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筋膜疼痛如何處理?

2021-02-06 康復醫學書籍



久坐後出現屁股酸痛,會延伸到大腿後側甚至到膝蓋窩;這可能是「膕繩肌肌筋膜疼痛






大腿後側肌群,又稱為『膕繩肌』 (Hamstring muscles)或『膕旁肌群』,位於大腿的背面,由三塊主要的肌肉組成:股二頭肌(biceps femoris)、半膜肌(semimembranosus)和半腱肌(semitendinosus)。主要的肌肉共同起於在坐骨粗隆(股二頭肌的短頭起源股骨後側中段),半腱肌和半膜肌終止於脛骨內髁的關節囊下緣,而股二頭肌終止於腓骨頭。


膕繩肌跨過髖關節和膝關節,最主要的功能是伸展大腿(大腿在臀部處往後伸)和屈曲小腿(足跟往臀部翹的動作)。在生活中,膕繩肌協同大腿的肌群(主要為股四頭肌)完成走路或跑步的動作,和避免走路時向前跌倒。


膕繩肌的緊繃,是人們向前彎腰時無法碰到腳趾的最常見原因;而且,膕繩肌緊繃可造成正常腰部曲線的改變,進而造成下背肌群的緊繃。





 

腿後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激痛點(trigger points)

與其牽涉痛(referring pain)


膕繩肌發生肌筋膜炎疼痛 (Hamstrings myofascial pain)時,在膕繩肌會產生激痛點,並且被活化。當股二頭肌內有激痛點時,膝部的後外側會有疼痛的感覺;當半腱肌和半膜肌有激痛點時,臀部的下緣和後大腿上緣會有疼痛的感覺,有時疼痛會往下輻射至大腿後側、膝窩和小腿肚。其疼痛的範圍和坐骨神經痛範圍接近,因此常被誤認為坐骨神經痛(偽坐骨神經痛)。(另一條造成」偽坐骨神經痛」的肌肉是梨狀肌症候群)


患者通常是坐久的時候會非常的不舒服,特別是座椅的邊緣壓迫到大腿的情況下;有些人久蹲要站起會不舒服,有些人在行走的時候會疼痛不舒服,甚至會因為痛而跛行。


膕繩肌和股四頭肌互為拮抗肌,當膕繩肌產生肌痛點的時候,股四頭肌會因膕繩肌緊繃,而容易受傷或疲乏,進而導致前側膝部或下段大腿的的疼痛。這種疼痛,常在膝窩呈現屈曲超過90度的坐姿一段時間後,突然要起身時發生。






不合適的椅子和不當的坐姿,容易造成腿後肌的壓迫


對一般人來說,最常見的原因是膕繩肌受到『壓迫』;

長時間坐在不適合身材的椅子,例如椅面過寬或椅子過高,導致坐的人腳碰不到地,大腿後側壓在椅緣上。或是椅墊過大過硬,壓迫大腿後側。開車或坐車時也會遇到相同狀況。

·長時間坐廉價的帆布摺疊椅,前緣支撐椅面的橫杆壓迫大腿後側。

·椅子大小雖然合適,但卻喜歡坐在椅子前緣,讓身體重量落在大腿後側而非臀部。

·跪坐過久或是坐的時候膝部極度彎曲,足部縮到椅子下方;或是工作需久蹲。

·翹二郎腿,兩腳互壓過久;或是盤坐也會。

 

對於運動的人來說,最常見的原因是過度使用,腿後肌長時間處於收縮狀態:籃球、足球、橄欖球、手球...等需跑步時間較長的運動,大腿後肌容易過度使用超出負荷而產生激痛點。另外拉傷後亦會生成激痛點。


·騎腳踏車時,坐墊與腳踏板的位置不當,最低踏板位置無法伸展膝蓋和大腿,會導致膕繩肌長時間處於收縮狀態,也會產生激痛點。


·遊泳的姿勢不良,自由式踢水的用力不對、角度過大,都會造成大腿後肌的疲乏和產生激痛點。


·長途的健行,特別是下坡路段;或是登山時下山速度過快,也會造成腿後肌的負擔,形成激痛點。

 


選擇腳踏車或是調整座椅高低時,最低腳踏版位置應能伸展膝蓋及大腿;圖右座墊過低,導致騎乘過程,膝部一直處於彎曲狀態,會造成膕繩肌的負擔。

 

若是平時的坐姿不好,也容易讓膕繩肌緊繃,不只影響運動表現,也容易在運動中受傷。另外長時間臥床,膝部攣縮過久。或是睡時膝窩總是會屈曲的人,膕繩肌也容易緊縮,產生激痛點。

 




