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一定要喝的湯,益氣解乏、補脾健腎,大人孩子都適合

2021-02-16 小碗

氣溫上升,萬物萌春,身體也需要補充一波新能量。

 

加上現在熬夜的人越來越多,經常熬夜,容易出現頭暈目眩,腰膝酸軟,脾腎兩虛的症狀。

 

今天碗爸就跟大家分享一道補脾健腎的春季老火靚湯

 

 

熬湯,其實就跟熬夜一樣,熬夜一時爽,一直熬一直爽;熬湯一時香,越熬越有味。

 

但為了身體,為了脾腎,多熬幾次這碗湯喝,少熬夜。

氣味甘、微溫、無毒,有補中止痛、滋補肝腎、益氣補血、滋陰清熱、調經活血等功效

白果:

性平味甘,「熟食溫肺益氣、定喘嗽、縮小便、止白濁」——《本草綱目》

蓮子: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澱粉、磷脂、生物鹼、類黃酮以及多種維生素等營養保健成分,具有清熱降火、降血壓、促進睡眠、改善肌肉彈性、補精、防癌抗癌等功效作用。

這碗湯,熬足兩個小時,不僅醇香可口,且不熱不燥不寒,並有益腎補脾固精的功效,春天要喝,喜歡熬夜的人更要多喝!

看1分鐘視頻:


1隻烏雞  25g白果  

50g蓮子  50克糯米

 

 Ps:五歲以下的小兒忌食白果

 

 

1.先把烏雞拖出來,斬了!斬成三大塊就行。

 

2.然後煮沸水,將斬好的雞焯一遍水。

 


3.將白果、蓮子洗淨,糯米用水浸泡10分鐘,洗淨,然後將所有食材放入砂鍋中。

 

4.然後,你得挺住,熬2小時才能開鍋。最後再加點鹽就OK了。

 

 

 



為每個辛苦的[做者],獻上趣味的說菜方式。

 

烏雞補脾益腎,白果溫肺益氣,蓮子善健脾固腎,糯米溫中暖胃、調補臟腑,合而為湯,補脾健腎功效更上一層,也是味鮮可口、補而不膩的補品。

 

以後別熬夜了,有時間多熬點湯喝吧~

這是小碗設計的做菜風格,

你喜歡嗎?

 

菜式你學會了嗎?

你有什麼需要進一步了解的嗎?

 

