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美食太饞人,我可以一年365天吃不膩

2022-02-08 汕頭食客


在中國,評選為了吃都值得去一趟的地方,潮汕絕對是所有評選榜單裡的第一名。

 

陳曉卿說它是「中國美食的孤島,沒有去過汕頭的人不可以自稱為美食家」。

蔡瀾更是身體力行,在《蔡瀾逛菜欄》節目裡讓人無法不對潮汕美食垂涎三尺;

▲ 《蔡瀾逛菜欄》

盛名之下,潮汕真的那麼好吃嗎?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群山擁其北」,潮汕,古稱潮州,主要指潮州、汕頭、揭陽三兄弟。

 

和猶太人一樣,潮汕人天生宗族意識極強,至今保留著本族的傳統文化、飲食習慣,在懂吃、會吃、愛吃的廣東人裡都顯得獨樹一幟。

雖然號稱美食之都,每隔幾百米就可能有家百年老店,但尋味潮汕是要有準入門檻的。

 

潮汕人在吃上有天然的優越感:潮汕以外的人,根本不懂得吃。

 

這裡最不缺的,就是翹著二郎腿、叼著煙、搖著蒲扇的老闆。要不是本地老饕熟客光顧,迎來的往往是冷漠臉。


所以單槍匹馬闖潮汕很容易一踩一個坑,老闆鬼精,板著臉還要把好料藏著掖著。


在沒有本地人帶路的情況下,想學潮汕話騙老闆是不靠譜的,你要學哪個村的?每個村方言都不一樣啊。

 

要想不虛此行,首先要做好準備,懂得潮汕人的口味。

 

潮汕人最喜歡的幾樣調料,體現了他們對鹹、腥、鮮的追求:腸粉之魂蘿蔔乾、鹹腥之王魚露、潮汕版味增普寧豆醬。

 

這三樣不僅是潮汕人家裡日常的調味品,更是成就眾多潮汕美食的幕後英雄。

 

明白了潮汕美食的主旋律,接下來至少要吃過這些,才能讓老闆覺得你是「膠己人」。

 

NO.1 一碗白粥配雜鹹,從早上吃到夜宵


白粥配雜鹹是潮汕人最日常的主食。潮汕人把粥叫做糜;把配菜叫做雜鹹。

 

白粥,在潮汕也叫「白糜」。潮汕人對吃是很有追求的,就這一碗白粥,看似簡單,但背後卻體現了潮汕人「鮮、熟、幹、鹹、醃」的飲食習慣,形成了一種潮汕人特有的飲食方式,就是「打冷」。

▲ 雜鹹種類繁多,至少有一百多種,有人甚至將雜鹹比喻成後宮佳麗三千。

 

對潮汕人來說,白粥才是主食。這種熱愛一直延續到中午、晚上甚至到宵夜時間的「打冷」。

 

夜裡的美食,要從一碗白粥開始。

打冷,這個叫法起源於香港,也稱「潮州打冷」。打冷是潮汕菜式裡的一個重要分支,通俗的講就是潮汕大排檔經營的熟食冷盤,把食物先做熟後再冷吃。

這些食物不同於潮州筵席常見的燕翅鮑參肚等高檔菜餚,多數是潮州風味鄉土菜式,通常由如下幾類組成:一是滷水類,如滷鵝、滷豬腳、滷豆乾等;二是魚飯類,常見的有巴浪魚、大眼雞和紅鸚哥魚等,按照潮汕的食俗,薄殼米、紅肉米和凍紅蟹、凍小龍蝦等貝殼蝦蟹均屬此類;三是醃製品,常見的有醃膏蟹、醃蝦姑、鹹血蚶和菜脯、鹹菜等;四是熟食類,如豬腸鹹菜、豬尾燉豆仁、春菜煲等。這些菜式全部都以明檔方式擺放出來,或大鍋慢火煮著,客人站在攤前,無需詢問菜名,看見喜歡的用手一指,旁邊點菜的人便會記錄下來,有時剛坐到位子上,所要的菜餚已然送到餐桌。

