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贏科技旗下P2P官宣兌付清零:道長路遠 網絡小貸牌照或年內無望

2020-12-21 金融虎

金融虎訊 12月18日消息,繼拍拍貸、你我貸之後,又一家曾經互金美股上市公司與P2P揮手告別。今日,小贏科技 (NYSE: XYF)旗下P2P小贏網金公告宣布,自互金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在監管指導下,積極配合監管「三降」要求,截至2020年12月17日,小贏網金P2P存量業務已清零,所有出借用戶的本金和收益已全部履約結清完畢。借款用戶還款功能仍將繼續保有,不受影響。

小贏科技稱,其以網際網路技術為基礎,以用戶至上、創新共享為理念,助力普惠金融服務。未來,將繼續讓科技服務於金融,讓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

據金融虎了解,本月初,小贏科技總裁成少勇曾在第三季度財報中透露,退出P2P業務的進程是有序的。P2P業務的貸款餘額持續下降,從2020年6月30日的16億元下降到2020年9月30日的4億元,並進一步下降到2020年10月31日的3億元。他當時強調,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始終是重中之重,相信這有助於其將監管風險降至最低,並在個人理財領域建立信任和誠信的堅實基礎。」

這亦表明,從6月底至今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小贏旗下P2P完成了16億元的餘額存量,從而正式邁上了轉型之途。據金融虎觀察,當前,在美股上市的互金類公司中,小贏科技、你我貸母公司嘉銀金科、拍拍貸母公司信也科技均已成功完成了P2P業務的清退工作。而信而富、微貸網、和信貸、玖富等還仍然陷在清退的困境之中。

小贏網金是小贏理財平臺的P2P業務核心。天眼查APP顯示,小贏網金運營主體為深圳市贏眾通金融信息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4年3月7日,註冊資本5億元,系深圳市小贏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

金融虎注意到,截至今日,小贏網金官網和其在中國互金協會信披平臺的借貸餘額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平臺借貸餘額為1.75億元,借貸餘額筆數為299009筆,利息餘額623萬元,當前出借人數量16078人,當前借款人數量51869人。在官宣P2P存量業務清零之後,其僅剩下了上述借款金額的催收收尾工作。

根據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小贏科技總淨收入為5.598億元,同比下降34.5%;股東應佔淨虧損為1.13億元;非公認會計原則下調整後的股東應佔淨虧損為1.117億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調整後淨利潤為2.08億元。小贏信貸無疑是其當前的重要支撐。

截至2020年9月30日,平臺累計註冊用戶達到5110萬,機構融資佔貸款便利化總額的比重從2020年第二季度的97.4%上升到100%。所有逾期31-90天、91-180天的未償貸款的拖欠率進一步下降,分別為2.13%和4.62%。

小贏科技創始人、執行長兼董事長唐越在評論時指出,由於小贏信貸的貸款便利化金額穩步回升,其貸款便利化總額同比增長30.4%,達到802.7億元。儘管未來面臨諸多挑戰,其將繼續擴大和改進服務,以滿足中國日益增長的個人理財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唐越在第二季度財報中曾稱,其申請小額貸款牌照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進展,期望今年底之前獲得牌照。不過,他在近日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中表示,仍正在著手申請網上小額信貸許可證,並將密切關注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態和監管環境。

從時間上來看,目前距年底僅剩下不足半月的時間,小贏科技想要在預期的時間中拿下「網絡小貸」牌照顯得有些難遂其願。

雖然在Q3財報中,小贏科技無法合理地確定其業務的近期前景。但唐越當時強調,我們經歷了改革和困難時期,並已成為該行業的主要參與者,變得更加強大。我們有信心及時作出戰略調整,以適應新的商業環境。

P2P一度被視為是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手段。但隨著行業逐步發展,因為其天然的漏洞最終使其成為了一個「割韭菜」的場所,行業大雷不斷。今年11月中旬,P2P在營平臺正式清零,也宣告該行業被實質性取締。在短短三年的重要整治期內間,國內P2P平臺數量便從最鼎盛的5000+降至零。

除金融科技公司外,根據監管意見,P2P轉型最主要的方向便是小貸及助貸平臺。據金融虎了解,當前,已相當部分的P2P選擇轉向小貸、助貸、消費金融、理財平臺等其他金融行業,個別則跨界轉行進入電商、資訊、系統服務等領域。然而,由於P2P轉型小貸有較高的註冊資金等要求,更多的P2P則在清退、轉型的過程中倒在了路上。

需要指出的是,清退P2P之後,小贏科技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黑貓投訴數據顯示,當前,小贏科技旗下借貸APP小贏卡貸所涉及的投訴量高達一萬多條,用戶投訴的內容包括利率過高、強制收費、變相砍頭息、催收恐嚇等監管明令禁止的問題。

