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中行、中信等12大開放銀行全梳理

2020-12-23 騰訊網

一文梳理工行、中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江蘇銀行、微眾銀行、新網銀行、富民銀行、百信銀行、京東數科等機構「開放銀行相關案例」。

來源:輕金融摘自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

《2019開放銀行發展研究報告》

開放銀行的理念在國內持續升溫,無論是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還是民營銀行,都開始逐步布局開放銀行。開放銀行正成為商業銀行競爭的戰略高地。這個過程也不乏有金融科技公司,如螞蟻金服、京東數科等,攜手銀行業共建開放銀行。

1. 中國工商銀行:構建開放的智慧銀行生態體系

2018 年以來,工商銀行啟動了智慧銀行 ECOS 建設工程,將「開放」作為智慧銀行的核心特徵,重塑開放化新業務架構,實施 IT 架構開放化轉型,打造一系列跨界合作平臺,支撐促進數位化、智能化、開放化金融服務建設,推進銀行與生態的融合共生,構建開放的「智慧銀行生態體系」。一是將業務架構由內部企業級延展至跨界生態,形成覆蓋「全客戶、全渠道、全領域」的全新生態化業務架構,實現客戶到用戶的重新定義,實現渠道電子化向開放合作新生態轉變。二是打造「核心業務+開放生態平臺」雙核心IT架構,打造開源、自主可控的科技生態體系,強化對開放服務、場景共建以及價值鏈對外延伸的支撐能力。三是形成「自有平臺+開放平臺」融合共生的建設模式,以自有「三融」平臺為開放基石,以API開放平臺、金融生態雲平臺為跨界合作抓手,積極探索良性互動、優勢互補、共贏發展的新生態。

為此,工商銀行建設實施了網際網路金融場景化服務開放平臺(API 開放平臺),並於 2018 年上半年正式對外投入運營。

2. 中國銀行:中銀開放平臺

中國銀行早在 2012 年就提出了開放平臺的概念,並在 2013年正式發布中銀開放平臺,開放了 1600 多個接口,涉及跨國金融、代收代付、行動支付,以及地圖服務、網點查詢、匯率牌價等服務。

中國銀行構建了以中銀開放平臺、場景拓展與管理平臺為支撐的技術框架,分別從技術維度、業務維度為中國銀行的金融服務輸出及場景融合提供有力保障。中銀開放平臺是中國銀行網際網路統一的接入平臺,提供網際網路應用對行內系統的接入服務。場景拓展與管理平臺整合中國銀行現有金融服務並採用 B2B2C 模式對外提供完整的金融服務,並對中國銀行金融產品輸出進行統一的渠道層管理,包括產品管理、商戶管理、用戶管理、帳戶管理、交易管理、限額管理、數據管理、參數維護等功能。

目前,中國銀行正探索並構建生態模式。面向一個或幾個重點生態場景,以獲客為目標,通過開放產品與服務,融入生態場景獲客。同時通過開放用戶與流量,整合非金融服務到手機銀行APP 中,構建內外部協同的場景生態。在支付、跨境、理財等場景,與大型網際網路平臺、支付機構、政務平臺等合作,提供在線開戶、支付、風險測評、外幣兌換、黃金投資等金融服務。

中國銀行從組織和績效考核等管理手段推進開放銀行業務:總行設立專門團隊推動開放銀行業務發展,在全國各地分行成立了專項工作組;在總分行均建立跨業務部門的工作組,推動不同業務間聯動;將場景合作夥伴數量及活躍客戶數量納入考核,鼓勵分行推動場景建設工作。

3. 中國光大銀行:雙向開放,構建開放銀行風險管理體系

一方面,光大銀行將金融產品、服務積極融入合作公司的生活、生產場景。2009 年 3 月,光大銀行開放式繳費平臺正式投產,以 API 方式將銀行的電、水、煤等繳費業務輸出至各合作公司渠道,開啟十年繳費開放之路,目前繳費項目突破 6600 項。2012 年,光大銀行是首家將銀行智能存款產品「定存寶」輸出至支付寶渠道的商業銀行,開啟金融產品走出去的先河。2014 年,光大集團旗下永明保險公司的萬能險產品輸出至百度金融,隨後光大銀行不斷開放理財產品、貸款產品、結算服務、託管服務等。僅貸款產品、託管服務等,光大銀行已經對外提供 API 接口 720 個,另提供 SDK、H5、小程序等多種接入模式,還可向合作公司輸出雲平臺服務,提供「渠道客戶端+公司管理臺」的綜合服務解決方案。目前,光大銀行已與金融科技、交通運輸、地產、電力、教育等10 餘個行業的 1600 餘家 B 端合作公司實現合作,為其提供個性化、定製化的「生活+金融服務」解決方案,服務 C 端用戶逾 4000萬。

