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景如何?農村俗語「一日得辛,二人分六丙」是什麼意思?

2021-01-13 膠東鄉村

眼瞅著年味越來越濃,很多人對明年充滿了憧憬。農村老農民說,2021年「一日得辛,二人分六丙」,屬於千載難逢的好年景。那麼,這句農村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在科技技術發達的今天,這些老話還留有存在意義嗎?下面,咱們就來簡單聊一聊。

一:何為「一日得辛」呢?

首先,我們先解釋一下「辛」的含義。在十天幹中,辛者,新也,表示萬物更改,結實新成,具有新收穫的意思。由於辛在五行屬金,屬於金銀飾品等精細之金,區別於刀斧之類的粗金。

明白了辛的收成之意後,我們再來分析「一日得辛」含義,就非常簡單了。從正月初一開始,第一個幹支辛出現在初幾,就代表著幾日得辛。2021年的正月初一,幹支為辛卯,所以,有了「一日得辛」的說法。

在過去,人們認為數字越小,代表辛苦的程度越小,而收成也越好。「一日得辛」表達開門首日即有收成,預示著2021年為風調雨順的好年景。

二:何為「二人分六丙」呢?

「二人分六丙」的來源與「一日得辛」非常相似,同樣是根據春節後的丙日出現的日期來確定。由於2021年的正月初六為丙申日,所以,就有了分六丙的說法。不同的是,這裡的人是根據了初二的壬辰幹支,因此,才出現了「二人分六丙」的說法。

在天幹中,丙為炳然卓見之意,五行為火,預示著朝氣蓬勃。而在這句俗語裡,人們引申為「餅」或者「農場」的意思。「二人分六丙」,代表年景不錯,糧食充足,兩個人能分得六餅,或者二人經營六個農場,忙活得很,直接或間接反應了年景的美好。

三:如何看待這類的農村俗語呢?

這些俗語大多源於古代的老黃曆,千百年來經久流傳,多半為經驗積累的總結,更多表達了一種美好的願景。2021年,我們在經歷了鼠年的疫情後,於明年會重新恢復增長,國泰民安的年景值得深切期待。

