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登月返回,中國將分享航天成果,美國怎麼想?

2020-12-11 老粥科普

美國沒離開過月球

如果要問,現在在月球上還有哪家的探測器在工作?許多人會脫口而出:中國!

嫦娥五號升起五星紅旗

是呀,中國先後向月球發射了嫦娥一號到五號共五顆探測器,除一號完成使命撞擊月面、嫦娥二號利用剩餘燃料遨遊深空之外,目前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和她的玉兔二號還在月球上工作;嫦娥五號已經攜帶著月壤回歸地球,她的著陸器或許還將繼續對月球進行探測。

你可別漏了美國。2009年,美國向月球發射了一臺月球偵察軌道器(LRO),11年來它一直繞著月球極月軌道不停地飛,就在2020年12月2日,嫦娥五號在月面著陸的第二天,它就發布了嫦娥五號在月球上的照片!

美國LROC拍攝到嫦娥五號

LROC科學團隊給出的嫦娥五號準確坐標為43.0576°N,308.0839°E,高程為–2570m,此處是一片平坦廣闊的玄武巖月海。就在幾天前,LRO還飛越了嫦娥四號的著陸地,它在一張名為「繼續漫遊!」的照片中用箭頭標出了著陸器與玉兔二號月球車的相對位置。

LROC拍攝嫦娥四號和月球車

事實上,從嫦娥四號登月時起,LRO就一直追蹤玉兔的動向,從未停止。

對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的追蹤

阿波羅17號是美國探月的終曲嗎?

當然不是。自1972年阿波羅計劃終止之後,美國還先後向月球發射了7個軌道探測器,目前還有3個在運行,LRO便是其中之一。

月球偵察軌道器LRO

月球偵察軌道器上攜帶著高解析度的照相機,它一刻不停地給月球表面拍照,但這顆衛星並不是用於監視別國的月球活動,而是主要分析月球的地形地貌、可能存在的水冰區域、月球軌道深空輻射等情況,其目標是做出關於月球的基礎科學發現,同時為美國未來可能的登月活動選擇最佳著陸點。我們今天看到的許多月球表面圖像都來自LROC的貢獻。

月球三維高程影像

但是,美國確實已經48年沒登上過月球了。阿波羅飛船儘管有6次登月,取回382千克月球樣本,但美國對月球的科學研究也只是開了個頭,沒有任何國家任何人敢拍著胸脯打包票說他們已經完全了解了月球。

美國人渴望重登月球嗎?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阿波羅計劃誕生的一個小故事就明白了。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正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競爭最白熱化的時期。全世界記住了蘇聯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記住了第一個航天人尤裡·加加林的名字,記住了第一張月球背面的模糊照片,這些記錄全都是蘇聯人創造的。人們總是容易記住第一個,沒有人會記得第二名是誰。

甘迺迪發表「我們選擇去月球」演講

美國人如坐針氈,1962年9月,新官上任的甘迺迪總統喊出了「我們選擇去月球」的口號,因為「我們航行在這個新的大海上,是因為要獲得新的知識,要贏得新的權利,必須贏得這些權利並將其用於所有人的進步。」他決心在十年之內將美國太空人送到月球上去。

然而私下裡,甘迺迪卻對時任美國航天局(NASA)局長詹姆斯·韋伯說:「我當然不願意花60億美元或70億美元來了解太空......我們不應該花這種錢,因為我對太空不那麼感興趣。」

甘迺迪與NASA局長詹姆斯·韋伯

渴望重返

隨著中國探月工程的一步步推進,越來越多的美國科學家渴望重返月球,某種焦慮的情緒逐漸蔓延開來,他們不希望再次落後。

然而登陸月球特別是載人登月是個花錢的活兒,你得需要超大推力的運載火箭,還需要重新建造用來登月的載人飛船,這都得花很多錢。但NASA在美國每年的國會撥款裡獲得的份額越來越少,新火箭的研發進度一拖再拖,新的「阿耳忒彌斯」登月計劃所需要的飛船還沒開始設計,2024年重返月球的夢想隨著白宮換個主人又將被推遲。NASA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說這「是因為優先事項改變,預算改變,行政管理改變,國會改變了」。