另一方面,光大銀行將手機銀行 APP 打造成開放的移動金融生態系統,讓手機銀行成為與外部合作公司、網際網路用戶廣泛連接的樞紐和客戶持續經營的平臺。光大銀行以手機銀行 APP 為核心渠道對外開展廣泛合作,引入合作公司的產品、服務、技術,圍繞「衣食住行遊娛購」豐富生活類服務,打造「金融+生活」生態圈。光大銀行同時開放用戶體系,向更廣泛的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提供服務。非光大銀行客戶僅需要手機號就可以註冊手機銀行,需要進行產品購買時可以直接使用其他銀行的銀行卡在線開立光大銀行的線上II、III類帳戶,需要使用手機銀行全功能時引導客戶至櫃檯開立I類帳戶。網點從觸達客戶的第一道門變為提升客戶服務的最後一道門,大大降低客戶使用銀行線上渠道的門檻,為通過「走出去」策略獲取的網際網路用戶提供基於銀行自有平臺的接續服務。光大銀行通過手機銀行豐富的金融、生活類產品留住並持續經營客戶,實現用戶向客戶的轉化,使「走出去」和「引進來」發展得以相輔相成。

同時,光大銀行構建了針對開放銀行的風險管理體系。開放銀行的作業模式使得商業銀行產品端更加豐富、服務渠道端外延,加長了業務風險鏈條,光大銀行一方面加強業務規範化管理,另一方面注重技術服務標準化管理,與此同時建立實時交易監控及完善的風險處置措施,構建涵蓋業務管理、技術服務、交易監控和風險處置在內的一體化開放銀行風險管理體系。

一是規範化的業務管理。加強對合作公司準入控制,根據對接方式不同,制定不同接入標準。對合作公司經營資質、經營情況、財務狀況等進行盡職調查,採取總、分行聯動方式,多級審核、審慎接入。

二是標準化的技術服務。光大銀行向合作公司提供 API、SDK、H5 等多種技術接入方式,均採取統一的技術設計規範、安全集成標準和信息保護措施。其中 API 在請求時還需要對合作公司進行身份驗證,防止第三方隨意調用,保證了接口的安全性和穩定性;SDK 和 H5 也在數據傳輸過程中採用加密技術以保護客戶信息安全,防止中間人攻擊等安全事件的發生。

三是實時交易風險監控。全面接入電子交易風險監測系統,通過制定統一的渠道交易數據交互接口標準,全面、準確地接收開放銀行各渠道的客戶信息、設備信息、交易信息等各類數據,對線上交易風險實時監控和預警。針對開放銀行各渠道交易的風險特點,設計配套的預警模型和自動處置規則,減少外部欺詐風險所帶來的損失。

四是多種風險處置方案。建設功能強大的管理中臺,當出現風險事件時,可以通過參數配置及時關閉相關交易權限、凍結相關帳戶,避免風險進一步擴大。同時為客戶統一購買保險,為客戶資金做好保障,當出現客戶資金損失時,通過報案、賠付等多種方式解決客戶問題。

4.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API Bank

浦發銀行 API Bank 是業務與技術、開放與生態、能力與場景的有機統一體,以提供帳戶類、支付結算類、產品銷售等基本金融產品服務為主,訂單管理、權益兌換等增值金融產品為輔。浦發銀行 API Bank 投產後,生態場景及對接合作方數量穩步增長。2019 年上半年,API 開放接口共 304 個,日交易量規模約 20-30萬筆,峰值交易量約 100 萬筆;對接中國銀聯、京東數科等 124家合作方應用。浦發銀行 API Bank 開放功能涉及帳戶管理、貸款融資、支付結算、投資理財、權益活動、信息查詢、外匯業務、創新服務、其他服務共 9 大板塊,246 個 API,主要分為引流獲客、融入生態、創新場景三大方向:

一是引流獲客方面,突破傳統物理網點、手機 APP 的局限,開放產品和服務,以 API 形式嵌入到各個平臺上,形成各種跨界金融服務,滿足企業和個人各類金融需求,完成獲客引流。涉及帳戶管理、貸款融資、投資理財板塊。

