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成功升空後,歐洲太空署緊急表態,結局令蓬佩奧失望至極

2020-12-16 戰略國際觀察

11月25日,據外媒多方消息披露,在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順利升空後,世界各主要大國紛紛予以發聲,其中歐洲太空署積極表態願意提供各種航天技術支持,以此推動探月工程取得切實成效。不過,面對這種航天技術的非凡成就,美國方面卻高興不起來,國務卿蓬佩奧更是顯得氣急敗壞。

眾所周知,作為航天領域的後起之秀,我們通過持續的科技投入和技術探索而在該領域逐步崛起,成功躋身了全球第一方陣。比如在載人航天層面,自啟動「921工程」以來,堅持穩重求進的方針,積極實施「三步走」發展戰略,通過發射十艘神舟系列飛船,先後完成了載人升空、空間實驗和航天員出艙等各項具體任務,為最終打造國產的空間站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空間站的各項建設正在順利推進,非常有希望在未來幾年內成功運行。屆時該空間站將成為全球唯一在軌運行的空間站,彰顯出太空探索的絕對實力。

而另一方面,探月工程也是國家在太空探索領域的一張名片。據悉,該工程正式啟動於2004年3月,以開展探測月球數據、分析月球土壤成分以及掌握地月空間環境為主要目標,共分為「繞」、「落」、「回」三大工程階段,是一項迄今為止全球最為龐大的月球探測項目。據了解,11月24日凌晨,在文昌發射基地將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送入月球預定軌道,藉以實施對月球土壤的採樣任務。

據了解,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波瀾,美國宇航局公開索取探測數據,而歐洲航天局則採取了積極合作的態度,這種截然相反的態度對比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據悉,歐洲航天局為表達支持,不僅公開宣布將利用位於非洲等地區的航天基地為嫦娥五號提供數據中繼服務,而且還決定在探測器返回地面期間開展方位測定等工作,以確保其安全著陸。

在歐洲宇航局看來,隨著國力的持續增長,東方已成為國際太空探索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隨著技術的持續積累,這種重要性將更加明顯。從戰略意義上看,在太空探索方面的崛起,將徹底改變長期以來以美國和俄羅斯為主導的國際格局,為太空競爭注入新鮮能量。基於此,歐洲必須正視這種變化,並通過積極融入探月工程等項目來保持自身優勢。

