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耳朵裡的"油"是啥?耳屎到底要不要掏?總算是清楚了

2021-02-12 紫荊健康


 耳朵癢,是由於耳內神經受刺激後,產生了癢的感覺。

本文專家:

汪小歡 復旦大學醫學博士

如果要給人類舒適行為排行,掏耳朵必定榜上有名。

即使沒有掏耳勺、棉籤,小手指也能成為天然的掏耳工具。

但是有一種耳朵,不光掏出來的耳屎油油的,就連摸一下耳道外側都是油,有時挺尷尬的……

很多人擔心這是耳朵發炎了。

這種「油耳朵」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有的人耳朵乾乾爽爽,有的人天生耳朵油呢?

耳朵癢,是由於耳內神經受刺激後,產生了癢的感覺。

有很多因素會導致耳朵癢,比如較多的蟎蟲寄生,發生過敏反應,耳內真菌感染以及溼疹,但是最常見的還是耳屎的沉積和刺激,讓我們忍不住想去掏一掏耳朵。

另外,還有些人有掏耳朵的習慣,不掏耳朵就覺得耳朵發癢。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要不要掏耳朵呢?

其實,耳朵一癢就掏真是個很大的誤區。因為長期擦拭耳道會給耳朵帶來很多壞處:

可能會破壞耳道的纖毛系統,增加真菌感染的風險

一旦真菌感染,耳道分泌物更加難以排出重複刺激耳內神經,導致耳朵越掏越癢。

導致中耳炎甚至影響聽力

如果使用不乾淨的棉籤或手指掏耳朵,可能會引起溼疹和感染,導致中耳炎甚至影響聽力,還可能會引發耳膜破裂等嚴重的外傷。

可能導致顱骨感染

如果是用棉纖掏耳朵,棉籤纖維不斷在耳道內聚集,時間久了會導致局部潰爛,引起耳後顱骨的感染。

所以,很多人覺得自己耳朵裡不乾淨,一天不掏耳朵就無比難受,實際上不僅不能掏,還很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

耳屎是一種外耳道的正常分泌物與外界灰塵和皮屑等物質的混合物,它的成分複雜多樣,主要包括非酯化的脂肪酸,醇類,角鯊烯和膽固醇,它還有個醫學上的名字叫「耵聹」。

耳屎雖然帶了一個「屎」字,但它比大便和我們的關係親密多了,耳屎可是耳朵天然的保護傘。

①耳屎富含油脂,能夠在外耳道表面形成一層酸性保護膜,抵抗細菌和病毒的侵害;

耳屎還能夠擋住來自外界的塵埃顆粒、昆蟲和水滴,避免耳朵被感染;

耳屎還會對傳入的聲波發揮過濾和緩衝的作用,保護鼓膜不被強聲所震傷。

④耳朵裡脫落的細胞,皮屑,洗澡的汙水,再加上一些細菌之類的混合在一起,在耳朵裡慢慢堆積,時間久了會有點酸臭味,這種特殊氣味還具有驅蟲的功效。

由此可見耳屎是保護耳朵的功臣。

耳朵裡總是油油的是咋回事?

有些人耳朵裡的油脂分泌比較旺盛,分泌出的耳屎就油油的,比較粘稠,有的會凝聚成團,有的會流出耳外。

所以,這些分泌「油耳屎」的人總是會感覺耳朵裡油油的。

更神奇的是,通過對分泌油耳屎的人作調查,發現了93%左右的人同時有狐臭存在。

這是因為油耳屎和狐臭都屬於大汗腺類型,它們有同樣的決定基因,所以,油耳屎和狐臭真可謂是患難兄弟。

歐美人和非洲人絕大多數都分泌油耳屎,他們也酷愛噴香水,因為很多人都有狐臭,為了掩飾體味,他們便有了噴香水的習慣。

為什麼有人是油耳朵,有人是幹耳朵?