相關焦點

  • 喝這些養生粥 補脾益氣增強免疫力
    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一下喝這些養生粥 補脾益氣增強免疫力,脾胃不好似乎是所有人的通病了,如果經常腸胃不好的話,一定要引起重視,會出現很多的疾病問題,比如說脾胃虛弱,食慾脾胃不好似乎是所有人的通病了,如果經常腸胃不好的話,一定要引起重視,會出現很多的疾病問題
  • 穀雨後,不懂喝這湯可惜了,益氣養肝補腦益智,孩子一定要多喝
    穀雨後,不懂喝這湯可惜了,益氣養肝補腦益智,孩子一定要多喝!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食星期八,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道特別適合上學孩子喝的靚湯——天麻魚頭湯。天麻魚頭湯是一道廣東的傳統名菜,既取藥補之效,又取入口之鮮濃。魚頭肉質細嫩,除了含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B1之外,它還含有卵磷脂,可增強記憶、思維和分析能力,使人變得更聰明。毛澤東就非常喜歡吃魚頭,他曾經講過:「吃大頭魚一定會使人大腦發達,越來越聰明」。天麻屬蘭科植物類,取其莖部生曬製藥。
  • 《補中益氣湯》調理盜汗,只適合這1種人,其他人喝就是遭罪
    而在臨床中,許多醫家都會使用《補中益氣湯》來調理盜汗,但是你知道嗎?《補中益氣湯》若是調理盜汗,只適合這1種人,如果其他人喝了就是遭罪。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補中益氣湯》僅僅適合陽虛型盜汗。
  • 中醫一碗湯,補脾益氣,脾胃一調百病安
    於是,一切臟腑之氣虛,用補中益氣法都應該有效。所以,後世中醫把「中」的含義特化,即指動物的消化系統。中醫稱為脾胃。《黃帝內經》裡說:「脾在志為思,過思則傷脾。」這裡的「思」是思慮、思考的意思,思慮過度,就會傷害到脾。正常的思考、工作和學習,屬於「思」的正常範疇,不會影響身體的健康,但是過度的「思」,則會導致身體的失衡,對健康是不利的。
  • 補中益氣湯
    其熱為勞役內傷所致,故李氏明確指出:「惟當以辛甘溫之劑,補其中而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至於脾胃氣虛證、氣虛下陷證,亦皆由飲食勞倦、損傷脾胃所致。所治之脾胃氣虛證,當與四君子湯證同類,惟其虛之更甚。脾主升清,脾虛則清陽不升,中氣下陷,故見脫肛、子宮下垂及久洩、久痢等症。是方治證雖分三端,然脾氣大虛之機屬異中之同,故補中益氣湯補益中氣,乃取法之本。
  • 湯料篇 – 牛秋魚淮山湯 (預防感冒,補脾益氣)
    牛秋魚淮山湯特點:預防感冒,補脾益氣#湯譜 #秋天湯 #煲湯 #燉湯牛秋魚即牛尾魚,有補脾益氣、開胃的功效,它的膠質亦能養顏。胡蘿蔔味甘,性平, 有健胃消食,養肝明目,清熱解毒,利腸胃之功效。有補血氣和滋養脾胃的功效,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煲湯。淮山性潤,益氣健脾,兼補肺、脾、腎三髒之陰。益精等多種功效,滋補作用甚佳。鮮山藥的黏液滑滑的,但這些黏液有豐富的酵素,能起到滋潤的功效,而且可以增強免疫力。無花果有潤腸功效,性平,味甘。歸心、脾、胃經,潤腸通便。
  • 適合女人養生喝的4款湯,既調經又補血
    「女人是水做的」,所以要注重保養。生活中,很多女性不但要工作,還要顧及孩子、家庭,所以要承擔更多的壓力,身體難免會有吃不消的時候。所以,女性朋友一定要懂得好好養護自己的身體。如何保養?湯是最養人的,沒事的時候,不妨煲湯來喝。接下來就給大家來介紹下適合女性養生喝的湯品有哪些。原料:南瓜500克,紅棗10克,紅糖適量,清水2000毫升。
  • 重新認識補中益氣湯
    「心火乘脾,須炙甘草之甘以瀉火熱,而補脾胃中元氣,若脾胃急痛並大虛,腹中急縮者,宜多用之。」炙甘草的用法,原文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其實僅僅說甘草「補脾胃中元氣」可能還是有點抬舉甘草,甘草只有在與人參配合的時候,才會「補脾胃中元氣」。 接著加當歸身,是用來「和血脈」的,李東垣的「和血脈」是什麼意思?
  • 補中益氣湯臨床
    補中益氣湯不僅可以治胃下垂,而且諸凡臟器下垂之症均可治之,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因為這些病的發病原因均與氣虛下陷、無力舉託有關。補中益氣湯是益氣昇陽的好方子,用之得當,無不奏效。但在使用時如加上炒枳殼50克、桔梗10克,收效較原方更為理想。
  • 補脾益氣兼祛溼,山藥芡實與蓮子
