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軍迎來幫手,美軍也要進入中印邊境?莫迪:這比中印矛盾還可怕

2020-12-21 前沿分析局

美國媒體報導,部署在阿拉斯加州的美國陸軍指揮官彼得·安德裡亞克少將在近日指出,他們準備在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軍隊一起訓練。該消息被證實後,很多人紛紛認為在當前局勢不穩定的背景下,這又是一起針對中國的舉動。

中國和印度在拉達克地區的對峙仍在繼續,印度大量士兵都被部署在前線,美國此時對外宣布同印軍一起訓練,是想解救印度士兵於「水火之中」?美軍作為全球最強的軍隊,一直自詡能夠在30分鐘內抵達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作戰,但是對於美軍而言,有一些區域是過去他們沒有涉足過的,比如高原高寒地帶。

就拿拉達克地區來說,在本身條件就非常差的情況下,冬季的來臨更是加劇了該地區的惡劣環境。而部署在阿拉斯加的美軍雖說一直都是在寒冷的環境下訓練,但是他們外出執行任務卻基本上都是炎熱或者熱帶環境。為了使天平不傾斜,五角大樓如今打算提升美國陸軍的山地作戰經驗,尤其是在高原高寒地區的作戰技能。

除了在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軍隊一起訓練,美軍正在購買更多的滑雪板,大型帳篷以及雪鞋等高原裝備,準備明年2月份舉行一項名為「北極勇士」的年度旅級演習。為此,美國陸軍徵兵司令部還在努力招募抗凍的士兵。種種跡象表明,美國陸軍今後將不會局限於中東,如今能夠讓美軍親臨的寒冷作戰環境,除了北極圈就是喜馬拉雅山。如此看來,美軍未來很可能會跟印軍一起在喜馬拉雅山地區聯合執勤,不過這對於莫迪來說,迎來的或許並不是「幫手」。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美軍是出了名的「請神容易送神難」。回顧以往,有哪個國家駐入美軍後,是可以輕鬆能將美軍送出去的?而且印度一直都想做一個有影響力的世界大國,怎麼可能允許外國軍隊長期駐紮在敏感的邊界地帶?其次,倘若美軍真的長期在喜馬拉雅山活動,一旦在中印邊境製造出什麼事端,面對美軍這樣強大的軍隊,印度不僅沒足夠的實力阻止,而且很可能被捲入美國的「陰謀」當中,那個時候就不是像現在這樣,印度還能在邊境「自由自在」了。

儘管從表面上來看,印度迫切希望能夠跟美國同一陣營,但在中印邊境,美軍真要製造出什麼大規模的衝突,這對莫迪而言,都只會比中印邊境的矛盾還可怕。不過這也只是分析,畢竟美軍方面這次是打著「陸軍轉型」的計劃來的,但無論是什麼目的,想必莫迪都會又怒又急,美軍要這麼玩,不是把印軍推向更遠的深淵了嗎?

