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要不要掏?發現耳屎是這顏色,快去看醫生

2020-12-26 澎湃新聞

耳屎要不要掏?發現耳屎是這顏色,快去看醫生

2020-10-18 0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不用挖耳屎的九叔 39健康網 收錄於話題#新知百科室38#人體觀察室32

點亮星標~不然你們可就再也看不到我了↓

你會經常掏耳朵嗎?

不少人為了享受

耳勺和棉籤划過耳道的酥麻

越掏越上癮

但掏多了難免心虛

究竟多久掏一次耳屎好?

怎麼感覺耳屎越掏越多了?

耳朵掏多了會不會影響聽力?

九叔今天就來給你們說說

耳屎該不該掏

耳屎的形成

我們耳道中

有一種叫耵聹腺的腺體

它會分泌油性物質

來吸附灰塵、皮屑

和其它異物保護耳道健康

久而久之

這些「廢物」越堆越多

便形成了終極物質——耳屎

雖說是「屎」

但它作用一點都不小

比如

①阻擋飛蟲、粉塵顆粒

②維持耳道乾濕平衡

③有一定抗菌作用

④緩衝強聲波衝擊

特別是最後一點

被耳機發燒友戲稱為耳屎調音

因為耳屎會讓耳道空腔變窄

從而使低頻更加震撼

耳屎到底該不該掏

很多磚家的意見都是

不用掏

因為我們耳道內的細胞和纖毛

做著由內向外的運動

耳屎會被慢慢運到耳道口

再配合我們的下顎開合動作

(比如說話,打哈欠)

通通會掉到耳朵外

脫落的耳屎可能會掉在肩上

造成持久的社會性傷害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

大家一定在網上看過不少

醫生夾出巨型耳屎的視頻

來源:小事大眼界

這些人大多幾年沒清理過耳屎

最終造成耳道被耳屎塞滿

出現耳鳴、聽力下降、頭疼等症狀

這在醫學上被稱為耵聹栓塞

常發生在油耳的人身上

相較於幹耳屎

油耳屎因油脂比例高

容易黏在耳道越積越多

直至完全塞住耳道

因此定期清理還是很有必要的

但看到這又有人要問

正常情況下

耳屎確實會越清越多

這是因為耵聹腺被反覆刺激後

會加大耵聹分泌量

以此來填補耳道失去的保護層

但也有可能是病理原因造成的

當我們清理耳屎

不慎損傷外耳道或鼓膜時

就有可能誘發中耳炎

中耳炎不僅會讓耳屎增多、聽力下降

耳道內也會奇癢無比

還時不時流出黃色膿液

耳屎也可能變成黑色

這時需要儘快到醫院就診

關於預防中耳炎

我們除了清理耳屎時要小心

還需要注意:

①戴封閉式耳機不宜持續超過1小時

②避免吸菸或吸入二手菸

③流感季節做好防護,避免感冒

④遊泳或洗澡後及時把耳道裡的水倒出來

清理耳朵的頻率與聽力

並沒有直接關係

但長期刺激耳道會增加患中耳炎風險

另外,操作不慎捅破了鼓膜

會直接損傷聽力

所以當你掏耳朵時

若發現耳屎呈血色狀

或有大量血和膿流出

就可能是鼓膜破裂或穿孔

需要馬上看醫生

視鼓膜破損程度

輕則一到兩周恢復

重則需要兩到三個月

耳屎怎麼掏?多久掏一次?

對於幹耳人群

可以每月用溼棉籤擦拭耳道口

(最好是不會掉棉絮的高質量化妝棉籤)

如果不在乎形象

也可以不用清理

對於油耳人群

九叔不建議用棉籤清理

因為可能把耳屎推得更深

還可能讓耳屎沾上棉絮

導致感染髮炎

來源:醫學界臨床藥學頻道

油耳人群平時可以用耳勺

輕輕刮去耳道淺層的耳屎

頻率視耳屎分泌量而定

一周不宜超過兩次

別忘了每隔半年去醫院檢查

因為耳道栓塞在形成前

一般很難發覺

給大家總結一下

最後

祝大家七十歲仍然能聽到二十歲的聲音

以及

現在點在看的人能聽到九叔叫爸爸

不信你就試試看

-完-

參考資料:

[1] 魏振金.耳屎的秘密[J].金秋,2019(14):55.

[2] 王萍.耳朵掏不掏? 給你最靠譜建議[J].時尚育兒,2018(02):56-57.

[3] 暴繼敏.耳朵會越掏越聾嗎?[J].養生大世界,2018(08):66-67.

[4] 奧登. 耳屎掏不對危害大[N]. 健康報,2017-09-11(004).

