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帶孩子出去的時候,經常會感到頭疼,因為孩子在外面的時候,會變得更加不老實,因為孩子對外面的世界總是會產生好奇感,所以會經常東張西望,家長一不留神,孩子可能就不見了。
在家裡的時候,孩子一般都不會受到家長們制約,當他們到外面看到一些好玩的、好吃的,都會忍不住拿起來玩一玩,或者吃一口。
男孩在超市吃櫻桃沒付錢,營業員看到後大罵「沒素質」
在網上,有這麼一件事情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男孩在超市吃櫻桃的時候沒有付錢,遭到營業員呵斥,但最後寶媽的做法卻很是給力。
周末的時候,寶媽帶著自家的兒子去超市,然而因為孩子的一個小舉動,讓營業員大罵孩子「沒素質」。
到水果攤位的時候,寶媽想給家人買一些水果,卻聽到營業員在後面大聲說道:「這櫻桃很貴的,不要亂碰。」
寶媽回頭看到了自家孩子正拿著櫻桃一口吃進嘴裡,一看就是說的自己家孩子,寶媽本想著訓斥孩子,但是又聽到營業員說道:「這誰家孩子,這麼沒素質,都說了不能吃。」
寶媽雖然很生氣,但畢竟是孩子的錯誤,於是對營業員說道:「真不好意思,孩子太小不懂事,給我們拿兩斤,然後這顆櫻桃就當是送的行麼。」
之後孩子也跟店員道了歉,周圍人也傳來了讚揚的目光。
分析:
案例中寶媽的做法可以說成功化解了尷尬,營業員的話語確實有些過分,但最後營業員後面也沒有不依不饒,很多時候營業員也是有考核的,員工沒管理好也會被扣錢。
其實寶媽的做法也特別好,但並不是所有家長都能做到這樣,大部分人都會覺得孩子還小,做錯事情很正常,遇到這樣的事情反倒會跟營業員吵起來,但這麼做也會對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當家長面對這樣的事情時,應該怎麼做?
1、不要把責任都放在孩子身上
有些家長總是將責任放在了孩子身上,總是拿孩子小當作藉口,不論事情鬧得多大,都想以此來逃避責任。
家長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孩子犯錯家長也應該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如果只知道對孩子大聲吼叫,孩子心理也會產生陰影。
2、不要在孩子面前跟他人爭吵
許多人在面對問題的時候,總喜歡去吵架,但是吵架只會讓問題愈演愈烈,並沒有辦法解決任何問題,而且還會給雙方的心理造成傷害。
尤其家長在吵架的時候更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孩子也會去學習父母的行為,這樣的情形只會給孩子帶來更多負面的影響。
3、分清是非對錯
如果孩子真的做錯事情,家長不要因為孩子小,就任由孩子犯錯不管,甚至不管是非對錯,只會一味護著自己的孩子,這樣會讓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4、藉此機會教育孩子
因為孩子犯了錯誤,案例中的寶媽立刻先是跟店員道歉,然後再提出孩子的錯誤,這樣的做法也會影響到孩子,當犯了錯誤的時候,知道悔改就是在引導孩子如何正視自己的錯誤,所以家長也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舉止,來教育孩子。
【貼心寄語】
在生活中,難免會出現很多問題困擾著大家,而孩子因為有些事情並不明白而經常犯錯,這時家長也應該通過正確的方式來引導孩子成長,而不是一直護短,放縱孩子犯錯誤。
今日話題:當你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你是怎樣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