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酸味的消化物從胃裡反流到咽部或口腔,這樣的滋味可真不好受……
不少人都把「反酸」當成一種生理現象,實際上,可能已患上了一種極為常見的疾病——胃食管反流病。
這個疾病並不少見,根據對北京、上海的問卷調查統計,大約 20 個人裡,就有 1 人患有該病。
胃食管反流病,顧名思義,胃裡消化了一半的食物會反流到食管甚至口腔的一種疾病。
該病最常見的症狀是:燒心和反酸。
燒心:是指胸骨後的燒灼感,常在餐後 1 小時左右出現。
反酸:有反酸問題的患者則會感受到一股熱流從下往上湧到胸口正中,並有燒燙感、刺痛感。
有些患者還會出現胸痛、吞咽困難,或者咳嗽、咽部不適、胸悶心慌等非消化道症狀。
臨床上常有人因胸痛、胸悶、心慌,去看心血管內科,最後轉診回消化內科確診胃食管反流病。
正常情況下,食管是這麼工作的:
蠕動著將吞咽的食物緩緩送達食管下端,此時下端的食管下括約肌鬆弛,允許食物進入胃內;
等食物進入胃中,食管下括約肌又恢復其張力,把住入口,防止食物從胃裡反流入食管。
食管下的這個肌肉就像一道閘門,食物通過後,閘門應該關閉。如果關不緊,再加上有時門裡的壓力過大,就會導致食物返回食管,引起不適。
所以,當「把門」的食管下括約肌因某種原因鬆弛,伴有或不伴有胃內壓增高(暴飲暴食、胃排空延遲等)、腹內壓增高(懷孕、腹水、負重勞動等),就會引起反流症狀的出現。
另外,食管蠕動和唾液分泌的異常以及消化道黏膜的損傷,也可導致該疾病的發生。
醫生會根據症狀,結合胃鏡、pH 監測等檢查結果,綜合分析判斷。使用抑制胃酸的藥物試驗性治療,如果可以明顯緩解症狀的話,也有助於確診本病。
需要強調的是,早期食管癌也可單純以燒心、反流這些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狀為表現。所以如果存在上述情況,別忍著,及時去消化內科,聽聽醫生的建議。
確診胃食管反流病後,大部分患者需要系統性的藥物治療。
醫生會根據個體情況選擇長期、短期或症狀發作時服藥。
關注健康頭條(微信號:baojiandaifu)後,在公眾號主頁面,回復「1203」,我們會介紹具體的用藥方法給您。
有用!
有數據表明,約 20% 的患者可單純通過調整生活方式來改善症狀。比如:
避免餐後立即平躺或立即運動、勞作;
睡前 3 小時不進食,可抬高床頭 15~20 釐米,利用重力作用加強酸清除作用,減少睡眠時反流;
避免腹壓過高的狀況發生,如便秘、肥胖、系過緊的褲帶;
控制茶、咖啡、巧克力、高脂食物、酸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入量,因為這些食物可以導致食管下端肌肉張力下降;
戒菸戒酒,因為菸草、酒精可通過多種機制導致胃食管反流病的反覆發作;
調節心理平衡,因為應激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種致病因素。
責任編輯:丁若水,倪佳驊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 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返回微信主頁面,在對話框回復任何疾病關鍵詞即可知道:
高血壓、糖尿病、痛風、脂肪肝……
不少人都被「胃病」困擾,覺得自己胃不舒服。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點擊「閱讀原文」看看。
轉載或投稿請聯繫 doctor@dx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