    脾的旺盛會使胃強健起來,從而使消化功能處於旺盛的狀態,消化功能旺盛有利於營養的吸收,因此這時正是補身的大好時機。而穀雨前後溼度較大,溼邪易侵入人體為患。此時適當進補一些有利於身體祛風溼、益肝補腎、補血益氣功效的食物,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還可為安度盛夏打下基礎。
  • 補中益氣湯的七大妙用
    補中益氣湯不僅可以治胃下垂,而且諸凡臟器下垂之症均可治之,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因為這些病的發病原因均與氣虛下陷、無力舉託有關。補中益氣湯是益氣昇陽的好方子,用之得當,無不奏效。但在使用時如加上炒枳殼50克、桔梗10克,收效較原方更為理想。
  • 同樣是補脾,這6大補脾方法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有的人是越補越虛
    脾在人體到底有什麼作用,為什麼那麼多人都想著補脾脾為後天之本,乃氣血生化之源。脾旺者,氣血亦旺;生機不絕,雖病可愈。若脾虛,不欲飲食,則「谷氣竭,命乃絕」。凡病:能食者,易愈;惡食者,難療。因此,補脾是臨證中十分重要、十分常用的主要方法之一。
  • 6款簡易補湯,適合秋天喝的湯!
    都市疲於奔命的上班族、白領,不想提早衰老身體差,就得有湯水滋潤補身材好,可是平日上班這麼忙,有哪些湯可以快捷簡單的呢?  2、放煲湯電鍋,加入生慄子(去皮)、大棗、蓮子之後加入拍松的姜塊、大蔥段、火腿塊,小火煲2小時。  3、不放鹽,出鍋前放平菇煲半小時,撒上小蔥碎。  提醒:放入火腿就不必放鹽,根據口味調整鹹淡,大棗給湯帶來一點甜絲絲的味道。  功效:豬肉性平,味甘鹹,性平。有滋養臟腑,補中益氣,滑潤肌膚之功。用於氣血不足,體弱血少,熬夜失眠,津枯造成的傷神便秘等。
  • 補中益氣湯 ——幫助你驅趕懶蟲
    這些症狀都比較好理解,關鍵是怎麼解釋這個心中發熱。明明是氣虛,是寒證比較明顯吧?實際上,說起氣虛發熱,古人跟咱們一樣,也是有點懵。不過,補中益氣湯的創始人李東垣給了我們一個答案。咱們可以把這個脾胃之氣想像成一個氣球,氣充足的話就可以浮在人體的正中央,完成它的使命。
  • 冬天這麼吃、這麼補、這麼搭!孩子不健康才怪!
    秋冬季節寒冷乾燥,這段時間大人孩子都可能會有咽喉幹癢、咳嗽的狀況,而且持續時間也特別長。然而是藥三分毒,藥這東西終歸是不能老吃的,而且讓孩子吃藥太費勁了!那怎麼辦?今天咱就學些不吃藥的好方法,快給孩子做起來!
  • 補中益氣湯的七個運用!
    補中益氣湯出自李東垣的《脾胃論》,功能昇陽益氣,調補脾胃。主治因脾胃氣虛所致的表熱自汗,心煩口渴,頭痛惡寒,少氣懶言,四肢乏力,飲食無味,脈虛弱或洪大等症。筆者運用此方,治癒了許多疑難雜症,今列舉所治如下。
  • 鹿肉這樣做補脾益氣,調節人體血液循環系統
    鹿肉這樣做補脾益氣,調節人體血液循環系統鹿肉,是高級野味,肉質細嫩、味道美、瘦肉多、結締組織少,可烹製多種菜餚。鹿肉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糖和一定量的維生素,且易於被人體消化吸收,鹿肉性溫和,有補脾益氣、溫腎壯陽的功效。那麼今天小編就給你們分享鹿肉的做法。
  • 常喝小米粥,養胃氣,補虛損,脾虛的要多喝
    現在大家都在談養生,養生很重要,首當需要養的就是脾胃。調理脾胃,是養好身體的關鍵。是藥三分毒。要想脾胃好,對普通人來說,還是要重點關注日常飲食調養。《本草綱目》中就提到:小米「治反胃熱痢,補虛損,開腸胃」,喝小米湯可養胃氣,還能開腸胃,對脾胃的通補均有作用。無論是脾胃虛弱,還是脾胃有滯,適當喝點小米都是很適合的。
  • 補脾,是健康的根基,是一切疾病治療的關鍵
    脾虛之人又可堅持晨起喝生薑紅糖水,有助於溫脾,並能昇陽。其四,養脾的中藥及湯方脾為中土,為陽氣左升之樞機。歷代有不少養脾的中藥及湯方:健脾燥溼有蒼朮,有平胃散;補脾化溼有茯苓,有四君子湯;醒脾助運有草果,有醒脾散;溫脾祛寒有乾薑,有理中湯;升脾益氣有黃芪,有補中益氣湯;養脾和中有人參,有桂枝人參湯
  • 脾胃喜歡甜的5種甘味食物補脾養胃、防胃病
    生山藥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的功效,經常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咳喘、腎虛遺精、帶下、尿頻等症;熟山藥具有補脾健胃的功效,常用於脾虛食少、洩瀉便溏等症。總體而言,補陰宜用生山藥,健脾止瀉宜用熟山藥。生山藥主要是以湯匙刮成泥,配熱飯食用,或者是煮熟食用,對於養胃補虛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