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電池助力嫦娥登月(組圖)

2021-01-09 中國青年網

   北京時間2日凌晨2點1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中國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三號承擔著中國首次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重任,是中國發射的第一個地外軟著陸探測器和巡視器,也是美國阿波羅計劃結束後全球重返月球的第一個軟著陸探測器。目前,全球只有美國、前蘇聯成功實施過13次無人月球表面軟著陸。

隨著凌晨02:19嫦娥三號探測器太陽能帆板成功展開,業內關注人士,對於探測器太陽能電池帆板的關注,也逐漸匯焦。

 

 

太空飛行器上的能源來源有三種:一是電池,二是核發電,三是太陽能。目前人類在太空的太空飛行器搜集太陽能主要通過太陽能電池帆板也就是所說的太陽能電池陣,將太陽的光能轉換成電能。

 

相關焦點

  • 能直能彎的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一種新型材料鈦鈣礦的出現,讓太陽能電池的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這種新材料到底是什麼?它做成的新型太陽能電池相比傳統的,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什麼是太陽能電池 如今太陽能電池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也許您坐在家裡的時候,您家的屋頂就有太陽能電池在供電,馬路上的路燈、共享單車、小朋友們的電動玩具、甚至是我國的嫦娥4號登月探測器上,其實都帶著太陽能電池
  • 美國阿波羅登月是騙局?通過我們嫦娥的登月視頻得出了驚人的疑問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騰空而起,成功登陸月球,舉國歡呼。在這次登月過程中我國首次對月球土壤進行了採樣。中國也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登上月球的國家。
  • 嫦娥五號登月,把阿波羅登月騙局帶上熱門,中美對比真相到底如何?
    嫦娥五號上升器完成樣品轉移後,根據指令再次降落在月面,位於經度0南緯30度附近的位置,圓滿完成了使命。而嫦娥返回器也已經踏上了返回地球的旅程,據說嫦娥五號帶回的兩千克月土不日將揭開50年前的一個真相,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新型太陽能電池板有望支持火星探測任務
    新材料可用在執行遠程探測任務的飛行器上 目前,俄羅斯科學家們正在測試一種用於製造太陽能電池板的材料。據悉,用這種新的有機金屬材料製成的電池板具有更強抗輻射能力。未來,這種電池板既可安裝在近地衛星或空間站上,也可用於執行登月或火星探測任務飛行器上。 俄羅斯媒體稱,目前航天領域使用的主要是矽太陽能電池板,這種電池板取材方便但效率不高。為此,世界航天大國正在競相研發製造電池板的新材料。目前科學家已研發出的一些新材料,儘管可以讓電池板比矽太陽能電池板性能更高,但抗輻射能力低,難以投入實際應用。
  • 美國50年沒有登月!嫦娥五號特寫照傳回,或證明阿波羅登月造假?
    前言:說起人類歷史上的偉大成就,就不得不提到美國阿波羅系列的成功登月。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因為在月球上踏出了第一步,受到了世界矚目。但是僅在幾年之後,就有人開始質疑美國登月的真假。隨著最近嫦娥五號回傳地球的特寫照,或許能夠說明美國當年的登月到底是真是假?
  • 成功登月的嫦娥五號,為什麼成了美國登月陰謀論的證據
    但你也許很難想到,這張跨越遙遠距離回家的照片,同時也在陰謀論者的世界裡被廣為傳播——陰謀論者似乎認為,我國嫦娥五號拍攝下的這張月面著陸照片,成了美國「登月陰謀論」的最大佐證。1999年,由美國蓋洛普公司進行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僅有6%的美國人相信「登月陰謀論」,而隨著人類步入網際網路時代,相信登月陰謀論的人不斷增加。在2008年美國探索頻道播出的節目《流言終結者:登月疑雲》中,顯示共有20%的美國人相信「登月陰謀論」。今天,「登月陰謀論」仍然在我們的網絡社區發酵。顯然,它已經成為了一個經久不衰的「都市傳說」。
  • 嫦娥五號登月成功!來枚人類登月50周年紀念幣!
    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將從月球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嫦娥五號探測器,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意義非凡。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錢夫子給大家帶來了庫克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銀幣,超高浮雕、仿古工藝,鑲嵌真正的月球隕石。全球發行499枚。
  • 嫦娥五號證實美國登月造假?真相原來是這樣的!
    在嫦娥五號照片被引用成為「登月陰謀論」的證據時,被譽為「嫦娥之父」的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就在一次採訪中,簡單的為此闢謠「阿波羅11號登月未形成衝擊坑」而「嫦娥五號登月形成衝擊坑」是因為兩者的重量、著陸方式以及地點都不相同月壤不像地球土壤經過風吹、水磨,都是構成顆粒極細小且邊緣銳利的粉塵,因為不規則的特性
  • 剛剛,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嫦娥五號幾乎匯聚了目前中國航天所有最頂級的技術,而這次發射也將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超前預演,為十年後的載人登月進行技術驗證。中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一次任務隨著嫦娥五號的發射成功,中國的探月工程第一階段的任務也進入尾聲。按照在 2004 年立項的中國探月工程規劃,嫦娥工程分為 「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