不過,作為辯證唯物者,我們應該清楚,好年景並不是等來的,更多屬於天道酬勤,需要我們奮鬥和拼搏,這樣才能不負「牛馬年,好種田」的好年景。

朋友們,您對這句農村俗語怎麼看?歡迎朋友們留言評論,我們一起熱切交流。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二龍治水、四牛耕田」,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說,即將到來的2021年是「二龍治水,四牛耕田」,這是什麼意思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相信很多人在看到「二龍治水、四牛耕田」後會很迷茫,不知道這句話從何而來,更不知道這句話所要表達的意思。其實農村老人所說的「二龍治水、四牛耕田」是根據農曆紀年法而來。明年除了是「二龍治水、四牛耕田」以外,還是「六人分餅,九人屠豬」。
  • 農村俗語「牛年二龍來降水,四馬齊出保太平」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農耕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牛年二龍來降水,四馬齊出保太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道理嗎?
  • 2021年是辛丑寡婦年,俗語「牛遇寡婦,四馬馱谷」,啥意思?
    導讀:2021年是辛丑寡婦年,俗語「牛遇寡婦,四馬馱谷」,啥意思?今天已經是元旦了,是新年第一天,是2021年第一天,不過,這裡說的是陽曆新年,而我們是過傳統的農曆新年,也就是說我們要過正月初一的新年。
  • 俗語「二月不見九,長工難歇手」,啥意思?二月沒九年景好嗎?
    氣候和農業分別連著年景,年景也是富於想像的。在眼下日曆已經翻頁到2021年的時候,與年齡相關的某些俗語也自然而然地被人們更多地提起。「二月不見九,長工難歇手」,就是其中之一。 二、數九從什麼日子開始,是固定的嗎? 數九在早前是冬至後逢壬日開始,如今已經變為從冬至節氣的當天開始了。
  • 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甲田四分、十一日得辛」,是什麼意思?
    雖然距離2021年還有一段時間,但是農村老人們坐在一起,聊的最多的事情便是關於新一年的事情。聽農村的老人說,明年將是「甲田四分,十一日得辛」,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個說法又反映了什麼事情呢?在農村生活或長大的人,應該都見過貼在農村土灶臺旁邊的灶馬頭,雖然現在很多農村家庭中已經沒有了土灶臺,但是每到春節臨近時,農村的大集上依然會出現賣灶馬頭的商販,不過光顧生意的通常都是上了歲數的老人,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甲田四分、十一日得辛」便是從灶馬頭中知道的。
  • 農村老人說明年是「甲田四分,兩人分餅,草籽十分」,是啥意思?
    聽農村的老人說,2021年是「甲田四分,兩人分餅,草籽十分」,這是什麼意思呢?明年的收成會如何呢?農村老人所說的「甲田四分,兩人分餅、草籽十分」是從《灶馬頭》這本書中而來。在古代人們用幹支紀日法來記錄日期,甲田中的甲對應的是甲日,兩人分餅中的餅對應的是丙日,草籽十分中的籽對應的是子日。
  •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明年二月有沒有九?
    導讀: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明年二月有沒有九?隨著冬至的到來,也正式地進入了數九寒天。數九寒天九九八十一天才能結束。對於什麼時候開始數九,也是說法頗多,一方面是認為冬至當天即開始數九,農村也有一種說法叫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看字面上的意思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進入三伏天。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冬至逢壬數九就明顯說不通了。冬至如果要是逢壬數九那麼將會延後很多,而且會雜亂無章,所以對於數九開始計算,還是從冬至到來就開始計算。至於逢壬數九,這裡所說的壬乃是壬辰的寓意。
  • 2021年是:甲田四分,兩人七鋤,草子十分,牛年農作物收成咋樣?
    在農耕社會,農作物的收成直接決定著人們的生活水平,如果遇到災年,很多人就會因吃不上飯而流落他鄉,因此古人對下一年的糧食收成都有一定的預測,比如農村人常說,2021年是:「甲田四分,兩人七鋤,草子十分」,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明日冬至,農村俗語「一年雨水看冬至」是啥意思?今年雨水如何?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明天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冬至節氣的到來,也意味著數九寒冬的到來。冬至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對農業生產有很大的影響的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年雨水看冬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的雨水情況又是如何呢?
  • 2021是牛年,農村俗語:「寡年遇到牛,糧倉堆到頭」啥意思?
