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別把丈夫當兒子」,母親的一番話,讓多少女人恍然大悟

2020-12-16 微微笑了

文|微微笑了

巴法利·尼克斯曾說過,婚姻是一本書,第一章寫的詩篇,而其餘則是平淡的散文。

誠然如此,愛情固然是迷人的、浪漫的,婚姻則是務實的、複雜的。

要想在婚姻中收穫富足與幸福,那就得需要一定的技巧與智慧來經營我們的婚姻。不然的話,我們很容易會對平淡的散文厭倦,想要在婚姻這座圍城逃離。

像很多女人一樣,趙麗出嫁當天,她的母親單獨跟她說了一些掏心話般的忠告,希望趙麗能婚後能自尊自愛、獨立自信、幸福美滿。

1.「無論多愛他,你都不能把他當兒子來照顧。」

很多女人,她們結婚後就不自覺扮演起「媽媽」的角色,悉心照顧其自己的丈夫與孩子。

她們喜歡盤問男人的行蹤,翻開他的電腦與手機,對他噓寒問暖,整個人叨叨嘮嘮、患得患失。

但過分的付出與關愛,並沒有換來男人的珍惜,反而引起男人的反感與嫌棄。

「你能不能別管我那麼多,給我點私人空間好不好?」,這是很多男人的心聲,他們感激妻子的無私付出,但卻在她們的管教下有些厭煩與嫌棄。

作為母親,趙麗的媽媽這樣告訴她:結婚了以後,別只顧著關心老公,更不要把他當成生活中唯一的重心,而忘記怎麼去愛自己。

你的丈夫是一個成年人,你無論多想對他好,但別把他當兒子一樣看待、去照顧。男人希望自己老婆像老媽子一樣照顧自己,但他們又會對老媽子一樣的女人失去激情。"

2. 「結了婚以後,你最好別做全職太太」

人生在世,沒有哪一條道路都容易走的,想要獲得幸福的生活,就必須付出努力與代價。

女人想要獲得幸福,就更要勇敢地選擇更難路走,而不是因為男人一句「我養你」而放棄自己工作。

波伏娃在《第二性》有一段很經典的話:「男人的極大幸運在於,他,不論在成年還是在小時候,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不過這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

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因此,趙麗的母親這樣說道:「女兒,結婚了以後,你會發現:每天幾乎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情,自己絕大部分時間可能都會被家庭、孩子佔領,想要保持自我真的挺難的。

但,我希望你在面臨選擇時,千萬守住自己底線:要在婚姻中儘可能獲得經濟獨立、保持自我,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別做全職太太。回家帶娃,把自己人生幸福寄托在男人的良心,這太不划算了。」

3. 「無論吵架多激烈,千萬別把'離婚'掛嘴邊」

在知乎上,有一個高贊的答案這樣說道:

想要婚姻幸福和諧,其實取決於性價值、經濟價值以及情緒價值。

性價值與經濟價值很容易理解,「性價值」一般指代的是我們顏值、身材、氣質、性和諧等,經濟價值說白了就是你的家境、收入、財產情況等。

而,值得注意的是:情緒價值一直容易被忽視,這是指代我們的脾氣、人品、性格以及三觀等。但,情緒價值很重要,它決定了我們夫妻關係的親密度與幸福感。

所以,趙麗的母親告訴趙麗:「婚姻是一場修行,並不是你多愛他,他就對多少愛你。你要做一個情緒穩定、持續給家庭輸出正能量、有價值的優質伴侶,而不是一個只會對他好的愛人。

請你記住,無論吵架多激烈,千萬別意氣用事常把『離婚』掛嘴邊,更不要意氣用事地說一些傷人的話,譬如『誰誰誰比你強多了,我最後悔就是嫁給你』。」

總的來說,趙麗母親的這一番話,值得在婚姻中每一個女人好好反思,話中蘊含著經營婚姻的大智慧,讓多少女人恍然大悟。

正如周國平所言的一樣,「(婚姻)中的原則是親密而有距離,開放而又節制。婚姻是兩個自由個體之間的自願聯盟,唯有在自由的基礎上才能達到高質量的穩定和有創造力的長久。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今日話題:你怎麼看待「別把丈夫當兒子、最好別做全職太太以及做個有價值的優質伴侶」這些觀點,歡迎留言、點評以及轉發。

