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逛「歐洲市場」 中歐班列搭橋年貨購物車更豐富

2021-03-03 全球鐵路物流資訊

紅酒飲品、糖果零食、服飾鞋帽、化妝品、日用品……這些搭乘中歐班列遠道而來、琳琅滿目的商品,在鮮紅的燈籠和剪紙映襯下,散發出濃濃的年味兒,四面八方而來的顧客拎著大包小袋出入各個場館,現場的工作人員格外忙碌。

「銷量至少翻了一番。」2月11日,記者剛走進位於成都國際鐵路港亞蓉歐國家(商品)館,法國館館長徐丹丹就率先「報盤」,臉上蕩漾著喜悅的表情,「這幾天接待顧客數量是平日的3-4倍,基本上都是購置年貨的,酒類、食品類等商品是賣得特別好的。」

一趟班列,讓大千世界近在咫尺,也讓越洋年貨飛入尋常百姓家,使得年夜飯更加豐富。徐丹丹說,中歐班列運輸帶來的商品價格優勢,推動了這些進口商品很受歡迎,豐富了尋常百姓家的年貨。

年貨購物車裡 享便利見實惠

徐丹丹帶著記者來到一排紅酒貨架前,她拿起一瓶「麗弗萊幹紅」,「以這款紅酒為例,其他賣場的市場價一般為600元一瓶,而我們這兒的會員價398元一瓶,春節期間打八折,實際上卻只賣318元一瓶。」法國館營業面積超過1400平方米,現場銷售的進口商品,都是由成都的中歐班列返程班列從歐洲載回來的。

為什麼說有價格優勢?徐丹丹解釋說,以前成都市場銷售的法國進口紅酒,基本上是花40多天時間走海運入境中國,然後再經過公路運輸中轉至成都,運輸、倉儲、裝卸等物流綜合成本更高,再加上經過多層經銷商,銷售價格自然會被抬高,而這些紅酒搭乘中歐班列後,實現從法國酒莊直接採購,只需10多天時間就擺上貨架,物流費用低、資金成本低,而且中間流通環節減少了,所以售價也更低。

在現場,貨架上還擺放著不少「年貨推薦」的標識牌。「把一些性價比高、物美價廉的進口商品向消費者推薦,滿足更多市民的選購需求。」徐丹丹說,除了紅酒,現場銷售的一些糖果零食還開展了「買二贈一」的促銷活動。

隨後,記者來到了亞蓉歐國家(商品)館的義大利館,千餘平方米的賣場被劃分為進口食品、母嬰用品、家居生活、跨境電商等10個區域,各區域都擺放著豐富的商品。「忙慘了。」這是義大利館館長王曉燕這幾天工作的最大感受。她說,臨近春節,前來選購年貨的消費者明顯增多,同時他們還要接待前來洽談團購者和經銷採購者。

王曉燕表示,賣場內的所有商品都是通過中歐班列運輸過來的,憑藉這條國際物流大通道的優勢,商品售價一般要比市場價格便宜大約20%,部分商品售價要便宜30%-50%。針對今年的「就地過年」倡議,他們還特地推出了新春大禮包、新春特惠等促銷活動,最大程度地讓利於消費者,很受消費者歡迎,「每天的銷量是平時的2-3倍。」

據介紹,今年春節期間,亞蓉歐國家(商品)館不打烊,各場館照常營業,同時還將舉行紅酒品鑑、文化交流等豐富的現場活動,為「就地過年」市民歡度佳節提供遊玩選擇。

歐亞消費潮流 實現同頻共振

位於成都國際鐵路港的亞蓉歐國家(商品)館,場館建築面積約3.4萬平方米,按照歐洲市井和街道空間風格,打造「在蓉城逛歐洲」的浸入式購物體驗,推進國際消費便利化。通過構築浸入式體驗當地文化場景,展示展銷紅酒、啤酒、食品、服飾、母嬰用品、化妝品、皮具、家具、平行進口車等區域特色進口商品,成為臨港進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目前已籤約33家商品館,其中已有包括義大利館、法國館、波蘭館、進口車館等在內的10個場館投入運營。