通常痛的部位和疼痛在那些動作或姿勢會出現是重點。理學檢查時,需仔細的按壓膕繩肌是否有激痛點。另外,可用直腿抬腿測試(SLRT)來做簡單的鑑別。X光對於診斷的意義在於排除可能的腰椎病變造成的神經壓迫現象。在無法鑑別是由肌肉或是由神經所引起的疼痛時,神經傳導測試和肌電圖(NCV and EMG)可以達到鑑別的目的。進一步的磁振造影(MRI),則是在X光及神經傳導測試皆指向原因可能腰部伸經壓迫才需檢查。

 




膕繩肌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治療,一般以保守療法為主,絕少部分膕繩肌過度緊繃的患者可以接受部分肌腱切斷術來減少膕繩肌的緊繃。急性疼痛時,可口服止痛藥及肌肉鬆弛劑,並儘量減少坐著的時間,另外可以加強膕繩肌的復健伸展。服藥及復健效果不佳,可以使用幹針療法(dry needling)或中醫的針刺療法來消除激痛點。






慎選合適的椅子,和改善不良的坐姿是自我康復的第一步。椅子高度與椅面大小應慎選適合自己身材的,椅緣應該柔軟圓滑;無法自帶座椅的辦公室,則可使用靠墊減少座椅的深度,若是大腿仍會壓迫在椅緣,則可使用矮凳、書本或手提袋將腳墊高,以解除膕繩肌的壓迫。


墊腳時需要注意的是,儘量使膝窩處大腿與小腿的夾角大於90度,有助於膕繩肌的放鬆;另外,墊腳的高度不宜過高,過高會使膝部高於髖部,反而容易造成鼠蹊部的疼痛,形成髂腰肌症候群。 


·膕繩肌按摩

膕繩肌的自我按摩前,可先熱敷大腿後側15-20分鐘,然後利用硬式網球、或是泡沫軸,利用身體重量單點加壓在酸痛的點上,稍微前後的滾動20秒,之後再移往下一個酸痛點,有遠端到近端或是由近端到遠端皆可,直到酸痛感稍減即可。切勿只是一直前後滾動,如此是無法深入按摩肌肉的。

 

·膕繩肌伸展



立姿或是坐姿皆可,足跟著地,腳尖勾起,腿伸直,身體前傾,手掌壓在大腿前側,用力下壓,此時會感覺大腿及膝窩有些許牽扯酸痛感,持續20秒種。鬆開下壓的力量,休息5秒,再次下壓。重複3-5回到酸痛感降低或消失。

 

·膕繩肌強化



除了平時坐姿應注意勿長時間彎曲膝窩外,膕繩肌加強訓練。訓練膕繩肌,除了增加肌肉耐力外,也可以增加膝蓋在運動時的穩定度。仰臥位,雙腿放在椅子上,腳尖勾起,膝蓋微屈(不要伸直),慢慢抬起臀部和背部,讓大腿後側的肌肉收縮,保持5-15秒後慢慢的放下,休息30秒,重複3-5次。

 

 

總結:大腿後側受壓迫、過度使用與長時間膝窩處於彎曲狀態,是膕繩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好發原因。慎選座椅、改變坐習慣、拉筋伸展和強化運動,可以改善膕繩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參考資料