微微笑了:情感寶藏,等你來挖掘。歡迎關注並私信我,一起思考一起成長。

-END-

相關焦點

  • 母親為了給兒子買房結婚,直接把女兒賣了,女兒委屈大哭
    餐廳裡,母親為了要錢給兒子買房,一味地逼迫壓榨女兒。母親:「家裡要蓋房子,你弟弟要結婚了,你給點錢吧,你的錢不就是家裡地錢嗎?」女兒一聽熱淚上湧:「媽,我也是你的女兒啊,憑什麼我要為弟弟人生負責?」母親臉色一變,你真沒有良心。
  • 「丈夫的公寓裡住著一個女人,兒子一番話,我不吵不鬧贏的漂亮」
    「丈夫的公寓裡住著一個女人,兒子一番話,我不吵不鬧贏的漂亮」下午六二十四分,杜女士收到了一條陌生號碼發來的簡訊,簡訊的內容,讓她大吃一驚。對方發來了一張照片,是丈夫坐在餐桌上正在用餐的畫面。她在女人和丈夫面前表現的十分冷靜,但沒人知道她心中有多痛苦煎熬,稍微冷靜下來以後,她打通了兒子的電話。兒子已經上大一了,她心中把兒子當成了大人,並沒有向他隱瞞自己要離婚的事實。兒子聽完事情原委以後,沉默了一會兒,向杜女士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 父母偏心,母親為兒子娶親卻要女兒出12萬彩禮,不給就別回娘家
    比如,我們鄰居家兩個兒子,相差8歲,朋友就是更偏心小兒子。因為小兒子性格聰明伶俐,大兒子老實木訥,朋友認為小兒子以後前途會更好。所以平常生活中,總是偏向小兒子。我母親曾經勸過鄰居阿姨,可是她從來不聽,還是繼續偏心得很明顯。她總覺得自己對小兒子好,怎麼說小兒子以後會孝順她。
  • 「女兒有本事,兒子的彩禮不用愁了」母親的話,毀了女兒的婚姻
    很多父母深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覺得養兒才有人給他們養老,所以就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兒子,忽略了女兒的感受,久而久之,也就對女兒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傷害。做父母的糊塗到這種地步,就是在葬送全家人的幸福。兒子重要,女兒也同等重要。為了滿足兒子的心願,就肆意去傷害女兒,並不是明智之舉。一個家人得到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全家人都得到幸福,這個家才會越來越好。
  • 「你把婚房賣了舅舅急著用錢」女兒的一番話,讓媽媽期望落空
    也正是因為母親是「扶弟魔」的原因,所以周女士父親在去世之前,提前將另一套房子過戶給了女兒。但是母親仍舊沒有停止對舅舅的救濟,反而將每個月的退休金拿出一半來分給舅舅一家。如今舅舅生了病,母親的意思很明顯,就是女兒把房子賣掉,籌錢給舅舅治病。說起來,舅舅一家也有房子,想要治病,為什麼不自己賣房子呢?
  • 明明女兒孝順兒子不孝,妻子氣憤暴怒:丈夫還把大部分的家產給他
    他們是一對年過花甲的夫妻,父親偏愛兒子,母親更疼女兒,不同的觀念引起不斷的矛盾。當一筆七百萬的巨額賣房款擺在他們面前,一場財產爭奪戰打響了。為了給孩子爭奪家產,金錢與孝順掛上了鉤。兒子和女兒到底誰最孝順?這筆巨額家產又將如何分配?
  • 母親對兒子的忠告:別娶離婚帶兒子的女人,別給人當後爸,不值得