臨近春節,中歐班列扮演起了「年貨班列」的角色,讓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更多年貨,進入了中國的尋常百姓家。據成都國際鐵路港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僅今年1月,通過中歐班列運輸到成都國際鐵路港的進口食品接近1000噸,主要為酒類、巧克力、餅乾、奶粉等進口商品。除了線下購物,「就地過年」的市民還可以通過線上選購以跨境電商模式消費,實現足不出戶「逛歐洲」。

正當人們忙碌準備年貨歡度春節之時,中歐班列仍然忙碌地沿著「一帶一路」往返奔波,去程把大批「中國造」商品送達歐洲,返程則載回大量進口商品,實現歐亞消費潮流同頻共振「零時差」。據了解,今年春節期間,從成都始發的中歐班列將趟趟滿載運行。

伴隨中歐班列的覆蓋範圍越來越廣,在家門口購年貨淘「洋貨」變得越來越便利,也越來越實惠。近年來,成都積極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堅持「四向拓展、全域開放」,以大通道促大開放,加快建立起以成都為主樞紐、西進歐洲、北上蒙俄、東聯日韓、南拓東協的成都國際班列線路網絡和全球陸海貨運配送體系。目前,7條國際鐵路通道、5條國際鐵海聯運通道基本形成,已連接境外58個、境內20個主要樞紐城市。(來源:商務部網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平臺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中歐班列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
    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主席舒曼表示,「通過中歐班列,中國提供的大批抗疫物資得以快速運抵,為德國及其他歐洲國家抗疫提供了重要支持。」  充滿活力的機遇之路  今年10月11日中國實施新的鐵路列車運行圖後,中歐班列運行線達73條。截至11月5日,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1個國家、92個城市。中歐班列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推動沿線國家深化經貿合作,創造更多市場機遇。
  • 瀋陽局集團公司積極暢通中歐班列運輸通道:遼寧中歐班列今年以來...
    受疫情影響,2月3日至2月9日,從遼寧始發的中歐班列一度暫停開行。瀋陽局集團公司同中鐵貨櫃瀋陽分公司積極努力,全力做好貨源、箱源、車源、勞動力組織,遼寧省中歐班列於2月18日恢復常態化開行。中歐班列實行分段運輸,不涉及人員檢疫,而且替代作用強,運行穩定時效性強,且有定製服務,在疫情防控形勢下具有獨特優勢,成為保障中歐貿易往來,暢通國際合作運輸的重要物流通道。
  • 歸來丨中歐班列「長安號」(維也納-西安)首列蘭精班列順利抵達西安港
    「通過『一帶一路』將歐洲生產的天絲產品運回西安,對我們而言意義非凡。」奧地利蘭精集團北亞區高級副總裁胡堅表示,此次選擇利用「長安號」運送貨品,吸引他們的是中歐班列(長安號)具備豐富的全程物流解決方案服務經驗和卓越的物流資源整合能力,通過此次合作,蘭精集團對於長安號「全程時效最快、智能化程度最高、輻射區域最廣、綜合成本最優、服務門類最齊」的硬實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逆風而行 中歐班列的「硬核力量」
    更讓人感到擔憂的是,即便連年運量暴漲,鐵路運輸在中國跟班列相關的15國總體貨運當中,依然只佔到4.8%,而水路佔68%。沒有中歐班列,也幾乎不影響中國跟歐洲做貿易。更麻煩的是,一趟中歐班列開過去,從來都做不到「長驅直入」,班列每到國境線就更換司機,中間要換十幾輛車和十幾個司機。
  • 日本貨物首搭中歐班列(武漢)前往歐洲
    列車中的部分貨櫃大櫃中滿載著移動垃圾箱、手推貨運車、振動測試記錄儀等產品,這些貨櫃從日本名古屋港經海運、水運直達武漢陽邏港,然後搭乘中歐班列前往歐洲。吳家山站貨運負責人郭佩介紹,這是吳家山站今年開出的第96列中歐班列,也是日本貨物首次搭乘中歐班列(武漢)前往歐洲。武漢由此順利開闢出一條鐵海聯運國際中轉新通道,為日本貨物出口歐洲提供了新選擇。
