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娃,家裡書架越來越不夠用。從書房堆到客廳,現在幾乎每個角落都有了書。從小時候玩的洞洞書、翻翻書,到後來做啟蒙的分級、繪本……大概齊算算,家裡囤的書上千本是有了。
絕大多數都被翻閱了無數次,生生給娃餵成了「原版娃」,這是我養育孩子過程中頗值得驕傲的一件事。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我也發現我差點走入了一個誤區,那就是只管泛讀,而忘記了精讀。
我曾經一度是不在意「精讀」的。
為什麼呢?
一來,我相信「量變產生質變」,我覺得孩子小的時候要大量閱讀累積語感;二來,我發現市面上很多精讀課程都是學單詞、搞語法,根本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種「精讀」。那我想,還不如自己多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但帶著家裡的小書蟲刷了這麼多書之後,我有了一個深刻的體會:很多書泛讀了很多遍,都不如精讀一遍更讓孩子走腦、走心。
於是,我開始嘗試著自己帶孩子做精讀。我在網上看了大量經驗貼,跟著一點點摸索,但可惜,最後以失敗告終。
我太南了,真的!
思維導圖、閱讀技巧、單詞、知識拓展……每一條還要通過圖畫、遊戲各種形式一點點深入進去,重點是全部還要用英語進行!
先不說孩子理解到啥程度,光是我自己就立馬「繳械投降」。
鄧超連講故事都覺得壓力山大,泥萌想想我在家備課做精讀的慘狀,嘖嘖
DIY進行不下去,「精讀」這件事可不能就此打住。於是,我開始定定心心地考察市場上的機構,最後選擇了專門做原版精讀的在線平臺——HiRead。
先來給大家來個課程福利:
價值399元,限時1元搶購
附贈200G英語學習資源包
本期僅限100名
識別二維碼→選對應級別
添加班主任老師微信
我研究了一個多月,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些乾貨:精讀應該怎麼做。
精讀該從幾歲開始,每一步如何進階?很多家長心裡都一片茫然。
HiRead 非常好的地方在於,它提供了一整套「精讀體系」,讓我們知道其中的「通關秘籍」。
HiRead課程體系,點開大圖可查看詳細進階
學齡前,我是不建議加入精讀的。
孩子太小,接觸詞彙和語法學習會影響對英語的興趣;再有,這時候孩子理解能力有限,精讀也沒法做的很深入。
HiRead的課程設置正合我意,它是從6歲,也就是基本上小學左右時候開始做精讀,一直延續到中學。將精讀分為十個級別,目前課程開發到第六級。
六個級別覆蓋了從入門一直到過關PET的水平,正是大部分原版娃希望在小學畢業前「打卡」的重要階段。
第一級:
HiRead的精讀入門是從經典繪本開始的,選取了暢銷幾十年的經典故事、《紐約時報》暢銷繪本等一系列國外孩子的「必讀」之作。比如,《我會讀》I Can Read 故事系列,《小毛人》(Little Critter 系列)、《皮特貓》 Pete the Cat 系列、《大紅狗》系列等等。除此之外,還有著名的學樂科普 I Am 系列。這些書都屬於「閉眼入」的範圍,拿給孩子精讀也會收穫頗豐。閱讀難度從每頁幾個字、一句話開始,帶孩子接觸最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英文表達方法。藍思:240L~520L
1)精讀經典繪本蒼蠅小子Fly Guy 系列中的3本書、帕丁頓熊Paddington 系列中的2本書和啪嗒貓Splat the Cat 系列中的2本書 ;上面這些書都是好書,然而HiRead作為一家自稱為原版精讀的機構,真的能教好小朋友麼?它跟市面上那些一年幾百或者小几千的泛讀APP,像是伴魚繪本,ABC Reading,牛津樹這些等有什麼區別呢?
他們家課程,會以每周2節錄播和1節北美外教小班直播的方式,來達到完整的輸入+輸出學習閉環。
HiRead課程模式,點開大圖可查看詳細內容
在HiRead每個級別正式開課前,以及每個級別學習完成後,都會通過美國權威STAR測評, 來準確了解當前孩子的閱讀能力水平,進行分層教學。
每周2次,每次約30分鐘,
單詞+語法;知識拓展;閱讀技巧 + 文本特徵;批判性思維。
大家千萬別小看了錄播課,覺得錄播課都是不值錢的,那是你沒有看過HiRead的錄播課。他們家錄播課只能用「驚豔」2字來形容!
為什麼我敢這麼說?大家都知道,傳統教材的課程研發難度其實不高,因為教材已經足夠標準化了,開發課件非常容易,而原版書因為本質是真正正正的書本,所以要從中提煉出孩子每個年齡段需要的知識點,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在孩子4~6歲階段,虛構類書籍會佔據他閱讀的大部分內容。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以興趣養成為主,幫助他建立閱讀原版書籍這一良好習慣。
而書本的封面,對孩子的興趣養成至關重要!
比如I Can Read經典入門系列Pete the Cat《皮特貓》,在介紹了標題、作者及主角等基本信息後,HiRead會給孩子播放一段作者創作皮特貓的視頻,讓他們了解到喜愛的角色是如何從作者筆下誕生的。
這樣,他們在閱讀這本書時就會帶著好奇而不是牴觸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想要往下翻啦!