設想中的「阿耳忒彌斯」月球著陸器

自相矛盾

在嫦娥五號開啟探月之旅時,NASA公開喊話,要求嫦娥計劃「公開透明」,要向世界(主要是美國)分享關於月球的科學數據和成果。然而美國實際上卻並不真正在意這些科學的東西,他們處處設限,時刻擺出防範的姿態,這顯然不利於科學的正常交流,是一種自相矛盾的做法。究其原因,依然是半個世紀前的冷戰思維在作怪,就像是唐吉可德一樣,他們總是擔心月球會不會重新「變成紅色」,總在幻想一個敵人矗立在那裡。這對於科學來說是件可笑的事情。

「紅月亮」?「藍月亮」?

# 嫦娥5號探月獲國際社會祝福 中國將分享航天發展成果#

相關焦點

  • 美國曾強力封殺中國,如今嫦娥五號發射成功,腆著臉要求分享技術成果
    24日一大早,嫦娥五號成功發射的消息就在網絡刷屏。11月24日4時30分,伴隨著神州大地的一聲巨響,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五號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一次空間活動,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剛剛,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嫦娥五號幾乎匯聚了目前中國航天所有最頂級的技術,而這次發射也將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超前預演,為十年後的載人登月進行技術驗證。為什麼說嫦娥五號將是中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一次任務?也基本體現在這四個「首次」裡了。
  • 嫦娥五號帶回的「土特產」怎麼用?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木星系探測等任務將陸續實施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嫦娥五號完成了一次對接、六次分離,兩種方式採樣、五次樣品轉移,經歷了11個重大階段和關鍵步驟,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同時,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
  •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看看外媒怎麼報導?
    高端的設備,往往只要最樸素的保溫方式,嫦娥五號全身上下都貼滿「暖寶寶」的狀態成功逗樂了網友,不少人表示:可可愛愛,還有腦袋——以及小耳朵!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一次任務中,連續實現中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畫上了圓滿句號。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路透社稱,中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周四凌晨在內蒙古北部著陸,順利地返回了地球。此次任務的成功完成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的國家。法新社稱,嫦娥五號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返回,標誌著中國航天計劃邁出新的一步。
  • 嫦娥五號回歸之際,美國NASA發了一段阿波羅登月視頻,是真酸了
    嫦娥五號返回艙隨著嫦娥五號順利返回地球,我國首次地外採集天體樣本的任務也圓滿完成。就在全球航天領域各國紛紛發來賀電之際,作為最早實現登月,卻到目前為止「重返月球」卻始終不見動靜的美國NASA,在當天卻做了一個很曖昧的動作。在17日的凌晨,我國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在四子王旗預定區域。作為近年來經常合作的合作夥伴,歐洲航天局第一時間向我國發來賀電,祝賀中國航天領域的又一裡程碑誕生。
  • 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月球樣品是否會和美國分享?國家航天...
    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後續我國將依據月球樣品及數據管理辦法,廣泛徵集合作方案,鼓勵國內外更多科學家參與科學研究,力爭獲得更多科學成果。吳豔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目前,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奔火的徵程;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
  • 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壤和數據,會跟美國NASA分享嗎?
    隨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帶回來的月壤都去哪兒?何時可以去月球旅行?成果會分享給NASA嗎?
  •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時隔44年再度帶回月壤,美俄希望分享
