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發丨款式
上周我們介紹了沙發這個物件的色彩和材質,今天我們再來仔細地了解一下另一個關鍵元素——款式。說到款式大家腦海裡浮現的肯定是「美式」「北歐」「日式」這些風格上的定義,但其實款式裡面的奧妙可遠遠不止這些。
今天就讓北歐君從「造型」、「比例」、「扶手」、「腿」這幾個關鍵點入手,帶大家看看什麼樣的沙發才適合我們的北歐之家。
整體造型
「簡潔」永遠是北歐風的宗旨,因此沙發作為客廳的主角也絕對不能出現「矯揉造作」的情況,否則豈不是會帶壞了其餘的小朋友?先不說那些現代北歐品牌裡的沙發,大伙兒只要去宜家看看就知道北歐沙發的大致模樣——簡簡單單的線條,四四方方的造型。
究其原因,無非是「最簡單的才是最持久的」,沙發畢竟不像一個靠枕那般可以隨意更換,只要它一進了你們家就註定會在你家待上不短的一段時間。因此在沙發的選擇上沒有什麼比「耐看」更為重要。
看看上面的幾款沙發,雖然第一眼看上去並不起眼,甚至我們的目光還會被靠枕、休閒毯以及其他的裝飾品所吸引而忽略了它。但過個十年當我們再回頭看看它們,也許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好像它還不怎麼過時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沙發靠牆」這麼一種情況,上星期我們說到它的色彩不宜與背後的牆面有著明顯的對比,今兒北歐君還要再給大家提個醒——千萬別買那些有著怪異造型的沙發。在這種情況下,沙發的造型越簡潔就越能與周圍的牆面融為一體,避免造成視覺上的突兀感。
比例
家具設計師在設計家具的時候關注的是沙發本身的比例構造,而室內設計師除了前面說到的這點,他們更在意的是沙發跟它所處空間的比例關係。因此我們不妨先看看第一點,然後再來討論更為重要的第二點。
仔細看看上面的兩款款沙發,你們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第一款輕盈,第二款厚實,對不對?其實它們都適合我們的家,只是要依據具體情況的不同來選擇。
「小空間需要小沙發,大空間需要大沙發」,這句話理解起來不難,但要知道其中的小和大除了尺寸,其實更為重要的是它們在我們眼中所佔的視覺比重。想像一下在一個碩大的大空間中擺放了一款小沙發,亦或在一個狹小空間中擺放了一款大沙發,這種明顯失衡的比例是不是會讓大家感覺特別彆扭呢?
因此在客廳空間不大,層高不高的情況下我們不妨選擇類似第一款宜家索德漢的沙發,它纖細的造型在侷促的空間中並不會對我們的視覺造成額外的壓力。而類似第二款Hay Mags Soft的沙發則更適合客廳寬敞的大戶型客廳,它不僅能製造視覺上的焦點,而且它厚實的扶手、椅座和靠背都能幫助我們來填補視覺上的空曠感。
沙發腿
讓我們再回顧一遍上面的兩張沙發,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這麼一個規律:沙發整體越輕盈則腿的高度越高,而厚重的大戶型沙發則十分低矮,幾乎都看不到腿了。
一般來說一款成熟的沙發它的腿與扶手、靠背、椅座這些部件都有一套設計嚴密的比例來約束,因此只要我們根據自家的空間大小選對了沙發的款式,就不需要額外地擔心「沙發腿」這個問題。
那為什麼北歐君要特別把這個問題拎出來單說呢——因為有些品牌的沙發,包括一些山寨廠家的復刻品都無意中忽略了這個節點,導致最後的產品在整體的視覺比例上總給人一種怪怪的感覺。因此大家在選購沙發的過程中還是自己多留一個心眼,不要到時掉進了坑中還渾然而不自知。
扶手
沙發的扶手重要嗎?可能很少有人會去特別地關注這個問題,但現在大家可以仔細觀察下上面的兩款沙發圖例,或許你們會發現一些不一樣的奧妙——左邊那款只有一側有扶手,而右邊那款則是兩邊都有扶手。可能從圖例上我們看不出來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是實際中它們給我們帶來的視覺體驗卻是完全不同。
仔細看看這張沙發與它所處空間的關係,有沒有感覺沙發好像都快和整個空間融為一體了?
與兩邊都有扶手的傳統沙發不同,這種只有一側有扶手的半開放式沙發無疑與空間的融合度要來得更高一些。即使它給我們的觀感還是有些厚重,但只要保證它的顏色與背後的牆面沒有太大的對比,它對空間的整體感其實並不會造成什麼影響。
我們再來看看這款左右都沒有扶手的白色索德漢沙發,即便這整個空間也只有10平米左右,但好像想像中的侷促感也並沒有出現在我們的眼前。至於最後的成果歸功於誰——大家自會評判。
所以我們不妨記住這麼幾個關鍵詞:小戶型、白色、索德漢、無扶手。
▼
因為見過了太多被沙發毀掉的客廳,因此北歐君特地做了兩期專輯來講這個問題。或許目前還並不完善,但或多或少應該還是能夠幫助到大家的。不管有什麼問題還是建議大家直接留言即可,集思廣益永遠是解決問題的一大助力,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