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錢」湧入在線教育公司。這當中既包括猿輔導、VIPKID等還未上市的獨角獸,還包括搶灘上市的好未來、跟誰學和新東方在線。
如今,又有一家在線教育公司踏上了IPO之路,它就是一起教育科技(簡稱「一起教育」)。11月14日,一起教育遞表納斯達克交易所,股票代碼為「YQ」,承銷商為摩根史坦利、高盛和美銀證券。
已成立9年的一起教育也吸引了頂級資本追捧。包括真格基金、順為資本、老虎基金、H Capital、淡馬錫、DST、中信產業基金等知名投資機構均對其進行過投資。一起教育的估值已經突破了30億美元,也是名副其實的獨角獸。
與前面提到的幾家公司類似,一起教育切入的正是當前熱火朝天的K12在線教育戰場。K12教育的對象是從學前階段到高中階段的孩子,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教育,家長們捨得下本錢,也就衍生出了千億級的市場規模。
高景氣=有「錢景」?
K12在線教育,兼具「網際網路」和「K12教育」這兩個充滿「錢景」的關鍵詞,具備極高的想像空間。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K12課後輔導市場規模從2015年32億人民幣增長到2019年670億人民幣,複合增長率為114.7%,預計未來五年之內仍能保持較高速度增長到2024年的4072億元。
另外,線上滲透率逐年提升,尤其在疫情的影響下,大部分學生都能直接體驗到線上教育,將線上滲透率拉升到了33%,未來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在這條高成長性的賽道,一起教育選擇了一個比較獨特的打法—校內+課外。即先讓公司產品進入學校,作為一個第三方的作業平臺,幫助老師布置、收回及批改作業,通過輔助教師教學來鎖定學生群體流量,最後將其通過課外渠道變現。2015年,一起教育宣布教師端產品永遠免費,為學生提供付費服務。
在這個模式下,一起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績,學生的DAU和MAU平均分別達到680萬和1,950萬,營收則在逐年增長,報告期內2018年、2019年、2020年前九個月公司總營收分別為3.11億元、4.06億元、5.98億元,但與眾多同行一樣,仍處於增收不增利的怪圈,同期淨虧損分別為6.56億元、9.64億元、14.19億元。虧損不斷擴大,這應該要追溯其商業模式本身的問題。
線上教育的競爭者
2011年,剛離開新東方的劉暢投身到創業圈,開辦了一起作業網(即「一起教育科技」的前身),這個被雷軍評價為「沒有缺點」的年輕人在變現的道路上走得並不順遂。
由於B端的學校大多都是公立學校,付費意願和能力均較低,只能在C端學生和家長身上尋求突破。
最開始的時候,一起教育與第三方機構合作,將其掌握的學生流量導流進入後者,促使學生購買第三方機構的教育服務產品,從而收取佣金。但這個方式很快因為第三方機構產品的質量不穩定宣告流產。後來,一起教育通過「O2O」模式,為學生尋求線下一對一輔導的老師,從中收取中介費,但又因為投入過大而夭折。再後來,一起教育終於有了一個看似比較靠譜的方式—增值服務,通過遊戲化產品,寓教於樂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但由於產品具有較強的遊戲成癮性以及商業廣告連結,在教育部出臺《關於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後,一起教育不得不暫停了相關業務,宣告這條變現道路走到了盡頭。
在經歷了多年的商業模式探索,最後,一起教育選擇了線上網校的商業模式,但這條路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好走。
當前在K12在線教育的賽道上,一起教育面臨的競爭異常激烈。如猿輔導、作業幫、好未來、跟誰學等知名公司,它們成立年限有的可能不如一起教育長,但是論起品牌,說到估值,都不輸給甚至高於一起教育。猿輔導和作業幫的估值已經分別達到了155億美元和78億美元,好未來和跟誰學的市值分別達到440億美元和170億美元。一起教育的30億美元估值與頭部機構相比差距不小。
生死時速
那麼,一起教育在這條賽道上的獨特之處呢?
這個要從公司特有的模式說起。一起教育的「校內+校外」模式讓公司輕鬆獲取了大量低成本流量,但一起教育很難持續享受這個低成本流量紅利。
這類流量的獲取是由於公司通過信息技術降低了老師教學管理難度,但這類技術天然不具備護城河,而且眾多巨頭也紛紛入局校內業務,如好未來的智慧教育事業部為學校提供智慧教育軟硬體、騰訊利用微信為學校和家長之間建立信息平臺。要與這類巨頭在「教育+信息化」的賽道競爭,一起教育明顯不具備優勢。
另外,在線教育普遍存在高額營銷費用問題同樣存在於一起教育。報告期內2018年、2019年、2020年前九個月,一起教育營銷費用分別為3.03億元、5.84億元、8.51億元,佔比同期總營收比例為97.68%、143.71%、105.36%。可見,一起教育現在也是處於賠本賺吆喝的階段。不過,不同於別家機構主要發力廣告營銷,一起教育的營銷費用主要用在了促銷課程費用和銷售團隊工資福利上,而根據招股書所說,未來將加強廣告計劃拓展業務,可預見的是,一起教育未來在營銷費用上將進一步擴大,收支平衡將變得更困難。
本月,俞敏洪在豌豆思維的融資發布會,對當前在線教育行業現狀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在線教育是一個重要方向,但其還有2年左右的時間,過了窗口期資本就會對在線教育做冷卻處理,希望在教育領域的人能夠團結起來,把在線教育的模式跑通。換句話說,接下來兩年,是否能夠實現盈利事關在線教育公司的生死。
結語
賽道的高景氣度無需多言,但是再好的故事都需要有一個健康的商業模式支撐,一起教育距離行業頭部機構仍有距離,燒錢擴規模的路仍需走一陣子,能否早日收窄虧損,向市場證明其模式的正確性,是其上市後最需要做的事情。
那麼是否可以參與打新,這可能是投資者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由於上半年疫情的影響,全球進入「停課不停學」期間,使得作為輔助的在線教育大熱,資本市場上在線教育股業績估值均有所提高,就打新市場而言,洪恩教育首日上市大漲33%。與此同時,近日逸仙電商首日大漲77%,也給美股打新環境釋放了回暖信號。一起教育可以嘗試參與,目前僅老虎有消息可以參與此次新股認購。
(文章來源: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