與「油耳屎」相對的,就是「幹耳屎」。

油耳屎則呈現為黏稠油狀的蠟黃色或黃褐色,而幹耳屎是比較乾燥酥脆的薄薄幹痂,顏色呈現淺黃色。

而決定耳屎幹油的因素,主要是與遺傳基因相關。

一般來說,黃種人幹耳屎比較多,而白種人和黑種人則多為油耳屎。在我國,大約有10%~20%的人耳屎是油性的。

所以,如果沒有疼痛感,「油耳屎」就不是耳朵有炎症所致,而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耳朵油該怎麼辦?

油耳朵在日常護理上並沒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和幹耳朵一樣即可。

①儘量不要掏耳朵,如果實在想掏一般一周不要超過一次。

因為,耳屎會隨著我們日常咀嚼、說話等張口動作自動脫落並排除體外,所以,其實一般不需要主動清理。

②如果實在想清理,注意用棉籤輕輕在外耳道轉動,然後耳朵朝下,讓耵聹自行出來;儘量不要使用指甲和鐵籤等尖銳物掏耳朵。

③當然如果長期不掏耳朵,有些人也有可能會形成耵聹栓塞,在這種情況下,應到醫院請專業醫生用專門器械取出。

所以,即使你是「油耳朵」,如果沒有不舒服的感覺,就不用擔心

還有就是,耳屎能別掏就別掏了。

編輯:花間貓

本文來源:科普中國(ID:Science_China)