二是融入生態方面,以用戶為中心,提供 API 產品共享,多維度搶佔入口,形成黏性,並不斷豐富增值服務,開放部分平臺產品,拓展「生態+」理念。涉及支付結算、權益活動、信息查詢、外匯業務以及其他服務 5 大板塊。

三是創新場景方面,創新活動場景,並通過 API 嵌入金融服務,達到金融服務場景化目標,直接觸碰客戶需求痛點,為客戶帶來便捷、友好的使用體驗。主要涉及創新服務板塊。

5. 中信銀行:聯合場景構建開放銀行生態圈

中信銀行一直致力於金融科技與用戶場景的深度融合。2019年 9 月,中信銀行推出基於「開放、無界、有溫度」應用體驗基礎上的三大零售銀行開放產品「開薪易」、「信視界」、「無卡」,三款產品基於開放銀行的理念,通過與各行業領頭企業的合作,將金融科技與銀行融合,深入到場景中,解決實際場景中的具體痛點,創新和延伸了銀行服務新場景。

中信銀行依託與多家主流網際網路企業的合作,具有打通開放銀行的先天優勢。例如,2015 年 8 月中信銀行與京東數科聯合推出「中信白條聯名信用卡」,由此「小白卡」逐步成為信用卡圈內的熱點 IP。此後,雙方還進一步聯合推出了中信銀行京東小金卡,用戶餘額能自動籤約中信銀行的明星餘額理財產品「薪金煲」,安全高效盤活用戶卡內閒錢。

中信銀行行長方合英表示:「開放銀行是領先商業銀行競爭的戰略高地。中信銀行開放銀行的初心始於『數位化轉型』戰略和『做有溫度的銀行』服務理念,我們希望與各行各業合作夥伴共建開放銀行的生態平臺,讓用戶隨時、隨地、隨需、7*24小時、無處不在地享受金融和非金融服務的新機會、新變化和新體驗。」

6. 中國民生銀行:依託直銷銀行開拓生態場景

民生銀行主要通過直銷銀行打造開放銀行,應用「ABC」技術(AI、Big Data、Cloud Computing)獲取場景需求,幫助銀行找到業務切入點,正在逐步實現「金融服務無感化」。

在管理創新方面,努力打造「敏捷化」管理機制。一是敏捷組織。直銷銀行定位為純自營事業部,建立獨立的黨委、執行委員會及各個專業委員會,充分發揮組織靈活性,提升組織效率。二是敏捷機制。優化與總、分行之間的業務協同關係,建立總行、分行聯動的協同處理機制,促進產品孵化及成熟;制定與分行合作營銷規則,並針對 B2C、BBC 及其他合作模式分別確定不同的分潤模式。三是敏捷計價。在資金定價方面,配置專項信貸額度,比照其他經營機構進行風險資產配置,採用 FTP 資金計價;在總行定價授權管理體系下,授予相應的產品定價權。

在創新實踐方面,基於民生銀行電子帳戶,直銷銀行與華為消費者雲事業部共建錢包帳戶體系,從支付、服務、安全、產品設計等多維度完善華為錢包功能,雙方生態開放共建,打造開放的錢包金融生態。一是通過行動支付業務合作,構建用戶全場景支付生態。基於華為手機用戶的需求,打造全場景支付功能,包括但不限於錢包餘額線上支付、跨商戶銀聯二維碼掃碼支付、華為體系內二維碼支付、線上積分支付、綁定卡支付、跨商戶積分金+餘額支付。二是通過核心技術及平臺資源共享,實現生態開放。通過華為 HAG 平臺提供金融快服務能力,分批次有序接入基於華為快服務能力的金融服務場景。如華為 App ability 服務、全局搜索場景、日曆場景、Hivision場景(視覺識別)、HiTouch場景(雙指觸屏)、Hivoice場景(語音助手)等,提高手機銀行曝光率。三是整合社區服務、公共服務等資源,推出居民健康卡、金融社保卡等,構建普惠金融服務生態。

7. 江蘇銀行:開放銀行產品負責制

江蘇銀行開放銀行服務分為八大類:一是帳戶管理(帳戶開戶、帳戶查詢);二是場景服務(車生活、愛健康、愛學習);三是貸款服務(貸款申請、貸款查詢);四是支付結算(e 融支付);五是交易銀行(銀企直連、匯出匯款進度查詢);六是信用卡(用卡申請、帳單查詢);七是公共服務(利率查詢、網點查 詢 、匯 率 查 詢 );八 是 金 融 科 技( 人 臉 識 別 、金融雲 、區 塊 鏈 )。