  • 「貴西歐」中歐班列成功首發 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再添新...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劉權鋒 楊帆) 今天上午,「貴西歐」中歐班列成功首發上午十點,滿載著茶葉、汽車配件、布料、家具等貨品的「貴西歐」號中歐班列緩緩駛出貴陽改貌車站,一路向西,貨物到達西安後,在西安港再次集結中轉,搭乘中歐班列長安號,運抵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俄羅斯明斯克等中亞、歐洲主要站點城市。據了解,「貴西歐」中歐班列也是首趟貴州產品專列,將使貴州農產品抵達歐洲主要城市的時間縮短三分之一以上。
  • 中歐班列「安西歐」成功首發
    12月9日消息,《電商報》獲悉,12月8日下午14:00,滿載著家用電器、天然板巖等商品,共43個貨櫃的首列「安西歐」中歐班列從安康東站駛出,班列總貨運量近800餘噸,貨值3600餘萬元,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國家,預計歷時15天抵達德國穆克蘭和漢堡,班列成功開行也結束了陝南地區沒有開行中歐班列的歷史
  • 日本國內貨物首次搭乘中歐班列(武漢)前往歐洲
    列車中的部分貨櫃大櫃中滿載著移動垃圾箱、手推貨運車、振動測試記錄儀等產品,這些貨櫃從日本名古屋港經海運、水運直達武漢陽邏港,然後搭乘中歐班列前往歐洲。吳家山站貨運負責人郭佩介紹,這是吳家山站今年開出的第96列中歐班列,也是日本貨物首次搭乘中歐班列(武漢)前往歐洲。武漢由此順利開闢出一條鐵海聯運國際中轉新通道,為日本貨物出口歐洲提供了新選擇。
  • 深圳首開直達匈牙利中歐班列
    這是深圳開往匈牙利的首趟中歐班列。這也是粵港澳大灣區中歐班列開通的第13條線路,昭示著大灣區中歐班列對外輻射能力及外貿服務水平再上新臺階。  中歐班列以其運到實效高、性價比高等優勢,得到了越來越多貨主的青睞,品牌影響力在國內國際明顯提升。隨著疫情形勢的持續向好,企業復工達產率持續提高,在目前海運、空運大面積停滯的情況下,中歐班列持續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時送去產業鏈物資和生活用品,對保障特殊時期國際供應鏈的穩定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中歐班列增加深圳平湖南新線路
    通訊員供圖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陳惠婷,通訊員 黎磊 明綺清):8月18日下午,伴隨一聲汽笛長鳴,一趟滿載著粵港澳大灣區優質工業品的中歐班列從深圳平湖南站緩緩開出,一路向德國杜伊斯堡駛去。這是深圳平湖南站開出的首趟中歐班列。這趟「灣區號」中歐班列開行,標誌著粵港澳大灣區新開闢了一條國際貿易大通道。
  • 中歐班列(維也納—西安)首列蘭精班列抵達西安港
    9月8日,隨著列車汽笛的一聲長鳴,中歐班列(維也納—西安)首列蘭精班列緩緩駛入西安鐵路局新築車站。此趟列車起點維也納,全程運行16天,行駛裡程10460公裡。此趟列車的順利開行標誌著奧地利維也納首次通過中歐班列將「奧地利造」產品運到中國,中奧國際產能合作,特別是在綠色環保紡織領域的合作邁出了新的步伐。
  • 「安西歐」中歐班列正式開行
    新華社西安12月9日電(記者薛天)8日下午,滿載43個貨櫃、700餘噸貨物的首列「安西歐」中歐班列從陝西省安康市順利首發。  首列「安西歐」中歐班列的貨物包含家用電器、天然板巖等商品。班列將首先抵達西安港集結中轉,再搭乘中歐班列「長安號」,發往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德國穆克蘭等中亞、歐洲主要站點城市,實現8天到中亞、13天抵達歐洲的高效物流模式。  作為陝西省的南大門,安康市位於我國關天、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圈的中心位置,是連通西北、西南、華中的重要交通要地。
