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家庭作業家長批改合適嗎?老師是幹什麼的?

2020-12-22 騰訊網

今天被邀請回答了一個問題,就是標題說的這個事兒。

這位家長把問題具體化了,直接問的是語文作業。

所以我估計是孩子的語文老師真的有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但是遺憾的是這位家長並未說清楚孩子語文老師要求家長批改的是什麼作業。

這點很重要。

因為語文的有一些作業家長還真的應該及時給孩子檢查、批改一下(別著急噴,後面我有詳細說明)。

但是如果是什麼作業都讓家長批改,那肯定是不對的!

而且事實上有一些作業大多數家長也根本批改不了的。

我分開說吧。

如果是作文(包括日記、周記)這種作業,通常不會有語文老師讓家長去批改的。

閱讀理解這種作業同上,而且比作文更難。一些文科好一些的家長在孩子寫作上的確是能輔導的了孩子,而且我也見過一些家長能夠把孩子的作文輔導得非常出色。

但是閱讀理解和作文還是不一樣,即便是有家長可以總結出非常有見地的感受,但是除非他會針對閱讀理解做專項的學習,否則的話他的答案很有可能跟標準答案還是有距離的。

所以閱讀理解和作文這兩項語文作業通常情況下是不太需要家長去批改的,即便是批改了,對於大多數孩子而言毫無意義可言。

所以如果你孩子的語文老師要求家長批改這兩類作業是相當不對的。

實際上更多的家長在這兩類作業上需要去做一件事情並不多,主要就是確認孩子完成了與否或者是改錯了沒有就行了。

剩下的語文作業就是比較側重基礎知識和文學常識積累方面的了。

最常見的自然就是字詞句,這類作業比如寫生字詞,比如聽寫字詞。

還有就是監督孩子讀課文多少遍、檢查背誦,檢查默寫這一類作業。

這些作業我個人建議最好是能讓孩子自己對照著課本自己先檢查一遍,但是考慮到有的孩子可能會「弄虛作假」或者是糊弄了事,建議家長最好還是再核對一遍比較好。

這類作業不要惦記著什麼「應該是老師批」的這種事兒——孩子今年就能夠改正的字詞這種錯誤,為什麼要等到第二天,而且如果老師忙可能還要再多等一天。當天解決孩子的印象會更加深刻,解決的晚了反而會強化了錯誤的認識。

還有一種作業是配套教輔或者是補充教輔資料。

這類作業家長可以籤字以示監督孩子認真完成了,也可以檢查一下基礎知識部分的對錯,但一定會有一些題目是家長們也無法判斷對錯的(通常這類教輔的答案老師都收上去的)。

這些作業應該由老師完成批改,這點毫無疑問。

到了階段性的複習或者是考試之前的複習,老師可能會發一些補充性的學習資料,例如會有大量的生字詞的,有按課文填空的,有檢查詩詞的,有針對修改病句縮句以及各種修辭的……

有的老師可能並不會強制所有學生都必須得去完成,有時候會以「選做」的名義布置下去,而且確實是可能老師也不會去檢查。

這種情況建議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性做一下,沒問題的就不必浪費時間了,而做了的如果有答案可以給孩子批一下,沒有就發給老師看看讓老師批。

根據情況來定,如果老師是強制要求完成的,一般來說老師是會根據同學們完成的質量、情況做總結法分析的,即便是時間來不及也會把錯得比較多的問題給學生們再講講的。

這類作業看情況吧,有答案的時候家長可以批一下,不確定的一定要問老師。

這裡稍微多說句:

這類作業會有很多學生一定會存在各種各樣問題。

家長不會解決問題沒關係,但是得能發現問題,因為真的不敢說孩子的問題會具有普遍性,如果只是自己孩子或者是極少數孩子存在問題,那麼衝刺階段老師還真有可能會(儘管概率不大)把這些問題直接跳過的……發現問題並不難,而不會解決問題不是問題,直接拍照發給老師說一下一般來說當天老師不給解答,事後也會面向全班孩子就這些問題進行分析的。