為什麼要稱為「潮州打冷」,至今還沒有一致的說法。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名稱源自香港,是粵語的叫法,若用潮汕話或普通話講出來,聽者往往不知所云。而粵語「打冷」一詞,傳說是由潮州話「打人」演變而來的。原來在上世紀50年代,香港黑道人物常到餐館吃霸王餐,但潮州人也不是好惹的,香港第一大幫派「新義安」便是潮州幫。當年餐館夥計一旦發現有人前來吃霸王餐,便會大喊「打人」以召集夥伴和鄰近的老鄉一起對付吃白食的人。慢慢的香港人就將這種大排檔稱為「打冷檔」,比如香港潮籍美食家蔡瀾在《至上香腸》一文中就說:「香港打冷檔做的紅腸……」將打冷檔經營的潮式食物稱為「打冷」。


魚飯,是打冷最具特色的一道菜了。魚飯不是飯,只是魚。魚飯保持著魚本身最新鮮的原味。魚不用刮鱗片,也不用開肚去腮,直接用鹽水煮熟,裝在竹篩中一籃籃的擺放。

為什麼把「打冷(打人)」歸意為「去吃潮菜」呢?話得從二十世紀中葉講起,那時香港時局混亂,幫會爭鬥厲害,經常有吃「霸王餐(吃飯不給錢)」的客。當時皇后街有許多潮州小食店,潮州人非常團結,如果遇上「霸王客」。各店之間就會很快的聯合起來揍這些人。於是習慣中就把「打冷(打人)」與潮菜館聯繫起來了。不過,現代繁華的香港,「打冷」失去了「打人」的原意而意義外延為「吃潮菜」了。

潮汕人喜愛吃粥,對這碗白粥的熱愛,自然是要吃得講究些。潮汕白粥,要煮得如膠如脂,才能算是一碗成功的白粥,不宜太稀,也不宜太幹,這其中對水分、火候的掌握就成了技術活了。一碗潮汕白粥,配上魚飯滷水生醃熟食雜鹹這麼豐盛的食材,造就了潮汕的經典美食。

NO.2 潮汕人民的圍爐夜話


在潮汕,中午吃牛肉鍋就是個笑話。

 

汕頭的牛肉吃法是不經過冷凍排酸,下午宰殺後馬上運到店裡切割、上桌,最嚴格的要求是牛肉送到桌子上還要會抽動。

 

只有等到新鮮牛肉運到,才會陸續有食客進店,圍坐在火鍋邊談笑風生,潮汕人的夜晚堪稱完美。

 

別以為潮汕人吃牛肉只要求新鮮,要能稱得上是潮汕本地老饕,必須要對牛肉各部位諳熟於心。

 

 

不同部位的牛肉燙煮的時間不同,一般在6秒到12秒左右就必須開吃。

 

蘸一蘸店裡獨家調製的沙茶醬,牛肉變得濃鬱甘甜不膩口,牛肉的「嫩」完美搭配了沙茶醬的「甜」。

NO.3 七十二變的餜

餜是潮汕最複雜的食物,大至婚喪嫁娶,小到生活日常,都少不了它。

 

外皮的製作和內餡的搭配體現了潮汕人的想像力,不同的搭配組合紛繁複雜,味道都還獨一無二。


 

早先潮汕先民從中原遷至潮汕地區,先民們要用麵食來做貢品,然而南方不產小麥,故以米食做貢品,這才有了「粿」。

 

NO.4 最好吃的滷味在潮汕


如果你去潮汕人家裡做客,他不說「剁盤鵝肉請呂」,那友情可能也走到頭了。

 

潮汕滷鵝用的澄海獅頭鵝是「世界鵝王」,它稱第二,沒有鵝敢稱第一。

 

在一鍋好滷水裡靜靜地滷夠兩小時,提出的滷鵝好像美人出浴。滷水汁完全封鎖在鵝肉裡,外表色澤光亮,四個字:秀色可餐。

如果還學不會怎麼假裝會吃,跟著前面的老客,喊一句:「來一份一樣的!」保證老闆在翻著白眼的同時不會坑你。

 

不少人被美食綜藝種草,看了一篇篇的推薦,吃了一家家網紅店,然後失望而歸。

潮汕人竊喜,最好吃的應該是我家門口默默開了幾十年的小店!


比如汕頭的民權腸粉店,不少老汕頭人的早晨,就從一份正宗的潮式腸粉開始。


真正的汕頭老饕,會親自站在腸粉機前監督。什麼放在最上層的蒸屜不會幹啦,放什麼配料、放多少這些問題,都只有經驗豐富的本地人才能想得到。

而另一樣來汕頭必吃的,是廣場老牌豆花。

 

沿著汕頭海濱長廊走,到公園路看到一家人頭攢動的店鋪,那就是開了半個世紀的「廣場老牌豆花甜湯」了。

汕頭人鍾情於這種味道,配上糖粉、芝麻,原來的豆腥味便被甜味稍稍掩蓋。

趁熱趁糖還沒化的時候,豆香濃鬱,甜度適中,潮汕人覺得這就是中國版的布丁啊!



