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攜月球樣品成功著陸,對中國航天意義有多大?

2020-12-18 騰訊網

文/水大亦魚大

結論先行:嫦娥五號成功帶回樣品,這意味著我國在航天事業上又取得了新的突破。同時驗證了,我國目前所擁有的技術,意義重大。

嫦娥五號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結論從何而來呢?

下面我將通過三個維度一一道來。

1、嫦娥五號的月球之旅?

2、嫦娥五號的技術難度?

3、嫦娥五號對我國的意義?

1、嫦娥五號的月球之旅?

首先,歡迎嫦娥五號回家。

我國探月「繞、落、回」三期工程三部曲當中最後樂章的圓滿收官,同時也是我國迄今為止所圓滿完成的挑戰的難度最高、流程環節最多、步驟最複雜的航天任務。

經過眼花繚亂的一系列微操作後,嫦娥要準備進入大氣層的時候,如果直接進入速度高達4萬公裡/小時,速度太大要燒掉,通過打水漂式的再入可以進行有效減速,這是我見過最厲害的「打水漂」。

最後,成功著陸在內蒙古的四子王旗,並帶回來了2公斤月壤。

第一個看見返回航的,竟然是一隻小狐狸,還以為是把玉兔帶回來了呢。

2、嫦娥五號的技術難度?

其實,我們看嫦娥五號的月球之旅,還是挺輕鬆的,沒有出去任何問題,一切順利,這背後是很多科研人員努力的成果,向您們致敬。

光看這次返回的技術含量和複雜度,我們嫦娥僅次於美國阿波羅計劃。因為蘇聯當時採樣使用的是簡單粗暴的直接返回,我們的嫦娥操控複雜,上升器和軌道器在月球軌道上進行了精密的對接,然後跳躍進入大氣層。

上一次月軌對接還是1972年阿波羅計劃時完成的,而且不是自動化操控,是由太空人親自出馬操作的,2020年中國人創造了歷史奇蹟,全自動月軌對接達成。

嫦娥五號帶給我們說的,不僅僅是兩公斤月球土壤,更有一系列高科技的應用得到驗證。

例如:

宇宙通信與遙控

複雜太空飛行器控制

自動化控制與機器人

精確導航與精確定位

人工智慧

3、嫦娥五號對我國的意義?

在老美看來,中國是不可能做到採集月球土壤回來的。老美之所以這麼關注我們的這次月球之旅,其實,為了看我們行動失敗的笑話,可是結果讓老美啪啪打臉後,他們才發現我國的航天技術已經很牛逼了。

我國這次的嫦娥五號的創新點就在於,為了採集並帶回這足足兩千克以上的月球樣本,所採用的是跟美國阿波羅載人登月同款的『月面上升器與繞月返回艙在月軌上進行對接』返回地球的方式,雖上升器只需少量燃料且沒有返回艙死重,因此所能夠取得的樣本質量才能達到前蘇聯的三次無人月球採樣的總採樣質量總和的足足四五倍之多。

月球

我們為什麼要去月球?還要採集土壤?

因為月球對人類而言,是打開深空之門的鑰匙。一旦我們在月球上立住腳,就可以在低重力的情況下建造規模超乎想像的飛行器。

目前我國真正做到了,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

未來

本次帶回月球只是一個開始,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我們會在月球上建立空間站基地,相比地球。在月球低重力的環境下,用同樣的燃料,可以飛行更遠的距離。

實現對太陽系,銀河系以及河外星系進行更多更具體的探索和研究,在月球低重力的環境下,用同樣的燃料,

最後引用毛主席的一段話: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讀到這裡喜歡我寫的文章,歡迎點讚+關注,有不同想法的歡迎評論區留言,水大說科技(公眾號同名),專注科技領域的網際網路行業。