恕我直言,孩子和孩子之間的一些差距僅是通過這些事情就在每天被拉開的。

以上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語文作業,除此之外再有的話可能就是一些讀書以及由讀書衍生而來的,例如打卡、寫讀書筆記等等之類的作業。

總的來說語文作業其實很多還是比較容易導致家長參與的,但是對專業能力的要求並不太大。

最後再多說幾句吧:

未來我們這些做家長的都會發現隨著孩子年級升高之後,尤其是成績好的那部分孩子們之間的總分排名受到最大影響的就是語文這門課。而更高年級之後甚至一直到孩子上了高中語文都可能會是非常多學生最頭疼的主科。

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語文課課堂學習和考試之間不像其他任何一門課那麼的緊密,年級越高你越會發現似乎語文考試考的更多內容跟「課本學習」關係並不大……

不要等到了高年級之後非得自己體會到了再去著急,其實現在我們就可以去找找那些能夠找得到的高年級學生家長們去問問,看看我說的是不是這樣。

所以少關注那些吐槽老師這個吐槽那個的,我們只需要關注的是自己孩子當下以及未來學習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有哪些是學校學習能解決的,有哪些是需要我們輔助的、監督的、配合的。

那孩子的未來賭氣,你能贏得了誰?

而且恕我直言,再牛的語文老師也不可能僅靠課堂教學和那一點點作業就能夠讓學生們考出高分來的!

語文學習不進行拓展學習,不進行積累學習,不進行補充學習,或者乾脆說如果語文學習搞成「減負學習」,我可以保證幾乎沒幾個孩子高年級之後能考高分的。

別被那些整天網上吐槽的人帶跑了,這些人背後指不定多努力呢!

而且很多人其實本來僅僅就是為了刷流量而已,我們可別傻乎乎地整天陪他們瞎玩,然後到了最後才發現人家孩子考上高中了、上了重點了,我們自己家孩子這也不會那也不懂,最後犯愁的只能是選中職還是技校……

最後關於「老師是幹什麼的?」這種話我這麼說吧,在當下有良心的老師、負責任的老師都被各種喊著減負、作業多的家長給舉報了,而那些只需要按照規定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學進度進行授課的老師永遠也不可能把你孩子教得成績有多麼好,即便是真的有孩子成績很好,那麼你去問問這些孩子的父母都做了什麼去吧……

當下這個年代,從父母到社會全面跑贏學校的情況還少嗎?這個時候你問「老師是幹什麼的?」我個人有一個答案:普及基礎教育!

我的這個回答諸位滿意否?