骨力診所/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  Janet G. Travell, M.D. & David G. Simons, M.D.  Volume 2, Chapter 16 , p 315-338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後臺刪除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大腿筋膜疼痛原因、診斷及自我康復策略
    久坐後出現屁股酸痛,會延伸到大腿後側甚至到膝蓋窩;這可能是「膕繩肌肌筋膜疼痛
  • 大腿外側疼痛的幾種原因.
    從肌肉角度上來說:大腿外側無具體肌群,主要是闊筋膜張肌(髂脛束)在此,起支持下肢挺立之功。如髂脛束損傷時其疼痛主要在臀部,但可沿大腿外側影響至小腿外側,且大腿外側下、中1/3交界處是其壓痛的敏感點,故大腿外側的疼痛基本為闊筋膜張肌(髂脛束)損傷所致。
  • 大腿外側疼痛的幾種原因
    大腿疼痛可發於多個部位,大腿前側,後側,內側,外側都能出現疼痛,而今天我想談的就是大腿外側的疼痛,而我還要分析一下是肌肉引起的疼痛還是神經引起的疼痛。從肌肉角度上來說:大腿外側無具體肌群,主要是闊筋膜張肌(髂脛束)在此,起支持下肢挺立之功。
  • 找出大腿外側疼痛的原因
    ,大腿前側,後側,內側,外側都能出現疼痛,而今天我想談的就是大腿外側的疼痛,而我還要分析一下是肌肉引起的疼痛還是神經引起的疼痛。 從肌肉角度上來說:大腿外側無具體肌群,主要是闊筋膜張肌(髂脛束)在此,起支持下肢挺立之功。如髂脛束損傷時其疼痛主要在臀部,但可沿大腿外側影響至小腿外側,且大腿外側下、中1/3交界處是其壓痛的敏感點,故大腿外側的疼痛基本為闊筋膜張肌(髂脛束)損傷所致。
  • 大腿外側疼痛原因分析
    大腿疼痛可發於多個部位,大腿前側,後側,內側,外側都能出現疼痛,今天分享的是一篇關於大腿外側疼痛原因分析的文章從肌肉角度上來說:大腿外側無具體肌群,主要是闊筋膜張肌(髂脛束)如髂脛束損傷時其疼痛主要在臀部,但可沿大腿外側影響至小腿外側,且大腿外側下、中1/3交界處是其壓痛的敏感點,故大腿外側的疼痛基本為闊筋膜張肌(髂脛束)損傷所致。闊筋膜張肌攣縮:肌肉損傷疼痛主要集中在股骨大轉子前外側,會牽涉至髖關節疼痛,而且一直延伸至大腿的前外側部,並且沿大腿向下極少延伸至膝關節外側。
  • 大腿外側為何會疼痛?
    大腿疼痛可發於多個部位,大腿前側,後側,內側,外側都能出現疼痛。從肌肉角度上來說:大腿外側無具體肌群,主要是闊筋膜張肌(髂脛束)在此,起支持下肢挺立之功。如髂脛束損傷時其疼痛主要在臀部,但可沿大腿外側影響至小腿外側,且大腿外側下、中1/3交界處是其壓痛的敏感點,故大腿外側的疼痛基本為闊筋膜張肌(髂脛束)損傷所致。闊筋膜張肌攣縮:肌肉損傷疼痛主要集中在股骨大轉子前外側,會牽涉至髖關節疼痛,而且一直延伸至大腿的前外側部,並且沿大腿向下極少延伸至膝關節外側。
  • 大腿外側疼痛的幾種原因!
    從肌肉角度上來說:大腿外側無具體肌群,主要是闊筋膜張肌(髂脛束)在此,起支持下肢挺立之功。如髂脛束損傷時其疼痛主要在臀部,但可沿大腿外側影響至小腿外側,且大腿外側下、中1/3交界處是其壓痛的敏感點,故大腿外側的疼痛基本為闊筋膜張肌(髂脛束)損傷所致。
  • 大腿外側疼痛有可能是幾種原因!
    從肌肉角度上來說:大腿外側無具體肌群,主要是闊筋膜張肌(髂脛束)在此,起支持下肢挺立之功。如髂脛束損傷時其疼痛主要在臀部,但可沿大腿外側影響至小腿外側,且大腿外側下、中1/3交界處是其壓痛的敏感點,故大腿外側的疼痛基本為闊筋膜張肌(髂脛束)損傷所致。
  • 大腿外側疼痛的常見病因
    大腿外側無具體肌群,主要是髂脛束在此,起支持下肢挺立之功。如髂脛束損傷時其疼痛主要在臀部,但可沿大腿外側影響至小腿外側,且大腿外側下、中1/3交界處是其壓痛的敏感點,故大腿外側的疼痛主要為髂脛束損傷所致。很多跑步,騎行愛好者經常會出現膝關節外側疼痛的情況,並且痛感時輕時重,大腿完全彎曲或者完全伸直時痛感最強。髂脛束(iliotibial tract):是包繞大腿的深筋膜——闊筋膜的外側增厚部分。
  • 分析大腿外側疼痛有可能是幾種原因!
    ,大腿前側,後側,內側,外側都能出現疼痛,而今天我想談的就是大腿外側的疼痛,而我還要分析一下是肌肉引起的疼痛還是神經引起的疼痛。       從肌肉角度上來說:大腿外側無具體肌群,主要是闊筋膜張肌(髂脛束)在此,起支持下肢挺立之功。如髂脛束損傷時其疼痛主要在臀部,但可沿大腿外側影響至小腿外側,且大腿外側下、中1/3交界處是其壓痛的敏感點,故大腿外側的疼痛基本為闊筋膜張肌(髂脛束)損傷所致。