長按圖片掃描關注紫荊健康

喜歡,就給我一個「在看」

相關焦點

  • 油耳朵裡的「油」是啥?耳屎到底要不要掏?
    如果要給人類舒適行為排行,掏耳朵必定榜上有名。即使沒有掏耳勺、棉籤,小手指也能成為天然的掏耳工具。但是有一種耳朵,不光掏出來的耳屎油油的,就連摸一下耳道外側都是油,有時挺尷尬的……很多人擔心這是耳朵發炎了。
  • 油耳朵裡的「油」是啥?耳屎到底要不要掏?總算是清楚了
    但是有一種耳朵,不光掏出來的耳屎油油的,就連摸一下耳道外側都是油,有時挺尷尬的,多人擔心這是耳朵發炎了。這種「油耳朵」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有的人耳朵乾乾爽爽,有的人天生耳朵油呢?耳朵癢,是由於耳內神經受刺激後,產生了癢的感覺。
  • 為啥我的耳屎幹,男朋友耳屎油?耳屎到底要不要掏?
    一定讓你目瞪口呆,無法直視耳屎~進入正題!有人在後臺問小編:「為啥我的耳屎乾乾的,我男朋友耳屎感覺溼溼的,像浸了油一樣?」嗯,這是個好問題!確實有人耳屎「又幹又淺黃」,為幹耳,也叫糠耳;有人耳屎「又油又溼」,為油耳。耳屎,是由外耳部軟骨部皮膚那裡的耵聹腺分泌物,混合灰塵、皮屑形成。要說到耳屎的幹油之分,那是和地域有關,也和人種有關。
  • 耳朵裡的「耵聹」到底要不要掏?對,就是耳屎……
    很多人都喜歡沒事就掏耳朵而且掏耳朵的花樣也是相當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籤掏掏,耳勺撓撓…總之是怎麼爽怎麼掏特別是當不經意掏出一小塊耳屎的時候,那種爽快和舒服仿佛就在耳畔~但掏耳朵這件小小事還真沒那麼簡單!
  • 為啥我的耳屎幹,男朋友耳屎油?到底要不要掏?終於知道答案了
    耳朵有自淨功能,並不需要特意去掏有些人總認為耳屎是髒東西,不掏心裡不舒服。這就是典型的手賤症候群,耳朵真不需要你這麼勤快給它做衛生。比如說話、吃飯、打呵欠時,耳屎會隨著下頜關節的運動而自然脫落,排出體外。第三,頻繁掏耳朵危害多。所以,如果耳朵沒有不適症狀,就不需要特意去掏耳屎。當然,這並不是說完全不能掏,特定情況下還是需要掏掏的。
  • 耳屎到底是什麼?能掏嗎?耳朵發癢是進蟲子了嗎?今天說清楚
    很多人肯定有過這情況,正專心做一件事的時候,突然間感覺耳朵發癢難耐,如果不馬上用手掏一下,就覺得很難受。耳屎多了?難道耳朵裡鑽進去蟲子啦!……耳朵還會發癢,到底是什麼東西在背後搞鬼?掏出來的耳屎到底是啥?耳屎是一種外耳道的正常分泌物與外界灰塵和皮屑等物質的混合物,它的成分複雜多樣,主要包括非酯化的脂肪酸,醇類,角鯊烯和膽固醇,它還有個醫學上的名字叫「耵聹」。耳屎雖然帶了一個「屎」字,但它比大便和我們的關係親密多了,耳屎可是耳朵天然的保護傘。
  •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怎麼掏?
    很多人都喜歡沒事就掏耳朵,而且掏耳朵的花樣也是相當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籤掏掏,耳勺撓撓…總之是怎麼爽怎麼掏。特別是當不經意掏出一小塊耳屎的時候,那種爽快和舒服仿佛就在耳畔~但掏耳朵這件小小事還真沒那麼簡單!我們常說的耳屎,在醫學上有個十分文藝的名字叫耵聹【dīng níng】,是不是一下子感覺好聽多了。
  • 為啥有人是油耳朵,有人是幹耳朵?耳朵裡面的「油」到底是啥?
    掏耳朵的時候,有的人耳屎是乾乾的一片,掏幾下就沒有了。
  • 油耳朵和幹耳朵有哪些區別?油耳朵中的「油」到底是什麼?
    幹耳朵,這兩種耳朵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油耳朵是耳朵油脂腺和耵聹腺分泌亢進,產生出來的耳屎非常油膩,猶如出油一樣,這種耳屎會連成一個團狀。至於幹耳朵,是耳朵油脂腺和耵聹腺分泌減少,掏出來的耳屎呈現出屑狀。事實上幹耳朵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人們在說話、吃東西時,隨著下頜運動,耳屎也會自動脫落,對於幹耳朵不建議大家經常掏,會出現耳屎越掏越多情況,甚至會把耳道鼓膜掏破了。至於油耳朵中的「油」,人們會納悶這到底是什麼?
  • 耳屎到底是什麼?能掏嗎?耳朵發癢是進蟲子了嗎?
    很多人肯定有過這情況,正專心做一件事的時候,突然間感覺耳朵發癢難耐,如果不馬上用手掏一下,就覺得很難受。耳屎多了?難道耳朵裡鑽進去蟲子啦?……耳朵還會發癢,到底是什麼東西在背後搞鬼?掏出來的耳屎到底是啥?耳屎是一種外耳道的正常分泌物與外界灰塵和皮屑等物質的混合物,它的成分複雜多樣,主要包括非酯化的脂肪酸,醇類,角鯊烯和膽固醇,它還有個醫學上的名字叫「耵聹」。耳屎雖然帶了一個「屎」字,但它比大便和我們的關係親密多了,耳屎可是耳朵天然的保護傘。