相關焦點

  • 該不該讓家長批改作業?來聽聽海口的家長和老師怎麼說
    海口市民陳女士的兒子在上小學三年級,說起每天在家輔導作業,她坦言十分頭痛。「語數外都有作業,孩子要花差不多兩個小時才能做完,然後我還要批改,哪些地方做錯了還得給孩子講解。」陳女士對此相當無奈,「我畢竟不是老師,一些題目雖然簡單,但要讓孩子理解真的不容易,輔導作業的效率很低。」有類似經歷的家長,並不在少數。
  • 家長很頭疼,家庭作業咋成了「家長作業」?
    這位家長認為,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使得自己承擔了老師應負的責任和工作。對此,家長王女士也感同身受。「女兒現在四年級,老師每周都會要求我們批改幾次數學作業。雖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批改作業不是老師的義務嗎,為何要強行讓家長來做?」王女士直言,「家長文化水平、知識結構參差不齊,有些知識連家長自己都不清楚,要怎麼給孩子改作業呢?」
  • 該不該讓家長批改作業?長沙早有「減負令」 看老師們怎麼說
    2016年發布的《長沙市減輕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六項規定(試行)》中,第四條就提到「嚴格監管作業布置和批改」,「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教師布置的作業,不得布置由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書面作業(如各種評比、評獎活動組織孩子通過微信投票點讚)。教師必須在課堂上給學生布置作業,培養孩子從小養成自己記錄家庭作業的良好習慣,不得要求家長通過網絡下載並列印作業。」
  • 老師用「簡筆畫」批改小學生作業,滿滿正能量,家長:給老師點讚
    今天筆者要和大家介紹的這位老師,不單單負責任,更是用奇思妙想的「簡筆畫」風格為小學生批改作業,引得家長連連為老師點讚,久而久之學生們越來越願意學習了,成績想不提升都難。老師拿到作業後,在作業本上畫了一隻兔大仙,故意擺出「能掐會算」的樣子說:就知道這個答案不準確。當小學生拿回作業本後,還很配合在的旁邊畫了一個小人,將答案改成了「料事如神」,老師自然能「不甘示弱」的讓兔大仙豎起了大拇指。看到你的作業,老師吐血了,你忍心嗎?
  • 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解決批改作業問題要減少作業量
    聽本報編輯記者講講如何做好家校聯動  小編碎碎念  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對於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要進行嚴處。  關於孩子學習,家長老師該怎樣各負其責?
  • 學生作業家長要不要改?來看看各地老師及家長怎麼說
    「南昌一小學老師要求家長不批改作業需寫情況說明」一事經報導後引起眾多老師及學生家長熱議。  學生作業家長改,各地老師及家長怎麼看?11月5日,澎湃新聞採訪各地多位小學老師及家長。
  • 10省份「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最好的教育:家長配合老師,老師...
    據澎湃新聞報導,從2018年至今,已有遼寧、浙江、海南、河北、廣東、山東、貴州、廣西、山西和陝西等至少十個省份教育部門出臺相關文件「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有的地方明確定期開展作業督查,甚至將作業管理納入績效考核。
  • 默寫單詞,老師讓寫得好的學生批改,該家長:寫得不好直接撕了
    大家可能都經歷過在上小學的時候,默寫古詩詞或者單詞之後,老師會先批改幾個平時寫得好的學生,然後讓寫得好的學生去批改平時寫的不好的學生,這樣可以讓老師省下一些時間去安排其他教學事務, 也可以培養一些學生的責任感。
  • 老師:現在布置家庭作業都這麼難?
    但是老師也不想有家庭作業,到處去找資料找題不說,第二天還要抽時間去批改,最重要的是布置作業很難,家長要求不一樣,眾口難調,最終大家都在怪老師。有的家長覺得孩子應該減負,家庭作業就不該有。相信喊著作業太多的家長大多數是小學生的家長吧。朋友班上有個三年級小朋友,每天回家都會完成家庭作業,老師並沒有發現有什麼問題。但是有一天,這個孩子的爸爸突然在學校群裡生氣地說,自己的孩子昨天作業都寫到十二點了,休息不好怎麼上學,現在的小孩兒太難了,要寫這麼多,真可憐。
  • 封面評論|家長不批改作業被要求手寫情況說明,老師飄了?
    蔣璟璟近日,江西南昌的明女士向媒體爆料稱,自己家小朋友的數學作業,老師要求讓家長批改,不批改還需要向老師提供一份手寫版本的情況說明。明女士叫苦,自己是單親家庭,在外工作回到家中已經到十點多,再按照老師要求還要批改孩子作業,「自己身心俱疲、力不從心。」對此,布置作業的數學老師回應稱,平日老師工作量飽和,讓家長改能提高效率,節省一些時間。(澎湃新聞)「一切為了孩子」「教育大於一切」,這種根深蒂固的信仰,在現實語境下,很多時候被活生生被演繹成了「老師挾孩子以令家長」的橋段。
  • 語文老師建議:孩子不願作業,家長靠複習語法,一句話就給解決了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小學階段,我們面臨各種各樣的學習問題,其中寫作業是最常見的。我們每天都要寫作業,臨近期末考試,作業還會更多,大部分作業形式都是書面作業。也就是我們的學生,要坐到寫字檯前去認認真真寫作業。在學校裡,有老師督促,課堂練習學生們都完成得很好。
  • 這位老師批改的作業會「笑」會「哭」會發「表情包」