相關焦點

  • 中印邊境勞軍,莫迪大談佛經到底在內涵什麼?
    在新冠疫情、蝗蟲災情、經濟困境和國內民意裹挾中的莫迪,想傳達什麼信號?莫迪抵達拉達克。017月3日一早,印度總理莫迪飛赴印控克什米爾的拉達克地區。此前近兩個月,中印雙方持續在距此不遠的邊境地區對峙。印媒報導稱,莫迪聽取了當地官員對邊境態勢的介紹與建議,並造訪軍營,探望了之前在邊境衝突中受傷的印軍士兵,對部署於當地的印軍第14集團軍部分官兵發表了講話。在講話中,莫迪以不無誇張的比喻高度稱讚了這些官兵的勇氣和意志,稱勇氣是「建立和平的基本原則」。他還表示,印度在各個方面的進步「都為了世界的利益」。
  • 印軍在中印邊境大修地道,軍事專家:地道戰我們是祖宗!
    本以為印軍在班公湖山頭被中國微波爐武器炮轟,然後做鳥獸四散逃竄,領略了中國軍隊和中國高科技的厲害後,可以消停一大段時間了,但是印軍只是消停了一口氣後,就又開始捲土重來了。你說這印軍,可真是真「擰」呀。但這次印軍也變換了新花樣。
  • 中印邊境突傳危險信號,印軍再增兵力部署,中方關鍵行動持續進行
    近段時間以來,印度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國內經濟陷入困境,但與此同時, 莫迪政府卻還在邊境地區與周邊國家不斷鬧出矛盾,企圖轉移國內視線,釋放國內執政壓力。印度單方面率先在中印邊境挑起事端,使邊境局勢持續升溫,並對兩國關係造成嚴重影響,對此,中國有關方面積極尋求同印方開展政治對話,和平解決爭端,為此,兩國進行多次和平會談,就雙方一線部隊儘快脫離接觸達成一致。
  • 中印兩軍邊境越冬保障哪家強?
    撰文 | 李巖 董鑫距離10月越來越近了,對於我國絕大部分地區,這是一個秋高氣爽的季節。然而對於位處中印邊境的西藏高原而言,並非如此。進入10月後,中印邊境的高原地區將迎來氣溫驟降、大雪封山的冬季。但印度媒體援引其國防部官員消息稱,印軍在此次會談前一天表態,意欲向拉達克地區再派駐一個師的兵力。即便不算上這最新的一個師,環球網披露的數據顯示,在這輪會談之前,印度方面已經在中印邊境陳兵超過30萬,在兩軍衝突一線駐紮兵力超過3萬。印度媒體還多次引述印官方人士消息稱,印軍準備和解放軍在該地區長期對峙。
  • 事關中印!關鍵時刻印軍做出危險動作,內憂外患,莫迪還能撐多久
    邊境印軍又有新動作,大冬天運船隻? 有消息稱,早在衝突發生的第一天起,印度空軍特種部隊和陸軍特種部隊就已經被部署在了中印邊境地區,如今又部署了海軍陸戰特種部隊,可謂三軍融合,齊聚班公湖地區了。印媒報導稱,印度的空軍以及陸軍特種部隊已經在這裡部署了六個多月,他們利用這些特種部隊,已經在實際控制線附近取得了一些成就,而同樣的,中國也在另一側保持了特種部隊。
  • 中印邊境近況:零下五十度,解放軍扎堆吃火鍋,印軍卻只能啃大餅
    中印在邊境地區對峙已經數月,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保證前線物資供應。我國由於先前就修建的密集鐵路公路網,所以不必太過擔心後勤問題,而印度之前的各種基礎設施並不完善,需要額外修建很多道路才能保證物資供應,而印度總理莫迪在此前下令緊急修建44座路橋,同時購買了許多運輸機的零部件,就是為了讓前線士兵得到充分的後勤支持。
  • 中印邊境傳出重磅風聲!印度130萬部隊集結,兩線戰爭或將打響?
    據環球時報12月13日報導,印度媒體《今日新聞時報》最近明確表示,在所謂「拉達克」東部地區持續進行的對峙衝突中,印度軍隊正在考慮將其部分戰鬥部署轉變為雙重任務,這樣他們就能在中印和印巴兩條戰線上同時作戰。
  • 印媒稱班公湖發生新的衝突,印官方澄清,莫迪:將與印軍站在一起
    然而,就在近日,印度媒體全印廣播電臺對外披露一個消息,有印媒聲稱,9月11日夜間,中印兩軍在班公湖地區發生新的衝突,一時間,引發各方的關注。對此,印度官方迅速作出澄清,稱這是假消息。根據目前流出的消息可知,中印兩軍在班公湖發生新衝突極有可能是假消息,因為在這則消息中,稱中國軍隊試圖將印軍從『黑頂』(Black Top)和『頭盔頂』驅逐,印軍挫敗了這一企圖,為了強調真實性,「消息人士」透露,親眼看到中國軍隊用擔架抬走士兵,接下來,印軍將會派遣3個連前往邊境地區。諷刺的是,在過去歷次的邊境衝突中,印軍才是發起挑釁的一方,中國軍隊都是採取行動阻止。
  • 印國防部撤下一份中印邊境報告,這下印度人可不幹了
    近日,印度國防部突然撤下一份中印邊境報告,而這卻引來許多印度人不滿,這份報告內容是什麼?為何會招致印度人的不滿情緒?據了解,印度國防部撤下的這篇報告主要內容是將今年6月份中印邊境衝突的責任歸咎於中方,同時稱今年5月份時是中國「單方面入侵了屬於印度的拉達克東部地區」,並持續激化事態,才導致中印邊界衝突升級。總而言之,這份報告就是將我國形容為「侵略者」,激起印度人高漲民族主義。另外,這篇報告還稱由於中方的所謂「侵略行為」,中印邊境的局勢仍然十分敏感,所以雙方的對峙局面或許還會持續下去。
  • 中印邊境挺進百萬印軍,中國和巴鐵準備兩面夾擊,印媒:浪費資源
    印度試圖成為「亞洲扛把子」的野心路人皆知,但因其整體實力以及國內存在的巨大矛盾,並未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但它在與鄰國的邊境摩擦上卻幾乎沒有間斷,特別是他從不按常理出牌,這給中國以及巴基斯坦帶來很大困擾。