  • 慢性盆腔痛可能是骨盆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骨盆肌筋膜疼痛症候群(MPPS):是一種非關節的肌肉骨骼疼痛疾病,以骨骼肌出現局部痙攣、疼痛結節和緊張帶(又稱觸發點)為特徵。現在認為MPPS起源於觸發點。盆底觸發點通常會使陰道、外陰、會陰、直腸和膀胱發生牽涉痛,以及更遠處的牽涉痛,如大腿、臀部或下腹部。在遠處部位,刺激性症狀可能比疼痛明顯。這種症狀包括尿急、尿頻、外陰或陰道燒灼感、瘙癢或排尿困難,可單獨也可合併出現。如果出現這些症狀而沒有客觀表現(如細菌培養陽性),應在鑑別診斷中加入肌筋膜疼痛症候群。MPPS的發病機制尚未明確。
  • 大腿外側疼痛,大多是幾種原因造成的!
    從肌肉角度上來說:大腿外側無具體肌群,主要是闊筋膜張肌(髂脛束)在此,起支持下肢挺立之功。如髂脛束損傷時其疼痛主要在臀部,但可沿大腿外側影響至小腿外側,且大腿外側下、中1/3交界處是其壓痛的敏感點,故大腿外側的疼痛基本為闊筋膜張肌(髂脛束)損傷所致。
  • 大腿外側疼痛原因分析 I 亮健康復
    從肌肉角度上來說:大腿外側無具體肌群,主要是闊筋膜張肌(髂脛束)在此,起支持下肢挺立之功。如髂脛束損傷時其疼痛主要在臀部,但可沿大腿外側影響至小腿外側,且大腿外側下、中1/3交界處是其壓痛的敏感點,故大腿外側的疼痛基本為闊筋膜張肌(髂脛束)損傷所致。
  • 如何使用義大利FM筋膜手法處理產後腰痛?
    三、FM筋膜手法評估思路 1、第一步,筋膜手法的評估流程,整理了患者疼痛的信息、既往史進行評估。 因此,應從冠狀面的CC點開始處理。結合患者主訴,重點處理腰椎、骨盆節段,再選擇1-2個左踝節段的CC點進行處理。
  • 如何緩解闊筋膜張肌疼痛,讓你的臀部和膝蓋再次快樂的最好方法!
    如何你有闊筋膜張肌疼痛,你可能還會有髖關節或膝關節疼痛。那麼如何減輕你的疼痛,如何讓的關節再次快樂?你有沒有想過從什麼時候你會變成能快速的從自由、無痛苦地移動到像一個衰老的老人一樣蹣跚而行。(無意冒犯年老體衰的人)對於任何人來說,也許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對於闊筋膜張肌疼痛的人來說,這似乎是立即就能造成的影響。一個健康的闊筋膜張肌平衡了其他12塊腿部肌肉的牽引力。但是,當它不能正常工作時,你會很快注意到臀部和/或膝蓋的疼痛。
  • 大腿外側疼痛原因竟然是它!
    ,腰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闊筋膜張肌痙攣,股外側皮神經炎等,大腿外側主要是闊筋膜張肌(髂脛束)所在的位置,其實肌肉肌筋膜觸發點是導致疼痛一個非常主要的原因,我們必須要考慮到,今天主要給大家分析一下大腿外側疼痛與之相關的肌筋膜觸發點。
  • 膝蓋外側疼痛該如何解決?
    如果膝關節外側疼痛,那麼你可能患上了跑步膝,就是在跑步或者跳躍的過程中膝蓋的外側疼痛,也叫做髂筋束症候群。大部分人解決這個問題採用的方式是,用泡沫軸針對大腿的外側進行滾壓。你會發現滾了一段時間後,當時是會緩解,但是持續不了很長時間。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 屁股酸痛,可能是肌筋膜疼痛
    ;這可能是「膕繩肌肌筋膜疼痛」當股二頭肌內有激痛點時,膝部的後外側會有疼痛的感覺;當半腱肌和半膜肌有激痛點時,臀部的下緣和後大腿上緣會有疼痛的感覺,有時疼痛會往下輻射至大腿後側、膝窩和小腿肚。其疼痛的範圍和坐骨神經痛範圍接近,因此常被誤認為坐骨神經痛(偽坐骨神經痛)。
  • 大腿外側疼痛是怎麼回事 大腿外側疼的病因
    有的時候不知道是因為無意中磕到碰到,還是因為疾病引起的,竟然會出現大腿外側疼痛,您知道大腿外側疼痛是怎麼回事嗎?您知道大腿外側疼怎麼辦才好呢?醫學上對於大腿外側疼治療方法有很多的,趕快來學習一下大腿外側疼痛的知識吧,以後遇到這樣的情況就知道怎麼解決了。
  • 一文掌握丨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2.目前研究認為:肌筋膜疼痛實際上的病變部位不在肌筋膜,而是在骨骼肌的運動終板部位,長期的肌筋膜痛會導致脊髓水平的改變,急性疼痛轉變為慢性疼痛。一些人雖無明顯外傷史,但頻繁的或持續的慢性勞損,如經常彎腰工作、姿勢不良、畸形等,也會形成組織水腫、粘連、繼而產生與急性損傷後相似的疼痛和激發點。(2)受寒:如睡溼潮地、受涼風吹、遭大雨淋等,體表血管強烈收縮,深部血管反射性擴張,組織液從血管滲出。若受風寒冷時間較長,或者反覆發生後又未及時妥善處理和治療,則滲出液積聚而形成粘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