    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沒有多久就到了2021年了。而在我國每一年都有一個生肖對應的年份,比如今年是庚子年,那麼就是鼠年。而2021年是幹支紀年法中的辛丑年,而醜對應著牛,因此2021年是辛丑年和牛年。而農村老人常說「寡年遇到牛,糧倉堆到頭」,這是什麼意思?什麼是寡婦年?
  • 農村灶馬頭說年景,2021年是「二龍治水,六人分餅」,啥意思呢?
    導讀:灶馬頭說年景,2021年是「二龍治水,六人分餅」,啥意思呢?時間過得飛快,隨著冬天的到來,年關也越來越近。過去的農村一到冬天,大集上是格外的熱鬧,冬天也是農村一年之中最為閒暇的季節。祭祀灶王爺之後,還會更換新的灶馬頭,要貼在鍋臺附近,不能太高,意思是不能讓灶王爺看到鍋裡面的食物,讓人家光看不能吃,肯定會窩火,也不能太低,太低的話顯然對於灶王爺不敬。這些剛剛更換的灶馬頭上,通常上端會印著一些新的年景,裡面還會有很多關於年景的解釋,其實就包括幾龍治水,幾牛耕田,幾人分餅還有什麼時候出金等等。
  • 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寡年遇牛,九屠共豬」,這是什麼意思?
    今天是農曆的十一月二十四,記錄2021年春節還有三十多天的時間。眼看著距離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關於新一年的消息越來越多。明年是牛年,在整個農曆年中沒有立春節氣,所以還是寡婦年,在農村有「寡年遇牛,九屠共豬」的說法,這是什麼意思呢?
  • 2021年將至,俗語「二龍治水,十一牛耕田」啥意思?看完便知
    而人們說2021年是「二龍治水,十一牛耕田,十人分餅」,這是說的什麼意思?農曆是我國一直延續至今的老皇曆,它文化的博大精深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現在一直在使用陰陽合曆,而農曆也一直在使用者。而在古代人們最開始使用的是幹支紀日法來記錄日子。它是我國歷代曆書的重要組成部分。
  • 2021年是辛丑年,農諺「太歲辛丑年,疾病稍散散」是啥意思?
    在過去由於農耕技術落後,農民幾乎是靠天吃飯,所以農作物的收成如何,和氣候變化有很大的關係。為了預防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智慧的勞動人民便根據農業生產情況、自然災害發生規律等,總結出來很多關於年份和自然災害的農業諺語,比如今天要說到的農業諺語「太歲辛丑年,疾病稍散散」,這句俗語是啥意思呢?
  •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吃穿跑斷腿」是啥意思?21年何時立春?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春打五九尾,吃穿跑斷腿」,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2021年什麼時候立春?
  • 鄉村諺語「三月不見九,餓暈豬和狗」是什麼意思?俗話說得好嗎?
    鄉村諺語「三月不見九,餓暈豬和狗」是什麼意思?俗話說得好嗎?光陰似箭,今天是二九的第四天,天氣也一天天變冷了。古人用九九來算寒天到春暖花開的日子,老人常說「三九寒,三伏熱」,三九天全年最冷,三伏天最熱。除了計算時間的方法外,數九還可以用於指導農民耕種。
  • 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什麼意思?在農村這是真的嗎?
    一說起農村人,很多城裡人都會豎大拇指:農村人是真的勤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甭管什麼天氣什麼日子,每天早上天一亮,準時起來開始一天的勞碌。這點在小編每回回老家過年的時候深有體會。今天我們要了解的這句俗語,說的就是農村人的勤勞和質樸。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什麼意思?一起來看下吧!
  • 農村俗語:「雞猴年,淚漣漣;牛馬年,笑開顏」,是啥意思?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之間,2020年就要結束了。而隨之而來的,將會是2021年,按照生肖年來講,從2021年的2月12日開始,就會進入到牛年。因此,2020年為鼠年,2021年就為牛年了。在牛年即將來到的時候,有一句民間俗語開始新鮮出爐,這句俗語就叫做「雞猴年,淚漣漣;牛馬年,笑開顏」。由此,讓人們感覺到明年一定會有好事發生。那麼,明年會有什麼好事發生呢?要想解開這個謎底,我們需要先來弄清楚這句俗語的意思。
  • 老農說2021年是「二龍治水、甲田四分、二人七鋤」,啥意思?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二十五,距離2021年春節還有不到40天的時間。隨著新一年的臨近,關於2021年的消息也逐漸增多。在過去的農村,每到春節臨近時,人們都會在大集上買一張灶馬頭貼在土灶旁邊,灶馬頭上不僅有新一年農曆大小月的情況,還能預測未來年景。
  • 明日大雪,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啥意思?準確嗎?
    導讀:明日大雪,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啥意思?準確嗎?在明天的0時10分,將會迎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大雪。大雪的到來,並非是會下起鵝毛大雪,而是預示著天氣的溫度將會更低。關於大雪節氣的俗語有很多,其中很多都是關於天氣變化的,這也很容易理解,一個好的年景才能有好的收穫,在民以食為天的前提下,還有什麼比一個風調雨順還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