,多熬幾次這碗湯喝,少熬夜。氣味甘、微溫、無毒,有補中止痛、滋補肝腎、益氣補血、滋陰清熱、調經活血等功效白果:性平味甘,「熟食溫肺益氣、定喘嗽、縮小便、止白濁」——《本草綱目》
  • 明代著名醫學家薛己先用補中益氣湯,後用六君子加減治虛寒便血案
    書中論述腫瘍、潰瘍、發背、腦疽、肺癰、肺痿、疔瘡、瘰癧、痔漏、咽喉、楊梅瘡等外科主要病症,每病先列脈證、治則,再列臨床醫案,詳記證候診斷及治法方藥,收載醫案數量較多。 【醫案】 薛已先用補中益氣湯,後用六君子加減治虛寒便血案 薛立齋治一男子髒毒下血,服涼血敗毒藥,不惟血不能止
  • 湯料篇 – 牛秋魚淮山湯 (預防感冒,補脾益氣)
    牛秋魚淮山湯特點:預防感冒,補脾益氣#湯譜 #秋天湯 #煲湯 #燉湯牛秋魚即牛尾魚,有補脾益氣、開胃的功效,它的膠質亦能養顏。胡蘿蔔味甘,性平, 有健胃消食,養肝明目,清熱解毒,利腸胃之功效。淮山性潤,益氣健脾,兼補肺、脾、腎三髒之陰。益精等多種功效,滋補作用甚佳。鮮山藥的黏液滑滑的,但這些黏液有豐富的酵素,能起到滋潤的功效,而且可以增強免疫力。無花果有潤腸功效,性平,味甘。歸心、脾、胃經,潤腸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