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長的過程中,誰還沒點自卑情緒呢?
沮喪的愛情,考試不及格,職業受阻……都是我們自卑的根本原因。由於出生缺陷,出生時的家庭狀況,進入社會後人們之間的利益衝突等原因,我們迷失了自己。在自卑感的邊緣。
自卑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一個人的生活環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與他人進行比較,各種挫折和困難……所有這些都會使一個相信自己的人變得自卑。
自卑的人,和自戀的人相反,他能認識到自己很自卑是第一步,給自己心理暗示去改變,再一點點把碎掉的自信心拿起來。
自卑有2種情況,每一個情況的背後都會有答案:總有輸不掉的人生,但沒贏不過的自己。
第一種:輸得自卑
蘇格拉底說:一個人能否有成就,就看他是否具備自尊心與自信心兩個條件。
談及自卑,我也自卑過,最終是自卑情感使我想起一句話,「不能與之為敵,那就與之為伍」。
即使穩定的生活沒有帶給安定的心靈,你把它叫做「輸掉的人生」,那不如拿起應付強者最有力的武器,去延伸自信心。
一生就是賭場,賭贏了皆大歡喜,賭輸了自怨自艾。如今不管輸贏,能夠不亢不卑的人少之又少。
今年《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女團經紀人杜華拿出一個億來賭,賭輸了就退出娛樂圈,最後她贏了。
杜華,遭人非議,不看好,但她也從未自卑過,不管在哪個圈子裡,競爭都是激烈的。那些有信心的人最終也被擊敗,更不用說你是一個自卑的人,連如何開始都不知道了。
不要讓自卑的自己成為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前面的路不好走,那就賭一把去做,即使不做,你也會輸不是嗎?
人就是這樣,到最後也不知道自己在賭什麼?為什麼賭?而有的人一生都在賭,而你輸在了哪一個年齡?
自卑的人,輸在了尷尬的、稚嫩的年齡,從一開始就輸了。
什麼是尷尬的、稚嫩的年齡?
這指的是我們的自卑情緒還沒有被稚嫩期裡釋放本性的表現。12歲之前的孩子的教育最重要,在那之後還未走出稚嫩的年齡,那就是教育失敗的典型了。
加上,稚嫩的年齡喜歡攀比,這不是先天心理活動,是後天形成的的思維。也就是說,兒童「近身群體」的素養、習慣對孩子灌輸的意識中必定有攀比這個因素,並且缺乏「嫉妒可恥」、「炫耀危險」的概念。
孩子具有很強的勝負欲,從小養成這種非贏不可的自卑心態,因為輸了什麼,而自卑的人,那他更是輸定了!
因為只在乎得第一,不甘願輸的人的內心極致脆弱,不喜歡聽到不愛聽的話。
我們只要知道,有些話聽聽就算了,認真就輸了
前幾天,#陳凱歌擠兌李誠儒#上了熱搜。《演員請就位2》裡,李誠儒說自己沒看過《無極》,因為大家都說是個爛片。
陳凱歌聽了回應:
第二種:贏得自卑
自卑的人一心想贏,就比如吵架。
家人、情侶、夫妻、兒女、師生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必有一吵。
拿戀人吵架的時候,最先爆粗口的那個,一般不是輸的一方,到最後也要說一句話的人也不全是贏的一方,有些時候吵架就很氣,對方說一句,你也要回一句,就好像是這樣能扳回一局。這樣的吵架邏輯最讓男人頭疼了,因為男人好面子,女人愛講哲學理論,這樣吵架經常從晚上吵到凌晨,我覺得這樣既可笑又浪漫。願意陪你一夜的人,不簡單。
吵架中,人的自卑心理沒有作祟,這往往是強的一方,強者更願意體諒、讓步。自卑人甚至像所謂正能量,其實是不甘心,一般自卑的人會比較囉嗦,講個不停。強者不斷認識朋友,弱者不停發現敵人。
此外,自卑的人,表象看是認真,是好強的,其實內心也脆弱。綜藝主持人謝娜也是一個自卑到骨子裡的人。
在大家看來,與「自卑的」吳昕相比,整天樂呵呵的謝娜,似乎從來沒有想過「自卑」兩個字。
前幾年,在吳昕還沒有大火時,許多網友議論吳昕有自卑情結。在快樂大本營,她與整體嘻嘻哈哈的#謝娜#相比,確實「不高調」。
不高調不代表內心自卑或者自閉,相反,那些高調的人卻藏著深深的自卑心理。
黃磊也說過一句:「謝娜啊,你人生淺薄……」
謝娜回應:
我來自普通家庭,淺薄怎麼了……
細微反思,有人認為自己的人生已成定局,沒有出生在豪門,沒有遇到有錢的丈夫,做什麼事情都很難順心,覺得自己超級沒用,產生自卑。
這就是自卑心理的緣由,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內在因素從小開始受到的教育方式,導致自己自卑或自信;外在因素就是不可抗拒的生長環境以及發展空間中外界情緒影響自身情緒,違背了自己的意願,形成隱形性的自卑。
其一,出生於豪門的人就不會自卑嗎?
吳尊告訴你,並不是。
去年,吳尊女兒在參加一次比賽,輸了便一直哭。女兒NeiNei比賽失意,但在吳尊良好的教育下,女兒並沒有因為沒有得到第一名而難過,
簡單的幾句話,讓我們感受到父愛的偉大,以及教育孩子的愛,別讓女兒太在乎輸贏,久了會有自卑情結。難過只是暫時的,既然是暫時性,就哭出來也沒人會瞧不起,反而留在心裡的難過才是自卑。
其二,嫁入豪門的人就不會自卑嗎?
蔡少芬告訴你,並不是。
蔡少芬生長於一個貧窮的離異家庭,卻嫁入母親一手安排的富豪家庭中。
17歲的蔡少芬把她介紹給了香港大佬劉鑾雄。後來,諸多事與願違的事情發生,種種的經歷在蔡少芬的心裡留下了陰影,她的內心變得非常自卑,不再相信愛情,對婚姻也沒有任何渴望。
但是自卑的蔡少芬,選擇面對,後來萬幸的是,蔡少芬遇到了張晉,幸福的樣子有自信填滿。
以上幾個案例,印證著這句「總有輸不掉的人生,但沒贏不過的自己」。
別讓輸贏,成為你自卑的藉口。
萬物共生,每個人有看似截然不同的人生,卻有是同樣自卑的一顆心。
男人選擇逃避,任何事情不到必要時刻都不想多深刻思考一下;
女人在意沒有漂亮的臉蛋,不懂得討好身邊的朋友;
但有人選擇面對,即使遇到的痛苦也能高枕無憂,或許只是勉強成為心目中那個自信的人。
無論是面對還是繼續逃避自卑,先別糾結,做個「急性子的人」也不錯,自己喜歡就好,難受憋在心裡,久了會有自卑情結,不管現在你是自卑還是自信,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丟掉自己的個性,因為那是你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