  • 耳朵裡的「耳屎」究竟是啥,能掏嗎?顯微鏡放大1000倍,真酸爽!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掏耳屎的習慣,而且一入耳朵深似海,掏著掏著就不自覺的像這種習慣延續了下來,特別是現在採耳行業十分盛行,去採耳店裡讓人掏掏耳朵
  •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為什麼有人的耳屎是幹的,有的卻是溼的?
    相信有些人會有掏耳朵的習慣,因為我們的耳朵裡有很多的耳屎,如果長時間不清理的話,可能就有嗡嗡的感覺,因此很多人往往都會選擇掏耳勺來進行清理耳屎。耳朵是我們聽力的主要來源,而且我們的耳膜也是比較脆弱的,如果大家在掏耳屎的過程中出現了什麼意外的話,將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那麼耳屎到底要不要掏呢?
  • 為什麼有人耳屎是幹的,有人是油的?油耳朵跟狐臭有關嗎?
    耳朵是人體內非常重要的部位,不僅僅只是聽到聲音,也起到一個傳遞信息的作用。當耳朵裡耳屎太多的話,我們就會去掏耳朵,掏出耳屎,但為什麼有些人的耳屎是幹的,有些人的耳屎卻又油又溼?哪個正常?有人說油耳朵的人往往都有狐臭,是真是假?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為什麼有的人耳屎是幹的,有的卻又溼又油?油耳朵預示著狐臭?
    但有很多人給自己掏耳朵或給別人掏的時候發現,耳屎竟然是溼的,而且還油膩膩的,這正常嗎?跟健康有沒有關?聽說,耳屎又油又溼的人,往往都有狐臭,這是真的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答案或許並非跟你想的一樣。為什麼耳屎有幹有溼?哪種正常?在洗臉和洗澡的時候,耳朵比較容易進水,但又沒有到影響到正常聽力的地步,所以很多人都沒在意。
  • 為什麼有人的耳屎是油的?油耳屎代表著不健康?揭曉油耳屎的真相
    耳朵長時間不清理,耳屎會變多,當耳朵發癢或聽力下降的時候,大家會去給耳朵掏一掏耳屎,把耳屎掏出來,耳朵會舒服很多。掏耳屎時,我們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有些人的耳屎都是乾巴巴的,顏色微黃,但有些人的耳屎是油的,耳屎比較潮溼黏膩,顏色明顯發黃。
  •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為啥有人掏出來的耳屎是幹的,有人是溼的?
    可能很多人會拿起掏耳勺掏耳朵,就算沒掏出啥,也會覺得很舒服,而若是掏出來一大塊耳屎,可能還會向逼人「炫耀」。有的人掏出來的是幹的,有的人掏出來的卻是溼的,這是為什麼?跟健康有關係嗎?到底要不要掏?接下來就向大家揭開耳屎的秘密,看完您就都知道了,希望你做對了。耳屎,掏or不掏?掏是可以掏的,但真的沒必要。
  • 耳屎要不要掏?發現耳屎是這顏色,快去看醫生
    耳屎要不要掏?不少人為了享受耳勺和棉籤划過耳道的酥麻越掏越上癮但掏多了難免心虛究竟多久掏一次耳屎好?怎麼感覺耳屎越掏越多了?耳朵掏多了會不會影響聽力?
  • 平時到底該不該掏耳朵呢?陳年耳屎和狐臭又有什麼關係?
    眾所周知人類三大爽事——掏耳朵、挖鼻孔和摳後背,而掏耳朵是不可否認的NO.1。但是有的人天天都要挖耳朵,而有的人幾十年來從沒挖過耳朵。曾經有這麼一個新聞,一位婦女時常覺得耳朵沙沙作響,耳道不通暢也聽不清楚,影響到了日常生活。忍了多年後終於去醫院,醫生檢查發現她的耳朵,已經被耳屎堵得嚴嚴實實的。
  • 男孩掏耳朵引發癲癇:千萬別亂掏耳朵,耳屎的這些好處你不知道!
    雖然知道經常掏耳不對,但大家有沒有發現,如果一直忍著不掏耳,耳屎積聚太多也會十分難受,甚至堵得耳朵聽力下降? 為了搞清楚耳朵到底能不能掏、怎麼掏,小編還是總結一些知識點跟大家說說吧。
  • 為啥有人耳朵裡會「流油」?油耳朵到底是怎麼來的?和狐臭有關?
    人的耳朵,有油耳朵和糠耳朵之分。就我國而言,糠耳朵的人居多,油耳朵的人不多見。和糠耳朵相比,油耳朵確實會帶來一些麻煩事,有些時候還會令人尷尬。同事小劉每次和我們聊天時,總是要忍不住掏耳朵,有時候耳朵裡還會「流油」,讓他在面子上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