許多孩子背了那麼多單詞,卻還是記不住單詞的意思,比如下面的對話,相信在英語學習早期階段是見怪不怪的場面:
平時問孩子「狗」英文怎麼說,他說不知道。
再問孩子「dog」中文是什麼,他也不知道。
但是!我要說,「翻譯」和「理解」完全是兩碼事!孩子在純英文的環境下,通過圖片或視頻學會了「dog」這個詞,他會在下次看到圖片或看到真正的狗時脫口而出"dog!",甚至直接能蹦出"Look, there is a dog!" 這樣完整的句子,這才意味著真正的理解,把「dog」翻譯成「狗」對孩子而言是一個多餘的步驟。
而HiRead也深知類母語思維對語言學習的重要性,比如在講解經典繪本Biscuit《餅乾狗》中「drink」這個單詞時,外教老師不會去講這個單詞的中文意思,而是直接拿出一瓶飲料喝一口,讓孩子在腦海中直接建立起「drink」和「飲料」兩者的聯繫。
這種教學方式其實學名叫做TPR教學法,非常適合語言尤其是第二語言的教學。
在美國共同核心標準主要包括的課程——英語語言藝術(English Language Arts,簡稱「ELA」)中,英語不只是作為一種簡單的語言,而是作為學習諸如科學、歷史與信息技術等其他關鍵學科的工具來使用的。
因此,在HiRead的精讀課程中,老師並不只是照本宣科,把原版書的內容給孩子講解一遍就完事了,而是穿插著非常多的拓展內容。
比如在Level 3等級的課程中,有一本蘭登分級讀本 The True Story of Balto,這是真實在美國歷史上發生的事件,雪橇狗Balto救了整個阿拉斯加一個小鎮子人的性命。
這本書的精讀課上,老師不僅會拓展相關地理知識,還會帶孩子了解背後的歷史和文化。比如,老師會講到:Nome Alaska在哪兒?氣候又是怎樣的呢?
畢竟我們對阿拉斯加不熟悉,這時候老師會引導孩子聯繫自己的已有知識甚至生活經歷,提問:
在中國,哪個城市跟Nome Alaska一樣寒冷呢?
如果孩子有機會前往哈爾濱,那一下子就能建立起對Nome這個城市的直觀認識。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閱讀也是如此。我們總不希望,也不可能將來所有的閱讀都靠課程和老師來教吧?最終孩子還是要能成為獨立閱讀者,自主去閱讀章節書甚至是外媒外刊的,那麼閱讀技巧的掌握就必不可少。
種類繁多的閱讀技巧
所以在HiRead高級別的課程中,還會講到在閱讀中必要的閱讀技巧(Read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比如在The Class Trip From the Black Lagoon《黑湖小學》中,外教老師提到了故事的因果關係Cause and Effect:
在羅爾德·達爾經典著作Fantastic Mr. Fox《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課程中會給孩子們講解問題和解決方案Problem and Solution:
可以說,在學完HiRead的課程後,孩子不僅對書本中的內容能做到完全讀懂、讀透,同時,也習得了將來在自主閱讀時必要的科學方法。
看了上面的這些,你還會覺得錄播課都是些毫無價值的內容,還會覺得精讀和APP上的那些泛讀是一回事嗎?
孩子在經過AI互動精讀課的輸入過程後,在每周1次的北美外教小班直播課上進行內容輸出。根據課程等級的不同,單節課時長在30~50分鐘。
為保證最佳學習效果,在配班時,HiRead會多維度考量孩子的STAR測評成績、性格、年齡、所在學校類型、地域等多方因素,選擇最適合的學員和教師進行合理配班。
當然,他們也不像某機構一樣,因為遲遲匹配不到合適的同伴,或者是因為同伴缺席而打亂上課節奏,如果暫時匹配不到合適的學伴,HiRead會以1對1的方式先進行上課(時長會變成25分鐘),等有合適的學伴時再進行配班,這一點我覺得非常人性化。
語言的學習離不開單詞的積累,而HiRead精讀課程中的每本書,都會把書中的重點單詞給列出來,並且也提供了抄寫和聽寫的練習,為孩子的英語學習打牢地基。
重點單詞卡片
聽寫練習作業
此外,HiRead在微信學習群裡會有課程配套的朗讀打卡,讓孩子每天都能有口語輸出。並且,班主任老師每天都會認真給予點評。所有的點評都不是「你真棒!」、「加油哦!」這樣千篇一律敷衍的話語,而是具體的、針對孩子實際進步和成長的鼓勵。我給大家放一個他們家學員學習L2級別蒼蠅小子Fly Guy的打卡錄音,同樣才6歲,據說這個小學員才在HiRead學習了5個月,真是讓我羨慕嫉妒啊!
HiRead每個級別的課程均配有對應的紙質練習冊,讓孩子能在筆頭練習中獲得知識的鞏固,練習冊也會由班主任老師進行批改。
當然我在選擇這家機構課程的時候,也去看了看其他家長對他們的真實評價,感覺得出來,確實媽媽們對於這樣的精讀課程還是非常認可的!
好了,課程就先為大家介紹到這裡,這樣的原版精讀課程市面上確實不多見,有需要的家長們千萬不要錯過這次機會,趕緊讓娃學起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