  • 中歐班列全線爆單 高光背後凸顯運力瓶頸
    「鄭州有直達歐洲的中歐班列,雖然中歐班列時間短,但價格更貴,公司還是主要選擇從青島、上海港口走海運運輸。」他表示,近期海運、陸運也都存在價格上漲的情況,耗時也肯定要更久。以往天氣好的話,中歐班列到鄭州最快不到18天就能運達。一方面貿易商反映稱運力緊張,但另一方面,貨運機構也在通過各種手段,加大對外運輸的運力,提升效率。
  • 中歐班列(武漢)安全開出第800列
    這是吳家山站今年開出的第59列中歐班列,也是2012年10月24日首開中歐班列(武漢)以來,該站開出的第800列中歐班列。該站是中歐班列(武漢)唯一的始發站和終到站,同時也是武漢至廣州、成都、大連、寧波等天天班、沿江班列的始發站,業務較為繁忙,每日平均始發列車5列。
  • 「義烏—維爾紐斯」中歐班列首發
    這標誌著「義新歐」線路版圖再次擴大,成功打通了中國通往歐洲波羅的海的又一條綠色、高效的運輸新線路。該趟中歐班列將由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出境,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最終抵達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全程10146公裡。班列上滿載著來自浙江、上海、江蘇、福建和山東五省(市)集結的100個標準貨櫃的353.77噸國際郵件。
  • 戰疫:觀察與鏡鑑|中歐班列在疫情「逆境」中顯身手
    據悉,本次列車上86%的貨物都是武漢本地貨源,包括支援歐洲各國的疫情防控用品、汽車零配件、電子產品、服裝鞋帽等諸多品類。此次中歐班列上搭載的防疫物資等將被分撥至德國、法國、匈牙利、捷克、波蘭等國,緩解歐洲多國的燃眉之急。
  • 從秦巴山到歐洲:中歐班列「安西歐」首發
    12月8日下午,首列中歐班列「安西歐」滿載43個貨櫃700餘噸價值3600萬元的毛絨玩具、板材等貨物從安康東站出發。據了解,首趟中歐班列從陝西安康始發,經西安港到霍爾果斯口岸出境一路西進,在經過15天9300公裡的「跨國旅程」,途經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最終抵達德國等地。
  • 中歐班列在河南有了「加長版」
    中歐「商鄭歐」國際班列的開通,開創了中歐班列(鄭州)和省轄市合作的先河,是鄭州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形成全省國際貨運班列「一核多極」聯動發展局面、凝聚構建內陸開放高地合力的創新實踐,將進一步加快鄭州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促進班列開行由「點對點」向「樞紐對樞紐」轉變,加快形成「幹支結合、樞紐集散
  • 中歐班列助力「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據報導,截至11月5日,中歐班列今年開行已達10180列,再次創造新紀錄,運送貨櫃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往返綜合重箱率達到98.3%,通達歐洲21個國家、92個城市。
  • 5噸啤酒在漢搭乘中歐班列,銷往愛沙尼亞
    吳家山站貨運負責人郭佩介紹,這是湖北跨境電商B2B出口產品首次搭乘中歐班列(武漢)銷往歐洲,既豐富了原有出口貨物的品種和類別,又實現了運作模式的拓展和創新。今年8月13日,國家海關總署將武漢關區納入第二批跨境電商B2B出口試點關區,增設了「9710」「9810」兩個出口監管代碼,為中歐班列(武漢)服務跨境電商出口創造了必備條件。設在武漢自貿區內的外資企業湖北澳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得知以上利好消息,表現出濃厚興趣,主動向中歐班列(武漢)運營相關方提出了合作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