江蘇銀行採用產品負責制進行業務管理,產品與服務的開放由其主管部門負責,從確定合作標準、合作夥伴拓展、到業務對接上線,主管部門與開放銀行項目組協同配合,後者對具體的技術對接負責。目前,開放銀行開放合作內容已經超過 40 項。

江蘇銀行採用主動營銷進行業務拓展,服務載體為開放銀行服務平臺門戶網站,行內的外部用戶可以通過該網站了解銀行已開放的服務能力,進行開發者註冊,上傳身份認證相關信息,待銀行業務人員後臺審核後,可以進行創建相關應用,選擇相應開放的 API 接口,同時需申請相應的密鑰對信息,保留私鑰,並將公鑰上傳至平臺,銀行業務人員審核批准後,開發者進行應用開發,完成後可在測試沙箱環境進行調試,測試完成後可提交相關材料,進行應用上線申請,待銀行審核後正式上線。例如,江蘇銀行將特色車輛服務平臺嵌入金鷹集團的 APP 中,向其 APP 提供各類車主服務,合作中所有服務均由其 H5 頁面提供,金鷹集團提供服務入口與客戶資源,雙方不收取任何費用。江蘇銀行將繳費功能輸出至徐州市教育局指定繳費平臺,幫助全市直屬31家公立學校進行在線繳費,合作中雙方採用接口合作,徐州教育局向江蘇銀行提供客戶輸入的繳費信息,江蘇銀行完成繳費處理,不收取費用。

8. 深圳前海微眾銀行:開放銀行30體系

深圳前海微眾銀行由騰訊公司發起設立,2014 年 12 月經監管機構批准開業,是國內首家民營銀行和網際網路銀行。

微眾銀行副行長兼 CIO 馬智濤認為,開放銀行發展應該具備3O 體系,即,一是開放平臺(Open Platform),基於 API、SDK、H5 等方式可對外提供銀行服務;二是開放創新(Open Innovation),通過開源軟體、智慧財產權授權、參考實現(RI)等降低合作門檻,在共享中推動技術創新;三是開放協作(Open Collaboration),基於分布式技術與合作夥伴形成開放商業聯盟。

貸款業務方面,微眾銀行與多家行業領先的網際網路二手車平臺公司合作,推出了微眾銀行微車貸產品,將銀行貸款業務直接嵌入汽車交易場景。該產品助力貸款購車者提前實現美好生活,同時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基於真實交易背景、高度分散且有抵押品支持的優質信貸資產。

行動支付方面,微眾銀行基於微信平臺為零售客戶提供消費優惠服務「微眾有折」。業務層面,該產品把為零售客戶提供消費優惠場景作為核心,通過開戶充值使客戶具備享受優惠的條件,通過與華潤萬家、沃爾瑪等合作商戶深度合作提供商戶管理,優惠場景管理,並創建了特有的優惠模型和優惠計算引擎,實現零售客戶、微眾銀行與商戶的連接。技術層面,該產品依託分布式架構及Hadoop大數據技術,能夠處理海量客戶信息與億級交易數據,並通過大數據分析,反哺商戶營銷需求。

同業科技合作方面,為幫助以傳統線下服務模式為主的中小型商業銀行更快速、更低成本地實現「網際網路+」戰略,推動線上線下服務形成互補效應,微眾銀行積極探索基於金融雲計算技術的同業科技合作,在傳統 SaaS 雲服務的基礎上,通過疊加自身行業實踐,推出了微動力「SaaS+」開放平臺。合作銀行可通過將「微動力」集成到自身手機銀行中,快速獲得人臉識別、人工智慧、行動支付等科技能力,為客戶提供更豐富的金融產品和更便捷的購買體驗,共同擴大普惠金融服務的有效供給。

金融科技方面,微眾銀行聯合多個機構,基於與相關機構合作研發的區塊鏈開源底層技術平臺 BCOS,進一步推出了深度定製的金融版區塊鏈底層平臺 FISCO BCOS,與金融同業分享技術成果。目前,FISCO BCOS 已落地的應用場景包括機構間對帳、供應鏈金融、旅遊金融、司法存證、版權存證及交易、人才招聘、自然資源登記等。