P2P存量清零無疑是令人欣慰且值得稱讚的。但有觀察指出,隨處可得的高利息消費貸在目前的語境下,可能對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並無幫助。如今,部分P2P平臺已轉型小貸平臺。但在消費貸泛濫的今天,對於年輕人而言,利息高昂的消費貸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割韭菜?只有在業務經營上真正的迎合監管、合法合規、順應需求真正「普惠」,成功逃身的P2P們才能走的更遠。(雄飛)

相關焦點

  • 網貸天眼每周聚焦:全國僅剩的3家P2P是誰一平臺官宣P2P業務清零
    11月10日,美股上市公司嘉銀金科旗下網貸平臺你我貸發布網貸業務清零公告。根據公告內容顯示,平臺已完成所有網絡借貸存量業務的化解工作,目前在貸餘額已經全部清零,所有出借用戶的本金和預期收益均已得到兌付。網貸天眼每周聚焦,帶您一同回顧本周的熱點新聞。一、監管動態:全國僅剩的3家P2P是誰關注!
  • 洋錢罐官宣完成P2P本息兌付存量清零:轉型為助貸平臺
    洋錢罐官宣完成P2P本息兌付存量清零:轉型為助貸平臺 來源:紅商網 • 2020-12-07 17:19:23
  • 網貸清退分化:小贏拍拍貸你我貸清零,人人貸、玖富仍痛苦掙扎
    撰文 | 冬彌出品 | 消費金融頻道繼拍拍貸、你我貸之後,小贏科技旗下網貸平臺小贏網金近日也發布公告稱,截至12月17日,小贏網金P2P存量業務已清零,所有出借用戶的本金和收益已全部履約結清完畢。這意味著小贏科技順利撕掉網貸標籤,完成科技助貸轉型。
  • 近二十省市官宣「清零」,監管力促P2P網貸風險出清
    來源:新金融通訊原標題:專項整治年底或將結束 近二十省市官宣「清零」 頻頻發聲定調 監管力促網貸風險出清作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一環,P2P網貸風險正加速出清。一段時間以來,監管頻頻發聲,明確網貸整治「時間表」。據相關部門透露,專項整治工作可能會在年底基本結束。
  • 披著金融創新外衣的P2P興勃亡忽玖富、有利網等公司兌付餘波未散
    可就在P2P行業全面清退的同時,傳統網際網路巨頭們卻在蜂擁進入互金市場,特別是消費貸/網絡小貸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信貸業務領域。從2013年以來的狂飆突進,再到2016年時的密集爆雷,披著金融創新外衣的P2P行業終於在2020年畫上句號,被確定全面清退。
  • 坐擁7張金融牌照 新浪旗下網貸轉型小貸公司
    2020年第二季度非廣告營收為1.15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9940萬美元增長16%。2020年第二季度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非廣告營收為1.12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9680萬美元增長17%。非廣告營收的同比增長主要得益於新浪金融科技業務的營收增加。回顧近兩年來新浪財報數據發現,2019年,新浪金融科技淨收入為2.07億美元,較2018同期1.11億美元有大幅提升。
  • 碧桂園「御用」P2P陷兌付危機,旗下P2P風控形同虛設?
    與此同時,探長讀財還注意到,碧桂園旗下P2P「碧有貸」多個項目風控存疑。 旗下P2P風控形同虛設?標的疑點重重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8月23日,碧有信【佛山市順德區碧有信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升級為綜合金融平臺,原平臺網貸業務由碧有貸【華惠金服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簡稱:華惠金服)承接。
  • 「命懸一線」的網絡小貸:有人正清退離場,有人求取消金牌照
    「網絡小貸徵求意見稿」一出,網絡小貸牌照價值大幅縮水。有從業者坦言,行業面臨「滅頂之災」。不久前剛剛下發的《商業銀行法修改意見稿》指出,城商行的註冊資本金為10億元,農商行註冊資本金為1億元。此前消金界統計發現,網絡小貸公司50億準入門檻的設定,目前全國範圍內僅有5家符合標準。而銀行尚且能夠吸儲、高槓桿以及低利率拆借,相較而言,網絡小貸牌照顯得雞肋。
  • 熊貓金控旗下銀湖網兩次爽約,今日極低比例兌付出借人
    銀湖網作為熊貓金控百分百的子公司,曾經是背靠高大上的上市公司,正因為很多炒股投資者接觸到了p2p這個概念,基於對上市公司的信任,當股市進入熊市之後,便開始撤資股市,將資金投入到p2p當中來。然而,熊市沒有消滅所有的財富,而p2p卻消滅了中產財富。
  • 又有兩家大型P2P平臺出現兌付困難,最新情況
    不債轉的客戶繼續兩年內還清,現在先還15天的。6 .還是一周或兩周一次視頻見面會。7. 青島那家公司不是目前接手債轉的公司,因為AMC要執牌才能營業。8. 註冊的新公司還沒拿到小貸牌照,也沒實際注資。業內人士表示,最終能否在2年內兌付完成還是未知數。5. 不債轉的客戶繼續兩年內還清,現在先還15天的。6 .還是一周或兩周一次視頻見面會。
