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GAP,人們往往會想到那些簡簡單單的款式、牛仔褲和印著LOGO的上衣。自2010年登陸中國以來,GAP憑藉其簡約百搭的時尚風格和高性價比,贏得了各個年齡層消費者的喜愛。
作為全球快時尚巨頭的GAP,現如今的發展似乎走向落寞。不止營收數據連年下降,還陷入了「關店潮」。據福克斯新聞網23日報導,美國服裝巨頭GAP計劃到2024年初將關閉220家同名門店。這批門店被永久關閉之後,剩餘的GAP門店中將有高達80%不再位於購物商場之中。報導稱,GAP在關閉30%的北美門店之後,將更專注於發展電子商務業務。
GAP計劃大面積關店的消息,很快引起了業界的關注。不少業內人士猜測,曾經叱吒一時的快時尚品牌近幾年聲勢漸弱,這是否意味著行業洗牌被按下了加速鍵?
新浪輿情通大數據平臺的統計顯示,截至29日,「GAP計劃大面積關店」在全網引發2586條相關信息,其中發布內容最為活躍的平臺是公眾號,佔比24.98%;快資訊、騰訊新聞企鵝號、網易號等自媒體內容創作平臺的相關討論內容也比較多。而新浪微博的佔比僅7.26%,普通網民對該事件的討論稍顯沉寂。
事實上,今年頻頻傳出快時尚品牌「關店」的消息。今年5月,快消時尚品牌ESPRIT關店在即,所有門店、官網通過打折促銷清理庫存;7月,Zara母公司宣布於2020年及2021年關閉1000至1200間實體分店;而此前已有Topshop、Forever21、Newlook等品牌退出中國市場......
Esprit、Forever21快時尚品牌們黯然退場,剩下的頭部品牌也普遍遭遇發展瓶頸。
作為快時尚行業的四大巨頭,ZARA、H&M、GAP和UNIQLO一度在全球快速崛起,長期佇立於城市核心商圈。表面看起來四大快時尚品牌的發展步調相似,但各自的門道還是千差萬別。
近7天的時間段內,Zara、H&M、GAP的全網聲量相對較低,而優衣庫一路高歌猛進,全網聲量熱度高居不下。尤其臨近雙十一,各品牌線上線下的大促活動即將開啟,網民對優衣庫的關注度明顯熱情許多。
而觀察品牌全網相關信息的關鍵詞雲,發現Zara和H&M的時尚「穿搭」「搭配」標籤十分搶眼。相較於優衣庫和GAP的基礎簡約款式,年輕時尚的消費者們十分鐘愛Zara和H&M色彩明豔、設計前衛、緊跟潮流的服裝配飾,並且已經衍生出「Zara穿搭」「H&M穿搭」「試衣間穿搭」等極具品牌風格的「穿搭指南」。近段時間Zara的網民印象主要以「秋冬」穿搭為主,而H&M則靠「嬰兒」穿搭開闢出一條新穎道路。消費者們總能在Zara與H&M店鋪中找到流行時髦而又不失個人特色的服裝配飾。
另一邊,GAP深陷「關店」影響,網民對品牌關閉線下「門店」、開拓線上「電商」的破局之勢較為關心;此外,GAP亞洲區品牌大使「張天愛」的加盟也為品牌帶來一定熱度。而對於優衣庫來說,似乎從來不缺少話題。一方面,優衣庫已經積累起「便宜,舒適,面料優質,款式簡單容易搭配」的品牌印象和堅固的市場地位;另一方面,品牌在代言人的選擇上往往令消費者意想不到。今年,明星「王源」成為優衣庫新生代「創意代言人」,可謂是賺足了眼球。這也不難看出優衣庫抓住粉絲經濟,並向低齡消費者靠攏、讓品牌年輕化的意圖。