原標題:《耳屎要不要掏?發現耳屎是這顏色,快去看醫生!》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耳屎要不要掏?發現耳屎是這種顏色,快去就醫!
    就大多數人而言,不會在公開場合談論耳屎話題,人們都覺得耳屎很髒,恨不得掏幹掏淨。
  •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怎麼掏?
    很多人都喜歡沒事就掏耳朵,而且掏耳朵的花樣也是相當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籤掏掏,耳勺撓撓…總之是怎麼爽怎麼掏。特別是當不經意掏出一小塊耳屎的時候,那種爽快和舒服仿佛就在耳畔~但掏耳朵這件小小事還真沒那麼簡單!我們常說的耳屎,在醫學上有個十分文藝的名字叫耵聹【dīng níng】,是不是一下子感覺好聽多了。
  • 神秘的「耵聹栓塞」,耳屎到底要不要掏?
    在體檢報告中,有好些體檢客戶的報告書上有「耵聹栓塞」這一診斷。首先,耵聹是什麼呢?。耵聹的俗稱是耳屎。
  •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為什麼有人的耳屎是幹的,有的卻是溼的?
    相信有些人會有掏耳朵的習慣,因為我們的耳朵裡有很多的耳屎,如果長時間不清理的話,可能就有嗡嗡的感覺,因此很多人往往都會選擇掏耳勺來進行清理耳屎。耳朵是我們聽力的主要來源,而且我們的耳膜也是比較脆弱的,如果大家在掏耳屎的過程中出現了什麼意外的話,將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那麼耳屎到底要不要掏呢?
  •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
    如果要給人類舒適行為排行,掏耳朵必定榜上有名。即使沒有掏耳勺、棉籤,小手指也能成為天然的掏耳工具。但是有一種耳朵,不光掏出來的耳屎油油的,就連摸一下耳道外側都是油,有時挺尷尬的……很多人擔心這是耳朵發炎了。
  • 耳朵裡的「耵聹」到底要不要掏?對,就是耳屎……
    很多人都喜歡沒事就掏耳朵而且掏耳朵的花樣也是相當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籤掏掏,耳勺撓撓…總之是怎麼爽怎麼掏特別是當不經意掏出一小塊耳屎的時候,那種爽快和舒服仿佛就在耳畔~但掏耳朵這件小小事還真沒那麼簡單!
  • 別瞎給寶寶掏耳屎啦!原來耳屎還有這 4 種好處
    為什麼孩子的耳屎越掏越多?聽說有孩子掏耳屎得了中耳炎,這是真的嗎?……」「耳屎」的大名叫做「外耳道耵聹」,這是醫學教科書上的專用術語。人體外耳道皮膚上,生長著許多皮脂腺、耵聹腺,它們會分泌一種特殊的油性液體。這些液體並不多,甚至很難被發現。
  • 掏耳屎竟導致孩子顱內感染!耳屎到底能不能掏?看北京兒童醫院專家...
    所以不管有事沒事,都喜歡掏一掏。不僅自己掏,還要給孩子定時定期掏。可耳屎真的有必要掏嗎?拿棉籤、指甲等掏耳屎,真的安全嗎?本期,我們請來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劉薇醫生,看醫生怎麼說……1為啥說,耳屎是個好東西若有啟發幫助 歡迎轉發
  • 「耳屎不是你想掏,想掏就能掏」,別輕易掏孩子耳屎,應這樣處理
    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有掏耳朵的習慣吧,經常拿著掏耳勺或棉籤在耳朵中掏來掏去,掏完以後真是超爽。於是就有很多家長不光給自己掏,也要給孩子掏。據美國統計:每天大概有一萬兩千名兒童因為用棉籤掏耳朵,從而造成耳朵受傷而被送入急診。
  •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醫生這個答案可能讓你有點意外!
    自古以來,人類對掏耳屎就有種特別的執著,那種feel,不亞於徒手挖寶藏!別驚訝。耳屎,曾經確實是女人們的大寶藏——潤唇膏的原材料!在古代,人們認為耳屎有潤滑滋潤的功效,就把它當成了解決唇部乾裂的秘密武器[1]。好在,後來人類找到了別的辦法,這種落後的有味道的方式自然就被淘汰了(感恩.JPG)。
  •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醫生這個答案可能讓你有點意外
