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從化區太平鎮在木棉村舉辦了以「點亮千年古渡,共賞太平榮光」為主題的太平鎮木棉龜咀渡古村亮燈儀式。
據從化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化區委一屆十二次全會提出,太平鎮要突出圍繞地鐵14號線、S118線貫徹落實組團發展策略,高質量打造從化南部「門戶」。近年,從化抓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創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機遇,在旅遊業態方面不斷探索發展新思路,大力發展鄉村夜經濟,激發農村發展活力。龜咀渡古村亮燈是太平鎮木棉古村落改造的重要一環,也是從化大力發展「全域旅遊」新模式的重要內容之一。從化全面深度挖掘龜咀特色資源優勢,融入高端休閒觀光等元素,通過亮燈儀式重現龜咀渡古村昔日輝煌,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據悉,太平鎮木棉村始建於元朝,歷史文化資源豐厚,有五嶽殿、「孝行流芳」牌坊、龜咀古渡、紅砂巖丹霞地貌、以及榮獲「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荔枝皇。龜咀古渡,曾經是從化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在從化的水上運輸史和古驛道歷史中佔據重要位置。
龜咀古渡
龜咀靠近流溪河邊岸,主河道與支流相夾其中,因其地形似「烏龜的嘴巴」,取名「龜咀」。憑藉獨特的地理優勢,龜咀成為從化當時最適合木帆船商運的重要交通樞紐,帶動當地農產品和農副產品暢銷遠地。久而久之,方便船隻行運和貨物裝卸的龜咀碼頭應運而生。
據《從化文物志》所載,流溪河上的龜咀渡碼頭乃古代從化重要水上驛路,是古代從化鮮荔枝及荔枝幹運銷的重要碼頭。民國期間,客貨船上可通良口,下可達廣州以及香港、澳門,百舸往來,商賈雲集,一片繁榮景象。
龜咀原有三條商鋪街,日雜百貨、打鐵鋪、醫藥店、菜市場、私塾學館、茶樓飯店、旅館客棧……店鋪類別齊全,商品種類繁多,圩市商客雲集。不同時期的商號「和平共處」。「穗豐興」「杏苑長春」」均益隆」「義興隆」「謝友隆」 等招牌如今尚可辨認。「太平場區龜咀公私合營雜貨」等市招尚在。
接下來,從化將分三個階段進行木棉古村的運營開發。項目融合國際高端院士、聯合國文教與發展資源,深度切入藝術、環境、輕奢旅行、康養等領域,高標準打造棉仁館社、棉智齋、常樂道等修文體驗區,並融合當地自然資源和文化特質,建設抱樸院、古港坊、紅巖丹霞公園、荔枝皇公園等,努力將其建設為廣東本土古村運營典範乃至大灣區國際嶺南文化旅遊中心。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何鑽瑩 通訊員 黃利誼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蘇韻樺 通訊員 李曉彤 廖寧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