不像要專門去店裡吃的豆花,如果你問一個潮汕人哪裡牛肉火鍋最好吃,他還有些許尊嚴的話,正確回答都應該是「自己家」。

 

最重要的是新鮮的牛肉、新鮮的牛肉、新鮮的牛肉。

 

去菜市場蹲守,挑一塊自己最喜歡的部位,叫老闆按喜歡的方式切,回家開水一燙,味道一定不遜於外面的火鍋店。

如果實在要本地人推薦,有一家福合埕老胡牛肉火鍋。

 

借了福合埕的名頭,但老闆刀工、選料實在不錯。雪花牛肉薄如紙,吊龍肥瘦均勻,五花趾肥厚得顯粉紅色……但有一點,規規矩矩學一學本地人怎麼點單,到了那才不會遭人煩影響心情。

 

光在汕頭,福合埕就有19家。最起碼能得到本地人的認可,開得下去,就說明福合埕屬於那種不會踩坑的連鎖店。

很多人認識潮汕,大概是因為美食,很多人到潮汕也都是為了吃。

對潮汕人來說,美食,是他們引以為榮的事情,更是不足為外人道的日常。


< 免責聲明 >
1、因編輯需要,文字與圖片之間無必然聯繫,僅供讀者參考。
2、本平臺致力分享有價值的內容,轉載引用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轉載的所有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逐一和版權者聯繫,亦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3、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智慧財產權,請及時聯繫我們處理,我們將立即予以刪除。
4、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僅為示意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5、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汕頭食客享有最終解釋權。