  • ...AM:梯度2D/3D鈣鈦礦異質結構助力高效穩定無甲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華南理工大學葉軒立教授AM:梯度2D/3D鈣鈦礦異質結構助力高效穩定無甲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如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迅速增長,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在諸多鈣鈦礦體系中,混合陽離子(MA/FA/Cs)鈣鈦礦電池因其擁有較好的效率、穩定性和結晶形貌而受到廣泛研究。然而,當使用易揮發和不穩定的MA離子時,器件的熱穩定性會受到影響。無甲胺的碘化鉛甲脒(FAPbI3)的鈣鈦礦因其擁有合適的禁帶寬度,較寬的光譜響應和出色的熱穩定性,有望用於製備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然而,由於較大的FA離子半徑,室溫下傾向於形成不具有光學活性的δ-FAPbI3相。
  • 有機太陽能電池工作原理_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結構
    打開APP 有機太陽能電池工作原理_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結構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12-18 16:51:41   有機太陽能電池工作原理   有機太陽能電池,顧名思義,就是由有機材料構成核心部分的太陽能電池。
  • 嫦娥5號讓M國如此緊張,M國當年登月是假的?
    外國號稱已經擁有380公斤月球樣本,卻對嫦娥5號的兩公斤樣本非常緊張。一直以來對於外國當年登月是否是真實的都有很多爭議,當初前蘇聯太空人出艙時是被人抬出來的,而M國的太空人則是興奮的自己下地,這種區別是否過於明顯?
  • 美媒:中國「嫦娥登月」的同一天,美國的「天眼」卻「失明」了
    而美國更是對中國航天領域的發展保持極大的關注,這次中國「嫦娥五號」的登月之旅,讓美國見識到什麼是中國力量。根據媒體報導,中國「嫦娥五號」在12月1日晚11時成功在月球表面實現軟著陸。「嫦娥五號」創44年歷史根據媒體報導,截至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已經成功採集月球巖石和土壤。
  • 如果嫦娥五號獲取的樣本,與美國不同,是否意味著載人登月造假?
    那次「月球24號」從月球危海地區採集到了170克月球樣本,到今天為止44年過去了,嫦娥五號的發射再次燃起了月球樣本採集的熱潮。(月球24號)目前為止全世界只有美國和前蘇聯完成了月球樣本的採集工作,如果此次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樣本採集,那麼中國就是第三個具備此能力的國家。
  • 嫦娥4號發現超地球兩百倍,為何登月不受影響
    雖然美蘇上個世紀就開始了無人和有人的登月探測,但月球表面的輻射水平調查的最清楚的卻是我國的嫦娥四號。危險的月球輻射今年九月25日,我國科學家利用嫦娥四號的數據研究成果,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首次測量月球表面的輻射劑量」文章。科學家首次得到月球表面輻射水平的長期測量數據。
  • 美國登月造假了?「露腳」照被網友當證據,嫦娥五號來揭示真相
    歡迎軍迷們收看本期節目近日,我們在網上看到了「嫦娥」五號在探月中,在線直播了它的登月全過程。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開始變得緊張起來。因為我們國家公開的這段直播,讓不少國內外網友開始質疑,美國當年登月的真實性。
  • 為何「胖五」要在凌晨送「嫦娥」?
    很多人有疑問,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要選擇凌晨升空?對此,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錢航博士作了解讀分析。一是便於奔月軌道的設計。此次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要在滿足地球與月球位置關係的限制、火箭射向和滑行時間的約束、探測器地月轉移時間、返回器再入航程等條件下,選擇最合適的發射時間,也就是確定火箭的發射窗口。經過綜合考慮,長徵五號遙五火箭在凌晨發射最有利於奔月軌道的設計,可以滿足各種約束條件。二是減少太陽活動對於探測器的影響。
  • 五星紅旗月球亮相,網友再次質疑美國國旗,嫦娥之父道破登月真相
    一旦嫦娥5號重新回歸地球,也意味著中國成為這44年來第1個從月球取回土壤,國家可見具有重大意義,也是中國航空航天史上發展裡程碑。除了完成月球土壤樣本取樣之後我國還在月球上面插上了中國國旗,中國在月球成功插上國旗後,又有部分聲音質疑起了先前美國登月計劃,質疑美國在月球插上國旗作假。
  • 美國登月挖土上百公斤,嫦娥5號帶回2公斤土,什麼情況?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嫦娥5號已經實現了登月,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而這也意味著嫦娥5號登月任務的圓滿完成!
  • 嫦娥五號登月返回,中國將分享航天成果,美國怎麼想?
    嫦娥五號升起五星紅旗是呀,中國先後向月球發射了嫦娥一號到五號共五顆探測器,除一號完成使命撞擊月面、嫦娥二號利用剩餘燃料遨遊深空之外,目前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和她的玉兔二號還在月球上工作;嫦娥五號已經攜帶著月壤回歸地球,她的著陸器或許還將繼續對月球進行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