未來科技

相關焦點

  • 去月球「挖土」咯!「嫦娥五號」今日發射成功,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幕!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好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航天小劇場」上演了「真人模擬嫦娥五號任務」,火箭發射、近月制動、著陸器攜上升器分離等等,全過程一看就懂。▼ 在此次任務中,嫦娥五號將經歷11個飛行階段,20餘天的在軌飛行過程,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數據看中國 | 「嫦娥」凌晨回家,月球「土特產」成功籤收,背後的...
    1嫦娥五號攜月球樣品成功著陸,對月球 科研 意義有多大?——就是重返月球。去採集到更多來自不同地質背景,形成於不同歷史時期的月球樣品。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完整還原月球的歷史,甚至去了解地月系統、整個太陽系的過去和未來。這正是嫦娥五號的意義所在。嫦娥五號登陸地點選在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山(Mons Rümker)一帶,並在這裡完成月壤採集。
  • 嫦娥五號為中國帶回月球第一抔「土」,其意義何在?
    與火箭分離後,嫦娥五號通過推進器進行了為期4天的飛往月球之旅,之後,在一個名為呂姆克的火山附近著陸,大概方位在月球正面的西北地區。在那裡,著陸器從月球表面鑽取樣品並封裝。取樣工作完成後,著陸器上的上升器起飛,攜帶2千克月球物質樣品,發射迴繞月軌道。在繞月軌道上,軌道器將封裝好的樣品回收,返回地球,以極高的速度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降落內蒙古。
  • 環球聚焦點丨「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成為寶庫!」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ESA:嫦娥五號,歡迎回家!歐洲航天局(ESA)在社交媒體上就嫦娥五號成功採樣返回表示祝賀:「歡迎中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從月球上帶著珍貴的月球樣品返回。」歐洲航天局指出,當嫦娥五號返回時,其正在為中國國家航天局協調部分網絡和天線的追蹤服務。
  • 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天!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長徵五號」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這是「嫦娥五號」首次從月球採樣返回任務的第一步!如果這次「挖土」任務完成對我國和地球人類有什麼意義?今天讓我們一起跟隨文章探尋。一、 十年磨一「器」從昨晚6點至今,智東西一直在屏幕前關注著「嫦娥五號」的發射進展。隨著發射塔周邊的燈越來越亮,我們知道,這意味著距離發射的時間越來越近……今夜的月亮在肉眼看來略微有些發紅,不知道是不是月兔紅了眼,在迎接著「嫦娥五號」的到來。
  • 外交部談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是中國進行外空探索的歷史...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提問:昨天,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負責國際合作事務的負責人薩韋利耶夫對此表示祝賀,並祝願中國圓滿完成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同日,歐洲航天局也在社交媒體上向中方表達祝賀。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表示,中國很多民眾都像我一樣關注嫦娥五號的軌跡,同嫦娥五號一起遨遊太空。
  • ...學者: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返回對全球太空探索事業具有重要意義
    對於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返回,多國媒體及專家學者表示,這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再次取得巨大成功,對全球太空探索事業具有重要意義。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土特產」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
  • 中國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世界各國都什麼反應?印度反應最酸
    嫦娥奔月的傳說就是中國古代傳說,而且隨著中國經濟的起飛,中國現在對太空的探索越來越多。今天文昌發射基地就發射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它攜帶著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了登月任務,採集月球土壤,然後返回地球。為了更好地理解月球,中國的科學團隊將對嫦娥五號帶回的土壤進行分析研究,這也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強烈關注,世界科學家都在要求中國做點什麼。也就是說,即使共享科學研究數據,也不能說月球土壤任務尚未完成,世界上許多國家正在關注嫦娥5號的進展,並希望與中國展開合作。對於中國的探月計劃,許多國家的看法如何?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
    智東西12月17日凌晨報導,北京時間凌晨1時59分,我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五號攜月壤回歸地球,意義重大,既是中國探月工程的裡程碑,也是人類在44年後重返月球獲取月球土壤的標誌性節點。嫦娥五號的哪部分最終回歸地球?月壤的重要性到底體現在哪?讓我們一文看盡這驚心動魄的23天到底發生了什麼。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多長時間到月球+返回地球時間
    2020年11月24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金色弧線,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今年航天發射的重磅任務,更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 將實現包括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在內的一系列高難度任務。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成就,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珍藏版)
    嫦娥探月灌注了科學家們幾十年的汗水和心血,標誌著我國航天事業又一次重大飛躍。向航天科學家們致敬!普天同慶,嫦娥五號圓滿完成任務,探月成功,攜土歸來!向航天科研人員再次致敬,不負偉大使命!為祖國驕傲和自豪!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虎嗅網
    智東西12月17日凌晨報導,北京時間凌晨1時59分,我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五號攜月壤回歸地球,意義重大,既是中國探月工程的裡程碑,也是人類在44年後重返月球獲取月球土壤的標誌性節點。嫦娥五號的哪部分最終回歸地球?月壤的重要性到底體現在哪?讓我們一文看盡這驚心動魄的23天到底發生了什麼。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人類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
    昨日,國新辦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張航文)創造五項「中國首次」嫦娥五號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11月24日長徵五號準時並成功發射,12月17日再入返回、安全著陸,整個工程任務轉入科學研究的新階段。
  • 揭秘航天八院「黑科技」:嫦娥五號如何從月球返回地球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狀態檢查與設置工作,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採集月球樣品。
  • 嫦娥五號:您的「快遞」到了!來自月球,驚心動魄23天回顧
    嫦娥五號攜月壤回歸地球,意義重大,既是中國探月工程的裡程碑,也是人類在44年後重返月球獲取月球土壤的標誌性節點。嫦娥五號的哪部分最終回歸地球?月壤的重要性到底體現在哪?讓我們一文看盡這驚心動魄的23天到底發生了什麼。
  • 嫦娥五號:您的「快遞」到了,來自月球,驚心動魄23天回顧
    嫦娥五號挖土成功!中國航天裡程碑,滿分實現四個「首次」。作者 | 信儀編輯 | 漠影智東西12月17日凌晨報導,北京時間凌晨1時59分,我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劉鶴出席交接儀式並講話
    這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奪取的又一偉大勝利,在航天強國建設徵程中具有重要裡程碑意義。要組織好月球樣品的科研協同攻關,為深化人類對宇宙形成演化的科學認知貢獻中國智慧。劉鶴強調,科技工作關乎發展和生存,要始終保持高度緊迫感,加快自主創新步伐,提高發展效益效果,抓緊科技人才培養歷練,深化國際交流合作。
  •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一文讀懂你關心的六大問題
    據央視新聞消息,2020年12月17日凌晨2點左右,經過23天的太空之旅後,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2千克月壤樣品成功在內蒙古中部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其實,早在2015年我國就進行了「嫦娥五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提前成功進行了高速返回測試,為確保本次嫦娥五號任務順利實施和探月工程持續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但由於本次是攜帶樣品返回,樣品儲存裝置以及樣品的質量要疊加在上面,還是有少許不同。
  • 嫦娥五號,去月球抓把土
    11月17日搭載著嫦娥五號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已經運至發射臺。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前幾日,還聽到嫦娥四號在月球重啟執行任務的消息,昨日,就有了嫦娥五號即將發射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