相關焦點

  • 潮汕美食吸引人的不止是吃,還有……
    有趣的靈魂在這裡《舌尖上的中國》《老廣的味道》《早餐中國》《宵夜江湖》《風味人間》...每每看到美食類紀錄片必定會直流口水,相當的下飯~吃貨·都說「食在廣州,味在潮汕」· 中國美食的孤島· 盛名在外的美食之都潮●味很多人了解潮汕美食大多通過潮汕人的口口相傳和各種旅遊攻略,或者從各種美食紀錄片中窺見一二。
  • 天一冷,我就饞這美味,30年吃不膩,一鍋燜,熱乎乎的營養又解饞
    天一冷,我就饞這美味,30年吃不膩,一鍋燜,熱乎乎的營養又解饞。最近天冷了,北方很多地區都開始降雪了,南方也開啟入冬模式了,冷天就懶得下廚做飯,總喜歡做一些簡單的懶人美味。最近我們家人就迷上了我做的:芋頭柯飯,一鍋燜,有菜有肉有蛋還有米飯,出鍋熱乎乎的真解饞,好吃又營養。
  • 潮汕滷鵝,沒有廣東人不愛它!
    2》介紹了不少特色廣東美食牛雜、烤乳豬、魚生……在這麼多美食中一下吸引小羊眼球的就是潮汕滷鵝 香滑入味,肥而不膩口感飽滿,回味悠長~在潮汕無論日常還是重大節慶滷鵝都不可或缺雖然滷鵝檔在潮汕街頭很常見但只有過硬的手藝和一流的食材才能用一道滷鵝在美食雲集的潮汕街頭安身立命~潮汕滷水最早是從獅頭鵝的滷製開始的獅頭鵝是我國
  • 全國人民都羨慕的廣東特色早餐,365天不重樣,挑戰味蕾的極致
    導讀: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早晨起來的第一頓美食,尤其重要。早餐,能提供一整天的生命能量,是喚醒沉睡中的活力的必不可缺的重要因素。有句話說得好,早餐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不能忘記喝水,但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一定吃早餐。早餐的重要性,眾所周知,不吃早餐,相當於一整天的時間都浪費。談起早餐,廣東人是出了名的會吃。各式各樣的早餐,眼花繚亂,365天不重樣,回味無窮,令人迷戀。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盤點下廣東的特色早餐,快帶上胃一起出發,千萬不要流口水哦。
  • 潮汕生活社 | 自帶密碼系統的潮汕美食,實在是吃不動了!
    這冰山一角的60道潮汕美食每一道都能看得口水直流潮汕人最喜歡的幾樣調料,體現了他們對鹹、腥、鮮的追求:腸粉之魂蘿蔔乾、鹹腥之王魚露、潮汕版味增普寧豆醬以及萬物皆可蘸的醬油。這四樣不僅是潮汕人家裡日常的調味品,更是成就眾多潮汕美食的幕後英雄。接下來至少要吃過這些,才能讓老闆覺得你是「膠己人」。
  • 人在潮汕,吃到失聯 | 隆重美食番
    和很多人一樣,我一直以為潮汕是一個城市。當我開始問本地人攻略的時候,才發現不少汕頭朋友不了解潮州,潮州朋友不懂汕頭,夾在潮州和汕頭中間的普寧朋友表示反正吃的都差不多,可以考慮去普寧。執著的我繼續追問詳細的美食攻略,結果他們都說,你隨便找一家看起來有點人氣的,坐進去點菜都好吃。一言以蔽之,潮汕什麼都好吃。
  • 我的潮汕必吃榜不完全版
    一個月前打算抽個時間去潮汕,起因是今年沒吃到什麼好吃的東西,我想,要把一年的缺憾給彌補了,同時考慮到最近腸胃不適,潮汕還算合適。潮汕準確來說是個區域的代名詞,城市主要包含潮州,揭陽,汕頭,對了,還有汕尾。因為只是去吃東西,玩是沒啥好玩的,而且還有事要忙,所以也就只留了三天時間,單在汕頭的話,覺得應該能吃的差不多了。
  • 潮汕肉卷為什麼一年四季吃不膩?清炒土豆絲又如何炒?
    唯有美食。清炒潮汕肉卷一年四季吃不膩,清炒土豆絲下飯甚香。潮汕肉卷為什麼一年四季吃不膩?清炒土豆絲又如何炒?潮汕肉卷,吃過的人都知道也都喜歡吃,因為價格親民,所以也就經常買來吃。像很出名的潮汕牛肉丸和牛筋丸(尤其是牛肉丸很出名,說家喻戶曉一點也不誇張),價格就比較高,一斤36元,只有十來個(十一二三四個吧,就這十來個),也就是有錢人才會經常買來吃。
  • 臺灣水果豆花 | 一年365天,晶晶姑娘有300天都想吃它~
    晶晶:我在臺灣念書的時候深深愛上了一道甜品——水果豆花。不僅適合夏天吃,一年365天我300天都會吃它。它到底有多好吃呢?今天在《詹姆士的廚房》師父就要為我而做,吃過你一定也會愛上它!用吉利丁片使豆漿凝固做成的豆花只能吃涼的。
  • 不必去潮汕,在廈門一樣可以吃遍地道潮汕美食
    說到潮汕,很多人都會抖三抖,尤其是吃貨們。作為小吃天堂的潮汕,各種各樣的小吃都值得一試。滷鵝,就是潮汕小吃的代表之一。嗊咕鵝肉是汕頭澄海赫赫有名的滷鵝老字號,很多人都是衝著他們家的鵝肉去的汕頭,現在在廈門也能吃到正宗地道的滷鵝!
  • 一年瘦45斤,早餐365天不重樣,她減肥也能吃得美滋滋