9. 四川新網銀行:打造開放型數字銀行

四川新網銀行由新希望集團、小米、紅旗連鎖等股東發起設立,於 2016 年 12 月 28 日正式開業,是四川首家民營銀行,也是中西部首家網際網路銀行。

在思維理念與組織架構方面。新網銀行從初創時,就將開放的理念融入到了業務模式、風險管理、日常運營等方面。新網銀行打造了一個適應開放銀行的扁平化組織架構,和傳統銀行相比,這樣的架構減少了審批中間層級,能夠快速試錯迭代更新,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整運營、業務模式。

在信息科技能力建設方面。新網銀行將開放銀行所需具備的信息科技能力放在全行的核心戰略地位,建立了涵蓋高管和主要部門負責人的信息科技委員會,審議重大科技決策,並在全行各個層面推進信息科技建設。在績效考核制度中,科技考核與業務指標強相關,其中業務的KPI最高佔比可達50%,在科技作為核心戰略的背景下,新網銀行以技術工程師、數據科學家、產品經理、人工智慧專家、反欺詐專家等構成的科技人員佔比超70%,並且佔比持續提升。

在數位化運營方面。新網銀行將大數據能力、人工智慧能力、雲計算能力等作為核心能力建設。目前新網銀行 99.6%的貸款都是由機器完成審批,平均審批速度 20 秒,批核一筆貸款最快 7 秒。

在風險控制方面。新網銀行利用人臉識別、生物探針、設備指紋等新手段構建反欺詐系統,制定了超過 16000 條反欺詐規則,部署反欺詐模型 16 個,策略更新頻率為 0.57 次/天。

在生態建設方面。新網銀行沒有自己的 APP,客戶可以直接通過新網銀行的合作夥伴 APP 一鍵獲取金融服務。在接入方式上,新網銀行針對各類用戶群體、不同場景,開放平臺提供了各種便捷的連接方式。

在客戶經營方面。新網銀行建立了包括履約能力指數等模型,對用戶特徵等進行刻畫。截至目前,新網銀行已經服務用戶超過2400 萬人,累計放款超過 2500 億元,筆均借款周期 75 天,筆均借款金額 3300 元。

10. 重慶富民銀行:多重賦能強化開放銀行能力

重慶富民銀行是中西部第一家民營銀行,也是民營銀行常態化審批後成立的第一家民營銀行。在數位化作為核心戰略的背景下,重慶富民銀行建立了基于敏捷的集成產品研發體系(SAPD),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為主線的高效協同、平臺化研發管理模式,形成「全面、全員、全程」的大研發管理機制,目前科技人才佔比超 70%。

重慶富民銀行通過自我賦能強化開放銀行能力,通過合作賦能和生態賦能實現業務開放。在「存」方面,富民銀行和京東數科等企業合作將「富民寶」業務輸出,觸達終端客戶;在「貸」方面,打造「富民白條」,為小微企業主提供採購白條滿足其日常經營流動資金需求;在「匯」方面,通過開放平臺技術將聚合支付能力、資金管理能力對外輸出,滿足各類業務交易場景下的業務支撐能力。截止目前,重慶富民銀行通過開放平臺接入商戶數 100+,提供金融服務能力數 130+,積極向同業輸出產品設計與

業務標準,擴大市場影響力,激活發展新動力。富民銀行運用金融科技手段,重構商業匯票貼現流程,推出了自主研發服務於中小微客群的電票貼現產品「富民極速貼」,解決小微企業票據貼現慢、貼現貴、貼現難等系列問題。同時,富民銀行自主研發麵向小微個體工商戶的線上個人經營性信用貸款產品「富易貸」,並配套建立「小微個體工商戶信用評價標準」的企業標準,解決小微個體工商戶「徵信難、融資難」等問題。

在數據資產管理方面,富民銀行搭建業內領先的數據治理體系,包括三層數據治理組織架構,覆蓋六大核心領域的數據管理辦法、數據考核評價體系、治理工具體系。同時,針對數據採集,建立第三方數據源管理辦法,打造數據接入的應用。

11.中信百信銀行:發布開放銀行生態加速器

中信百信銀行由中信銀行和百度聯合設立,是國內首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於 2017 年 11 月 18 日正式開業。中信百信銀行創立之初即確立以開放銀行為核心戰略。通過「B+B2C」的模式,場景在前,金融在後,賦能場景生態,共同服務好 C 端客戶。中信百信銀行建立了「智融 Inside」平臺作為開放銀行統一入口,廣泛連接場景、金融科技公司和金融機構。目前已經開放了 API 接口 350+,實現分鐘級接入,對接了百度、小米、愛奇藝等 80 多家平臺,輸出信貸、理財、銀行帳戶、智能風控等開放銀行能力,實現了金融服務與場景的融合共生。