有分析指出,雖然長期遭受來自美國方面的各種不公正態度,但通過嫦娥系列探月工程的穩步實施,打破了此前所謂的合作圍堵和技術封鎖。這種結局宣告了美國政策的徹底失敗,讓國務卿蓬佩奧本人也顯得氣急敗壞。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地球!為何嫦娥五號返回時會燃燒,升空卻不會?
    相信大家最近都在等待這一天的到來,嫦娥五號帶著月球樣本成功著陸地球了。自2020年11月24日發射升空以來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每一個新動態吸引了很多朋友的關注,登陸月球、月面取樣、月面起飛、交會對接、返回地球等過程難度都非常大,由於涉及到很多方面的技術,如果哪一個環節出現意外,都可能會導致任務的失敗。特別是在最後等待返回地球的階段,由於等待返回地球的窗口時間較長,所以很多朋友估計都急不可耐了。現在看到返回器將樣本成功送回地球,我們心裡的大石頭終於落地了。
  • 嫦娥五號即將大功告成!美媒又說酸話:中國太空技術離美國差遠了
    (11月24日發射升空的攜帶"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但是這麼偉大的科學進步,在美國媒體的口中,就立刻變了味,美媒認為中國正在"假借發展太空技術之名,偷偷發展太空軍事力量,甚至要打破現如今全球戰略平衡",總之有些美媒就是見不得中國好。
  • 嫦娥五號勝利發射,中國再次成為全球焦點,美國恬不知恥想佔便宜
    11月24日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的發射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在飛行過約2200秒後,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順利開啟了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圖片來源於網絡)隨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用官方帳號在推特上發文表示,嫦娥五號的升空,意味著中國也開始加入了美國以及前蘇聯採集月球表面樣本的行列之中了。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大力士」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升空 隨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一舉送入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0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
  •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看看外媒怎麼報導?
    按計劃,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移交月球樣品,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外媒第一時間報導嫦娥五號成功返回,立刻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國外媒體如BBC、路透社、美聯社等也第一時間進行了報導。
  • 嫦娥五號順利升空!這些數字帶你一鍵認識嫦娥"五姐"
    原標題:剛剛,嫦娥五號順利升空!這些數字帶你一鍵認識嫦娥「五姐」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一次「重量級」發射舉世矚目。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後,美國宇航局發布一段視頻,下定決心重返月球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後,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採樣任務圓滿完成。就在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當天,歐洲航天局率先向中方發來祝賀,隨後美國宇航局官方帳號在中國探月計劃成功的幾小時後也更新了狀態,不過他們轉發了一段美國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的相關視頻,不知道美國宇航局這樣做意欲幾何?中國探月計劃成功後的幾小時內,美國宇航局到底發了什麼視頻引起了這麼多人的關注呢?
  • 嫦娥五號探月成功,六七十年代,太空宣傳畫什麼樣?
    自古以來,人們對外太空充滿了好奇和美好的想像。那裡是否有人居住?是否活躍著神話傳說中的神仙?……一直是人們好奇的問題,嫦娥奔月牛郎織女,就是我們熟知的太空神話,也是太空探索的萌芽。然而隨著近期嫦娥五號的成功探月,舉國歡慶的同時,月球對於我們也將逐漸揭開神秘的面紗。雖然早已知道嫦娥只是神話,取樣的科學價值無疑更具實用性。六七十年代,探索技術有限,人們是怎樣幻想太空的呢?圖為1962年,乘坐飛艇遨遊太空。幾個小娃娃乘坐飛船穿雲過月,面對浩渺的外太空興奮不已,嫦娥仙子友好地伸出雙手打招呼。
  • 嫦娥五號回家,中美競跑太空
    他當時一定不會想到,42年後的嫦娥五號,一次挖回來2公斤月球樣品。一掃當年的窘迫。12月17日凌晨2點,嫦娥五號的返回器降落在蒙古四子王旗草原,裡面2公斤月樣將向歐陽自遠敞開更多的秘密。月球15號是嫦娥五號的先驅,它在阿波羅11號發射前三天升空,希望搶先美國人登陸月球採樣返回,好讓蘇聯人挽回一點顏面。為了避免與阿波羅11號相撞,蘇聯還把月球15號的軌道參數透露給了美國。然而天不遂人願,月球15號墜毀失事。
  • 嫦娥五號完美收官!返回器太空打水漂,32馬赫高速再入,震驚全球
    2020年可以說是我們的超級航天年,今年不僅成功發射最大規模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現在嫦娥五號完美收官,其用到的先進技術震驚全球。當地時間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在經過一系列艱難歷程後,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器成功著陸。現在航天事業迎來創歷史的偉大勝利,在此次採樣國產中,返回器在太空中打水漂,32馬赫高速再入,尖端震驚全球。在23天採樣過程中,嫦娥五號探測器可謂是過五關斬六將,克服重重困難才取得最終勝利。
