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酒飲品、糖果零食、服飾鞋帽、化妝品、日用品……這些搭乘中歐班列遠道而來、琳琅滿目的商品,在鮮紅的燈籠和剪紙映襯下,散發出濃濃的年味兒,四面八方而來的顧客拎著大包小袋出入各個場館,現場的工作人員格外忙碌。
「銷量至少翻了一番。」2月11日,記者剛走進位於成都國際鐵路港亞蓉歐國家(商品)館,法國館館長徐丹丹就率先「報盤」,臉上蕩漾著喜悅的表情,「這幾天接待顧客數量是平日的3-4倍,基本上都是購置年貨的,酒類、食品類等商品是賣得特別好的。」
一趟班列,讓大千世界近在咫尺,也讓越洋年貨飛入尋常百姓家,使得年夜飯更加豐富。徐丹丹說,中歐班列運輸帶來的商品價格優勢,推動了這些進口商品很受歡迎,豐富了尋常百姓家的年貨。
年貨購物車裡 享便利見實惠
徐丹丹帶著記者來到一排紅酒貨架前,她拿起一瓶「麗弗萊幹紅」,「以這款紅酒為例,其他賣場的市場價一般為600元一瓶,而我們這兒的會員價398元一瓶,春節期間打八折,實際上卻只賣318元一瓶。」法國館營業面積超過1400平方米,現場銷售的進口商品,都是由成都的中歐班列返程班列從歐洲載回來的。
為什麼說有價格優勢?徐丹丹解釋說,以前成都市場銷售的法國進口紅酒,基本上是花40多天時間走海運入境中國,然後再經過公路運輸中轉至成都,運輸、倉儲、裝卸等物流綜合成本更高,再加上經過多層經銷商,銷售價格自然會被抬高,而這些紅酒搭乘中歐班列後,實現從法國酒莊直接採購,只需10多天時間就擺上貨架,物流費用低、資金成本低,而且中間流通環節減少了,所以售價也更低。
在現場,貨架上還擺放著不少「年貨推薦」的標識牌。「把一些性價比高、物美價廉的進口商品向消費者推薦,滿足更多市民的選購需求。」徐丹丹說,除了紅酒,現場銷售的一些糖果零食還開展了「買二贈一」的促銷活動。
隨後,記者來到了亞蓉歐國家(商品)館的義大利館,千餘平方米的賣場被劃分為進口食品、母嬰用品、家居生活、跨境電商等10個區域,各區域都擺放著豐富的商品。「忙慘了。」這是義大利館館長王曉燕這幾天工作的最大感受。她說,臨近春節,前來選購年貨的消費者明顯增多,同時他們還要接待前來洽談團購者和經銷採購者。
王曉燕表示,賣場內的所有商品都是通過中歐班列運輸過來的,憑藉這條國際物流大通道的優勢,商品售價一般要比市場價格便宜大約20%,部分商品售價要便宜30%-50%。針對今年的「就地過年」倡議,他們還特地推出了新春大禮包、新春特惠等促銷活動,最大程度地讓利於消費者,很受消費者歡迎,「每天的銷量是平時的2-3倍。」
據介紹,今年春節期間,亞蓉歐國家(商品)館不打烊,各場館照常營業,同時還將舉行紅酒品鑑、文化交流等豐富的現場活動,為「就地過年」市民歡度佳節提供遊玩選擇。
歐亞消費潮流 實現同頻共振
位於成都國際鐵路港的亞蓉歐國家(商品)館,場館建築面積約3.4萬平方米,按照歐洲市井和街道空間風格,打造「在蓉城逛歐洲」的浸入式購物體驗,推進國際消費便利化。通過構築浸入式體驗當地文化場景,展示展銷紅酒、啤酒、食品、服飾、母嬰用品、化妝品、皮具、家具、平行進口車等區域特色進口商品,成為臨港進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目前已籤約33家商品館,其中已有包括義大利館、法國館、波蘭館、進口車館等在內的10個場館投入運營。
臨近春節,中歐班列扮演起了「年貨班列」的角色,讓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更多年貨,進入了中國的尋常百姓家。據成都國際鐵路港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僅今年1月,通過中歐班列運輸到成都國際鐵路港的進口食品接近1000噸,主要為酒類、巧克力、餅乾、奶粉等進口商品。除了線下購物,「就地過年」的市民還可以通過線上選購以跨境電商模式消費,實現足不出戶「逛歐洲」。
正當人們忙碌準備年貨歡度春節之時,中歐班列仍然忙碌地沿著「一帶一路」往返奔波,去程把大批「中國造」商品送達歐洲,返程則載回大量進口商品,實現歐亞消費潮流同頻共振「零時差」。據了解,今年春節期間,從成都始發的中歐班列將趟趟滿載運行。
伴隨中歐班列的覆蓋範圍越來越廣,在家門口購年貨淘「洋貨」變得越來越便利,也越來越實惠。近年來,成都積極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堅持「四向拓展、全域開放」,以大通道促大開放,加快建立起以成都為主樞紐、西進歐洲、北上蒙俄、東聯日韓、南拓東協的成都國際班列線路網絡和全球陸海貨運配送體系。目前,7條國際鐵路通道、5條國際鐵海聯運通道基本形成,已連接境外58個、境內20個主要樞紐城市。(來源:商務部網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平臺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