  • 中印邊界衝突需要印度創造性的「轉危為機」
    而有望10月接替印度第14軍指揮官辛格的梅農中將也參與了會談。此人對華強硬,目前為中印邊界東段一印度陸軍山地師師長。這次會談是繼9月10日王毅外長與印度外長蘇傑生在莫斯科會晤達成五點共識以來,為緩解雙方長達4個半月的緊張邊境局勢而做出的積極嘗試。
  • 中印邊境傳出重磅消息!印大批專業部隊正在逼近,還有美國的影子
    海外網9月25日消息,日前中印雙方代表就當前邊境問題舉行了第六輪會談,會談結束後,雙方還發表聯合聲明進一步鞏固會談結果。 與美國是一丘之貉 從今年4月開始,印度一線士兵悍然越線挑釁,中印邊境整體穩定局勢被打破,印軍不顧兩國高層此前達成的共識
  • 中印邊境局勢最敏感時刻,印軍將增兵5萬,還有7件事做得不地道
    第九次中印軍長級會談正在討論邊境西線東段部隊脫離接觸問題,期待中印局勢有所緩解的中方帶著百分百誠意前去會談時,問題很快就暴露了,為啥?印軍又在搞事情。  如果說計劃增兵5萬是印軍在中印邊境動作之一的話,  在中印邊境,這段時間印軍主要做了7件不利於中印關係的事——  去年聖誕節前,印軍陸軍參謀長馬諾傑·納拉瓦內視察了所謂「拉達克地區」東部的多處高海拔前線地區,視察了印度陸軍第14集團軍,並審查了該地區的整體軍事準備情況,還呼籲士兵發揚吃苦精神,做好全面備戰。
  • 印媒:效仿中國抗戰經驗 印軍在中印邊境用上「地道戰」
    根據印度軍隊高級指揮官的說法,印軍在地道中設置了大直徑的鋼筋混凝土管道,以保護部隊免遭襲擊。這些鋼筋混凝土管道的直徑在6到8英尺(1.8米到2.4米)之間,能夠讓部隊很便捷地在不同地點之間進行轉移,而不會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這些地道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供暖,保護部隊免受低溫和暴風雪的影響。
  • 中印邊境局勢緊張 南亞研究專家:中國需要「合小穩大」的戰略來應對
    對此,有一些觀點認為,印度政府此時需要打「中國牌」來轉移國內矛盾,從而提升印度總理莫迪的支持率。對於這一看法,馮傳祿博士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印度對華動作、態度不斷強硬,與其國內疫情失控、經濟下滑、民粹主義高漲等是有一定關係的。莫迪這一系列的動作的確有安撫國內民眾情緒以及國大黨等反對派的考量,以此來維持印度國內政治和社會的穩定。
  • 解密:1962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始末(下)
    1962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開始的快,走的也快。本文章緊接上篇文章,講述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的戰爭經過、印度反應和戰爭影響。在東段,西藏邊防部隊殲滅了印軍第7旅,收復了「麥克馬洪線」以南達旺河以北部分中國領土。在西段,新疆邊防部隊清除了侵入中國境內的印軍據點37個。
  • 印政客炮轟莫迪砸重金買「空軍一號」,還叫囂「在邊境擊退中國100...
    【環球網報導記者 李東堯 侯佳欣】因為參加拖拉機集會抗議帶著「坐墊」被執政黨(即印度人民黨)政客炮轟「抗議式旅遊」,印在野黨領導人不幹了。當地時間6日,印度國大黨領導人拉胡爾·甘地炮轟莫迪稱,總理最近砸重金買下豪華飛機,可不僅僅只有一個坐墊,「還有著許多豪華床來為他的舒適服務」。
  • 「整個戰爭機器都在行動」,印度為中印邊境印軍建起這樣的新營房
    這類生活住所是可以快速安裝的模塊化設計。印媒展示的印軍模塊式營房印度軍方消息稱,為了確保冬季部署部隊的作戰效率,已經完成了為所有部署在該地區部隊建立營房設施的工作。印度ANI電視臺播放了一段視頻,展示了營房外部和內部的情況。
  • 中印第九輪談判在即,印軍又炒作中國增兵,幾個意思?
    「恰巧」是在印度疫情眼看失控的時候,中印邊境就「恰巧」地爆發了衝突,還是由印方先動的手——這天時、地利、人和,一切都不得不讓人猜測——這是不是莫迪政府那招熟悉的國內有矛盾「禍水東引」?事實上,中印在邊境上長期存在著領土爭端,每隔一段時間,印度就在邊境上騷擾試探,做出各種挑釁行為。
  • 中印邊境零下五十度,解放軍吃熱騰騰的火鍋,印軍卻啃冰涼的大餅
    目前邊境氣溫已經逐漸逼近零下五十度,得益於完善的後勤系統,部署在喜馬拉雅山區中印邊境地區的中國解放軍擁有豐富的飲食選擇,除去常規的食物之外,他們甚至可以吃上由無人機送來的熱騰騰的火鍋。而在邊境,蔬菜供應是比肉食供應更難解決的問題,因為高原地區大多是山地和凍土,很難種植蔬菜,而從山下送上來的話,很難保證其新鮮程度。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解放軍拉土上去建溫室大棚,讓邊防戰士們吃上了新鮮的蔬菜。而且後來又出現了恆溫恆溼的專業儲藏室,這也能讓蔬菜保存更久。而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國解放軍甚至可以在高原上吃上自己親手包的餃子、無人機送來的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