儘管四大品牌穩佔快時尚消費市場,但是根據今年各品牌公布的相關財報數據顯示: 擁有Gap、Old Navy等品牌的蓋普公司在2020年第一財季(2020年2月1日~5月2日)銷售額下滑43.1%;全球第二大服裝零售商瑞典H&M集團6月15日發布的財報顯示,截止5月底的第二個財季銷售額下降50%;Zara母公司、西班牙快時尚巨頭Inditex集團在2020年第一財季(2020年2月1日~4月30日),銷售額同比大跌44%;7月9日,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發布2020財年第三季度(3月~5月)銷售數據,收入下降39.4%。快時尚品牌們普遍遭遇營收下滑的問題,但總體來看,優衣庫母公司跌幅相對較小。
肉眼可見的,快時尚消費市場的飽和期逐漸來臨,而在這飽和的市場中,優衣庫似乎仍在高歌猛進。尤其隨著消費降級的呼聲愈發得到響應,更多的消費者將目光投向高性價比、穿著舒適的優衣庫。
近三個月來,優衣庫在全網引發的相關信息量高達165.02萬,平均1.81萬條/天。其中信息量峰值出現在10月13日,優衣庫官宣布@TFBOYS-王源 為優衣庫新生代創意代言人,引發全網信息量爆炸性增長,達到35.78萬。「國民偶像」與優衣庫的合作,讓品牌一時間風頭兩無。
除去官宣代言人帶來的品牌熱度,在優衣庫的全網關鍵詞雲中,「時尚」「舒適」「簡約」「優雅」等品牌形象也深深烙印在網民心目中。對於優衣庫,網民還多從「面料」「設計」「風格」「市價」「材質」等品牌體驗方面進行評價。
除了發揮代言人的優勢外,在服裝設計上優衣庫更是下了不小的功夫。尤其近兩年,優衣庫先後與潮流設計師Kaws、日本著名動漫七龍珠的聯名,一度遭到年輕消費者的「瘋搶」。光是2019年,優衣庫與不下20個IP聯名,大部分都銷售火爆。
有趣的是,優衣庫創立初期,被廣泛認為是GAP的「模仿者」。而如今GAP的落寞與優衣庫的熱鬧形成鮮明的對比。礪石商業評論 在看待GAP與優衣庫的今夕對比時寫道:「似乎是在上演著一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場景。但此間更值得思考的問題是GAP何以掉隊?快時尚何以集體『淪陷』?而優衣庫如何在模仿中,建立了自己的優勢?」
快時尚行業的式微或許不可避免,除了外部環境的影響,還與消費群體的變化有一定關係。快時尚品牌的消費主力往往是80後、90後、00後的年輕群體,消費理念與時俱進,在追求性價比之外,往往也對品質和設計風格提出一定要求。
對於「GAP計劃大面積關店」的消息,網友似乎並不驚奇。部分輿論認為,這與「GAP款式十幾年不變」「作為快時尚品牌卻趕不上潮流」「不重視中國市場」等有很大的關係。
不重視消費者的需求,不與市場積極接軌,想要重拾輝煌,光靠轉戰電商是不夠的。有業內人士指出:除非GAP能夠和李寧一樣在產品上做出改變,同時根據當下潮流發展,線上線下共同發展,重新吸引年輕人,方能扭轉命運,不然它只會繼續陷於定位模糊、銷售持續低迷、關店打折的死循環中。
也有商業評論人員表示,「GAP存在著諸多問題,但破局並不是沒有機會。GAP在兒童服裝領域的優勢有目共睹。把拳頭產品做到足夠強,形成對其它領域的帶動,逆襲不是沒有希望。儘管在下沉市場GAP的渠道受限,但電商還是為它提供了可能性。Old Navy的退出雖然表面上看是壞消息,但只要能做好用戶聚焦與深耕,目前的變局對GAP來說是危,亦是機。」
數據說明:本文由新浪輿情通撰寫製作,數據來源於新浪輿情通、微熱點、鈾媒等蜜度信息旗下大數據產品,部分引用外部公開數據與資料。歡迎引用及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