    某天,她忽然發現校園裡到處都是苗條漂亮的小姐姐,在心生仰慕的同時,她也意識到自己或許應該管理一下體型:「我當時一邊讚嘆小仙女們,一邊對自己說:『這樣放縱下去真的不行,絕對不行!』」下定決心之後,婷婷咬咬牙,走上了減肥的道路。雖然說「管住嘴、邁開腿」是減肥界的基本原則,但作為「麵包狂魔」和「不吃芝士和甜品會死星人」,婷婷在近一年的時間裡甩掉45斤肥肉的同時,還保持了生活和飲食的高質量。
  • 天冷了,這肉要多吃,比排骨便宜,比牛羊肉溫和,燉上一鍋太饞人
    導語:天冷了,這肉要多吃,比排骨便宜,比牛羊肉溫和,燉上一鍋太饞人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生活中唯有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負。不知不覺一年又要過去了,十二月用它獨有的寒冷和這一年告別,迎接新的一年到來。大冷天的出趟門,要全身武裝,渾身包裹嚴實,只漏出兩隻眼睛,走在大街上,親爸親媽都認不出來,畫面自行腦補,有多冷可想而知了。何以解冷,唯有吃肉。天冷了,要多吃這肉,比排骨便宜,比牛羊肉溫和,燉上一鍋太饞人,上桌就掃光,到底是啥肉這麼香呢,一起來看看吧。這是我中午燉的,有肉有湯,大口吃肉大口喝湯的感覺太過癮了。
  • 潮汕的惠來冬至繭,一種傳統的節日美食,軟糯彈牙鮮香不膩
    作為一名正宗的潮汕人的飯桶,今天要來給大家好好介紹介紹我們潮汕惠來的一種傳統美食,這種美食就是冬至繭了。冬至繭是潮汕惠來在冬至的時候一定會吃的傳統美食,不過冬至在潮汕惠來叫的是冬節,飯桶不明白為什麼這種美食叫冬至繭,不叫冬節繭呢?不過無所謂啦,反正冬至繭還是那麼好吃。其實怎麼說呢?
  • 來潮汕逛上一圈,吃到停不下來!
    大家好,我是果果,身為一個潮汕girl,最引以為豪的就是家鄉的特色美食啦,今天就來給大家說道說道!一到夏天,果果就熱得不想吃飯,格外懷念起家鄉的種種特色小吃。作為一個資深吃貨和隱性話癆,如果有人問果果到了潮汕該吃什麼,那就是打開了果果的話匣子!
  • 30種潮汕小吃,最後一種不是潮汕人還不敢吃!
    在我們大潮汕美食那麼多你到底才吃過幾種呢?香滑入味、肉質肥美、肥而不膩。其造形小巧,獨特的南乳、蒜頭和醇酒的氣味,芳香可口,甜而不膩,而且富含營養,是餅食中的佼佼者。油索也被稱麻花,是潮汕老百姓們經常吃的一種甜食,甜而脆,裡面濃濃的香蔥味道總是讓我流連忘返,還有油索外面一層薄薄的白紗糖,新鮮出爐的油索香脆可口。
  • 潮汕美食千千萬,談談你對潮汕美食的評價和最喜歡哪些潮汕美食?
    潮汕早餐的美味和多樣,實在讓人印象深刻。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嘗嘗潮汕人吃的早餐都有哪些吧。牛肉牛雜粿條中國各地都有當地特色的米麵類美食,而在潮汕的米麵美食,那就非粿條莫屬了,粿條之於潮汕,好比竹升面之於廣州,拉麵之於蘭州,炸醬麵之於北京。一早起來,一碗熱氣騰騰的粿條配上剛剛燙熟的鮮嫩牛肉,實在是享受。
  • 原來真的有人不知道,潮汕這種麻可以吃,大媽說太香了
    自從出去外面後,才發現有一種菜,只有潮汕地區才能吃到,作為一個地道的潮汕人,應該都吃過麻葉吧。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以前潮汕地區種麻葉並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織繩子的,是不是覺得很神奇,織繩子的材料居然能用來做菜?那是因為品種改良了,原來種的是黃麻。
  • 天冷,我家最饞這早餐,8分鐘就搞定,味鮮營養,連吃3天都不膩
    哈嘍,大家好,我是顏小廚,今天小廚又來給大家更新美食菜譜啦!天冷,我家最饞這早餐,8分鐘就搞定,味鮮營養,連吃3天都不膩麵食,相信大家都是非常喜歡吃的,特別是早上起來,做上一碗簡單營養的麵食早餐,花時不多,就可以讓家人吃到熱乎乎健康美味可口的早餐,最適合不過了。
  • 喜歡吃五花肉的有福了,這樣做肥而不膩,入口即化,幾天不吃準饞
    很多人喜歡吃五花肉,我老公和孩子也不例外。他們總感覺如果只吃瘦肉吃著不香,如果只吃肥肉又感覺太膩,只有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吃著才不肥不膩正可口。所以我家平時買豬肉的時候大多都是買五花肉,有時做紅燒肉,有時切了囤菜,或者煮了再切片,與其它蔬菜一起炒食做成回鍋肉。
  • 人均20元,這3家潮汕美食,只有資深吃貨才挖掘到!
    尋尋覓覓,也只在廣州找到這三家我喜愛的小吃店(他們主打的招牌還不是小吃,而是粿條、腸粉類主食)。就算如此,很多潮汕吃貨不忘跟我解釋:這店味道還行,但還不夠正宗,你要回潮汕吃!好好好,就請各位舌頭挑剔的潮汕吃貨來看看,這幾家店是否夠上了「家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