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都有自己的一套定律。
我們吃進的食物本應該經過先食道、通過胃的消化、再到小腸吸收、大腸再吸收和傳導、最後將糟粕變成糞便排出。進入胃裡的食物本不應該返回食道再到嘴裡,一旦違反定律則會產生傷害,胃液刺激食道,出現燒心、反酸、口苦、大便乾等症狀,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胃食管反流。
很多人就疑惑了,之前寫過一篇反流性食管炎不就是這個症狀嘛,怎麼到這裡就變成胃食管反流了?「專不專業啊?不要亂寫!」
其實二者是一個病,胃食管反流是一種現象,也就是說因為胃食管發生反流了,才會出現燒心、反酸等症狀,不過胃食管流包括了胃酸對黏膜的刺激反應以及沒有對黏膜的反應;若是反流對黏膜有炎性反應,則就是我們常說的反流性食管炎。
說了這麼多很多人都懵了,簡單的說,就是胃食管反流包括反流性食管炎。(可以理解為是一個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臨床上常見的消化運動力障礙性疾病。胃、十二指腸裡的東西反流入食管,就會起嘈雜、灼心、口苦、便乾等症狀。
中醫認為該病除與脾胃升降失調、胃中濁氣上逆有關外,還與肝升肺降功能失調密切相關。
拿一個真實的例子來說,之前遇到過一位患者,年紀不大的一位男性,今年33歲。他說自己近兩個月以來,胃裡不舒服,尤其是吃過飯之後更是難受,隱隱作痛,偶爾還噁心乾嘔,飯量也比之前少了很多。我問他還有沒有其他全身的症狀,他說口乾口渴,但是無論喝多少水都無濟於事,略微有點便秘,小便顏色黃。我看了他的舌相,舌薄黃微膩、質紅,一摸脈,脈弦滑小數。
他之前在醫院檢查過,不止有反流性食管炎,還有慢性的淺表性胃炎。
我當時以敗醬草為主藥,給他開了下面這個方子。
藥用:敗醬草40g,蒲公英20g,刀豆15g,半夏15g,枳實15g,每日1劑,水煎服。
他回去後喝了7天的藥,感覺胃裡不舒服的症狀減輕不少,其他全身症狀也有所好轉,而且飯量增加,於是7天後他來複診了,既然藥對證了,那麼就可以接著喝,我又給他開了半個月的藥,後來所有的症狀都消失了。再後來他想調理鞏固一下,我就在上述的原方中把半夏去掉了,加了當歸15g,讓他再服用一個月,另外配合上「多仙膏」共同調理脾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時候,我為什麼將敗醬草作為主藥呢?
因為敗醬草入肝、胃、大腸經,辛散苦降,能「清熱洩結,利水消腫,破瘀排膿」(《本草正義》),又可治「血氣心腹痛,破癥結」(《日華子本草》),「主暴熱火瘡,赤氣」(《本經》)。我主要想利用敗醬草的散結行瘀、洩降解毒之功。
但是敗醬草性寒洩降,如果是脾胃虛寒的患者應該慎用,或者配合上黃芪、乾薑、白朮來制約敗醬草的寒性。
大家不要把吃飯沒吃好偶爾出現的反酸水、燒心當作胃食管反流。
辦公室裡的沫沫大姐就是這樣的人,前一陣我和她說了關於反流性食管炎的事情,她就記住了。沒事就開始說「今天我有點反酸,是不是反流性食管炎了?」「哎呦,今天怎麼有點燒心呢?是不是反流了?」等等一些疑神疑鬼的問題,就想吃藥,我也徹底被她打敗了。
因為她這是偶爾的,並不是真正的胃食管反流,所以反覆強調幾遍就不再提這個事情,後來也沒生什麼不舒服。所以大家要注意區分,雖然吃藥治病,但是沒病吃藥就不對了!
胃食管反流的人一定要注意不能吃飽飯,如果想吃東西就少吃多餐,每次六七分飽就行。飯後千萬不能躺著,這個時候犯懶,那很容易有「驚喜」反酸、口苦,所以「飯後百步走,活到九九」是有道理的,不想走那就站會。
同時辛辣刺激的食物也要少吃,最好不吃,油膩的食物也要少吃,尤其五花肉之類的食物,儘量遠離。濃茶、咖啡、檸檬汁、菸酒、巧克力都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能不碰就不碰。
這都是胃食管炎或者反流性食管炎的飲食注意。想要儘快治好,那就忍著,人生漫漫長,病好了還擔心沒有享受美味的時間嗎?但要拒絕暴飲暴食。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在後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