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返回對全球太空探索事業具有重要意義

2020-12-21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對於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返回,多國媒體及專家學者表示,這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再次取得巨大成功,對全球太空探索事業具有重要意義。

英國《泰晤士報》報導說,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中國航天項目抵達了一個新的裡程碑,成為時隔40多年來首個完成落月採樣並返回地球的國家。

日本共同社報導說,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採集月球土壤的國家,這也是人類時隔44年再次成功採集到月壤。中國正朝著太空強國的目標積累技術和經驗。

德國新聞社和德國《法蘭克福匯報》都報導說,對於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相關研究可為了解月球的火山活動和歷史提供新線索,帶來關於月球的新認識。

法國知名科技雜誌《科學與未來》在其官方網站上表示,中國採集的月壤對科學研究至關重要,有助於更好了解月球歷史。   

法國月球和火星地質學專家傑茜卡·弗拉奧表示,嫦娥五號再次點燃全球探月熱情,中國對航天領域國際合作始終持開放態度。

美國華盛頓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教授布拉德利·喬利夫說,此次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的著陸點具有很重要的科學意義,其收集並帶回地球的樣品屬於月球上最年輕的火山表面樣品。嫦娥五號採集的月球樣品能夠填補相關空白,為月球年代學研究提供關鍵信息。

美國地球科學家克萊夫·尼爾表示,嫦娥五號帶回的樣品代表著完全不同的月球歷史年代,這無疑將有助於人類更好地了解月球的發展演變。

對於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返回,多國媒體及專家學者表示,這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再次取得巨大成功,對全球太空探索事業具有重要意義。

英國《泰晤士報》報導說,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中國航天項目抵達了一個新的裡程碑,成為時隔40多年來首個完成落月採樣並返回地球的國家。

日本共同社報導說,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採集月球土壤的國家,這也是人類時隔44年再次成功採集到月壤。中國正朝著太空強國的目標積累技術和經驗。

德國新聞社和德國《法蘭克福匯報》都報導說,對於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相關研究可為了解月球的火山活動和歷史提供新線索,帶來關於月球的新認識。

法國知名科技雜誌《科學與未來》在其官方網站上表示,中國採集的月壤對科學研究至關重要,有助於更好了解月球歷史。   

法國月球和火星地質學專家傑茜卡·弗拉奧表示,嫦娥五號再次點燃全球探月熱情,中國對航天領域國際合作始終持開放態度。

美國華盛頓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教授布拉德利·喬利夫說,此次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的著陸點具有很重要的科學意義,其收集並帶回地球的樣品屬於月球上最年輕的火山表面樣品。嫦娥五號採集的月球樣品能夠填補相關空白,為月球年代學研究提供關鍵信息。

