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這樣一種簡單質樸的味道,埋藏在味蕾深處,卻連接著最柔軟的生命記憶。它往往最是平凡,易得,卻仍被我們念念不忘,回味一生。
小時候,母親最常做的食物,是茶泡飯。
周作人把茶泡飯寫得雅,「米飯上放鰹魚屑、海苔絲、梅幹、納豆等物,玉色茶湯衝泡,佐以醃菜,確有『平淡而甘香的風味』。
其實,那時家裡清貧,母親做茶泡飯只因它方便,省料。哪有魚乾海苔等物,熟米飯往粗茶裡一泡,就著醬菜就是一餐。母親疼愛我,怕我嫌淡,吃不下,所以每次都在放一顆梅幹在上頭。我自然很歡喜。
每到傍晚,母親就會算好時間,盛出中午剩下的米飯,泡好茶湯,從瓦罐裡夾出醬蘿蔔和生薑,切好放在小碟裡。我則趴在窗口,等父親回家,他總會叫著我的名字,笑著把我抱起來轉一圈,逗我開心。開飯時,我們一家人就圍坐在小小的餐桌旁,暖黃的燈光下,一人一碗熱氣騰騰的茶泡飯,說說笑笑的,也吃得有滋有味,並未覺著過得苦。
後來,家裡境況漸佳,餐桌也變得豐盛起來。母親手藝好,雞鴨魚肉都做得美味,我自然愛吃,也漸漸覺得茶泡飯太寡淡,不願再碰。父親則多了應酬,而每每結束酒局,趕回家,想吃的卻是一碗茶泡飯。母親都會為他備好米飯,現煮一壺茶,做兩碗一起吃。我問,「真的這麼好吃嗎」?母親只是笑笑。
如今漂泊在外,一個人生活。白天工作忙碌,吃飯常是將就,一份油膩的盒飯就是午餐;晚上難免酒局,觥籌交錯,酒肉囫圇下肚,食不知味。終於有一晚,得閒在家,想做一餐合胃口的飯食,無奈冰箱早空了,只有剩在電飯煲裡的半份米飯。市集也早已散去,無處買食材。失望之時,突然想起母親做的茶泡飯來。
燒水,泡茶,放入米飯,加鹽調味。只用了十分鐘,一碗簡單的茶泡飯端上了桌。太餓,沒有醬菜,也就這樣吃了起來。
一口下肚,胃裡一陣暖意。
等舌尖回過味,埋藏在味蕾裡的所有的記憶都湧了出來:家裡的小餐桌,暖暖的光,母親細心準備的梅幹,父親的擁抱,飢餓時茶泡飯下肚的滋味……。那些好時光,全氤氳在手中這碗茶泡飯的熱氣裡,燻溼了眼。口中,竟也回味出了這飯裡的甘苦。
那一刻,突然就懂了。
母親和父親,是從這茶泡飯中,吃出了共同的生命記憶和生命感覺吧。
生活於他們,又何嘗不似一碗茶泡飯,一茶一飯,是尋常滋味,但人生真正的滋味也就在這尋常間。再豐盛的食物,也替代不了的,是這碗飯裡凝結的屬於家的時光、回憶、懷念,和一份唯有歷經歲月沉澱,才領悟得了的「淡」,才品味得出的清苦中有回甘。
「誰家蓮花吹散,黃昏茶泡飯」。
食譜|茶泡飯
食材
梅幹、米飯、茶、海苔、日式醬油、鹽
步驟
手撕或用乾淨的剪刀
把海苔剪成絲
▼
盛適量的飯
把海苔鋪語飯上
在最上面放上梅幹
▼
把泡好的茶水
沿著碗邊慢慢澆入碗中
並漫過飯的三分之二
▼
根據自己口味加上少許鹽、日式醬油
攪拌均勻即可
▼
好好享受美味吧
文/羅竹
攝影/劉才華
模特/老薛、小薛
食譜/Wonder Mix
場地/未滿生活美學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