  • 嫦娥五號「回家了」,還有「探月女神」帶你遨遊太空
    嫦娥五號:創造五個「中國首次」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有故事的照片:全身貼滿「暖寶寶」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後,貼滿「暖寶寶」的圖火遍全網,還被網友PS成各種可愛的樣子。很多人會疑問,它身上貼的真是暖寶寶嗎?
  • 國際媒體聚焦「嫦娥五號」月表「騰空一躍」
    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導說,中國「嫦娥五號」探月任務進入了「下一階段」。中國的電視臺播出了「嫦娥五號」上升器從月表升空的瞬間,安置在著陸器上的攝像設備向上拍攝到了上升器發動機點火和快速起飛的過程。而「嫦娥五號」此次在呂姆克山附近採集的樣本時間應該不超過12億年或13億年,這些新的樣本將會提供更多關於月球地質歷史的信息。《衛報》——中國「太空夢」進入加速階段
  • ...學者: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返回對全球太空探索事業具有重要意義
    對於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返回,多國媒體及專家學者表示,這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再次取得巨大成功,對全球太空探索事業具有重要意義。
  • 嫦娥五號為什麼最近兩天沒有消息了?目前是什麼狀態?
    嫦娥五號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同時也是目前為止中國進行的最複雜太空探索任務之一值得期待。上一次人類在月球上採集樣本並返回地球是1976年,蘇聯發射的月球24號無人探測器,共從月球上帶回了170克月球樣本。因此我國嫦娥五號是人類時隔44年,再一次到月球上採集月球樣本,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 中國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世界各國都什麼反應?印度反應最酸
    嫦娥奔月的傳說就是中國古代傳說,而且隨著中國經濟的起飛,中國現在對太空的探索越來越多。今天文昌發射基地就發射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它攜帶著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了登月任務,採集月球土壤,然後返回地球。今日,俄羅斯專家們齊聚一堂,就各國反映的問題進行了討論,他們認為,東方的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是一個巨大的成就,莫斯科科學院航天所Mitrofa認為,這次太空探索任務的意義實際上是可以轉變成更加高效的全自動資源開發。如此一來,嫦娥5號所展示的這一獨特技術,將改變整個太空資源開發的戰略方向。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長徵五號」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這是「嫦娥五號」首次從月球採樣返回任務的第一步!5時07分,調姿結束,器件分離,意味著嫦娥五號開始自主在太空中工作了。由於「嫦娥五號」的返回器將攜帶有至少2千克重的月壤樣本,增加熱盾厚度會使探測器增重,因此我國選擇了第二種方式。由於返回角度特殊,「嫦娥五號」的返回器可能會在大氣密度變化的部分發生跳躍,跳出大氣層後又二次返回,俗稱「太空打水漂」。
  • 「胖五」發射嫦娥五號為何要選在凌晨?
    作者 郭超凱11月24日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亮麗的金色弧線,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採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送入太空。 駱雲飛 攝一是便於奔月軌道的設計。錢航表示,月球探測與火星探測一樣,都屬於深空探測,在火箭發射軌道設計上,要考慮到地月相對位置關係,因此相比通信衛星等發射任務,約束條件更多。
  • 嫦娥五號成功的背後,指揮大廳一幕令世界震驚,NASA坦言大勢已去
    【撰文丨為你寫詩/編輯丨小懶】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舉世矚目。除了關注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外,嫦娥五號背後的一些年輕人也受到了世界的關注。年輕已經成為航空的一大特色據中新網報導稱,嫦娥五號成功的背後,指揮大廳一幕令世界心驚。嫦娥五號探測器目前已經返回月球軌道,在發射場,一個年輕女孩格外引人注目。她是目前文昌發射基地上最年輕的指揮官,這個女生出生於1996年。雖然她很年輕,但她在工作中的表現絲毫不輸給一些工作多年的老員工。
  • 大元泵業子公司合肥新滬為嫦娥五號升空助力
    來源:證券時報網今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長徵五號火箭的託舉下,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標誌著探月工程第三步正式拉開序幕。
  • 林佳裡:「嫦娥五號」到月球採樣,臺灣也能嗎?
    「嫦娥五號」探測器攜帶月球樣本返回模擬圖。圖片來源:新華社「嫦娥五號」探測器載著2公斤重的月球樣本,預定12月17日凌晨2時30分返抵地球,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將成為自美國、前蘇聯之後,第三個自月球攜帶月球土壤回到地球的國家,令臺灣地區望塵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