    導語:如果你兒子喜歡的對象不是你喜歡的,你做為母親會反對嗎?大多數母親都會說不反對,支持兒子的決定。但有些兒子他們選擇的婚戀對象,實在是讓母親傷腦筋。1陳女士這大半年來都很不開心,因為兒子和她冷戰,兒子想要娶一個離婚女人,那個離婚女人不僅比兒子大6歲,而且還帶著一個兒子。沒想到兒子想要娶一個離婚帶兒子的女人,陳女士非常震驚,因為陳女士這輩子只生了這麼一個兒子,她對兒子寶貝得不行。
  • 丈夫幫懷孕妻子洗腳,氣哭母親:「我辛苦養大的兒子,照顧別人」
    由於李影已經休了產假,早上不用早起上班,婆婆每每看到自己兒子起那麼早,兒媳婦卻在家「睡懶覺」,就陰陽怪氣地說還是女人好,還有睡懶覺的福氣,男人一年到頭都得在外面忙碌。 張睿下班回來,問一下李影當天的狀況,婆婆就在一邊甩臉子,說能有什麼狀況,生孩子不就是到了日子就順其自然地生就行了,日子不到著急也沒用,不必天天問。
  • 丈夫指責妻子「生女兒!老楊家都讓你絕後了!」婆婆一旁看笑話
    因為年齡的差距,兒媳和婆婆之間肯定會存在代溝,有人說不管婆婆說什麼,做兒媳的都別當回事,時間長了婆婆就沒意思了,也有人說做兒媳的要比婆婆更兇,要不在婆家沒地位。但這兩種方式,多少都會對夫妻感情造成負面影響。
  • 「寧要沒出息的兒子,也不要有出息的女兒」,準爸爸的話直戳心窩
    有一位準爸爸就關於這個問題說了一番話,令人十分感動,準爸爸的話很現實,無關重男輕女,卻深深地體現出了對孩子的愛。吳先生和妻子十分相愛,婚後很久才終於有了自己的孩子,作為準爸爸的吳先生對妻子更是百般呵護。妻子問他想要女兒還是兒子,但是準爸爸的話直戳心窩,因為吳先生竟然說:"我寧願要沒出息的兒子,也不要有出息的女兒,兒子再沒出息也比女兒好。"
  • 【天天看•現場】呼和浩特一母親苦尋10歲女兒,竟是被兒子「綁架...
    因為帶走的女兒的不是別人,而是李成鳳的大兒子,這是怎麼回事呢?母親苦尋10歲女兒 竟是被兒子「綁架」走了在呼和浩特市金河鎮天平營村的一個出租屋裡,記者見到了李成鳳,她10歲的女兒已經一個星期沒回家了,一想到這個,李成鳳就泣不成聲。
  • 新婚兒子的一番話,讓人淚崩!
    #情感#新婚第一天,婆婆清早砸門給兒媳下馬威,兒子一席話婆婆沉默了自古以來婆媳矛盾猶如「頑疾」,婆婆和媳婦幾乎被打上「天敵」的標籤。更直白點說:婆媳關係是對一個男人的試金石,考驗一個男人是否真的愛你,就要看他如何處理好婆媳間的問題。
  • 侄兒過生日,我送兩千紅包,吃飯時母親一番話我放下筷子走人
    侄兒過生日,我送兩千紅包,吃飯時母親一番話我放下筷子走人//本文原創,本故事純屬虛構,堅持弘揚社會正能量,感謝大家支持!高中的時候,家裡情況不太好,母親告訴我,希望我退學出去打工。我還有一個哥哥,母親說女孩子沒有書讀,學歷不高沒有關係的,照樣會有人娶。
  • 董竹君的子女們:四個女兒個個成才,兒子分別17年,諒解了母親
    1929年,四川都督夏之時的夫人,帶著四個未成年的女兒離家出走的消息不脛而走,四川各大報紙競相報導,在社會上引發了不小的轟動。八年後,上海《大公報》中,一篇關於青年鋼琴家夏國瓊即將登蘭心大劇院演出的特寫報導裡,著重筆墨寫了她的母親董竹君的事跡。彼時的夏之時夫人,此時的夏國瓊母親。這位「出走的娜拉」被社會各界關注,人們感佩她的勇氣、猜測她的命運起伏。
