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消費君一邊看著《太陽的後裔》舔屏,
一邊吃著薯片流口水。
突然,
一向熱愛思考的我想到了一個問題。
你有沒有發現,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
薯片吃起來不再是薯片,
而變成了黃瓜、烤肉、莎莎醬和魯賓三明治。
就在剛才,
我吃了一袋「紐約魯賓三明治」味薯片。
吃著這種薯片簡直像在做夢:
鹹香之下,
能嘗到淡淡的德國泡菜味、
黑麥麵包熟悉的酸味麥香、
俄羅斯醬和瑞士奶酪的醇厚,
還有鹹牛肉的肉味。
實在太好吃了。
下面,給大家看一下真正的魯賓三明治:
「一種煎制或烤制的三明治,
兩片黑麥麵包夾著粗鹽醃牛肉、
德國酸菜和瑞士奶酪。」
記得加拿大廣播公司的電臺專欄作家
馬克•史蓋茨克曾在他的一本名為
《多力多滋效應:關於食物和滋味的奇妙新發現》
的著作中提到,
所謂垃圾食品即為
「吃起來不像自己的食物」。
此時,我的腦海裡浮現出了↓↓↓↓↓
如果,按照他的定義,
「紐約魯賓三明治味」薯片,
簡直就是「吃起來不像薯片」的代表。
不過,你有沒有想過,
你手中的這一小片浸透了調味料的澱粉,
能被裝扮成各色美食,
簡直可以說是個奇蹟,更是凝聚了風味專家的心血?
其實,以前人們的零食並沒有那麼多選擇,
你們現在就偷笑吧!
在20世紀早期,
蔬菜和肉類罐頭、袋裝的餅乾和蛋糕,
以及食品廠烤制加工的麵包開始成為美國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且,它們都挺沒味兒的。
在食品的工業化生產過程中,
為食物帶來特殊風味的揮發性化學物質往往會在高溫下分解,
氧化過程和其他化學反應還會帶來一些
雖然無害但也不怎麼讓人胃口大開的異味。
影響我們對食物感受的其他因素,
比如顏色和質地,也會在加工過程中損失。
20世紀初的食品公司沒有現在的保味調味技術,
正如歷史學家蓋比瑞拉·佩特裡克所說,
他們看重的是安全和成本,
對口味只求「能吃就行」。
然而,到了二戰結束,
「能吃就行」不再能滿足消費者的胃口。
慢慢的,沙拉、什錦水果杯等開始出現,
加工食品業的競爭日益激烈。
風味添加劑行業也開始蓬勃發展。
你們知道嗎?
在那個年代,首先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
化學物質中的一種就是穀氨酸鈉,
也稱味精。
這是味精的出現,
成功激勵了人們繼續尋找新的增味劑!
(味精一定感覺自己棒棒噠~)
從此,
食品廠家開始尋找為加工食品添加「鮮味」的方法。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強大的新分析工具,
比如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的誕生徹底轉變了人們對風味的理解,
讓化學家們得以鑑別出食物中的上千種揮發性化學物質。
那麼,言歸正傳,
但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薯片吃起來不再是薯片,
而變成了烤肉、莎莎醬和魯賓三明治呢?
冰淇淋也不再只是水果味,
出現了芥末味、咖喱味和義大利麵條奶酪冰淇淋呢?
根據食品市場調研公司PackagedFacts
研究主管戴維·斯普林克爾的說法,
是零食在美國生活中開始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這一點為各種大膽、濃鬱和獨特的口味打開了大門。
零食不再僅僅意味著營養,它還是娛樂和自我表達的方式。
斯普林克爾說:「手捧薯片一袋,一切皆有可能。」
那麼,小夥伴們一定很奇怪,
三明治味的薯片,到底是如何「煉」成的?
薯片比起高級餐廳12道菜的試吃菜單,
似乎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但這兩個世界的美食其實緊密地交織在一起
原來,設計這些新口味的是一小群訓練有素的職業人士——風味化學家。
目前,全美共有約500位經過認證的風味化學家,
從人吃的芙樂多玉米片到貓吃的珍喜貓罐頭,
都有他們的工作成果。
那麼,
如果要讓薯片嘗起來像一整個魯賓三明治,
需要怎麼做?
第一步是去買個三明治,或者多買幾個,
讓一組受過感觀分析訓練的試吃專家品嘗。
這些專家會細細品味、相互爭辯,識別出試吃品最吸引人的特質,
然後定下所謂的「黃金標準」——風味所要達到的目標。「
於是,資深風味化學家會檢索他們手頭擁有的原料,
思考怎樣的組合才能得出我們想要的風味。
這一過程需要大量的試錯,
不斷地修訂和推翻原來的配方,
逐漸接近目標。
各種特殊味道的薯片的出現,
都離不開配料表中的各種添加劑。
口感細滑、口味眾多、色彩絢麗、冰冰涼涼的冰淇淋
是夏日裡很多人的心頭好,
但面對配料表中看起來都像是食品添加劑的十幾種成分,
想必有很多人猶豫了,
冰淇淋為什麼需要加這麼多食品添加劑呢?
看到一堆的食品添加劑,
很多人心裡就發怵,
可是你知道嗎?如果沒有這些食品添加劑,
冰淇淋就不會如此美味了!!!!
下面,又到了消費君的科普時間了!
冰淇淋中的食品添加劑主要是為了調味、著色、塑形、乳化這四個目的。
「調味」主要是由甜味劑、酸味劑、香精負責的,例如什麼酸、什麼甜、什麼蜜之類的物質。
「著色」則是色素負責,食物的「色」是必備要素之一。
增稠劑主要承擔「塑形」的功能,能改善冰晶形成的狀態,使雪糕成為能夠輕鬆咬斷、不易融化的狀態,而不會變成大冰塊,也不會一拿出來就化得譁譁流水,如黃原膠、卡拉膠等。
「乳化」是冰淇淋口感細膩的關鍵,乳化劑提高了原料質地的均勻性和穩定性,能抓住原料中的脂肪小顆粒並形成類似絲瓜瓤那樣的網絡,鎖住微小的氣泡,最終形成柔軟細膩的口感。
所以,消費君告訴你,
冰淇淋中添加的食品添加劑是為了它能更加美味,
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還能讓它變得更加健康,
例如用甜味劑代替傳統的糖,降低了冰淇淋的含糖量和總熱量。
所以,消費君想說的是↓↓↓↓↓↓
究竟是真正的三明治更好吃,
還是三明治味的薯片?
我很高興自己生活在一個二者都能吃到的世界。
ID:xiaofeiribao_2015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