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兩個人的結合併不是完全處於對對方的喜歡和愛,經常會遇到被雙方父母催著結婚,而兩個人又正好相處了一段時間,覺得可以了也就在雙方父母的催促之下結為夫妻,開始了新的生活。
但畢竟結婚過日子和談戀愛還是兩碼事,能在一起相處也並不代表適合朝夕相對,在結婚之後才發現兩個人不合適才是最難受的,前些年還有很多人選擇忍著過完一生,但現在思想越來越開放,很多人意識到應該為自己而活,所以在不合適的時候就通常會選擇離婚。
離婚並不像分手那麼簡單,分手可以是兩個人的事,但離婚絕對是兩個家庭的事情,這對兩個家庭造成的傷害都非常大,而且這種事情往往不能善了,也就是原本和和樂樂成為親家的兩家人反目成仇。
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才能直面到對方的很多習慣和細節,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對方的想法,兩個人相處最重要的就是三觀,如果三觀都合不來就很容易造成矛盾,光是老生常談的「大男子主義」都讓很多女人十分抓狂。
但其實在結婚之前看清楚這三點就很容易分辨兩個人到底適不適合在一起,婚前多留點心,也少了婚後很多矛盾,也不至於走到離婚的地步,這何樂而不為呢?
看兩個人對於婚後各自工作的安排
現在的女孩子可以說把安全感看得比什麼都還重要,所以很多人在結婚以前就努力工作賺錢買房子,拿到房本的那一刻,即使還有很多房貸要還都是非常安心的,因為她在這個偌大的城市裡終於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窩,不管這個房子有多大,都可以給她帶來無線安全感。
結婚的女人也是一樣,非常重視婚後自己的工作是不是由自己支配,這一點也需要在婚前兩個人準備結婚的時候說清楚,畢竟關於中國男人大男子主義的傳統影響非常大。
之前我就有個朋友家歡在準備結婚的時候因為太過於興奮,沒有特別在意這點,也相信了她男朋友說的婚後都聽她的這種話,興高採烈的就結了婚,結果明明有做措施但很快就懷了孕,只好請了產假休息,而她的丈夫那個時候則是偷偷幫她遞交了辭呈。
直到她生下孩子才知道自己已經沒有工作了,她丈夫還說女人就是應該好好在家裡做家務,每天照顧孩子等丈夫回來,不應該非要出去賺錢,這一下就激怒了家歡,但礙於已經有了孩子,也不能輕易離婚,雖然現在孩子已經一歲了兩個人的關係還是沒有緩和,後來家歡才知道她懷孕也是這個男人才動的手。
雙方家庭是否門當戶對
放在前些年提到門當戶對可能很多人都不以為然,那個時候也是臺灣偶像劇黃金時期,很多王子和灰姑娘不顧家庭阻擋最後幸福在一起的故事也感染了很多普通人,但這些人真正經歷過事情以後才發現,門當戶對是對的。
如果雙方家庭差距太大,根本不能很好地相處,兩方的經歷、面對的狀況不同,沒有共同話題,而且如果家庭實力懸殊,那這兩個人的地位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勢均力敵的才叫愛情,這種不平等的差距只能叫依附和依靠。
就像是這些年經常出現的鳳凰男的故事,以前的同事張姐就和一個農村鳳凰男結婚,最後被傷到底還是決定離婚。
那個時候張姐和其他年輕小姑娘一樣以為自己遇到了潛力股,但這些都是那個鳳凰男做出的假象,他先是刻意做出大氣上進的樣子迷惑張姐以及她的家人,在和張姐結婚後慢慢將主導權轉到自己身上,還接了鄉下的父母和他們同住,每次故意激化婆媳矛盾,對外還裝可憐,想要讓張姐慢慢轉變想法依附他,好在後來張姐醒悟過來,和這個男人離了婚,也算是及時止損。
看男方家庭對彩禮和陪嫁的態度
陪嫁和彩禮是自古以來的傳統,也是在結婚前十分重要的一項,也能看得出這個家庭的家風,男方家庭對待彩禮的態度決定了對待這個媳婦的態度。
真心想和女人過一輩子的男人絕對不會在這個地方讓女人受委屈,而是盡力爭取,其實很多女方家庭並不是需要男方一定拿出高昂的彩禮,他們只是想看對方的態度,以及女兒受不受重視。
現在越來越多的都是陪嫁比彩禮多,而且陪嫁一般都是給小兩口一起生活來用,所以有些人不想給彩禮甚至惡毒到說女方的要求是在賣女兒的就真的不是一戶值得託付終身的好人家。
我以前的同學小詩就是這樣,男人連5萬都付不出來,她聽信了對方的甜言蜜語,幫著對方一起說服自己的父母降低要求,後來父母看女兒喜歡還是遂了她的意。在婚後的想處理小詩才發現對方根本不把自己當回事,兩人經常吵架,男人也幾乎是毫不退讓,所以沒過幾年兩個人還是決定分手。
看清楚這三點可能會你會很大幫助,你覺得什麼樣的男女容易離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