以手機百度為例。百度最大的痛點是用戶用完即走,停留時間短,帳戶體系弱,用戶價值得不到充分挖掘。因此,中信百信銀行與百度聯合創設智能小程序「百度閃付卡」,只要是手機百度用戶,均能在首頁方便地開立中信百信銀行帳戶,並獲取百度閃付、餘額理財、消費信貸、信用卡還款和生活繳費等金融生活服務。通過「搜索+信息流」雙引擎驅動,疊加金融帳戶服務,可以有效提高數據厚度,更好地挖掘用戶價值。中信百信銀行也得以利用手機百度這一日活躍用戶數量(DAU)近兩億的APP觸達海量用戶,充分融入百度生態。與愛奇藝的深度合作的「零錢plus」是另一個典型案例,中信百信銀行的金融服務與愛奇藝通過智融Inside進行連接,用戶在愛奇藝的場景內,就可獲得更加便捷的金融增值服務和會員權益,除成為VIP會員之外,還能夠享受中信百信銀行的存款收益。

此外,中信百信銀行在2019年11月正式發布開放銀行生態加速器暨UP加速器,定位科創小微企業和百信生態的智能連接器,主要聚焦新技術、新金融、新消費三大核心領域,計劃三年內加速100家科創型中小微企業實現成長進階,為其提供開放銀行綜合解決方案,並聯合中信產業基金、信銀投資、紅杉資本、順為資本等數十家知名投資機構提供「股權+債權」服務方案,實現「金融+科技,銀行+資本」相互賦能,共建智能金融新生態。

12.京東數科:全面開放分享業務、技術、場景和客戶

京東數科脫胎於京東商城,前身是京東金融,憑藉電商、物流等優勢場景和數據積累,布局了金融科技、資管科技、智能城市等領域,已經快速成長為國際領先的數字科技公司。

京東數科一直秉持開放理念,將技術、業務、場景和客戶等層面的優勢,全面向銀行合作夥伴開放和分享,明星產品包括京東白條、京東金融、小金庫、京保貝等,均是京東數科與銀行等金融機構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早在 2015 年 8 月,京東金融聯合中信銀行聯合推出「中信白條聯名信用卡」,由此「小白卡」逐步成為信用卡圈內的熱點 IP,也是開放銀行標杆性產品。2017 年 11月,中國工商銀行與京東金融聯合推出「工銀小白」數字銀行,是國內銀行業首個開到網際網路平臺上的銀行,也是雙方在客戶、帳戶、數據、信息、資金等方面深度整合的成果。

在銀行 4.0 時代,京東數科搭建了「一朵雲+三大中臺+開放平臺」的全新架構,提出「組件化」理念,將產品和技術按銀行的實際需求靈活解耦,模塊化輸出,讓銀行可以將技術服務柔性組合,真正實現「自主可控」等技術應用。三大中臺包括技術中臺、數據中臺和業務中臺。開放平臺即 API 開放平臺,將金融機構和場景端企業無縫連接,以API集市、標準產品或行業解決方案等不同形式,把金融機構的底層服務開放給場景方,快速形成匹配場景內金融需求的產品和服務,極大地降低金融機構拓展場景和客戶的成本,提升服務效率、客戶體驗及業務規模。