    編者按+自古以來,人類對掏耳屎就有種特別的執著,那種feel,不亞於徒手挖寶藏。在古代,人們認為耳屎有潤滑滋潤的功效,就把它當成了解決唇部乾裂的秘密武器[1]。好在,後來人類找到了別的辦法,這種落後的有味道的方式自然就被淘汰了)。那說到底,耳屎這東西留著對身體好嗎?
  •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原來這麼多年都錯了
    左掏掏,右掏掏…棉籤掏掏,耳勺撓撓…總之是怎麼爽怎麼掏。特別是當不經意掏出一小塊耳屎的時候,那種爽快和舒服仿佛就在耳畔~但掏耳朵這件小小事還真沒那麼簡單!耳道內的耳屎通過這種傳送帶一樣的操作,被送到出口。咀嚼和下頜運動也輔助了耳屎不斷被運出。總之,正常來說耳屎的排出其實沒我們什麼事,一般情況就不要掏耳朵了。
  • 耳屎越掏越多是真的,寶寶有耳屎要這樣處理
    什麼程度要清理?如何清理?這些都是育兒知識十萬個為什麼之一。耳屎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保護寶寶身體結構的健康。耳蠟為耳朵提供一道屏障,防止水進入滋生細菌,防止感染。有的耳屎硬、幹,有的則會黏一點。耳屎不會造成耳朵感染 。沒有絕對的標準,經常我們看到的是寶寶一個耳朵多一點,一個耳朵少一點,只要還能夠看到耳鼓,就都是正常的。如果耳屎把整個耳道都堵住了,就會有問題。
  • 長期戴耳機會產生耳屎?耳屎是什麼東西,到底要不要掏呢?
    首先入耳式耳機的確是很容易傷害耳朵的,有人專門做過這方面的研究,結果發現同一音量下,入耳式耳機比其他傳統的耳機要高5.5分貝左右,這意味著在相同的時間內佩戴入耳式耳機,耳朵受到的刺激更大,不注意音量和佩戴時間的話,很容易給聽力造成損傷,並出現耳鳴,聽力下降,頭暈等症狀,其次入耳式耳機更容易滋生細菌,佩戴入耳式耳機需要插入耳道內,耳機都在耳朵裡不通風,而內溫度升高很容易滋生細菌。
  • 寶寶的耳屎究竟用不要掏?關鍵得看這兩點!
    寶寶的耳屎,要不要掏?1.這種耳屎不用掏大部分情況下,耳屎都不用掏!耳屎的作用:耳屎,學名耵聹,是外耳道這條「隧道」中的耵聹腺分泌的一種淡黃色黏稠的分泌物。主要成分有油、硬脂、脂肪酸、蛋白質和黃色素,還有少許的水、鉀、鈉等元素。耳屎一般分為乾性耳屎和溼性耳屎。
  • 寶寶的耳屎是個好東西,媽媽不要隨便掏!
    新手媽媽在發現寶寶的耳朵裡有耳屎時總想掏總想掏總想掏...有的媽媽甚至隨意用挖耳勺和棉籤給嬰兒掏耳朵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對的頻繁掏耳朵很有可能造成寶寶聽力下降,甚至失聰!● 大家所說的「耳屎」在醫學上稱為「耵聹」(dīng níng)。正常的外耳道皮膚有耵聹腺,耵聹腺分泌耵聹 , 其顏色呈淡黃色黏稠狀。
  •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它會自己出來嗎?
    如果一味去掏,反而可能會損傷局部的軟組織,引起外耳炎甚至鼓膜部位炎症,影響聽力。此外,經常掏耳朵還可能會引起耳屎的分泌異常。外耳道的皮膚被頻繁刺激後,會使皮膚淤血,增加耳道皮膚的新陳代謝,造成耳屎分泌增多[2]。
  • 花了700塊給娃掏了次耳屎,才知道耳屎不是想掏就掏
    耳屎滿溢的時候,媽媽到底能不能幫孩子稍微地、輕輕地掏一掏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妨先來看看一位奶爸的經歷。為了給孩子掏了一次耳朵,他一共付出了 700 塊錢。在此之後,他開始對掏耳屎這件事,有了更全面而感性的認知。
  • 寶寶耳屎要不要掏?會影響聽力嗎?
    很多家長看見寶寶耳朵裡有耳屎,總覺得不衛生,忍不住想要幫寶寶清理一下。其實,給寶寶掏耳屎是完全沒有必要的。耳屎的存在,對寶寶來說是一種保護。不建議家長自行幫寶寶掏耳屎,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家裡掏耳朵的工具不乾淨的話,可能會損傷外耳道,容易造成外耳道炎等;其次,掏耳屎會損傷外耳道的保護膜,留下耳道溼疹的隱患;還有,寶寶的情緒也是不穩定的,小動作多,可能突然不老實。如果在掏耳屎的時候寶寶擺動頭部,容易造成耳道外傷,甚至鼓膜穿孔,引起中耳炎。
  • 耳屎栓塞,耳朵發黴?論如何科學掏耳屎
    作者:孫雅靜張先生很喜歡掏耳朵。洗完澡要掏,遊完泳要掏,沒事的時候也喜歡用棉籤或者挖耳勺搗鼓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