  • 試點方案已出爐:P2P網貸轉型小貸公司面臨兩個難點
    其中,對於擬申請轉型為全國經營的小貸公司的,需由中央一級的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司徵求合規性評估意見。此外,文件還設置了存量業務化解過渡期。網貸機構存量業務按照到期即還的原則,原則上在1年內清退完畢;存量業務規模在50億以上且借款期限大部分在1年以上的原則上應在2年內清退完畢,且不得新增網貸業務。
  • 飛雲貸母公司達飛集團旗下P2P平臺幣港灣因兌付逾期已被立案
    據了解,幣港灣平臺由杭州幣港灣科技有限公司負責運營。企查查資料顯示,杭州幣港灣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5月4日,註冊資本5000萬元,法人為王晶。據出借人反映,2020年2月,幣港灣協調出借人和北京達飛催款平臺籤約,3至5月回款如約按期到帳。6月回款出現拖時,目前2月籤約達飛A方案的合約人還有6月回款違期沒返回,7月回款更是違期拖時兌付。
  • 達飛集團旗下P2P幣港灣被立案偵查 出借人指其違期拖時兌付
    金融虎訊 8月3日消息,達飛雲貸母公司達飛集團旗下P2P平臺幣港灣因兌付逾期已被立案。金融虎獲悉,近日,杭州市江幹區公安分局在回復出借人諮詢信件時指出,P2P平臺幣港灣已被立案偵查,相關工作正在開展。需要指出的是,今年3月,據投資人提供的立案告知書顯示,達飛雲貸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已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立案。
  • 51信用卡2019年營收20.45億元 全面清退P2P欲申請網際網路小貸牌照
    財報顯示,該公司2019年營收20.45億元,同比下降27.3%;淨虧損13.25億元,2018年同期淨利潤約為6.56億元;經調整淨虧損約為8.47億元,2018年同期經調整淨利潤約為3.74億元。  據財報,51信用卡表示,為了應對風險,公司主動採取了相較於2018年更為審慎的策略,包括實施更為嚴格和謹慎的風險控制,主動降低信貸撮合業務規模,以及停止了P2P資金的新增撮合。
  • 沒有倒下的P2P巨頭們
    沒有「多元退出」,也沒有「含淚打折」,小贏網金公告表示,P2P存量業務宣布清零,所有出借人的本金和收益全部結清。同日,另一家P2P平臺桔子理財也表示,公司現提前結清出借人未到期的網貸項目,並將通過業務轉型實現企業穩健發展。這兩家大平臺的良性退出,給清零後的P2P網貸行業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 拆解「網絡小貸新規」:愁螞蟻,不如愁自己
    2017年末網絡小貸牌照暫停審批,等待兩年,2020年11月2日,一紙《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簡稱:《新規》)和螞蟻金服的輿論浪潮同時刷屏。在眾人都將目光聚焦向螞蟻集團的時候,大部分人還沒有反應過來《新規》真正的影響力在哪兒。
  • 巨頭砸30億沒玩轉互金,旗下平臺「錢包生活」收取高額砍頭息
    這已經不是奧馬電器第一次在互金業務上受挫了,早在2018年底,奧馬旗下的平臺「錢包金融」就已經深陷兌付危機,隨之而來的還有帳戶凍結和一連串的法律糾紛。據了解,奧馬電器旗下金融科技業務子公司,中融金、錢包小貸、錢包匯通均在2018年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虧損金額高達19億元。
  • 監管新規徵求意見 網絡小貸行業將迎來變局
    與傳統小貸不同,網絡小貸突破了地域限制,向全國網際網路用戶提供貸款,加之後期「現金貸」亂象的出現,2017年11月21日,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整治辦下發特急文件《關於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的通知》,叫停了網絡小貸牌照的發放。而當時市場上共有網絡小貸牌照249張,其中完成工商註冊的229張,已過公示期但尚未完成工商註冊的網絡小貸牌照20張。
  • P2P全面退場 越早轉型的巨頭們活得越久
    沒有「多元退出」,也沒有「含淚打折」,小贏網金公告表示,P2P存量業務宣布清零,所有出借人的本金和收益全部結清。同日,另一家P2P平臺桔子理財也表示,公司現提前結清出借人未到期的網貸項目,並將通過業務轉型實現企業穩健發展。
  • 「斷直連」後,第三方支付機構日子難過,收小貸牌照找出路
    近期,多家第三方支付機構(以下簡稱:支付機構)開始收購小貸牌照,前有連連支付收購網易小貸牌照,後有拉卡拉支付重新收購廣州拉卡拉小貸公司。業內人士認為,支付公司收購小貸牌照,是業績承壓下多元布局尋找突圍的表現,而隨著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第三方支付機構雪上加霜,市場空間會越來越小,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