【輕金融好文】

相關焦點

  • 工行信用卡支付寶消費有積分啦
    即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在支付寶綁定工銀信用卡消費可累計積分,每消費1元累計1積分。以下為各行網付積分情況以上,就是工行本次更新的內容,另外,小編還統計了其他銀行各種網付渠道是否有積分情況。微信計積分:工行、中行、建行、農行、交行、郵儲、、中信、廣發、興業、浦發、光大、平安、民生、華夏、滙豐支付寶計積分:工行、中行、交行、郵儲、招行、中信、廣發、浦發、光大、平安、民生、華夏、花旗
  • 信用卡競爭力大比拼!
    具體的資產收益率數據還可以看下圖(計算包括使用和未使用授信額度在內的信用卡業務資產收益率):在六大行中,建行、交行、工行的信用卡業務資產收益率排前三,郵儲銀行墊底;在股份行中,招行、平安、民生的信用卡業務資產收益率排前三,華夏銀行收益率最低。從市場份額來看,招行、工行、建行、平安、中信在全國性銀行中排前五;郵儲、華夏和興業的市場份額排名最低。
  • 中信銀行2019年報披露:信用卡加速數位化轉型 多個指標可圈可點
    在這些指標背後,這家銀行都做了什麼?縱觀中信銀行信用卡發展歷程,可以發現它始終堅持客群分類,制定了清晰的信用卡發展戰略。「在一些銀行片面追求規模擴張、粗放經營之時,中信銀行信用卡就已經通過細分市場和差異化經營,取得了顯著的競爭優勢。」上述銀行業分析師如是評價。除此之外,中信銀行信用卡的高質量發展,還有更多可挖掘之處。
  • 各大銀行最容易踩的坑,80%的人都不知道
    用卡過程,誰沒被幾家銀行坑過?關於各家信用卡的坑,少說8成的卡友都踩過,下面省唄君給大家盤點一下~ 1.分期手續費最坑 提名:中信、興業 分期業務是大家都會用到的,各家銀行的手續費略有不同,中信、興業算是行業裡手續費比較高的。同樣的期數,可能手續費就要高出不少。
  • 中信銀行、光大銀行雷池玩火?千萬罰單VS洗牌精變
    作者:楊光來源:銠財——銠財研究院近期的銀行圈,著實熱鬧。招商14億錢端案仍在扯皮、中行原油寶又上演倒貼驚魂、華夏銀行剛被網店主搞得灰頭土臉,二線演員後腳將中信銀行送上火山口。單從中信銀行看,有躺槍味道。戲碼已炒爛,不再贅述:5月6日,脫口秀演員池子發文,曝光中信銀行應大客戶笑果文化要求,違規查閱其銀行交易明細,嚴重洩露隱私。
  • 信用卡各大銀行優惠活動,不容錯過的羊毛
    7.26日各大銀行活動集錦:0點(招商)招商銀行x隨機減:支付寶選擇招商信用卡付款,叮咚買菜、多點、天天果園、呆蘿蔔、美菜、本來生活、食行生鮮、蘇寧易購、網易嚴選、雲集、蘑菇街、攜程、快手小店、愛奇藝會員等隨機立減2-28元(每平臺一次,7月31
  • 中信銀行推動信用卡業務數位化轉型
    銀行業數位化一周動態中信銀行把數位化能力打造成信用卡業務的一大核心競爭力中信銀行8月27日公布的2020半年報揭開了信用卡金融科技落地的典型路徑:一方面主動加大金融科技創新,交行金融科技子公司交銀金科註冊成立 已有12家銀行入局8月25日,交通銀行發布公告,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交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臨港新片區註冊成立。交銀金科註冊資本6億元,主要業務方向為以金融科技為手段,開展軟體研發、技術諮詢與創新、信息系統集成服務等。
  • 工行、建行、中行等八大行緊急公告:暫停這項交易新開戶 啥信號?
    原標題:工行、建行、中行等八大行緊急公告:暫停這項交易新開戶 什麼信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11月27日,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股份制銀行中的招行、平安、興業同日,將暫停個人黃金、白銀等交易新開戶業務。
  • 2018年各大銀行理財能力和理財產品排行榜
    2018年各大銀行理財能力和理財產品排行2018年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綜合理財能力排名前五的銀行  全國性銀行中,依次是興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和中國光大銀行4、中信銀行  中信銀行旗下的中信理財之共贏系列1575期人民幣理財產品的起投金額5萬元,投資期限90天,參考年回報率為5.5%,收益略低於渤海銀行的理財產品。  5、興業銀行  興業銀行旗下的天天萬利寶人民幣理財產品H款(89天)(夜市版)的起投金額為5萬元,投資期限87天,參考年回報率為5.45%。
  • 中信銀行Huawei Card全國開放城市增加至151城