    不過,你知道嗎,作業本也會發表情包哦~ 西山區徐霞客中心學校語文教師、教學副校長楊潔批改的作業本,就有這個神奇的能力~ 而且,徐霞客中心學校的作業創新還不止於此。
  • 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上熱搜,家長們有話說,老師做法有何錯?
    字寫歪了也成了老師通報批評家長的理由,難道孩子都該個個是天生的書法家嗎?從社交媒體上「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 」迅速登上熱搜,也能看出來,普遍家長對這種「籤字模式」早已苦不堪言。我們都知道,學生寫家庭作業的目的,是為了鞏固白天所學內容。老師檢查批閱作業,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確定上課的內容與節奏。如果將作業讓家長輔導批改,當然能讓作業更好看,老師也省事,但是老師怎麼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呢?
  • 老師評語火了,用「簡筆畫」批改很厲害,用「1萬字」批改更是絕
    要麼使用「簡筆畫」,要麼每次批改就是「1萬字」……「簡筆畫」批改作業很厲害廈門老師陳婷婷,發明了一種新的批改作業的方式。每次發下來作業,孩子們都會爭相打探:「你的作業本上是什麼表情?」到底是怎麼批改的?先來一張圖大家感受一下。
  • 成都市教育局昨髮禁令 家庭作業不得變為家長作業
    《指導意見》明確,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檢查教師布置的作業並籤字;嚴禁學校與校外機構聯合進行有償補課;禁止學校通過家長微信群、QQ群等任何形式公布學生的考(測)試成績和名次。A減負大招關鍵詞:作業老師不得要求家長 批改檢查作業並籤字《指導意見》首先針對作業有了更為明確的規定,嚴禁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不得將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應要求學生抄寫所布置的作業項目。鼓勵教師布置重在促進運用與學生自我體驗的實踐性作業。明確了作業批改要求,要求教師應認真批改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檢查教師布置的作業並籤字。
  • 江西萍鄉: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教師要認真批改
    「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12月5日,江西省萍鄉市教育局在當地政府網上發布了《萍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指出,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強化面批講解,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得布置懲罰性作業。
  • 20÷3請寫出相應成語 這是「家庭作業」還是「家長作業」?
    孩子的書包沉甸甸,有老師布置的作業很「超前」。9月20日,南方日報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題為《智商爆表的12道小學生暑假作業題》的消息。「小學二年級的數學題,你會做嗎?」微博中還附上了12道完整的數學題目。有網友讀完題目後忍不住感嘆:「可能我們以前讀的都是假書!」如果你是一名小學生,你遇到過超難或者超奇葩的家庭作業嗎?
  • 老師,你還在微信群裡留作業嗎?
    市第二實驗小學: 從來沒有 在微信群、QQ群留過作業    12月10日下午,市第二實驗小學五年級四班班主任呂春燕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她從來沒有在微信群、QQ群裡留過作業,也沒有讓家長批改過作業學校接到教育部門通知後,明確規定不允許通過微信群、QQ群留作業,所有老師都會籤訂教師個人承諾書(每學期一籤),包聯領導也會定期檢查老師是否在群裡留作業、是否多留作業等。「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三年級學生作業不超過半小時,我也會和數學老師等其他任課老師溝通孩子回家後做作業的情況。我是語文老師,每周會給學生留一篇日記,鍛鍊學生的寫作能力。
  • 9歲男孩作業字跡工整漂亮如印刷體,堪比書法家,老師不忍批改
    大家一定記得上小學時,語文老師會布置這樣的作業,讓每個學生把新學的漢字按照正確筆畫抄寫一遍又一遍。學生接到任務後,會打開課本,參照書本裡的字形,在帶有「九宮格」的作業本上抄寫。前幾次由於不夠熟練,抄寫的字大多數歪歪斜斜,當把某個字抄寫到十遍以上時,字跡會越來越工整,體現出一絲美感,然後,接著抄寫和練習下一個字。
  • 表情包、花式評語……長沙老師另類批改作業走紅
    為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老師必須扮演好將知識穿針引線的角色,同時思考著怎樣讓學生覺得「有味」一點,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種下五彩斑斕夢想的種子。「你的作業本上有什麼表情?」最近,很多學生領到作業本後經常會這樣互相「打探」到底是什麼神奇的操作如此吸引人呢?趕緊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