    很多人說,載人登月一定比無人登月難度技術會更好,其實這不一定的,中國嫦娥五號與阿波羅時代相比,運用了眾多的新技術。 無人化帶來的也是高可靠性,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嫦娥五號在技術上超越了阿波羅,嫦娥五號使用的月球無人交會對接同樣可以適用於火星,而美國沒有掌握這樣的技術,至今探測器也沒有從火星返回。(火星太遠了,信號傳輸就要幾十分鐘,通過人操作實現交會對接,可能性很低)
  • 繼星飛帆伴嫦娥五號登月歸來 中國飛鶴全球首發母乳研究成果
    1月13日,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搭載夥伴揭秘暨中國飛鶴科研成果發布會現場,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嫦娥五號副總指揮張玉花高度肯定了飛鶴持續加碼科研、鍛造品牌實力的實踐價值。一份榮耀:是飛鶴更是民族品牌的驕傲九天攬月星河闊,十七春秋繞落回。
  • 月球上沒有發射基地,載人登月如何返回地球?看嫦娥五號就知道了
    嫦娥五號月球上取樣,是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繞、落、回」的收官之戰,目前來看很成功,2公斤的月球樣本已經被轉移至返回器中。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正繞月飛行,將擇機調整模式進入月地轉移軌道,其實最困難的環節已經完成了。
  • 美國50年沒有登月!嫦娥五號特寫照傳回,或證明阿波羅登月造假?
    前言:說起人類歷史上的偉大成就,就不得不提到美國阿波羅系列的成功登月。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因為在月球上踏出了第一步,受到了世界矚目。但是僅在幾年之後,就有人開始質疑美國登月的真假。隨著最近嫦娥五號回傳地球的特寫照,或許能夠說明美國當年的登月到底是真是假?
  • 如果嫦娥五號獲取的樣本,與美國不同,是否意味著載人登月造假?
    那次「月球24號」從月球危海地區採集到了170克月球樣本,到今天為止44年過去了,嫦娥五號的發射再次燃起了月球樣本採集的熱潮。(月球24號)目前為止全世界只有美國和前蘇聯完成了月球樣本的採集工作,如果此次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樣本採集,那麼中國就是第三個具備此能力的國家。
  • 嫦娥五號發射,英媒和航天大V很興奮!歪果網友卻在評論區吵起來……
    華輿訊據英倫圈報導 昨晚(北京時間11月24日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任務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此前,俄美兩國的九個採樣點,都在月球緯度30度的範圍,嫦娥五號採樣點選擇了43度的風暴洋東北角的玄武巖區域,這是全新的採樣區域,全新的樣品研究,對月球表面的風化作用、火山作用和區域地質背景、區域地質演化方面應該作出很多科研貢獻。  關注2  中國是否將與美國分享月球樣品?
  • 中日航天探測器採樣返回,嫦娥五號技術難度不如日本隼鳥二號?
    根據國家航天局的消息,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而在6個多小時後,12時35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分離,進入環月等待階段,準備擇機返回地球。預計嫦娥五號返回器會在12月中旬,帶著大於2公斤的月壤和月巖返回內蒙古四子王旗降落場。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歷經23天,嫦娥五號闖過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國務院新聞辦昨天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
  • 嫦娥五號「滿載而歸」,俄專家:史無前例,美國人又來暗示
    據環球網報導,12月2日,嫦娥五號探月最新進展披露:成功在完成鑽取2千克月壤的採樣和封裝之後,俄羅斯科學院航天研究所核行星學科室主任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打破了沉默,接受了媒體採訪。這位來自航天大國的科學家在研究嫦娥五號探測器相關資料後做出了評價:嫦娥五號探月不是其他國家以前完成項目的重複,中國展現了其技術的獨特性,以前從未有人這樣做過,可以說是世界首例。
  • 嫦娥五號攜月球樣品成功著陸,對中國航天意義有多大?
    下面我將通過三個維度一一道來。 1、嫦娥五號的月球之旅? 2、嫦娥五號的技術難度? 3、嫦娥五號對我國的意義? 1、嫦娥五號的月球之旅? 首先,歡迎嫦娥五號回家。 我國探月「繞、落、回」三期工程三部曲當中最後樂章的圓滿收官,同時也是我國迄今為止所圓滿完成的挑戰的難度最高、流程環節最多、步驟最複雜的航天任務。
  • 「嫦娥五號」登月引發一場大論戰,它到底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引起這場論戰的就是我們的「嫦娥五號」成功登月,首次在月球表面動態展示了中國國旗,並帶回來了兩公斤月球土壤。了解人類探月徵程的人都清楚,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進行的「阿波羅計劃」也曾在月球動態展示了美國國旗,並且先後從月球帶回22千克月球土壤和巖石。爭論就從這裡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