    魯網12月1日訊 10月16日,中信銀行與華為錢包合作發行的首款聯名信用卡——中信銀行Huawei Card已面向全國151個城市開放申請,華為/榮耀手機的用戶通過「華為錢包」APP、中信銀行信用卡「動卡空間」APP、中信銀行線下網點等官方渠道,均可申請這張「手機裡的信用卡」
  • 2019十大金融創新之星出爐 工商銀行、民生銀行、中信證券入選
    獲得「年度十大金融創新之星「榜第4至10位的分別為國泰君安、中信證券、民生銀行、中泰證券、平安銀行、招商證券、中國銀行,票數為別為40705票、37255票、33021票、30015票、28082票、25745票、21663票。
  • 無界開放,中信銀行信用卡攜手合作夥伴啟動數字金融「生態市場」
    在分享金融核心系統自主創新成功實踐的環節,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黨委委員穆銀芳介紹,StarCard新核心系統整體採用網際網路分布式雲架構,實施過程中融入全球智慧,基於雲架構開放平臺和雲計算、大數據、AI等新興技術,實現眾多黑科技,例如端到端客戶旅程重塑、微服務彈性伸縮、OneData實時大數據服務、端到端敏捷交付、全鏈路監控及預警等,不僅滿足網際網路時代高並發、大流量的使用場景
  • 工行、建行等七家銀行暫停辦理帳戶貴金屬開戶
    來源:新浪財經11月27日消息,工行、建行、中行、交行、招行、農行、平安銀行今日發布公告表示,將暫停辦理帳戶貴金屬籤約開戶。二、自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8日9:00起,暫停受理我行各渠道(包括櫃面、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工銀金行家」小程序和外部合作機構等渠道)新開代理個人客戶貴金屬競價交易業務申請,已開戶客戶的正常交易不受影響。
  • 中信銀行南京分行私人銀行中心盛大揭牌
    12月18日,「中信溫度·共贏未來」中信銀行南京分行私人銀行中心開業儀式暨財富私享會在南京舉行。中信集團協同委員會江蘇分會會長、中信銀行業務總監、南京分行行長陸金根,中信銀行南京分行行長助理徐震、中信銀行總行市場發展處副處長李申佳,中信銀行南京分行私人銀行中心總經理黃麗麗,協同單位代表以及客戶代表共同為中信銀行南京分行私人銀行中心揭牌。
  • 中國銀行AI全布局
    作為中國經營最久的銀行,2019年,中行信息科技投入116.54億元,同比增長15.15%。前中行董事長、現任工行行長的陳四清則直接表態,金融科技不是網際網路獨角獸的專利。在陳四清、劉連舸等歷任中行領導高度重視下,中行在金融科技的多個前沿領域,走在國內前列。
  • 中信銀行「三駕齊驅」漸入佳境
    不過,中信銀行並不甘於此,自2015年開始,該行啟動第一個「三年規劃」,推進「一體兩翼」戰略,即以對公業務為「一體」,零售業務、金融市場業務為「兩翼」。   以此為開端,在對公業務繼續做大做強的同時,中信銀行的零售業務和金融市場業務也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實力快速提升。
  • 各行信用卡分期還款手續費匯總比較,哪家銀行最優惠?
    那麼,哪家銀行信用卡分期手續費最低呢?小編整理了2020年各大銀行分期手續費對比,分幾期,哪家更划算,一目了然。2020年各銀行信用卡分期費率1、工行信用卡分期手續費:3期手續費為1.65%,6期3.6%,9期5.4%,12期7.2%,18期11.7%,24期15.6%。2、農行信用卡分期手續費:3-6期每期0.48%,9-24期每期0.45。
  • 多銀行加強風控預防信用卡不良
    疫情擠出信用卡泡沫今年上半年上市銀行中的大行和股份行多數信用卡不良較去年末飆升。大行之中,工行、建行、農行、中行、交行、郵儲銀行信用卡不良率分別達到了2.65%、1.17%、1.81%、2.57%、2.90%和1.99%,較上年末分別攀升0.44、0.14、0.24、0.35、0.52、0.25個百分點。其中,交行信用卡不良率偏高,不良增長勢頭略強一些。
  • 原油寶揭開銀行「類期貨」業務冰山一角 中行等多家銀行介入
    交割風險上,銀行「應當按照中國銀監會的規定對衍生產品交易進行清算,確保履行交割責任,規範處理違約及終止事件,及時識別並控制操作風險」。銀行「類期貨」交易風險高興業銀行等多家銀行深度介入中行原油寶事件非個案。
  • 中信銀行南京分行私人銀行中心盛大揭牌_新華報業網
    12月18日,「中信溫度·共贏未來」中信銀行南京分行私人銀行中心開業儀式暨財富私享會在南京舉行。中信集團協同 委員會江蘇分會會長、中信銀行業務總監、南京分行行長陸金根,中信銀行南京分行行長助理徐震、中信銀行總行市場發展處副處長李申佳,中信銀行南京分行私人銀行中心總經理黃麗麗,協同單位代表以及客戶代表共同為中信銀行南京分行私人銀行中心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