  • 《鬼丈夫》:再識大體的女人,也難逃為人母的自私
    《鬼丈夫》裡,最美的角色不是清新脫俗的女主樂梅,也不是玲瓏剔透的丫頭紫煙,而是人到中年,風韻猶存的起軒母親。第一集的彈幕裡,就有網友驚呼:男主的母親太美了。這個角色在劇中連個名字都沒有,但觀眾卻對她念念不忘,她的五官精緻得挑不出一丁點瑕疵,她舉手投足間的優雅是所有女人的典範。作為妻子,她和丈夫舉案齊眉,是丈夫得力的賢內助。作為兒媳,她孝敬、尊重婆婆,是不可多得的好兒媳。作為婆婆,她把兒媳婦當成親生女兒,是讓人敬重的好婆婆。她待人親切、大方,聽她的和風細雨的聲音就是一種享受。
  • 《穆斯林的葬禮》:養大親妹和她丈夫的女兒
    那時候最不喜歡的角色是新月梁君壁的母親,她生性刻板,固執,對女兒欣悅漠不關心。即使後來才知道新月是韓子奇和俊碧的妹妹所生,也沒有改變她對她的印象。當我後來重讀這本書時,我明白了這個韓太太作為一個女人的悲哀:她的丈夫為了逃避戰爭而離開了自己和他的兒子跑去,在國外和自己的妹妹有感情,生了一個女兒,但是卻不得不把這個所謂的侄女當成自己的女兒。在這一切都會導致梁君壁性格的改變,成為大家對她的既讓又恨。在此之前,梁君壁卻非常合理。
  • 「把錢留給你弟弟當彩禮」,「伏地魔」母親現身,女兒:斷絕關係
    並且母親也在不停地跟她說,弟弟是家裡的寶貝,你年齡大就要多關心他。上大學的時候,真真因為成績好,學費全免,沒有花過家裡的一分錢,生活費也是靠自己打工和兼職賺來的,是一個特別獨立又善良的女孩,所以父母也從來沒有為她操過一點心。這個家庭重男輕女的思想觀念很重,父母幫弟弟買了一輛車,說男生必須要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車,真真知道後也沒有很介意,並且還把打工掙的錢給弟弟發一些,怕他生活上不夠用。
  • 公公剛過世婆婆改嫁,丈夫要與母親斷絕親情,妻子:你媽不容易
    但是在居家過日子的婚姻中,缺點是掩蓋不住的,如果女人此時才發現丈夫自私霸道的真面目,改變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了離婚,女人只能忍受一輩子。張康有個姐姐,婆婆第一胎生女兒,婆家人對她冷嘲熱諷,好像生男生女是她所能夠決定的事情。而公公是媽寶男,事事聽從父母,婆婆坐月子別說好生伺候,就連吃個雞蛋都很奢侈,一個月子在缺少葷腥中熬了過來。如果換做別的潑辣兒媳,或許處境早發生逆轉,那句「惡鬼也怕惡人磨」的老話沒錯,可偏偏婆婆逆來順受,她寧願自己受委屈,也護著女兒不挨打。
  • 印度母親強姦兒子 真相竟然是這樣
    印度母親強姦兒子,母親為什麼要這樣做?原來在印度同性戀是違法的,不少家庭為了掰直孩子,甚至會進行「矯正強姦」。
  • 不管多少歲 母親對我的愛都比海更深
    影片改編自韓國電影《消失的女人》,本土化後的故事,讓我們看到更多中國母親的特質。母親能為孩子做的最大犧牲是難以想像的,就如同男人無法想像女人在分娩時的疼痛值能高到什麼程度。大半輩子都對丈夫言聽計從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母親,在面對丈夫割斷吉他的琴弦,丟掉她賣掉首飾為女兒買來的電腦時,她勇敢地回擊:「那不是垃圾,那是尹希婭的吉他。」並帶著小女兒絕塵而去。