美國地球科學家克萊夫·尼爾表示,嫦娥五號帶回的樣品代表著完全不同的月球歷史年代,這無疑將有助於人類更好地了解月球的發展演變。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完美收官!返回器太空打水漂,32馬赫高速再入,震驚全球
    當地時間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在經過一系列艱難歷程後,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器成功著陸。現在航天事業迎來創歷史的偉大勝利,在此次採樣國產中,返回器在太空中打水漂,32馬赫高速再入,尖端震驚全球。在23天採樣過程中,嫦娥五號探測器可謂是過五關斬六將,克服重重困難才取得最終勝利。
  • 外交部談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是中國進行外空探索的歷史...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提問:昨天,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負責國際合作事務的負責人薩韋利耶夫對此表示祝賀,並祝願中國圓滿完成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同日,歐洲航天局也在社交媒體上向中方表達祝賀。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表示,中國很多民眾都像我一樣關注嫦娥五號的軌跡,同嫦娥五號一起遨遊太空。
  • 嫦娥五號返回地球
    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將為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太陽系演化歷史的科學認知作出貢獻。對你們的卓越功勳,祖國和人民將永遠銘記!人類探索太空的步伐永無止境。
  • 鏡頭裡的嫦娥五號探月之旅:「嫦娥」飛天,驚豔全球!
    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安普忠 郭文彬責任編輯:劉上靖2020-12-19 06:49摘要:23天來,嫦娥五號以完美無瑕的表現驚豔全球,在月球表面留下一個嶄新的印跡,在中國探索太空的歷史上留下了一串閃光的足跡。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重返地球中國航天的詩和遠方
    繞月飛行了3星期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重返地球。據央視媒體報導,帶有2公斤月壤採樣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於1時59分,在內蒙古中部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值得一提的是,在地面搜索隊抵達返回器著陸點前,一隻「玉兔」成功搶鏡。新世紀年代初的神州號載人飛船重返地球便在此降落。此次,由於嫦娥五號返回器的體積僅為載人飛船返回艙的七分之一,因此回收任務困難得多。
  • 嫦娥五號成功升空後,歐洲太空署緊急表態,結局令蓬佩奧失望至極
    11月25日,據外媒多方消息披露,在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順利升空後,世界各主要大國紛紛予以發聲,其中歐洲太空署積極表態願意提供各種航天技術支持,以此推動探月工程取得切實成效。不過,面對這種航天技術的非凡成就,美國方面卻高興不起來,國務卿蓬佩奧更是顯得氣急敗壞。
  •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時隔44年再度帶回月壤,美俄希望分享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攜帶月壤返回地球,按照預定方案順利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 這是人類時隔44年,再度攜帶月壤回到地球,而且中國一次性攜帶了2千克月壤回到地球,大幅度超越了蘇聯3次探月帶回來的300多克月壤,成為全球第二。
  •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看看外媒怎麼報導?
    高端的設備,往往只要最樸素的保溫方式,嫦娥五號全身上下都貼滿「暖寶寶」的狀態成功逗樂了網友,不少人表示:可可愛愛,還有腦袋——以及小耳朵!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一次任務中,連續實現中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畫上了圓滿句號。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升空 隨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一舉送入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0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五號直接送入預定地月轉移軌道。 嫦娥五號探測器示意圖 雖然「重」,但嫦娥五號卻很靈巧,它要在太空中獨自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多長時間到月球+返回地球時間
    2020年11月24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金色弧線,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今年航天發射的重磅任務,更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 將實現包括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在內的一系列高難度任務。
  • 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已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
    不僅是用於嫦娥五號探測器的發射,長徵五號作為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代表型號,從誕生起就瞄準著更廣闊的宇宙,它的肩上還將承擔起中國航天執行更多重大任務的使命。「對於執行這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而言,從立項之初就是用於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到月球上去。」通過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的成功首飛和「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現在對「胖五」更加充滿信心。
  • 除了嫦娥五號,還有哪些探測器從太空帶回過「土特產」?
    2020年12月17日在內蒙古四子王旗成功回收的嫦娥五號樣品艙 | CSNA而就在11天前的12月6日清晨,日本JAXA的隼鳥2號探測器歷經6年的跋涉,將來自小行星「龍宮」的樣品送回了地球。蘇聯的三次月球採樣任務:月球16號、月球20號、月球24號均為無人採樣返回,這也是嫦娥五號之前人類唯三的無人月球採樣任務。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地球!為何嫦娥五號返回時會燃燒,升空卻不會?
    相信大家最近都在等待這一天的到來,嫦娥五號帶著月球樣本成功著陸地球了。自2020年11月24日發射升空以來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每一個新動態吸引了很多朋友的關注,登陸月球、月面取樣、月面起飛、交會對接、返回地球等過程難度都非常大,由於涉及到很多方面的技術,如果哪一個環節出現意外,都可能會導致任務的失敗。特別是在最後等待返回地球的階段,由於等待返回地球的窗口時間較長,所以很多朋友估計都急不可耐了。現在看到返回器將樣本成功送回地球,我們心裡的大石頭終於落地了。
  • 海外專家: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對增加人類對月球歷史的了解具有「革命...
    本文轉自【新華網】;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24日成功發射,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海外專家和媒體認為,如果一切順利,這一任務將開啟在月球自動採樣並將樣本帶回地球的新篇章,對增加人類對月球歷史的了解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 嫦娥五號即將大功告成!美媒又說酸話:中國太空技術離美國差遠了
    如今,"嫦娥五號"已經離開月球,順利完成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的修正,距離安然返回地球又近了一大步。該探測器由軌道器、著陸器、返回器和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同時配備各種先進科研設備,可以直接在月球表面採集土壤,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中國將成為美國、前蘇聯後,第三個從月球帶回月壤的國家。
  • 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 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他期待嫦娥五號凱旋。伯奎斯特告訴記者,歐洲航天局在探月及火星探測工程當中已與中國國家航天局開展多次合作,此前已為嫦娥一號、二號及四號探月任務提供技術支持。伯奎斯特認為,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不論從技術層面還是從科學價值來講,都具有重要意義。
  • 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 期待嫦娥五號凱旋_新聞中心...
    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他期待嫦娥五號凱旋。伯奎斯特告訴記者,歐洲航天局在探月及火星探測工程當中已與中國國家航天局開展多次合作,此前已為嫦娥一號、二號及四號探月任務提供技術支持。伯奎斯特認為,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不論從技術層面還是從科學價值來講,都具有重要意義。
  • 嫦娥五號探測器圓滿完成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紅外影像顯示一隻小動物從嫦娥五號返回器前跑過按計劃,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
    從宏觀意義上來看,美蘇在四五十年前開闢了人類探月的先河,中國嫦娥此次「奔月」並「挖土」回歸,在一定程度上也引領了新一波的探月熱潮,從今年起到2025年,全球新一波探月熱潮或將興起,具體現象在後文將有所呈現。
  • 嫦娥五號探測器圓滿完成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_新聞中心_中國網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凌晨1時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距南大西洋海平面高約5000公裡處正常解鎖分離,軌道器按計劃完成規避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